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岳英魂、浩气长存!

达明

<p class="ql-block">摄影:达明 文案:达明</p><p class="ql-block">后期制作:达明 配乐:怒吼吧!黄河</p> <p class="ql-block">铭记历史,警钟长鸣!吾辈自强!</p> <p class="ql-block"><b>* 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 </b></p><p class="ql-block"> 腾冲、一座历经抗日战争硝烟、血与火洗礼的英雄之城!我们不曾忘记英魂远去、碧血千秋!河岳英魂、浩气长存! </p><p class="ql-block">滇西抗战纪念馆位于云南腾冲城西南、叠水河畔、来凤山麓小团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腾冲人民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抗日阵亡将士及死难同胞而修建的烈士陵园。这座纪念馆和烈士陵园承载着滇西各族人民、英雄儿女铁血抵御外寇、共同抗日、将侵略者彻底赶出国门的悲壮历史。正是这段感人历史、牵动着无数前往腾冲的游子之心、慕名前往参观和瞻仰。</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18日下午2:00我们怀着对英烈们的崇敬心情来到滇西抗战纪念馆、缅怀先烈们救忙图存、保家卫国不屈抗争的民族精神!也是到云南、到腾冲 、华夏儿女最应该去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b>* 滇西抗战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所获荣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p><p class="ql-block">纪念馆介绍:由滇西抗战纪念馆和国殇墓园两大部分组成、展馆内部以实物展陈、视频讲解、历史目录等为主;国殇墓园以大门、甬道、忠烈祠、烈士墓塚、纪念塔及展览厅组成。</p><p class="ql-block"> 进入大厅、三面高大的墙上整齐排列着远征军阵亡将士遗留下来的1003个头盔、代表着奔赴缅甸抗日的十万三千名远征军。地上投影则是抗日战争的重要时间点、滇西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就从这里开始说起。</p><p class="ql-block">*【主要展厅】</p><p class="ql-block">抗战后方、御敌前线、怒江对峙、绝地反攻、逐寇出境、老兵不死、祈愿和平、二战军人展、日军滇西细菌战罪行展、阙汉骞将军遗物展十个部分、馆藏实物10万多件、展出实物22000件、图片1700 张。</p> <p class="ql-block">* <b>为什么推荐参观抗战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 因为这里与其它博物馆不同、大部分的藏品都是实物、是当时将士们曾戴过的头盔、穿过的衣服、用过的水壶、枪支、弹药等、更能拉近你进入那些惨烈的战争场景中。</p><p class="ql-block">“滇西抗战纪念馆”展示的大量文物、老照片和史实资料、油画、连环画等、通过“山河破碎、悲壮远征、沦陷岁月、剑扫烽烟、日月重光五个部分、真实再现了滇缅抗战的那段历史。滇缅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远征军和中国与驻印美、英同盟军歼灭日本侵略者的战场、是中国人民在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将侵略者赶出国门的战斗。</p> <p class="ql-block">* 滇西抗战纪念馆及国殇墓园视频。</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在云南西部的保山地区、临沧地区、德宏州及怒江州一带,、爆发了一场以保卫滇缅国际通道、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为目的、历时三年(1942年2 月至1945年1月)的抗日爱国战争、这就是世界闻名的滇西抗战。</p> <p class="ql-block"><b>* 滇西抗战爆发前的国际局势:</b></p><p class="ql-block">珍珠港事件之后、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全面展开、中国的抗日战争也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自1937年“七.七”事变以来、中国沿海相继沦陷、东北、华北、华东、华中也相继被日军所控制、1941年8月20日、日本海军省宣布封锁中国沿海、切断了我进出海口。与海外相连的滇越铁路一直是被法国人控制。此时、唯一与海外畅通的运输线就是抗日后方的滇缅公路、几乎所有海外援华物资如枪支弹药、军需物品、药品、汽油等等全靠这条运输大动脉、它是整个中国抗日战场的后勤及战备补给线。日寇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分别从广西、缅甸出兵、企图封锁这条通道、达到占领整个中国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为适应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式的需要、于1941年12月23日、中、英两国政府签定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随即十万人的中国远征军组建完毕、出国深入缅甸作战、抗击日寇。滇西抗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p><p class="ql-block"><b>整个战争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b></p><p class="ql-block">* 第一阶段:日军进攻时期(1942年2月至5月上旬)。日军从东南亚一路北上、越过泰国、攻入缅甸、十万中国远征军在罗卓英总司令的统帅下三月初开始进入缅甸、在 同古、仁安羌、棠古等地与日军展开激战、屡挫强敌。但由于英方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积极配合、加上盟国各方协调指挥失误、贻误战机、缅英军队不战而逃、致使日军切断我远征军后路、于是远征军分两路撤退、一部分在日军的追击下退回国内、一部分撤到印度。声势浩大的援缅行动以惨痛的失败告终、我10万将士损失6万多人。在撤退的过程中、由于后路被断、毫无给养、只能绕道而行、曲折迂回、还要与敌周旋。</p> <p class="ql-block">* 部队所到之处、多是人迹罕至、山峦重叠的野人山和高黎贡山、森林遮天避日,疟蚊成群、蚂蝗及各种千奇百怪的小虫到处都是。疟疾、破伤风、回归热等传染病随之暴发。发热的士兵一经昏迷倒地、还不等心跳停止、无数蚂蝗、虫子、蚂蚁便立即爬满全身、开始吸血、吞噬、加上热带雨林的高温和大雨的冲刷、几个小时后人就变成一堆白骨。 没粮没药、官兵死伤累累、尸横遍野、惨绝人寰。战斗中伤亡2万多人、而撤退途中就损失了4万多人。戴安澜将军就是受伤后在撤退途中不治而亡的。</p> <p class="ql-block">* 随后缅甸全境和我国滇西大片国土相继沦入敌手。日军地面部队夜以继日赶往滇缅公路的咽喉 一一怒江惠通桥、以平均每天60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据美国盟军飞行员的空中侦察报告、日军的前进速度极快、估计十天之内将会攻占昆明、不久将威胁重庆。一旦日军冲过怒江天险、中国军队将难以抵抗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进犯、此时的惠通桥已成为中国抗日战场上的焦点。</p> <p class="ql-block">* 5月3日、日寇攻陷云南畹町、5月4日侵入龙陵、同时派出飞机54架、对腾冲、保山一带实行了惨绝人寰的狂轰滥炸、致使1000多平民惨死;5月5日、日军前锋伪装成难民逼近战略要地惠通桥、被我守军有效阻击。 在这危急时刻、我守桥部队工兵指挥官马崇六断然下令将桥炸断、把敌人阻挡于怒江西岸。5月10日、日军侵入边城腾冲。</p> <p class="ql-block">* 第二阶段:敌我相持阶段(1942年5月中 旬至1944年5月上旬)。这期间、我国滇西守军为扼制日军进犯攻势、及时炸毁惠通桥后、中国政府派遣国民党七十一军依托天险在北起栗柴坝、南至三江口的全长250多公里的怒江东岸设防据守、同时派出部队渡过怒江深入腾冲、龙陵等地、组织沦陷区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敌后游击战、多次重创敌人、极大地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挫败了日军东进企图、遂稳定了战局、与日寇隔江对峙了两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 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下惠通桥及其以西的情况。 惠通桥是当时滇缅公路跨过怒江的唯一桥梁、也是从滇西通往滇中的咽喉要道、被军事专家称为是东方的“直布罗陀“和“东方马基诺防线。紧靠在怒江惠通桥的西岸是海拔2267米的松山、从山顶到桥的直线距离不到十公里、但区间有四十多公里的盘山公路在山间、完全处于山顶敌军的火炮射程之内。</p> <p class="ql-block">* 日军用两年多的时间、在松山大小十多个山头上、修筑了许多坚固的明碉暗堡,阵地配备了山炮、战车、设有医院、慰安所和供水、发电、通讯、照明等设施。日军三千多人守在山上、扬言中 国军队不死十万人、休想拿下松山。在日本侵略军占领怒江以西的两年中、滇西近六十万民众、处于日军肆意烧、杀、抢、掠的悲惨命运之中、滇西的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践踏于日军的铁蹄之下。</p> <p class="ql-block">* 1943年4月中国政府重组中国远征军20万人、卫立煌任司令长官、同时得到美国盟军的支持、为加强空中力量、盟军决定把以陈纳德将军为首的美国志愿援华空军飞虎队改编为美国空军第十四航空队、纳入盟军战斗序列;盟军总指挥史迪威将军、派来有经验的美军教官开展大规模的战前训练、配备大批美式装备、秣兵厉马、准备再战。当时、曾一度成为我国唯一的陆路国际交通大动脉的滇缅公路被截断后、大量援华军用物资只能由美军航空队从印度通过“驼峰航线”输送、途中必须翻越喜玛拉雅山脉、困难重重、风险极大难以保障。 </p> <p class="ql-block">* 为重新控制并利用滇缅公路这条战争生命线、中国驻印远征军6个师和英军、印军于1943年10月下旬联合发起了对缅北日军的反攻、初获战果。第三阶段:中美盟军大反攻时期(1944年5月中旬至1945年1月下旬)。大反攻由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将军指挥、设司令部于保山马王屯、美国盟军参谋顾问团也随中国军队一起行动、美国空军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提供空中支援、与此同时、史迪威将军指挥的中美联军已在缅甸向日军开战。利用国际反法西战争发生转折的有利时机、在美国盟军和滇西各族人民的全力支持下、远征军从怒江东岸长达二百五十多公里的防线上强渡怒江、向盘据滇西的数万日寇发起了全面大反攻。</p> <p class="ql-block">* 5月11日晚在夜幕的掩护下、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开始强渡怒江、随即向松山日军发起强大的攻势。盘踞在惠通桥对面的松山上的日军56师团113联队主力3000多人、是反攻的最大障碍、拿下松山就等于是打开反攻的大门。由于日军在松山主峰修筑的地堡又大又深又隐蔽、而且分布广、远征军用重炮轰击、美国盟军用飞机轰炸都未能奏效、日军仍旧顽固死守在松山顶上、近三个月都没攻下松山、伤亡惨重、所以说攻打松山是最惨烈的攻坚战。</p> <p class="ql-block">* 最后远征军采用了挖抗道埋炸药爆破的方法、150米长的坑道准确地挖到了敌人巨大的地堡下面、美国盟军提供的三吨TNT炸药运到了前线、8月20日上午9:15分、随着两声巨响两个炸药室同时引爆、敌堡瞬间化为碎片。随后、远征军居高临下、一举打下了主峰后面的马鹿塘、黄土坡、黄家水井等多处日寇据点、于9月7日收复松山。松山战役是整个滇西抗战时间最长、也是最为艰难的一次战役、历经大战十次、小战上百次、历时三个月零三天、最终全歼日军守敌3000多人、中国远征军以伤亡7600多人的代价、铲除了日军设在滇缅公路上的最大障碍、打开了大反攻的前进通道。</p> <p class="ql-block">* 5月22日,第十一集团军从保山惠仁桥至施甸打黑渡一带渡江、向龙陵方向反攻。 龙陵县城位于松山和腾冲之间、滇缅公路穿城而过、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滇西最重要的军事交通枢纽、日军调集上万人在此固守。远征军攻城三次被日军夺回两次、三进两出、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战斗异常激烈。龙陵县城争夺战、中国军队消灭日军 10600多人、剩余的敌寇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向缅甸。之后又经历了红岩子、南天门、三台山、黑山门等数十次浴血恶战,、将反攻战线继续向前推进。</p> <p class="ql-block">* 6月27日,第二十集团军分四路围攻腾冲县城、首战攻克了城边的来凤山、至7月中旬把日寇逼退到不足三平方公里的腾冲城内、美国总统罗斯福为此还高兴地发来了贺电。腾冲城、城墙十分坚固、由火山石砌成、炮弹难以摧毁、攻城之战异常艰难美国盟军也有十四名军官在此阵亡、昔日繁华的古城一夜之间变成一片废墟。直至8月中旬、通过飞机大炮轮翻轰击和工兵掘壕爆破、才攻破日军号称“固若金汤“的城墙防线、于是远征军一拥而上与敌人展开巷战、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是美国盟军提供的最新式武器、在中国战场上首次使用就效果非凡、让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9月 14日、终于攻下最后一个暗堡、歼敌6000多人收复了腾冲。</p> <p class="ql-block">* 八年抗战中、只有腾冲战役是一次最彻底的歼灭战、抗日军民一同围歼敌寇、连逃出城外的日军和慰安妇、最终也被一一抓获。但这也是一场残酷的战争、收复后的腾冲、街市尽毁、残垣断壁、无法从城里找出一片完整的瓦片、所以人们把腾冲收复战称为“焦土抗战”、7月17日惠通桥修复通车、保障了反攻战役的顺利进行。11月3日收复龙陵、继而围攻芒市、遮放、畹町。1945年1月20日、日本侵略者被彻底赶出国门。</p> <p class="ql-block">* 滇西抗战是我国八年抗战中最早向日寇发起的战略性反攻、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抗日战场从失败走向胜的转折性战役之一、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军对我国实施东西突击、最终称霸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梦想、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在这场事关中华民族存亡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事关大局的战略决战中、中国远征军、美国盟军、爱国华侨和滇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英勇奋战、以伤亡20多万军民的代价、共歼灭日寇两万余名、书写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唯一一次用武力将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光辉典范、也是云南历史上不能忘记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b>*《滇西抗战纪念馆》观后感。</b></p><p class="ql-block">在滇西的苍茫大地上腾冲城西南,叠水河畔来凤山北麓下,一座庄严肃穆的抗战纪念馆巍然屹立。它不仅见证了那段硝烟弥漫、 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更向我们述说着滇西人民英勇无畏、抵御外辱的悲壮历程。</p><p class="ql-block">我们绕过正门的围墙,走到侧门的检票口、刷身份证进门、只见一个大广场、广场挨着来凤山下的方位有一个巨大的警钟。我们穿过广场、走上台阶、来到警钟下、仰望着警钟。此时此刻、耳边仿佛萦绕着警钟长鸣、相信每一个“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以及“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在腾冲西南的滇西抗战纪念馆、这座警钟都会发出低沉的长鸣。</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进滇西抗战纪念馆、抬头见门楣上的“滇西抗战纪念馆”几个大字。进门大厅高大的石墙正面是一通巨大的浮雕石碑、再现了滇西抗战历史进程。这座碑如同一座历史的丰碑、见证着滇西人民在战火中的坚韧与不屈。地面有一个投影显示、一组组数字和年代组成的字幕将那段历史进行梳理。许多人都在拍下这一组组滚动的字幕、就像在这段烽火连三月的抗战史中走了一回。</p> <p class="ql-block">* 我们挨着展厅参观、展厅运用实物、图片和雕塑、以及电视墙里纪录片、展示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9月3日中国全面抗战胜利的历史、尤其是展示了滇西红土地的抗战悲歌。在第一展厅里、触目惊心的就是日军当年侵华战争中残杀我同胞用过的枪、刺刀、钢盔、子弹、军装。感觉悲愤难填!</p> <p class="ql-block">* 后面的展厅主要展示云南人民的抗战悲歌、尤其是滇西抗战中、滇西各族人民的英勇无畏、同仇敌忾的铁血情怀。就像当年十万川军出川抗战一样。当年、红土地上的云南各族儿女也是团结一致、在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的领导下、组成滇军、奔赴抗日前线、他们参加了中条山战役、血战台儿庄、谱写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而这些抗战将领中、有许多都是从云南讲武堂走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在滇西抗战中、位于怒江之滨的腾冲更是首当其冲、我们在展厅看到用影视资料和图片揭示了当年日军在腾冲烧杀掠抢、无恶不作、将腾冲这个茶马古道上的繁华小城变成人间地狱、看到镜头里幸存的慰安妇哭诉、不禁潲然泪下令人动容。可是、云南这片红土地的人民是有血性的、腾冲更是英雄、贤达辈出之地。展厅用雕塑图片和油画表现了许多动人场景、龙江大桥之战、怒江天险之战、滇缅公路的修筑。其中滇缅公路修筑的雕塑更加让人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当年、为了阻止日寇进攻、打通西南国际运输大动脉——滇缅公路、使盟国的援华物资能够顺利进入中国,国民政府决定修筑滇缅公路。就在当年的茶马古道上一条新的生命线诞生!为了修筑这条公路、有多少腾冲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园、推倒自己的祖屋、或者让长满庄稼的田地里青苗被铲掉、不惜舍家为国。都是为了民族大义——抗战!</p> <p class="ql-block">* 他们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刀削斧砍、清除杂草荆棘铺平道路、推着大石磙子压实路面、青壮年用钢钎撬下岩石、妇女老人用小锤将石头锤成石子儿、有的妇女还背着孩子。无论风吹雨打、还是晴天烈日、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肩膀、在没有多少机械化工具的时代、顶着日寇的飞机轰炸、修筑这条生命线。当年、腾冲人民用马蹄、用自己的双脚在荒山野林、在悬崖峭壁硬生生地踏出一条茶马古道、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他们用双手修筑能够跑汽车的滇缅公路、也称史迪威公路、这真的称得上是人类史上伟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副油画、表现的是为了阻止日寇追兵、国军将士炸毁怒江惠通索桥的情景。滔滔不绝的怒江真的发怒了、它见证太多日寇的暴行、见证太多腾冲人的血泪和悲愤、怎么不怒呢?</p><p class="ql-block">滔滔的怒江水凭着天险终于阻挡住日寇的疯狂进攻、为后来的大反攻赢得转机。</p> <p class="ql-block">* 而滇西抗战的最后胜利却是以焦土腾冲为代价。站在表现中国军人在腾冲对日寇最后一击的焦土腾冲雕塑前、不禁令人肃然起敬、对滇西、对腾冲这片红土地和这里的人民历经血与火洗礼!感受到他们付出血的代价换来的胜利、确实来之不易以及期许和平的即将到来的渴望!</p><p class="ql-block">展厅还展现了中国远征军的丛林作战的英勇、以及美国盟军飞虎队飞越驼峰航线的事迹。滇西抗战不再只是滇西、而是中国整个抗战史的一部分、更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 迈出纪念馆来到旁边的国殇墓园参观、瞻仰英烈的纪念碑、缅怀英烈的事迹。国殇墓园正中有一座忠烈祠、修建风格与内地的祠堂一样、它是为了纪念抗战阵亡将士而修建的、忠烈祠前边芳草萋萋、绿树成荫、道路上有许多雕塑。其中一个抗战小兵雕塑像吸引我们的目光、他面带微笑、身挂着水壶手枪、腰扎皮带、穿着短裤、绑腿、草鞋。正是中国远征军的打扮。据史料记载、这个小战士当时才13岁、是一位美国通讯兵给他拍了此照。</p> <p class="ql-block">* 地上有一个浮雕、是滇西抗战中的生命线和驼峰航线。</p><p class="ql-block">纪念碑前有不少人敬献的白菊花和黄菊花、四周苍松翠柏环绕、鲜花烂漫。</p><p class="ql-block">夕阳下、离开国殇墓园、看着那位稚气未脱的抗战小兵、心中涌起无限感慨。</p><p class="ql-block">走出纪念馆、看到眼前的腾冲、想到那组雕塑焦土腾冲。如今、焦土变成沃土、今天的腾冲以崭新的面貌如玉一般展示在我们面前。</p><p class="ql-block">腾冲,你是一个有着血性、有风骨却如玉一般温润的小城。</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腾冲一定又是警钟长鸣、不知多少人会到这片曾经的焦土上、缅怀中国远征军、缅怀抗战烈士、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铭记历史!将那些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英勇牺牲的英烈们的精神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p><p class="ql-block">英魂安息!青山处处埋忠骨!您们血染的风采、忠诚的爱国精神将永远激励千秋万代华夏儿女!</p> <p class="ql-block">* 雕塑像:焦土腾冲。</p> <p class="ql-block"><b>* 日本投降!</b></p><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9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时刻。这一天,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无奈地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和印章,正式向中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了投降书。这一天,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终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领土,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尊严和自由。日本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p><p class="ql-block">* 王师北定中原日,公祭无忘告英魂。</p><p class="ql-block">这一天,可以告慰长眠地下的先烈们!</p> <p class="ql-block">* 国殇墓园视频。</p><p class="ql-block">国殇墓园的由来:1945年为纪念这些英勇战士的英灵、修建了腾冲国殇墓园、以《楚辞》中的国殇为据、祭祀保卫国家战死沙场的将士们、提醒后辈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国殇墓园的建立。由李根源倡议为烈士建立陵园、取楚辞“国殇”之篇名、题为“国殇墓园”。国殇墓园的雕塑。墓园内遍布的军民抗战的雕塑群像、此外、还有国殇墓园的日军下跪赎罪的雕像等。</p> <p class="ql-block"><b>* 忠烈祠</b></p> <p class="ql-block">* 忠烈祠为仿清祠建筑,重檐歇山顶,依序由大 门、忠烈祠、烈士塚、纪念塔构成。园内有蒋中正题“河岳英灵“匾额,于右任题的“忠烈祠”匾额。还悬挂有何应钦,卫立煌等将领的题联,还有蒋中正签署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霍揆彰的《腾冲忠烈祠》、李根源的 《告滇西父老书》、张问德的《答田岛书》等著名历史文献,非常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b>碧 血 千 秋——谒拜腾冲国殇墓园</b></p><p class="ql-block">发表时间:2015/5/8 作者:舒兴云</p><p class="ql-block">那天,我们走进墓国谒拜瞻仰。</p><p class="ql-block">那天,我们敬献花圈哀悼忠良。</p><p class="ql-block">那天,松风呜咽,黄菊含悲。</p><p class="ql-block">那天,祭奠英灵,点燃心香。</p><p class="ql-block">林荫甬道肃穆,我们列队登高。高台上题壁“碧血千秋”(蒋中正题,李根源书)。祠堂上檐高悬“忠烈祠”(于右任书),正门匾额“河嶽英灵”(民国三十四年四月,蒋中正题),祠堂中间挂孙中山画像、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天下为公(横批)”和碑刻总理遗嘱,左右分佩中国国民党党旗与中华民国国旗,两侧镶嵌阵亡将士20余方名牌,堂廊有将领题联和记事碑。</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祠堂默哀。李正代表我们动情演讲,泪洒衣襟,敬挽英烈。</p><p class="ql-block">我们拾级攀登祠后的小团坡,密密麻麻的坟茔墓碑遍布山丘,触目惊心,在山顶“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光復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前,李正代表我们朗朗献辞,洒酒祭奠,告慰英灵。</p><p class="ql-block">在这座中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日战争纪念陵园,我们虔诚地崇敬这些为国损躯的“民族英雄”(纪念塔上蒋中正题),阅读历史,心灵与英雄灵魂对话。</p> <p class="ql-block">*李正是我们的同学、朋友,研究滇西抗战史的专家,此次耽搁了带队上高黎贡山考察(民间有一批像他一样关心历史的有识之士),陪同瞻仰,有情有义。他是腾冲一位有家学渊源、铮铮风骨的文化人(我在他府上听过一些忠义传家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墓园建在腾冲县城西南,叠水河畔,来凤山麓,庄严肃静,巍然壮观,占地八十余亩,有祠堂、方塔、展馆、石碑、铜像、照片、实物、图表,苍松翠柏、绿草山花掩映着三千多座坟茔,展示着一段不可泯灭的历史,承载着一段珍贵的国家记忆。我们仅看蒋中正的多方题词,这位中国抗日战争所有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路军队的最高统帅,他对中国远征军惨烈的腾冲会战之积极评价,是对这些为国忠诚牺牲的烈士名垂青史之褒奖。</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重温新中国的《国歌》,重温“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的切实内涵。</p><p class="ql-block">墓园由当地乡贤、民国元老、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倡导,他创意“丰碑伟塚,以记先烈,壮形绘声,传之史志,俾边人春秋祭享,永志不忘”,取名“国殇”,化用《楚辞》篇名,取屈原“为国牺牲忠烈永垂不朽”之义,建成于民国三十四年七月七日(1945年抗战八周年纪念日,日本战败投降前一个多月)。墓园主要由华侨乡绅民众捐款和没收伪逆罚款营造,中轴对称宏伟有序。陵墓区以矗立10米的方柱纪念塔为中心,小团坡辐射六个等分(六个师),安葬3346座阵亡将士骨骸的坟茔,碑上署名姓名、军衔;还置地平铺为中国抗战捐躯的盟军西式坟台。长青不彫的松柏依偎着烈士的遗骸,阳光透过树林,抚慰着这些永远年轻的抗日军人。他们“为世界卫正义,为祖国争自由,腾冲一战,碧血千秋”(辛亥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题词)。</p> <p class="ql-block">*腾冲地处边陲,号称“天南锁钥”、“极边第一县”,自古崇诗尊礼,民风醇厚。沧陷期间,民众抗日支前事迹多多,可歌可泣,尤其是临危受命的县长张问德,言行高尚,“三硬三正”(时任远征军司令的卫立煌赞其“硬得纯正,硬得正直,硬得正气”),为人称道。他曾对龙(陵)腾(冲)日军长官的诱降伎俩,回函《答田岛书》,“拒绝阁下所要求择地会晤以作长谈,而将从事于人类之尊严,生命更为有益之事”。这篇痛斥敌酋,被世人赞为“热血沸于中而婉词流于外的当世名檄”,刊刻为碑,就树立于祠堂之廊,文章洋溢凛然正气。</p> <p class="ql-block">*“天地正气”,于右任标准草书镌刻石壁,整个墓园充盈着浩然正气。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是至伟至刚的民族精神。我站立墓园,遥感高黎贡山的罡风、怒江狂吼的激浪、盟军飞机投弹的火光、城内浴血巷战的拼杀,仿佛看见远征军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血战南斋北斋公房,盟军民众支援,破城巷战,腾冲一片焦土,血流成河(我后来在一份资料中得知,此役历时126天,大小战斗80余次,远征军阵亡8000多名,地方武装阵亡1000余名,盟军官兵阵亡将士19名,全歼顽敌6000余名)。光復腾冲,壮士英烈,正所谓“浩气长存,精神不死,百世勋名,千秋祭祀”(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题词)。</p> <p class="ql-block">*正气鼓荡,鼓荡我们的肺腑,正气回旋,回旋我们的肝肠。</p><p class="ql-block">我感兴趣地观看草坪上十组栩栩如生的青铜塑像,那李根源的从容,张问德的气节,盟军首领史迪威将军和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的风采,远征军战士的威仪,妇女儿童击石筑路的努力,傈僳族女人用乳汁急救盟军伤员的多情,老百姓同仇敌忾搏杀残寇的英勇,生动形象,艺术直观。</p><p class="ql-block">而左侧孤零零的一座小土坟“倭塚”作为对比陪祭,供人唾弃,笑看日本侵略者惨败的可耻下场。</p> <p class="ql-block">*是日,阳光明媚,黄菊鲜活,祭祀和参观的人们络绎而至。</p><p class="ql-block">国殇墓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存活了这段血染的战史。国殇墓园是腾冲的骄傲。我们向珍重地守护祭祀国殇墓园七十个春秋的腾冲人民致敬。</p><p class="ql-block">本来,人民就铭记着这段悲壮的历史。本来,以人民的名义,国家民族大义就要压盖政党的纷争。</p><p class="ql-block">本来,国家记忆就闪耀着中国远征军的艰辛和辉煌。</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墓园,吟诵祠堂的对联:“气壮山河成仁取义,光照日月生荣死哀”。我们在墓园,默记《国歌》歌词,在激昂的旋律中畅想国家、民族、人民利益、生命尊严。我们在墓园,瞻仰所有的碑联题句,感叹长歌“碧血千秋”。 </p><p class="ql-block"> 写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前夕 作者:舒兴云</p> <p class="ql-block">* 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题:“天地正气”。</p> <p class="ql-block"><b>* 青山埋忠处处骨 </b></p><p class="ql-block"> 在来凤山麓下、阵亡、牺牲在腾冲以及滇缅抗战烈士就安葬在这里、他们的名字密密麻麻地镌刻在中国远征军烈士名录碑墙上、纪念碑上还有后人为了缅怀他们而书写的铭文。</p><p class="ql-block"> 远征军抗战阵亡烈士纪念塔建立在小团坡顶、整个小团坡以最上方的纪念塔为中心呈八角放射状排列。在中轴对称线的两侧、左边安葬着二十集团军五十三军阵亡将士; 右边安葬着二十集团军五十四军阵亡将士。 在相对高度31米的圆锥形小团坡表层、自下而上小碑林立、像军阵一样排列整齐、碑下葬有阵亡官兵骨灰罐、每块碑石上刻有一位当年攻城阵亡烈士的姓名、籍贯、军衔、职务等。</p> <p class="ql-block">* 站在纪念塔前、蓝天深邃、苍松翠柏肃穆、青草黄菊静默、此时用鞠躬、用鲜花来表达为国捐躯、血洒沙场的烈士们的崇敬之情。他们的英魂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b>* 国有殇、不可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