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陕西省吴堡县凤麓山中有一个村子叫张家墕,村子不算大,但却是黄河天堑要冲——太原通往银川的铁路横空飞过山墕,墕口脚下是车水马龙的骡马古道,一条小溪结伴古道欢歌向东流去。</p><p class="ql-block">小溪拐弯处有块风水宝地叫墕底舍窠,舍窠坪长着七八棵一抱多粗的柳树,有了水的滋养、麓的庇护,这里柳树成荫,水草丰美,鸟鸣啾啾,感觉很有灵气。</p><p class="ql-block">走近仔细一瞧,这何止是一只鸟在叫,分明是一群鸟在叫啊,啾啾啾,轻快婉转,它们在初夏的微风中、柳叶间穿梭追逐。这是什么鸟?修长的身材,头顶到肩部都是黑色,像戴着一顶绅士帽,腹部洁白,浅蓝色的尾巴细长细长的翘起来,身姿轻巧,叫声婉转。好清秀俊俏的鸟儿啊!是喜鹊吗?老乡说,不是,喜鹊身形更大。正迷惑着,心想陕北较干旱,这样轻巧秀美的鸟儿很少见,会是什么鸟呢?最后一查,原来它是灰喜鹊,是一种吉祥鸟,一般生活在东北、华北一带。它们怎么会深入这黄土高原,为这片土地来歌唱?它怎么就栖息在张天恩故居旁不走呢?难道它是民歌大师张天恩的化身?</p><p class="ql-block">是张天恩的化身该多好啊!我自言自语。隔壁老乡说,张天恩个子挺高,一只眼睛失明了,老乡还说,张天恩特别有才华,假如遇见一个人,和他聊一会儿,张天恩就能即编即唱,给他唱一天,唱得人心花怒放,唱得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老乡还说,张天恩一辈子真苦,家穷没念过书,从小当脚夫,赶牲灵,风里雨里的,吃尽了苦头。幸运的是,上天给了他好才华,让他在恓惶的日子中找到生活的乐趣。</p><p class="ql-block">那时候,门口的小溪,水流一定很大,哗啦啦的……那时候,门口的灰喜鹊一定也很多,啾啾啾的……冬天的夜间,张天恩给骡马添饲料,睡不着觉了,肯定就站在这片柳树下面,对着山那边的月亮低低哼着心中流淌出的曲子。赶牲灵回来了,他的歌声肯定也是欢快的调调。</p><p class="ql-block">张天恩故居的对面是一条车马国道,搞运输的车辆排成了长队,经常会遇到堵车,司机无可奈何,就在那驾驶室的方寸间打盹儿,或溜下车“订方方”来解解乏。那时的赶牲灵就相当于现在的开大车搞运输。现在条件这么好,开大车搞运输都被认为是个苦差事,何况那个年代的赶牲灵,风餐露宿遥遥无归期,道路崎岖茫茫难团聚,若走在偏远处,还会遇到狼等危险动物,张天恩赶着他的骡马就是用一曲一曲陕北民歌赶走寂寞和惊恐。何为苦何为乐?何为生活何为艺术?他是在用生命谱写《赶牲灵》呐</p><p class="ql-block">望着对面307国道上的车来车往,听着鸟儿叽叽喳喳,我陷入了沉思。张天恩的一生,是为民歌而生,是为艺术而生。可在旁人眼里是可怜人?问起老乡,老乡只说,张天恩可是一个能人啊,能唱能跳,就是命真苦呐!张天恩为艺术痴狂,可是不痴狂哪能创作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赶牲灵》《跑旱船》……</p><p class="ql-block">1949年他把这些民歌教唱给西北文工二团的杜锦玉,1950年教给中央音乐学院的洪月华,1952年教给西北艺术学院的白秉权等人。1956年8月,杜锦玉和白秉权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第一届音乐周,杜锦玉演唱了《赶牲灵》,白秉权演唱了《跑旱船》,中国唱片厂把这两首歌分别制成唱片,在国内外发行。就这样,山圪崂崂</p><p class="ql-block">里赶牲灵的张天恩创作的陕北民歌乘着风,飞过山那端,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p><p class="ql-block">多么有才情的人啊!定是这厚土青山和乡情乡音滋养了他的性情。那时候的陕北,每逢过年,全村人都会红红火火闹秧歌、唱民歌,男女老少齐上阵,村里谁家有个事,也是七邻八舍齐帮忙。张天恩常年在外赶牲灵,只剩下老婆孩子在家,少不了邻居的帮衬。张天恩也是个爱说爱笑、仗义疏财的人,老乡都爱和他一起赶牲灵,留下了“谁想发财就跟上张天恩赶牲灵”的佳话。</p><p class="ql-block">一代民歌大师虽然走远了,他的《赶牲灵》却被万万千千民众传唱,他的故事被老乡说了一遍又一遍。</p><p class="ql-block">现在,来到居馆合一的张天恩赶牲灵艺术馆,窑洞由原来的三孔扩建到十孔。清涧石板铺院,有马棚石槽,硷院墙上筑有拴骡马的石橛,墙根有一口辘轳水井,大门五脊六兽,古色古香。窑洞内陈列着张天恩的作品歌页和黑胶唱片,还有他赶牲灵的用具以及闹革命用过的土枪土炮、红军马刀、石雷等馆藏文物珍品,供游客参观学习,弘扬张天恩为民众歌唱的革命文艺精神。</p><p class="ql-block">而这一切,离不开一个和他一样喜爱民间艺术、用执着与近乎疯狂的工作态度守护着这位民歌大师的人,他就是篆刻艺术家、《当代陕西》高级记者、吴堡籍爱心人士冯东旭。冯先生热爱张天恩,热爱陕北民歌,他东奔西跑,打造张天恩赶牲灵艺术馆。他用多年积攒的人脉,到处筹集资金,资金不够,就把省吃俭用下来的养老钱也拿出来。人们都说他是个怪人,退休了不在省城享清福,却跑回家乡日夜为别人操劳建馆。可他就是一根筋:要把陕北民歌艺术的“根”留住。所以,他从西安跑回吴堡老家,与工人同吃同住,一块石头、一个挑檐什么造型,都要细细斟酌,既要符合那个时代,又要体现陕北的建筑风格;既要操心钱从哪里来,又要关注打造的这个艺术点是否合理。他就一点一滴琢磨,打听到哪里留存有张天恩的骡马用过的石槽,就收购回来;留意到哪处有赶牲灵的用具,他也要想办法收集回来。一点一滴,赶牲灵艺术馆一天天建起来了,而他也因为太劳累,有一次突发心梗,差点丢了性命。和他打过交道的年轻人都说这是个不嫌麻烦的老头,只要涉及文字、摄影、传统文化的东西,他总是要仔细推敲,格外严谨。冯东旭说,他只希望把关于张天恩大师的相关东西在有生之年整理好,不要让世人遗忘;只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能给家乡再添一处旅游打卡地,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p><p class="ql-block">张天恩唱的《赶牲灵》里有一处是这样的,最初的版本是“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唠,三盏盏的那个灯,哎呀,戴上的那个铃子唠,噢哇哇的那个声”。后来经过人们的传唱,里面的“唠”都被改为“哟”、“戴”经常被写作“带”,冯东旭总会不停地纠正,只要看见一次就要和作者以及发布平台沟通,一一叮嘱,尤其是对张天恩家乡主办的《铜吴堡》杂志以及吴堡新闻发布平台,更是格外关注。他说,余生只为保护好张天恩大师的经典原创,哪怕拼尽全力,也不允许任何人侵犯其著作权,随意篡改抄袭窃取,改变原词原曲原韵味。</p><p class="ql-block">张家墕是《赶牲灵》的故乡,远近闻名的“秧歌窝子”,冯东旭在张家墕成立了“张天恩艺社”,并任社长。因在非遗赶牲灵乡土艺术和民俗文化村建设方面做出贡献,冯东旭被授予“张家墕村荣誉村民”称号。</p><p class="ql-block">冯先生一定会在累了休息的时候,坐在这片柳树下面,看着小溪哗哗地流,听着灰喜鹊的叽叽喳喳,感叹时光流逝。他的心中一定描绘着张天恩赶牲灵艺术馆辉煌的时刻,全国的民歌手来到这个山沟沟寻找民歌源……张天恩赶牲灵乡土艺术团的演员们,扭着秧歌,扳着水船,赶着毛驴,唱着民歌……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能有更多的人在传承和保护。</p><p class="ql-block">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向云端,山那边,海里面,真实的我应该走向哪边……”意境悠远,婉转动听,和此时我在张天恩故居这片柳树下,听着灰喜鹊歌声的心境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向云端,致敬民歌大师张天恩。山这边有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冯东旭以及张天恩赶牲灵艺术馆的老师们,黄河边的扳水船,小溪水的叮咚声,现实中的我们应该去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p><p class="ql-block">来源:榆林日报 宋红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