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有机会聆听了本次罗庄区小学语文优质课(城区组)的5节课,说说我的听课体会。</p> <p class="ql-block">《慈母情深》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辛苦赚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敬爱。听了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一课,令我感触颇深:一、深入品读文本,丰满人物形象。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学习,人物描写中“瘦弱、皲裂”等,让学生通过对表现慈母情深的重点句进行讨论、想象、交流,体会母亲挣钱的艰难,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学生在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咀嚼中使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感悟慈母情深。不仅引导学生感受了人物形象,还渗透了写作方法,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二、重视朗读,细细地品词悟句。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形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正是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比如,在学习重点句“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一句时,不仅没有简单地让学生去体会文字,而是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写法,比较写法的表达效果,这样由学生自然生发出的感受,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母亲的疲惫和艰辛后,进行感情朗读;在学生理解了体现母亲辛劳的其他句子后,老师引领学生又回到这一句上,再练习朗读,体现了读、悟的层次性。她在无声处渗透着语文意识,让学生抓住字眼、词眼深刻地体会母亲的情是深沉的、深厚的、深刻的。这堂课的教学,学生无疑读懂了语言文字背后的内容,化无声语言为有声语言,体会到了母亲挣钱的艰难,体会到了慈母情深,也感悟到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孝心、那份敬重。老师引导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又学习作者的写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p><p class="ql-block">总感觉:用情读,用心悟,用心品。</p> <p class="ql-block">非常有幸地聆听到李老师执教的《父爱之舟》一课,感受颇深。这一节课如行云流水,娓娓而来,让人仿佛畅游在山水之中,不急不缓。李老师抓住几个生活场景,如“卖茧买枇杷”、“住店被咬”、“逛庙会”、“背我上学”、“凑钱上高小“、”报考路上”、“上学路上缝补衣服”,让学生通过朗读在课文中寻找这些生活场景中细节,抓住这些生活细节,让学生细腻的感受作者在行文背后所流露的情感,体会父亲那深沉的爱。在课堂文本学习的基础上,设置场景再现,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感受父与子之间的爱,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文本的深度研读。1.从显眼的词句中深入:在研读时对字、词、句、段上是必须要下功夫细细体会的,不能轻易放过。《父爱之舟》这篇课文中,把握重点词句,同时对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深入细读,从句子中落实到重点字上,都是值得推敲和品味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词句,对文章有更深刻的解读。2.从熟知的知识点深入:在初读,研读后,从学生能够熟知的知识点切入课堂教学,给学生自信心,培养好整堂课的气氛。在这篇文章的处理中,“父爱”这个主旨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知识点,以此作为解剖处,让学生自我概括文章,并围绕“父爱”的事件进行梳理就简单。</p><p class="ql-block">最后感人至深的是课堂连笔,学生在学习了本课的文章后,也写起了自己的工人父亲,听起来感人至深。</p><p class="ql-block">总感受:有设计,有方法,有感情。</p> <p class="ql-block"> 短短的一堂课,短短的两句词,让我们形象地感受着那荡气回肠的美读、直面心灵的想象和充满生命意义的追问。老师以创新的课堂理念、精妙的课程设计、高超的教育智慧,把我们带进了诗情画意的世界。</p><p class="ql-block">一品读——“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诵读是惟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感知活动。在《长相思》教学中,老师把“读”始终贯穿整个过程,不但读的量大、面广、层次分明,而且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与感觉。正可谓是“山一程,水一程”,程程有深情。</p><p class="ql-block"> 二读中生情。学生在自主读中理解词的情感,在默读中感受词人的情怀,在教师的范读中想象体验着情感,在朗读中感悟与生成情感。《长相思》的教学在读中生情,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读懂”故园无此声”,读懂”聒碎乡心梦不成”。体会作者在外离家的思乡之情。</p> <p class="ql-block">《盼》,这是部编教材的一篇新课文,讲的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后,“我”每天都盼着下雨,终于有一天下雨了,我穿着新雨衣走在街上欣喜不已。故事语言活泼,富有童趣。类似事情每个人的童年都经历过,无论老师还是学生读起来都很容易产生共鸣。所以,本节课,老师以感受“我”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与回味为重点展开教学。</p><p class="ql-block">教学情境是”一字表心声”征文比赛。老师抓住课文主线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自读、探究来理解感受课文主题。课文篇幅较长,老师提纲挈领,引导学生默读感悟,再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分析,最后出示两大问题: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2、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我引导学生先探究,然后汇报,最后教师指导,向学生讲清楚本课的重点,即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写文章要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抓住重点,精讲多练。充分利用学生有限的注意力,体现高效运转,练习的重点要体现层次性,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锻炼。本课教学中,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找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和表达“我”的情感的语句。分小组进行交流。最后又回顾本单元语文要素训练点,进行练习,课堂扎实。</p> <p class="ql-block">《浪淘沙》是我最喜欢的一堂课。课堂设计独特,充满智慧,对六年级课时观念把握十分到位,善于挖掘教学资源,调控教学流程,处处显示了教育机智。由黄河导入到初读古诗,学习重点诗句,品悟情感,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老师基本功扎实,教师有目的的教,学生有目的的学,以单元学习目标为立脚点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回顾以前学习古诗方法如读出节奏合和韵律,想象画面等。2、以读促悟,以读促思。阅读是语文课的灵魂,思维是语文课的血肉,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老师一改古诗常规教学方法,打破古诗学习的承接点,通过朗读体会古诗的情感,反复朗读把握古诗的语感,让学生,结合注释、图片感受古诗意境;拓展古诗教学的延伸点,深层次挖掘文本,如刘禹锡的生平轨迹,再如刘禹锡在23年被贬谪生涯中和友人的唱和,字字句句中把这样一位诗豪的形象展现在学生心中。配着奔涌黄河雄浑壮阔的朗诵,听来真觉课堂大气磅礴,豪情万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五节语文课让我很有感触,这是有章法的课堂,有感情的课堂,有书卷气和文人气息的课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