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场会议到遵义会议——红色瓮安故乡行

凡俗

<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4周年华诞,我领着女儿一家四口从四川省泸州市出发,驾车前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开启了故乡探亲的愉快旅行,也踏上了瓮安到遵义这段红军长征途中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艰难历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转折之城 会议之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去瓮安县珠藏镇须经过遵义,我们把此行游览的首站定在遵义会议纪念馆。上午10时10分,汽车在泸州蓝田收费站上高速,一路沿成渝环线高速、蓉遵高速,途经泸州合江县,遵义赤水市、习水县、仁怀市,行程270公里,用时3小时50分,于午后2时在遵义高桥下高速。这里距遵义会议纪念馆仅2.8公里,但因国庆大假城里堵车严重,我们把车停好步行到达遵义会议纪念馆已是下午2时50分。</p><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纪念馆由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陈列馆等十一个纪念场馆组成,总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陈列布展面积9000多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该私邸由主楼和跨院组成,主楼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主楼坐北朝南,整个主楼通道面阔25.19米,通径深17.01米,通高12米,占地面积528平方米,建筑面积428平方米。1935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令部与一局(负责作战)即驻在这幢楼房里。</p><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及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纠正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而召开的。遵义会议明确回答了红军的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指出了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解决了党内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而这些成果的取得又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取得的。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从此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p><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陈列馆与遵义会议会址处在同一大院内,建筑为仿遵义20世纪30年代民居特色的二层建筑,总建筑面积19054平方米,其中地上15198平方米,地下3856平方米,采用室内空间布局、平面展示、模型展示、实物展示、多媒体展示、灯光设计辅助等手段。展陈内容以长征为主线,以编年带专题,“以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转战贵州,出奇制胜”“勇往直前,走向胜利”“遵义会议,光辉永存”等五个部分突出遵义会议的主题及红军长征转战贵州的史迹。利用现有资料和技术,采用油画、雕塑、展板、影像等多种形式,运用三维等身成像、多媒体半景画、电子触摸书籍等先进展陈技术手段进行展示展览。遵义会议陈列馆展示展出文物、资料1551件,其中原物726件,复制品667件,仿制品158件,展线总长1200多米。</p><p class="ql-block"> 因亲人们在珠藏设宴等候,我们于下午4时匆忙结束了遵义会议纪念馆的参观,5时在遵义东上高速,经渝筑高速、施播高速,傍晚6时抵达珠藏镇。</p> <p class="ql-block">汽车在遵义高桥收费站下高速。</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会址</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正厅人物群雕后巨幅浮雕背景墙上的遵义会议主楼左边即是猴场会议召开地“一棵印”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专栏介绍猴场会议。</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是确认遵义会议会址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近乡情更怯。</p> <p class="ql-block">笔者祖孙三代与亲人们欢聚在瓮安县珠藏镇。</p> <p class="ql-block">笔者祖孙三代与亲人们欢聚在贵阳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红色瓮安 故乡瓮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瓮安县,地处乌江中游,黔南北端,西北接遵义市播州区(原遵义县),为黔中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是成渝南下两广,滇中东进长三角地区最便捷的交通要道城市,我念兹在兹无日或忘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珠藏镇,地处瓮安县最北端,西北8公里施播高速湘江大桥与遵义市播州区隔河相望,离遵义主城65公里。1916年9月,我曾祖母在其丈夫殁故后为生活所迫,遂领着三个老大不小的儿子,由四川中江县南下广东镇平县祖居地,途中择居于瓮安县,最初落脚的地方。张氏一族从此开始了在贵州成家立业、繁衍生息的奋斗史。珠藏也是我祖母、幺叔安息之地。猴场镇侧是我曾祖母、大祖父、二祖父以及子孙后代们的定居之所,众多先辈们的葬身埋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瓮安更是红色革命老区,红军长征曾四过瓮安。1934年12月31日至1935年1月1日凌晨,中国共产党在瓮安县猴场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决定红军立即强渡乌江、北上遵义。猴场会议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在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和军事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1日至3日,红军在瓮安江界河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战斗胜利,即强渡乌江战斗的胜利。在瓮安建立了长征路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及武装——珠藏桐梓坡农会和桐梓坡游击队。</p><p class="ql-block"> 我祖母丁仕碧在珠藏曾亲手埯埋过一个长征中牺牲的红军战士。</p> <p class="ql-block">渡江广场远眺瓮安县党政大楼。</p> <p class="ql-block">渡江广场由原军委副主席、开国上将张震题写。</p> <p class="ql-block">渡江广场石碑背面刻有毛主席诗词《长征》。</p> <p class="ql-block">渡江广场远景</p> <p class="ql-block">猴场会议简介石碑</p> <p class="ql-block">猴场会议雕塑</p> <p class="ql-block">珠藏建立桐梓坡农会和桐梓坡游击队雕塑</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红军强渡乌江雕塑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渡江广场远景</p> <p class="ql-block">渡江广场小景</p> <p class="ql-block">渡江广场小景</p> <p class="ql-block">瓮安县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瓮安县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瓮安县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瓮安县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瓮安县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瓮安县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瓮安县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江界河渡口强渡乌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月2日上午11时半,我们在珠藏祭祀完祖母和幺叔后,就在一兵堂弟的引领下来到江界河大桥参观 。</p><p class="ql-block"> 江界河大桥位于瓮安县江界河国家级风景区,江界河渡口上游2公里处。远远望去大桥傲然挺立在震天洞峡谷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大桥于1995年6月峻工通车,大桥全长461米,宽13.4米,桥面至水面263米,主孔跨径330米,居世界混凝土桁式桥梁之首,也是当时世界第一跨径的拱桥。</p><p class="ql-block"> 游人漫步桥上举目眺望,江界河上下十里峡谷风光尽收眼底。俯瞰桥下渊壑,绝险无比,撼人心魄。大桥的建成为江界河景区凭添一抹亮丽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在桥头餐馆品尝乌江鲢鱼后,我们驱车8.3公里转往江界河渡口参观,并乘快艇游览了江界河飞龙湖景区。</p><p class="ql-block"> 据快艇驾驶员介绍,因下游枸皮滩水电站大坝蓄水,江界河渡口段水位抬升了150多米,现在的江面最宽处2.5公里,最窄处0.5公里,江面波光潋滟,碧波浩渺,好一派高峡出平湖的美丽画卷。江界河全然没有了当年红军强渡乌江时山高谷深,浪急滩险,涛声隆隆的奇险景象。只有对岸山崖上杨成武上将题写的“乌江天险”四个巨字,才把我们从眼前拉回红军突破乌江的烽火岁月……</p><p class="ql-block"> 江界河为瓮安县北部犹家坝一带52公里长之乌江河段。江界河渡口河宽250余米,流速1.8米/秒,两岸叠峰入云,绝壁耸立,是黔东通往遵义的重要屏障。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同志的率领下,直抵乌江南岸。蒋介石调集湘军、川军、黔军、桂军以及薛岳兵团从四面八方包围红军,企图阻止红军进黔北。贵州军阀王家烈急令侯之担负责在乌江阻击红军,委林秀生为中路江防司令,率三个团的兵力,坐镇猪场(珠藏)指挥。黔军不仅在乌江北岸挖掘了大量战壕,构筑了碉堡,还把江上的所有渡船转移到北岸,移不走就全部破坏或凿沉。并且在乌江南岸毀房砍树,驱赶群众,让红军别说一条船,就连一只船桨、一块木板也找不到,妄图扼险固守乌江天险,全歼中央红军于乌江南岸。</p><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1日至5日,中央红军兵分三路,分别在开阳县境内的茶山关渡口(由红三军团负责),瓮安县境内的孙家渡、江界河、袁家渡三个渡口(由红三军团一部、红一军团二师和干部团一部以及军委纵队一部负责),余庆县境内的回龙场渡口(由红一军团一师负责)同时突破乌江。在突破乌江的整个战役里,茶山关渡口的突破较为顺利,回龙场渡口的突破较为困难,战斗最激烈,强渡最困难的是瓮安境内的孙家渡和江界河渡口的战斗,其中以江界河渡口战斗最为激烈。</p><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1日,耿飚、杨成武率红四团进行武装侦察摸清乌江北岸守敌情况,并于当日赶制了60余只双层竹筏,准备渡江。</p><p class="ql-block"> 1月2日晨,红四团决定在老渡口袁家渡进行武装泅渡,第一批是三连连长毛正华率领的8名突击队员,他们每人携带一支驳壳枪,赤身跃入冰冷的江中,向江北岸游去。红军的行动被北岸守敌发现,枪炮密击射向突击队员们,但勇士为了全军的胜利,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向对岸游去。十多分钟后,全体队员无一伤亡到达北岸,隐蔽在敌警戒线之石崖下。</p><p class="ql-block"> 8个勇士虽然过去了,但他们拉过去的一条准备架桥用的粗绳,却被敌人炮火击中,没能拉得过去。根据这一情况,指挥部决定继续以竹筏强渡,第一个竹筏撑到江中心时被敌人的炮火击中翻掉了。虽然毛正华等8人登上北岸,但后续部队没能跟上也无济于事,指挥部只得让他们游回南岸。其中一个同志因受冷过度,无力游回,中途光荣牺牲,第一次武装泅渡失败。</p><p class="ql-block"> 当晚,赶到江边的刘伯承和红二师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及红四团首长决定在敌人力量防守薄弱的老虎洞对岸进行偷渡,仍由三连连长毛正华率领三只竹筏,每只竹筏6个人。当三只竹筏下水后不到半小时,后两只竹筏因水流太急被冲回了南岸,过江后的第一只竹筏上的5名战士在毛正华连长的带领下只好潜伏在北岸边一块大石头下,当晚的偷渡再次失败。</p><p class="ql-block"> 3日晨,红四团接到军委命令,必须当日强渡成功。于是,红四团决定采取佯攻老渡口(袁家渡),主攻新渡口(江界河渡口)作战方案。同时,遵照军委迅速渡江的要求,红四团紧急动员,绑扎60多个竹筏准备强渡。上午9时,突击队员乘坐竹筏,在炮火的掩护下,奋勇前进,在接近对岸时,石崖下潜伏了一夜的毛振华等突然冲入敌人的战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压制了敌人的前方火力,保证了大部队顺利渡过乌江。渡江的紧急关头,神炮手赵章成连打3发炮弹,3发炮弹均中敌阵,红军趁势反击,将敌击退。经约3小时的激烈战斗,强渡江界河战斗取得胜利。与此同时,红军在渡口架设浮桥,由一个个竹排连接而成的浮桥迅速向对岸延伸,军委纵队和红五军团由此相继渡过乌江,敌人号称固若金汤的乌江天险被突破了。</p><p class="ql-block"> 首先登上乌江北岸的红四团一营一连,奉命追击溃逃之敌。红一连100余名红军战士一鼓作气从江界河渡口追击防守江界河渡口的敌人,敌人防守江界河渡口的一个团和驻守瓮安县珠藏镇的敌江防司令部守敌共三个团的兵力在红一连的英勇追击下,仓皇逃向遵义。英勇的红军战士创下了一个连追击敌人三个团的典型战例。</p><p class="ql-block"> 强渡乌江成功以后,红一军团工兵营迅速在老渡口架设浮桥,由于乌江的江水水流太急,架设浮桥非常的困难,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经过36小时的努力,浮桥终于在4日晚上架成,五日上午起,红军战士跨过浮桥,向遵义迈进。</p><p class="ql-block"> 红军后卫五军团渡过乌江后,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武装群众,利用乌江之险阻击国民党追兵,保障了红军大部队在遵义休整期间的南面安全。</p><p class="ql-block"> 强渡乌江战役的胜利,把国民党追剿军甩在乌江以东和以南地区,为以后四渡赤水,以及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p><p class="ql-block"> 196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将红军突破乌江战役搬上荧幕,再现了红军英勇顽强突破乌江之战斗场景,成为全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红色记忆。</p> <p class="ql-block">从珠藏前往江界河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江界河大桥(图自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江界河大桥桥面。</p> <p class="ql-block">江界河大桥上眺望乌江。</p> <p class="ql-block">笔者留影于红军强渡乌江江界河战斗遗址纪念碑旁。</p> <p class="ql-block">红军强渡乌江江界河战斗遗址纪念碑背面。</p> <p class="ql-block">碧波浩渺的江界河渡口江面。</p> <p class="ql-block">江界河渡口遥看对岸山崖上凿刻的杨成武上将的乌江天险题字。</p> <p class="ql-block">空中俯瞰江界河渡口对岸山崖上凿刻的杨成武上将的乌江天险题字,分外耀眼夺目。</p> <p class="ql-block">江界河渡口游船码头。</p> <p class="ql-block">快艇上看乌江天险题词。</p> <p class="ql-block">回望江界河上游,两公里外即是江界河大桥。</p> <p class="ql-block">快艇驰骋在江界河渡口飞龙湖上。</p> <p class="ql-block">壮丽的江界河渡口飞龙湖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壮丽的江界河渡口飞龙湖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按下快门,留住美景。</p> <p class="ql-block">山崖上铁拐李的大脚印,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硕大无比的的金色飞龙拨地而起。</p> <p class="ql-block">岸边黔军的碉堡见证了红军的英勇无畏。</p> <p class="ql-block">返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伟大转折的前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3时,我们在亲人们的陪同下来到离县城15公里外的猴场镇,参观了猴场会议会址和猴场会议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猴场会议会址位于猴场镇(原草塘镇)以西下司村宋家湾,占地面积约6667平方米,原为草塘商人宋泽生的私宅。该建筑始建于1912年,是一座集藏式风格与当地民居为一体的木结构四合院,俗称"一颗印"。内有正厅5间,下厅和厢房各3间,均为上下两层,共有大小房间34间,中间为石嵌天井,四周砌有高7米的砖砌桶墙。1948年,宋泽生的私宅因产业纠纷,被拆卖一空。1997年,瓮安县委、县政府将部分构件收回并在原址原貌修复。2004年12月31日猴场会议会址对外开放,2006年6月6日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20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免费对外开放,2019年10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会址大门上方的"猴场会议会址"六个大字是原国务院副总理、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上将亲笔所题。进得大门,赫然映入眼帘的是转折的前夜大型雕塑,毛主席等10位会议参加者阔步走来,预示中国革命从此一步步由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围墙两边自下而上安放着数十位老红军为红色瓮安的题词石碑,登上四级台阶68步石梯,便到了挂有红军总司令部牌子的四合院,这里就是猴场会议的召开地。</p><p class="ql-block"> 1934 年 12 月 28 日,红一方面军从黄平旧州进入瓮安,一路经垛丁关、黄泥凼。攻下瓮安县城后,再经茶坪到达开阳茶山关渡口 ; 另一路是中央红军,1934 年 12 月 31 日下午,抵达猴场。</p><p class="ql-block"> 自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继续西进以来,李德、博古不顾战场时势的变化,仍顽固地坚持红军不过乌江,留在乌江南岸打游击,或是回头东进湖南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主张,拒不执行黎平会议作出的决定。为此,当天下午至次日凌晨,中共中央再次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是否执行黎平会议的决定,史称“猴场会议”。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参会人员有政治局委员博古、张闻天、毛泽东、朱德、陈云,候补委员刘少奇、王稼祥、邓发,李德列席会议,会议作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会议否定了"左"倾领导提出的不过乌江和重新回头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错误主张,通过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重申黎平会议应以遵义为中心建立根据地的战略决定,并决定红军立即渡过乌江来实现这一战略任务。中央红军出敌不意,于1月4日强渡乌江,7日占领遵义城。红军从此由撤离苏区以来的消极避战变为积极作战,主动出击。猴场会议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和作出了最直接的准备,被周恩来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p><p class="ql-block"> 猴场会议陈列馆位于猴场会议会址西侧,紧邻会址,有通道相连,占地面积9147.5平方米,建筑面积2792.55平方米。陈列馆的建成,对展示红军长征四过瓮安、宣传猴场会议、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p><p class="ql-block"> 陈列馆由广场和主体组成。广场中央由四本石材雕塑书和主题雕塑“江之舞”组成,寓意红军四过瓮安和红军强渡乌江的胜利。陈列馆分为上下两层,通过运筹帷幄战黔中、承前启后迎曙光、鱼水深情感瓮安三部分展示红军转兵贵州,四次经过瓮安,与瓮安人民建立的深厚之情。运用场景展示、史实图片、历史文物以及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向观众全方位展现猴场会议的重大意义。</p><p class="ql-block"> 正如《中国革命史辞典·1988》一书所述,从通道会议到猴场会议,实际上开始实现毛泽东在长征中军事上的领导,为以后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创造了条件。</p> <p class="ql-block">雕塑转折的前夜</p> <p class="ql-block">猴场会议召开地"一颗印"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猴场会议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猴场会议会议室内景</p> <p class="ql-block">参谋部</p> <p class="ql-block">警卫员室</p> <p class="ql-block">警卫员卧室</p> <p class="ql-block">猴场会议纪念馆大门</p> <p class="ql-block">笔者留影于猴场会议纪念馆大门前。</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广场主题雕塑“江之舞”。</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广场石材雕塑书(一)</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广场石材雕塑书(二)</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广场石材雕塑书(三)</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广场石材雕塑书(四)</p> <p class="ql-block">笔者与亲人们摄于猴场会议纪念馆前。</p> <p class="ql-block">笔者留影于纪念馆内伟大转折的前夜雕塑前。</p> <p class="ql-block">突破乌江红军阵容。</p> <p class="ql-block">突破乌江敌军阵容。</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陈列着笔者故乡亲人们原住房墙壁上红军欢迎贵州白军弟兄来当红军的标语照片。</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故乡亲人们原住房墙壁上的红军标语照片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装辣椒的藤罐。</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陈列着故乡亲人原住房墙壁上红军欢迎贵州白军弟兄来当红军的标语故事展板。</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伟大的转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后,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p><p class="ql-block"> 长征途中,国民党蒋介石察觉到红军转移的路线和意图,调集重兵,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设置了四道封锁线。在这个危急关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中央红军放弃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开辟新的根据地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贵州是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的11个省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范围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在这个伟大的历程中,中央红军转战在贵州4个多月的时间,书写了彪炳史册、光耀千秋的伟大篇章。</p><p class="ql-block"> 中央红军转战在贵州4个多月的时间,途经黎平、瓮安、遵义、安顺、毕节、盘县等40多个县(市、区),先后取得了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等战斗、战役的胜利,创下了红军战史上的经典战例,摆脱了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跳出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取得了战略主动权,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p> <p class="ql-block">笔者与堂妹夫留影于毛主席行居前。</p> <p class="ql-block">10月4日上午,笔者专程拜访了父亲的战友,91岁高龄仍行进在长征路上的吴鸿钧伯父,并与吴伯父及他女儿秋韵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吴伯父重走长征路,在瓮安县猴场镇寄出的红军强渡乌江明信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