<p class="ql-block"> 后人的评价说王献之是奇崛险峻一路书风的开启者,这一点远比父亲王羲之突出。可以说,王献之是最早的,也是自觉把书写过程当作探险的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一笔书”是怎么写出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笔书</p><p class="ql-block">什么叫“一笔书”,从字面意思你应该也可以理解,就是写字的时候,笔画不断,一气呵成,甚至是几个字笔笔相连,一行连到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你可以看看我给你准备的高清图片,王献之的《十二月帖》。大书法家米芾,在书法上比较傲气,但对王献之是极其佩服的。他就认为《十二月帖》是“一笔书”的典范之作,是王献之最好的作品,他的说法是“天下子敬第一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子敬,是王献之的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十二月帖》,第一行共9个字,中间有4个字相连;第三行8个字,一处2个字相连,另一处4个字相连;第四行一共6个字,分别是两个字两个字相连。最最厉害的是第二行,一共7个字,竟然有6个字连成一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笔书”,不仅是一行之内连笔这么多,而且行与行之间,也是贯通一气的。也就是说,王献之写的时候,前一行写完最后一个字,不假思索,直接顺着感觉就写出来第二行开头第一个字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怎样的一种气象?让人马上想到的就是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或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就是凭着这样的一笔书,王献之跟父亲并称二王,完全不是子凭父贵,而是当之无愧。</p><p class="ql-block">继承与突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羲之子女众多,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王献之是最小的一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王献之的书法,当然也得益于家学熏陶。但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和《丧乱帖》,那已经是中国书法极高的成就了,有这样的父亲在前,你就想想,王献之再想突破,得有多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起来,历史上,书法世家里,出名的有欧阳询父子、苏轼父子、米芾父子、赵孟頫父子,但子女辈基本都没有能突破父辈书法风貌的。毕竟耳濡目染,天天看着,想要自立门户,太难了!王献之出生的时候,父亲都42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献之18岁那年,王羲之就去世了。在兄弟姐妹里,王献之是得父亲教导时间最短的一个,反而却是他成了和父亲齐名的大书家。王献之是天才型的书家,楷书、行书和草书都很擅长。王献之是凭什么自成一格,在书法史上取得创造性成就的呢?就是我前面说的“一笔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构探险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献之与诗仙李白一样,都是不太受规则拘束,充满了怪怪奇奇的想象。书法也好,诗歌也好,写多了,熟练了,最容易落入俗套,落入固化思维。这是艺术创造的大敌。王献之的“一笔书”,不仅体现了手上技法的精熟,还体现了书写过程中的结构创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拿练习书法来举例,学欧阳询的欧体楷书,有的人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练习,结构熟练了,几乎每次都能写出预想中的理想结构。同一个字,在不同作品中出现,也都可以写得差不多。要是把他运笔的轨迹录下来,就会发现,就算写很多幅作品,几乎是同样的轨迹。很多人以为,这种稳定性,就是书法的最高境界了,殊不知它带来了艺术思维和想象力的固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王献之的书写,恰恰是突破了这种固化。他的一笔书,展示了跟固化对立的那一面,最大程度地呈现出奇思妙想,用当下的直觉,在落笔的瞬间一带而出。可以说,王献之一直在做字形结构上的探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行笔的时候,在不停摆脱自己的惯性,书写轨迹是不重复的,由此带来了每一次书写过程中结构上的出奇。他的字,甚至重心都是歪歪扭扭的,但是整体很精彩,一气呵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他的《鸭头丸帖》,你看看下面的图片就会发现,这一笔书,看起来是毫不经意的样子,随手写写的,但是结构造型竟然这么奇崛。这恐怕是王献之自己写的当下也没想到的。这种字,是在极其放松的状态下,顺着直觉写出来的,而不是靠理性设计出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