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乃奇 编辑/唐元
怀旧,听一首老歌,名为《什么样的爱》。里面有两句歌词是这样的:“什么样的爱你才懂,什么样的我才能让你感动……”,瞬间映入脑海的不是爱情,而是一个人,田蔓莎。似乎觉得这歌词很符合田蔓莎与艺术相处的姿态
我在2013年第一次见到田蔓莎其人的前几年,就已经听若干人提起过她的名字、她的表演、她的代表作,以及她的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田蔓莎”。在见到田蔓莎之前,我一直将她视为一个传奇。而从见到田蔓莎至今,我对她的认知逐渐从听说转为看到——我看到了她在执着于艺术,看到了她在演员、导演、教授、中外艺术交流使者等多重身份中切换自如,风生水起。究竟什么样的田蔓莎你才懂? 一、
演员田蔓莎
如果你在网上搜索田蔓莎,首先跃入眼帘的内容是作为演员的她。她曾获中国文化部第七届“文华大奖”表演奖第一名,中国戏剧第九届、第二十届“梅花奖”,上海第八届“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等一系列表演类的奖项。可以说,中国戏剧表演类能拿到的奖项,她都拿完了。无论如何,这些都理应视为她的表演艺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艺术实践中,她善于通过声音的表达和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来刻画人物,也努力追求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古典美与现代美的有机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可以说,她在川剧艺术表演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为川剧的发展和创新做了大量的探索。具体说来,大概绕不过她的代表作川剧《死水微澜》。1995年,田蔓莎为自己量身定做了大型川剧《死水微澜》,该剧由著名剧作家徐棻编剧,她来诠释剧中女主角邓幺姑。在导演给她大方向的前提之下,她自己体会人物感受,再不停设计角色的肢体语言,依靠自己的艺术判断力去创造人物,譬如在开场的设置上,她处理为邓幺姑由舞台左边走到右边,用了芭蕾的蹦腿及传统戏曲的肢体语言,这种设计大大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而在川剧《死水微澜》中,诸如此类创新性的细节还有许多。田蔓莎创造性的表演,加上该剧编剧、导演和整体团队的共同努力,使得此剧博得了观众和戏剧界交口称赞,是当之无愧的川剧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那之后的1999年,田蔓莎又向自己发起新的挑战,再次为自己量身定做了《阴阳河》、《三口岔》、《马克白夫人》三个新戏,扮演了三个行当不同、身份有别、性格迥异的女主人公。回望她的从艺经历,作为一名川剧旦角演员,从1979年开始从事川剧表演艺术至今,她所取得的成就不可谓不出色,演而优则导,这或许也为她后期转型为导演奠定了基础。 著名书法家高亚仑先生题写剧名《死水微澜》 著名书法家高亚仑先生题写剧名《死水微澜》 著名书法家高亚仑先生题写剧名《死水微澜》 二、
导演田蔓莎
田蔓莎立足中国传统戏曲,涉足现代实验剧场,特别是“概念川剧”已成为她独树一帜的创作方式。而她自导自演的作品——川剧《情叹》无疑就是这样一台能完整体现其艺术思考和艺术追求的作品,也可谓是田蔓莎的导演代表作。川剧《情叹》的创意来自于2006年柏林世界文化中心主办的一个名为“文化记忆——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主题活动,作为应邀参与的中国艺术家之一,田蔓莎以此主题构思了《情叹》这个剧目。《情叹》问世之后,曾先后在德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等国巡演,一路收获赞誉,德国一家媒体称《情叹》代表着一种当代语言,是传统戏曲一种现代化的演绎方式。田蔓莎的导演作品,还有现代歌剧《葫茄十八拍-文姬》、新人版昆曲《牡丹亭》、京剧《死水微澜》、越剧《问君安》等,皆是各具特色,在此不赘述2015年底,我曾随田蔓莎参加了全国戏曲导演创作研究学术研讨会,她的一席发言让我收获颇多,从与会代表的反应看来,她的发言似乎得到了现场大多数人的认同。在此分享她提出的几点主要观点,譬如导演不需要去考虑如何迎合观众,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表达自我,如何把作品做好,艺术的独特性就在于表达自我;再如她认为导演的现代意识不单纯体现在舞美、灯光、音乐的现代上,更应体现在作品的现代精神内核上;还如她认为戏曲非常后现代,国际上许多导演寻找已久的演剧方式,中国戏曲早已实现。总体看来,她从导演的视角在对中国戏曲的发展进行着理性思索,同时在自己作品中不断实践,从而检验她观点的可行性。在我看来,她在不经意间完成着从舞台实践向理论总结的过渡。
著名书法家高亚仑先生题写 剧名【情 叹】
三、
教授田蔓莎
2003年,田蔓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学习编导,因其出色表现而正式调入该学院,再之后,她在担任该校教授的同时,还一度担任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的副院长。在田蔓莎执教上海戏剧学院的过程当中,她作为一个川剧人的身份不仅没有被湮没,反显得分外夺目和受人尊重,因为她逐渐将她在川剧中得来的经验梳理和升华,最终将这些经验提炼为整个戏曲表演所适用的、具有普遍价值的训练方法以及教学规律。
譬如2013年,我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时,曾听过她的主题讲座《气和意念在表演中》。在讲座中,田蔓莎针对有关演员的身体与气和意念的关系、有关演员的情绪与气和意念的关系、有关演员的精、气、神和角色的呈现等问题进行了生动而立体的诠释,通过亲身示范以及与聆听讲座的学生们的互动,让听者对气和意念与表演艺术的结合有了直观的感受和初步的了解,同学们对讲座内容兴趣十足,现场不时穿插互动,气氛热烈,令人难忘。她讲精、气、神,讲中国文化,讲在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观众用精、气、神来评价一个好演员。诸如此类,可谓是她作为一名教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的点滴细节。
令人意外的是,她后来辞去了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之职,专心教学。我曾就此与她进行过探讨,用田蔓莎自己的话来讲,她辞职是希望自己能够将更多时间投入到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第一线,这样才会有更多时间和机会与学生以及青年艺术家们分享她自己的艺术经验和感悟,而做艺术实践的工作更是她的最大兴趣和爱好。如此看来,也就不难理解她辞去领导职位的做法了。
四、
中外艺术交流使者田蔓莎
田蔓莎常说,中国戏曲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更在世界戏剧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中国戏曲人,不应拒绝了解别人,反而正因为能够客观地认知别人才有助于更好的认知自己,打开眼界,才能更好的看到自己,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将中国戏曲艺术推广到国外去,她这样说着,也这样做着。上海戏剧学院官网对田蔓莎的介绍有如下一段内容:“曾参加布莱梅莎士比亚艺术节、里斯本“世界之极端艺术节”、澳门艺术节、柏林世界文化中心“香港在柏林”艺术节、2006柏林“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艺术节、比利时“2009欧罗巴利亚中国文化年”欧洲巡演、2010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罗马公演等。主编的《活的记忆-中国戏曲在当代》一书在德国出版发行。2010任德国吉森大学应用戏剧学院客座教授,2011-2012任柏林自由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在如上提及的这些交流中,她所做的,正是传播中国戏曲艺术。
当然,从中也不难看出,田蔓莎的艺术涉猎,已经不仅仅限于四川、上海、中国,她在试图搭建中国戏曲艺术走出去的桥梁。在我看来,她是艺术交流的国际使者,而她自己坚持定义为,她是中外艺术交流的义工,她说她做的还不够。够不够?可以用事实来说话。远在几年前,她就先后到巴伐利亚戏剧学院、奥地利莫扎特戏剧学院、吉森大学的戏剧学院等校讲学,建立对方院校与上海戏剧学院的友好联系,达成彼此院校之间年轻教师的交流访学。此外,近年来的中欧艺术对话,包括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欧盟的文化中心合作,田蔓莎也是最早的推动者之一。
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在中外艺术交流上,不应否认田蔓莎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刚刚结束不久的“柏林戏剧节”在中国之上海站为例,包括产生了较大影响的《共同基础》等作品在内的精品德语戏剧展演除了完成精彩的戏剧演出之外,还以丰富的讲座和工作坊的形式与想要深入了解德语戏剧和柏林戏剧节的朋友进行了交流,而这一系列的讲座和工作坊正是由上戏田蔓莎主持的戏曲创新工作室承办。田蔓莎认为,世界戏剧看欧洲,欧洲戏剧看德语地区,她相信这次德语戏剧会给中国戏剧界带来思考,思考当代戏剧的现状和发展,故而她尽力创造参与这些剧目的优秀艺术家与国内戏剧人的交流平台。
如上种种,简单列举了作为演员、导演、教授和中外艺术交流使者的田蔓莎的点滴细节,似乎不足以全面概括她的专业及精神特质。然而,田蔓莎就是这样,她的定位和身份在不断变化着,譬如最开始,她是来自四川省川剧学校的田蔓莎,后来,她是来自四川的田蔓莎,再后来,是来自川剧的田蔓莎,最后是来自中国戏曲的田蔓莎。她个人境界的变化,她在艺术领域内身份的变化,总是让人一边为她惊喜,一边为她身上绽放出的中外艺术碰撞之美而惊叹和喝彩。
究竟什么样的田蔓莎你才懂呢?或许答案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然而相同的是,不论哪个田蔓莎,都足以让人为她驻足欣赏和感动。 文章转自网络 成都日报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