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部队1952年元月成立於宜昌沙市,由中南军区湖北军区及各分区调集的数万官兵组编而成,部队番号是“中国人民解军一零零四部队”。<br>其中水利工程四师官兵中有土地革命时期为挽救民族危亡参军的红军战士;有抗日时期为驱逐倭寇参加革命的八路军、新四军健儿;有为推倒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而投身三大战役的工农子弟;更多的则是为捍卫新生红色政权,保卫人民胜利果实粉碎帝国主义侵略野心,参军参战的热血青年。<br><br> <b><font color="#ed2308">谢谢</font></b>:投笔从戎的许青海、姜安宪、李汉江等等文化人!<br>水利工程四师宣传干事姜安宪,日后是中国一冶宣传部部长,还是一冶志的作者。<br>水利工程四师宣传干事许青海,日后是武钢工人报主编,还是武钢志的作者。 <br>水利工程四师先承建荆江分洪工程,毛主席亲自主持的项目。 后(改称公路二师)承建海渝中线工程,毛主席亲自主持的项目。 俢建海南国防公路海榆中线<br>1952年8月1日,中央决定修建海南岛海榆中线公路。这是华南国防公路网的重点工程,中央军委浱解放军工程一、二师近万名指战员于1953年1月开抵海南,担负从琼中县大边河至崖县半岭段最艰巨的工程任务,共146.5公里。公路南北两头由民工修筑。<br>第二师指战员从1952年4月至7月,经过70天的日夜奋战,在胜利完成荆江分洪工程任务后,又奉中央军委,“八一”建军节那天,离开江陵、沙市,从武汉乘船到岳阳,转火车到广西黎塘,开始行军,翻山越岭到雷州半岛最南端的海安镇,然后乘帆船渡过琼州海峽,从海口市中悄无声息地穿过,又急行军100公里,到达琼中地区宿营。<br>部队负责修建的公路路段地形十分复杂,多是河谷山峰,要穿过五指山区的原始森林,有几十处山崖沟壑,还经过几十个黎、苖山寨。<br>海南区的领导向指战员们介绍了五指山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五指山地区是疟疾高发区,深山老林里不仅有毒蛇毒蚊,还有旱蚂蝗、蜈蚣等,这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但部队指战员情绪高昂,第五团团长戴发生、政委刘敬轩等在誓师大会上豪迈地说:“我们部队是从长征、抗日、解放战争的诜礼中走过来的,又有建设荆江分洪工程的经验。上级把这一艰苦路段交给我们,是对我们莫大的信任,是我们莫大的光荣。我们一定要战胜一切困难,按时把路修好。”<br>部队首先开展战前思想武装,了解当地风俗民情,特别强调三大纪律八顼注意中“不准调戏妇女”, 把它视为铁纪律中的铁中之铁;其次是建立民运机构,由当地向导带领进入黎、苗山寨,宣传建设公路意义,动员少数民族积极支持公路建设。同时将身强力壮的少数民族青年组织起来成立民工队,参加公路工程建设;三是抽调精兵强将和部队中的能工巧匠成立先遗队,先行进山,搭建营房,修通人行便道,勘探地形,测量施工路线等,为全面施工做好准备。<br>施工开始后,指战员们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蛇的骚扰,有蚊虫的叮咬,有猴子的捣乱特别是疟疾缠身。不少指战员染上疟疾,高烧不退,有的战士还被夺取生命。疫情发生后,海南行署立即派医疗队进山,协助部队卫生员防治疟疾。当地群众挖了许多草药送来,有的煎水口服、有的搗烂外擦,有的泡水喷洒在营房周围。为了保证吃到干净的水,部队就地取材,自制竹管木槽,将山泉水引到山寨营房。这些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疟疾,保证工程施工进度。<br>在部队指战员俢建中线公路的同时,10万民工也投入了公路建设。1953年10月,国家交通部、中南行政委员会慰问工作团到海南慰问建设海榆中线的全体人员和协助公路建设的海南干部群众,赠送印有毛主席题词“加强防卫、巩固海南” 锦旗,绐修路的指战员和广大民兵群众以极大鼓舞。经过两年的施工,1954年12月,海榆中线全线胜利竣工,19日在海口举行正式通车典礼。正式通车前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派来了以胡克实、陶铸的慰问团,带来中央歌舞团、华南歌舞团、广西桂剧团、武汉杂技团、广州京剧团等文艺团体,为参加海榆中线的部队指战员和民工演出,並深入工地、营房为部队指战员佩带纪念章,赠送纪念品和各种文体用品。<br>海榆中线公路全长296.6公里,工程总造价3203.32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1.16万元,经国家交通部组织验收,达到国防公路乙等标准,即旧公路五等标准。全线跨越南渡江、龙州河、大边河、昌化江、南圣河,穿越金屏岭、走鸡岭、阿陀岭、大本山、甘什岭等山脉。<br>开山施工中,往往绕腰糸绳悬空作业,即艰苦又危险。在施工中有221名指战员和民工光荣恓牲。1954年12月,国家交通部在海口巿秀英区海榆中线公路的起点处竖立了一座“华南公路修建工程烈士纪念碑” ,碑上刻有烈士的名字和毛泽东主席的题词:“加强防卫、巩固海南” 以及朱总司令题词:“好好建设公路,为迼福人民和巩固国防而努力。”<br> 资料来源:<br>海南史志网【首页>地方党史>党史正本>中国共产党海南历史(第二卷) >第一编>第六章加强防卫巩<br>固海南>第一节】 最后(公路二师)在承建武钢工程中,全师近万名官兵从师长到卫生员集体转业到了华钢(武钢的初称)。 <font color="#ff8a00">胸有朝阳</font><br>当党的工作由革命战争基本结束而转入国民经济建设时,这只部队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发出的“根治长江水患,为长江两岸人民造福”的伟大号召,一手拿枪,一手拿锹,苦战了70多个日日夜夜,于 7 月 15 日抢在长江汛期前,胜利完成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创造了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为免除“两湖”人民千年水患,结束“十年九不收”的历史立下了大功。<br>部队在荆州、沙市、江陵稍作休整,在“八一”建军节那天,奉中央军委之令,为粉碎敌人破坏,速去海南抢修一条国防公路。 部队离开荆沙、江陵,从武汉乘船到岳阳,转乘军列至广西黎塘下车,开始了翻山越岭的长途行军。八月的南方赤日炎炎、热浪滚滚,官兵们背着几十斤重的枪支弹药和干粮,日夜兼程。 <br>当时,年轻的新中国正面临着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封锁包围,东面朝鲜战场烽烟未灭,南面美舰虎视眈眈盘踞台湾的蒋氏王朝,大喊反攻复国,敌机在空中超低飞行,散发传单,地方残余匪特见空就钻,捣乱破坏,妄图阻挡我军南进。官兵们克服重重阻力,经过18天的长途跋涉,行程1500 余里,胜利到达琼中地区安营。<br>在黎苗兄弟民族聚居的五指山区,经过整整两年的开山劈岭、涉水架桥,一条北自海口秀英港,南至海防前线榆林港,全长300余公里的海南岛一级国防公路全线竣工。为纪念在这次巩固国防建中,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的人员,在海南公路建设纪念碑上,铭刻着300余民烈士的姓名。<br>没等官兵们抖净满身尘土,中央军委又急令二师班师回汉,到湖北参加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大型钢铁厂的建设。到湖北建设大钢厂,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美好梦想啊!<br>官兵们深知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也懂得没有钢铁原材料的发展,就没有其他工业的发展,没有工业就没有巩固的国防,也就没有人民群众的根本福利。国家不富强,民族不振兴,人民不幸福,就会永远要被各国列强欺辱。人民战士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为梦想而战,一切听党安排,到湖北建钢铁厂去。<br>~许春海~2014年~<br> <font color="#ff8a00">大战序曲</font><br>1954年12月28日,部队乘坐闷罐列车从广州到达武昌北站(今徐家棚站),接着步行10多里来到钢铁基地大本营青山蒋家墩,在刚刚经受过特大洪水冲洗浸泡的倒口湖一带安营。 眼前是一大片荒芜沼泽,沟汊密布、塘堰纵横、杂草丛生、蒿蓬满地,一群野鸭在泥泞中觅食,白鹭、水鸟在上、下飞翔。<br>官兵们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寂静,也带来很多困难和麻烦。粮食、蔬菜、副食日用品如何解决?官兵们的衣着、被服都很单薄,在海南还可以,但怎能抵得住长江边上寒冷的冬天?<br>师部下达紧急通知,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确保全体指战员安全过冬。我所在的红四连率先采取了一套应急措施,连长指导员指挥大家就地取材搭盖临时营房;副连长带队到唐家墩、胡家大湾一带收购稻草解决睡觉御寒;事务长带队到武昌、汉口挑粮运副食,副指导员带领文书、文教、军需等连部工作人员就近拾捡断树残枝,供炊事班做饭烧水用。最苦最累的是机枪排长,带着一些年轻小伙,在老乡的引导下破冰挖野藕,为指战员们改善生活……<br>1955年初春,冰雪尚未消融,官兵们便在荒芜滩上摆开了战场。巧排污泥积水,激战烂泥湖,天明连黑夜,苦干加巧干,从“三九”到“三伏”,凭着一根扁担、一把铁锹、一对竹筐,经过10个多月的鏖战,武昌至青山的主动脉,武青二干道(即和平大道)贯通,与厂区连接的冶金大道、厂前大道贯通,武昌电厂至青山镇的高压输电线网架设完成,通往长江一号水泵站的排水方沟管网线铺设完成,实现了外部全面的“三通”,为钢铁厂主厂区全面破土动工,奏响了一首雄浑高昂激烈的序幕曲。<br>~许春海~2014年~ <font color="#ff8a00">听党安排</font><br>部队在徐家棚铁路工人俱乐部,召开全师连以上干部大会,湖北省军区首长,宣读中央军委令,二师军队编制撤销,集体转业全面参加武钢的建设,成为武钢的正式职工。 <br>这虽然是大家的企盼,可要脱掉军装不免有几分酸楚。师长钟春林这位红军将领,也哽咽地说:军装我穿了28 年,虽说是粗棉大布,穿着却舒坦踏实,任凭疾风骤雨都无所畏惧,脱掉它我也舍不得。但我们是人民子弟兵,紧握钢枪保家卫国和拿起铁锹钢钎建设祖国,都是为了人民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脱下了军装,人民军队的本色不能变,希望官兵们虚心向地方同志学习,虚心向老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尽快掌握新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br>年底武钢建设总公司挂牌成立,钟师长就任副总经理。以司令部、政治部、直属总队和各团、营为基础,组建了土方、机械、电气、安装、管道、筑炉、供排水等 10多个公司和医院、学校、培训中心等辅助系统,承担起武钢厂区的土地平整,铁路、公路、管道铺设及学校、医院、宿舍、食堂、影剧院等的全面建设。同时,1200 余名官兵奔赴大冶、程潮、灵乡、金山店、乌龙泉、焦作等 10 多个矿山,大打矿山之战,为武钢生产原、燃料的供应提供保证。<br>三年苦战,第一期基本建设任务完成,生产准备工作摆上日程,大部分官兵又转到钢、铁、烧、焦、耐及轧钢、动力、运输等生产一线,为确保1958年9 月13日高炉顺利出铁,退伍官兵们同广大工人技职人员一条心一股劲,全身心地做好了开工投产的准备。<br>半个世纪以来,从总公司机关到车间班组,从矿山井下到炼钢炉前,从医院到学校,从前方到后方,处处有二师退伍官兵的身影,有他们为武钢的改革发展,实现跻身世界500强的梦想,洒下的辛勤汗水。<br>~许春海~2014年~ <font color="#ff8a00">永不退休</font><br>时光荏苒,一眨眼二师转业快六十年了,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壮年,时下最年轻的也是奔八奔九族了。钟师长若健在已107 岁,贺培、贺青云、高云龙、陈兴、陈勇、邓克敬、刘敬轩等一批老红军已谢世多年,最后离世的老红军包正堂也已离开五年。<br>健在的老战士们,虽然大都年老体弱,但时刻不忘党的宗旨,不忘自己是实现中国梦的一员,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继续在思想文化宣传教育和社区的舞台上,薪火传承,奉献余热。<br>师政治部宣教科长武华南,1986年离退休后同几位老战友创办武钢老年大学和武钢老干部书画协会,由初创时10多个人,发展到老年大学时下保持40多个班,3000 多人入学。书协已发展到拥有300 多名会员,50 多名拔尖骨干,为繁荣发展企业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br>老干部王中原离休后,潜心研读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撰写了10 多万字文稿,在省、市、区、街及大专院校、中小学,义务宣讲300 多场次,颇受好评,被武汉市委授予离退休干部模范共产党员光荣称号。<br>新四军老战士李金海,1984年离休后,仍忙碌有增,担任着湖北省新四军老战士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武钢新四军研究会会长、武钢老干部门球协会会长兼总裁判,虽年近90仍担任计控公司老干党支部书记、关工委主任。2012 年被武钢授予十佳老干部,今年“七一”又荣获武钢老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br>抗美援朝时期参军的志愿兵严武,1992年刚退休就被街党工委聘请到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这一个社区人多、户多、矛盾多乱子多,是全街排末尾社区、“三类”党支部,青山区“脏、乱、差”的死角。严武上任后处处以身作则,严以自律,抓班子带队伍,深入实际,同每个党员和门栋组长,逐一谈心、听取批评、化解矛盾,耐心做思想工作,实事求是处理一些遗留问题,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拥护,大家团结一心,聚精会神为创文明社区尽力。苦干一年,面貌全变,进入先进行列,并连续多年荣获市、区、街先进党支部明星居委会,“四无”社区,安全文明示范区,青少年教育先进集体等称号。<br>热爱民族经典音乐的陈定宇王幼文、张永兰、殷修举、黄德松,文自强等老战士,离退休后积极参加武钢老干部合唱团的组建和排练演出,多次参加省老干部局组织的演出竞赛,频频获奖。去年参加武汉市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经过多轮筛选、淘汰,武钢老干部合唱团荣获武汉地区十佳业余群众合唱团。<br>人民不会忘记二师,党和政府牵挂在心,企业组织关怀备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按照国家政策,武钢100余名享受厅局级以上待遇的人员中,原二师干部占了30%以上。现健在的老战士一个个衣食无忧,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欢欢喜喜安度晚年。 大家表示,我们赶上了好年代,定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在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br>~许春海~2014年~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中,要努力学习。<br>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br>继续保持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革命战友之情谊。<br><font color="#ed2308">钟春林</font>于1997年5月30日。 重温青春岁月,留住夕陽的佳期。<br>爱之纯,情之真,珍贵战友胜親人。<br>人生若短,月缺月圆,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br>原我们二师的老战友,延年益寿,楽渡晚年,发挥余热,永葆革命青春。<br><font color="#ed2308">江湧</font>于1997年5月30日。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公路工程第二师团以上部分领导名单:<br>【师部】<br>师长:钟春林,政委:王进前,参谋长:李天柱,副参谋长:江湧,政治部主任:关延祉,组织部部长:曹建民,<br>副科长:李书照,宣敎科长:武华南,保卫科:杨复兴,副科长:王新民、高玉科,直工科长:柳子栋,文化科长:翟洪河,<br>卫生科长:周万榕,后勤处长:高云龙,科长:陈兴、刘楚祥,干部部长:李歩迟、孙朝坤,科长:邓怀金,施工科长:龙杰,<br>通讯科长:赵朴,管理科长:王洪清。<br>【四团】<br>团长:贺培、贺青云(副),政委:张维民、林建义,副政委:王青春,参谋长:彭群成,政治处主仼:吕维民、张桂荣(副),<br>干部处长:闫文茂。<br>【五团】<br>团长:戴发生,副团长:邓克敬,政委:刘敬轩,副主任:于镇德,政治处主任:张吉生,副主任:苏本端。<br>【六团】<br>团长:高华亭,副团长: ,政委:包正堂,参谋长:吕向臣,政治处主仼:李文堂,后勤处长:郭毅武,干部处长:张贵荣。<br> 血染战旗红,忆往昔峥嵘岁月<br>看今朝,荆江两岸,旱涝保收,喜看稻菽千重浪。<br>看海南,岛划归省,沿海环线,观看美景收眼底。<br>看武钢,铁水奔流,钢花怒放,近看双颊红灿灿。<br>看战友,调动频繁,任务不断,祝愿年年春节会。<br>~<font color="#ff8a00"><b><i>三大队皮鞋</i></b></font>~2015年~ <font color="#ff8a00">勇士击退荆江浪。</font><br>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公路工程第二师,是在建国初期,党的中心工作,由解放战争转入国民经济建设时期;1952年,为响应党中央毛主席为治理长江水患,发出兴建“荆江分洪”的号召,从中南军区、湖北军区及各分区调集万余名指战员,汇集荆江分洪区组建起来一支部队。当时编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水利工程第四师,部队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零零四部队。”<br>这支部队有土地革命时期参加革命的红军战士;有抗日时期参加革命的八路军;有解放战争参加革命的战士。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赤胆忠心跟随党和毛主席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英勇杀敌,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斗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当袓国需要时,他们又立即“一手拿枪、一手拿锹” 投入荆江分洪工程建设。<br>荆江分洪工程是建国初期全国最大的水利工程,它地处长江中游的枝江和城陵矾之间,在东起普济、西至闸口,南起杨林、北至阧市,方圆50余公里,要筑一条高10米,宽20米的分洪大堤;还要在北起太平口、南至黄山头分别建起154米和100米的进岀口分洪闸各一座;当时施工机械少,技术力量弱,物质条件差,大量土方靠肩挑、手挖。<br>1954年4月,水利工程第四师,接受太平进洪闸建设任务,为抢在长江汛期前建成,指战员发扬“三大战役”围歼国民党反动派的精神,日以继夜吃住在工地,与洪水抢时间、争速度,经过73天奋战,提前15天建成,创造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奇迹。荆江分洪的胜利,为“两湖”人民免除几千年水患,和“十年九不收” 的惨景。为此,水利部傅作义、湖北省李先念代表党中央毛主席亲临慰问,送来了“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 锦绣大旗。荆江分洪投资多少钱,傅作义说:“用现大洋从荆江一个挨一个的排到北京,需要多少钱,你们去算。”<br>资料来源:原二师联谊会编委,江湧、武华南、陈嘉明。1997年7月1日。 <font color="#ff8a00">好汉劈开五指山。</font><br>水利工程第四师在胜利完成荆江分洪后,又奉党中央“建设海南、保卫海疆” 之令,兵不解甲、马不停蹄同年8月与兄弟部队千里行军到海南岛,参加海南国防公路建设,编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路工程第二师。<br>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2万平方公里,地势是北部小部平原,海榆中部分为丘陵、河谷,海拔高在500——800米间,最高五指山1500米,公路北起于秀英港、南到榆林港,全长300公里。它经过的地区,地形崎岖复杂,交通不便,当地黎、苗族同胞世代过着与世隔绝的原始社会生活。公路必须穿过几十处山崖沟壑,及五指山原始森林。当地气候炎热多变,最高温度常会达到38至40度,台风频繁,风力有时达到12级以上,战友们所在平地搭盖芧草工棚,一阵台风全毀,后来只好搭盖半地下式工棚。周围环境毒蛇、旱蚂蝗、蚊子多,是全国的高疟区,战友中有的在恶劣环境中失去了保贵的生命(海南公路建设纪念碑记载,平均每公里牺牲一个人。) 生活物质供应困难,靠战士们开垦种菜,养猪改善伙食。公路工程第二师承担的是海榆中线南段146.5公里任务,战友们发挥了战争年代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用肩挑、手挖、披荆斩棘、开山填河,完成土石方300余万立方,俢建大、小拱桥及涵洞100余座,经过一年多战斗,海榆公路于1954年12月通车。1954年秋,全国人民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亲临海南岛对我二师指战员亲切慰问,送来国务院“勇士博倒荆江浪,英雄劈开五指山” 的贺电和毛主席亲笔题词“加强防卫,巩固海南” 的锦旗,这是对我们战友在建设荆江分洪和海南国防公路工程中的高度嘉奖和鼓励。<br>资料来源:原二师联谊会编委,江湧、武华南、陈嘉明。1997年7月1日。 <font color="#ff8a00">转业武钢炼钢铁。</font><br>1954年12月,二师再奉中央军委令,转业武钢,战友们背负着党和人民的希望,做建设祖国第二大钢都的创业人,感到自豪和光荣。武钢选在武汉市青山区东部方圆五平方公里的荒山丘陵地带,其绝对标高24至25米间,最高59.14米,分佈5条较大的冲沟、河流、大片池塘、沼泽、部分稻田,个别低洼地深21米,气候夏炎、冬寒,蚊虫、鼠害橫行,是疟疾、岀血热、血絲虫病高发区,初到无公路、码头、铁路,买日用品步行十几里到武昌、汉口,给建设者带来困难不少。<br>二师担任武钢第一期工程主要任务,它指老冶炼系统配套工程,限期6年建成,2年施工准备,4年建厂,建成年产200万吨钢铁联合企业。战友们于1955年4月摆战场,仅用6个月完成武昌青山二干道(即和平大道)中南路、青山的建一、二、三路建设。同年11月撤销部队编制,按冶金建设需要组建了土方公司、机械化站、机电、管道、供排水、企业、筑炉等公司。以六团为主建成施工技术、机械学校。以师休养所为基础组建成工地医院(即一冶的医院) 。1957年12月完成厂区的里、外铁道、附属企业、热电厂、耐火、焦化、烧结、炼铁等厂及排水、明渠土方平整任务。从1955年6月,抽调部分战友参加百里矿山建设。扩建了大冶铁矿,兴建了程潮、灵乡、金山店、乌龙泉、焦作矿及井巷、建安等一大批矿山企业和公司。<br>1962年,武钢第一期工程主要任务后,一冶建设战友南征北战,参加了马钢、邯钢、攀钢等冶金企业建设生产任务,对冶金企业在全国开花结果做出了贡献。七十年代初、中期,一冶战友又承担武钢“双四百”和“一米七”的主要工程任务。<br>二师联谊会编委,江湧、武华南、陈嘉明。<br>1997年7月1日。 <font color="#ff8a00">前进的号角依然吹响</font><br>谁能理解一个军人放下钢枪的酸楚?谁又能理解一个军人脱掉军装的不舍?<br>但是,二师人异口同声地说:人民子弟兵,紧握钢枪,保卫祖国和拿起铁锹钢钎建设祖国,都是为了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脱下军装,人民军队的本色也不会变。<br>1954年初,姜安宪和时任后勤处处长的高云龙先行来到了蒋家墩,为后期进入的二师官兵做好吃住行的部署安排。<br>武钢建设总公司挂牌成立时,立即组建了土方、机械、电气、安装、管道、筑炉、给排水等10多家公司和医院、学校、培训中心等辅助系统,退伍官兵们同广大工人老大哥携手并肩做好了开工投产的准备,为确保1958年9月13号高炉顺利出铁,。<br>1955年,二师的指战员从“三九”到“三伏”,一根扁担、一把铁锹、一堆竹筐,经过10个多月的鏖战,武昌至青山的主动脉——武青二干道(和平大道)贯通,与武钢厂区连接的冶金大道、厂前地区贯通,武昌电厂至青山镇的高压输电线网架铺设完成,通往长江一号水泵站的排水沟、管网铺设完成,实现了武钢厂区外部全面“三通”,为武钢主厂区全面破土动工吹响了号角。 <br>半个世纪以来,从机关到班组,从矿山井下到炼钢厂,从医院到学校,从前方到后方,武钢处处都有二师退伍官兵的身影。<br> 当年,武钢第一炉铁水奔腾而出,成为新中国钢铁工业和冶建行业永远的辉煌。上世纪70年代,一冶人参加当时中国最大的炼铁炉——武钢4号高炉建设,邓小平同志称赞为“又打了一个淮海战役”;之后参加“一米七”工程会战,拉开了武钢改造和我国钢铁工业现代化的序幕。老战士张远就是参与者和见证者。<br> 张远这位从中南军区中南军政大学湖北分校毕业的二师老战士,曾在水利四师、公路二师工作,先后荣立两次三等功。时至今日,说到武钢建设他如数家珍。张老回忆说,武钢几乎所有的工程都凝结了一冶人的心血和汗水。在实现祖国钢铁梦的伟大征程中,几代一冶人默默奉献60余年,托起共和国的钢铁脊梁。 <br>1962年,武钢第一期工程主要建设任务完成后,来自二师的一冶建设者南征北战,参加了马钢、邯钢、攀钢等冶金企业建设,为冶金企业在全国开花结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br>上世纪70年代,一冶又承担了武钢“双四百”和“一米七”的主要工程任务,王宗来也由一名士兵成长为一冶水泥厂的党委书记。<br>“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王宗来时刻不忘党的宗旨,不忘自己是实现“中国梦”的一员。2019年10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沙滩排球比赛将在武汉市青山江滩举办,这让王宗来非常期待。这个自己曾参与建设的青山,将吸引世界各国观众的目光。<br>曾在1947年参加八里庄埋伏战斗的王宗来,平日里不苟言笑,身上始终保持着标准的军人气质。 <br>陈明 詹汉英(中国一冶)2019年 <br> 追忆父亲<br>细细的雨点敲打着窗台,把初春的夜托的奇静,这样的“静”是极易让人伤感的,一种对逝人的怀念不竟涌上心头。记得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当我一路风尘从南昌出差返家,看到门口在寒飞中哀鸣的花圈,我丢下背包、喊着冲上楼去,迎接我的不再是父亲那慈祥的笑脸,而是披着黑沙的遗像。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爸爸,您为什么走的那么干脆,不让儿女们在病床前尽点孝道;爸爸,您为什么走的这样匆忙;不等远行的儿女们为您送行。爸爸,只有女儿知道,您一生总不爱麻烦别人。<br>作为长女的我,直接受父亲言行、品德影响最多,最深,我曾有过多次的冲动,打算在您健在时,以亲身感受,为平凡的您写一篇女儿心中的赞歌,以表达我心中对您的爱戴,谁知,今天这篇文章竟成了一纸祭文。<br>我的父亲王存保正像组织上对他评价的那样,忠于党和人民,兢兢业业为党的事业奋斗了38年。在清理父亲那包发黄报纸包着的遗物中,我们才得知,父亲在解放战争中负过伤、流过血,在革命军营中,在海南国防公路建设和荆江分洪水利建设中,多次立过大功、一等功、二等功,这些您为什么?不曾向儿女们讲述,爸爸,我的好爸爸,只有儿女们知道您一生,从不善夸耀自己。<br>1955年,父亲随部队二师,集体转业到武钢,参与武钢厂前门诊部、冶金医学院的筹建工作。在学校23年的工作生涯中,我们总是看到父亲早出晚归,甚至于星期日也要到教室、学生宿舍走走看看,他以校为家,带病工作,由于劳累,较早的患了心脏病,多昏倒在工作岗位上。<br>在国家困难时期,我们经常看到父亲大方的把自己的工资五元、十元、二十元、四十元接济给前来求助的贫困学生和老师。我们也曾经和父亲在房子、票子、子女问题上有过意见分歧,但是,父亲有自己的人生观和对幸福的理解,他生活的很充实、很幸福。<br>1983年,我们的父亲离休回家。他乐于当好后勤部长,为我们的孩子做饭、照顾我们有病的母亲,解除我们的后顾在之忧 ,让我们全身心投入各自的工作。不管我们多晚下班回家,他总是留一份饭菜,温在锅里。父亲,我们的好父亲,只有儿女才能从中品味出这淳朴的爱。<br>现在我们敬爱的父亲已去世六年了,作为儿女,我们追忆父亲的一生,父亲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成为一位忠于党和祖国的共产党员,父亲的一生光明磊落,虽然您没有给我们什么物质财富,却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您以自己的言行、品德为儿女们树立了做人的榜样——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脚踏实地。我们追忆父亲,就是要化悲为力量,继承和发扬父亲身上好的品格,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为党、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br>王存保女儿:日记 [2009年02月24日]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从作战部队到建设大军</b></p><p class="ql-block">〔一〕<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红军爷爷</span></p><p class="ql-block">寻迹先辈足迹~红军十一师、八路军七七零团、解放军恩施暂八团。</p><p class="ql-block">〔二〕<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span></p><p class="ql-block">寻迹先辈足迹~中国人民解放军水利四师、公路二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