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园林(南园和弇山园)

天雨流芳

<h1>太仓位于娄水之东,古有娄东之称。据记载,从宋元之交到民国初年,此地遍布私家园林。特别是明代中后期,太仓人文荟萃,王世贞兄弟、张溥家族和吴梅村等人所建的园林曾经名噪一时,有“娄东园林之盛甲于东南”之说。</h1> <h1>建筑大师童寯在《东南园墅》中记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太仓仅有破旧园林二三处。在《江南园林志》中,童寯以片言只语介绍了南园和半园(旧弇山园),当年都已破败不堪。</h1> <h1>被评为3A级景区的南园和弇山园,是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原址基础上、参照历史文献资料、搬迁他处古物而设计建构的新南园和新弇山园。这两座园林作为太仓园林的代表,可以让游客身临其境体会昔日娄东园林之胜景。</h1> <h1>此次游览太仓园林,是旅途中的临时安排,事先没有做功课。游园过程中,既没有看地图也没有看标识,闲庭信步,只是享受一个静谧美好的秋日。当然,移步换景之间,难免心生困惑,这个园林好像和以前游览的苏州园林不太一样?</h1> <h1>一圈逛好,差不多就找出了原因。历史上的南园和弇山园,作为私家园林,规模并不大。如今的南园和弇山园在原址基础上扩建,增加了很多展馆和功能区,定位是大众公园。弇山园的大部分,就是之前的太仓人民公园。</h1> <h1>还有就是游览的动线问题,走错路线,观感截然不同。以弇山园为例,进南大门后,我先去了右侧看海宁寺遗址,再从后面迂回到中心水池,感觉有点平铺直叙,缺少变化。正确的游览动线,应该走左侧,从分胜亭远眺内景,半遮半掩才有江南园林的韵味。</h1> <h1>南园的主景区在知津桥附近,该桥高高拱起,视野极佳。据说此桥还与王锡爵(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有关,官位越高造桥越高。南园是王锡爵孙子王时敏设计营造,前身是王锡爵赏梅种菊之处。</h1> <h1>王时敏生活于明末清初之际,是“四王画派”之首,擅长山水画,注重传统文人笔墨技法,开创了“娄东画派”。他和叠山大师张南垣共同合作,使得文人画的意境能够在园林实景中得到呈现,足不出户便可寄情山水。</h1> <h1>游览太仓园林,如果希望渐入佳境,建议先走弇山园再去南园。南园内设有娄东园林展示馆,介绍详细,陈列风雅,值得一观。南园西南侧,还有古城墙遗址(系元末张士诚所建),诉尽六百多年的沧桑,也可凭吊一番。</h1> <h1>比较了太仓和常熟两处园林的宣传册,常熟做的小册子上标出了推荐路线,更胜一筹。对那些远道而来、只为到此一游的朋友来说,循着推荐路线走,最能体味园林的设计感,可谓事半功倍。</h1> <h1>对于我这个园林初级爱好者,从上海出发去苏州、常熟和太仓都很方便,可以常来常往。不如误打误撞随性游览,去一次就能拾遗补阙一次,增长一些见闻,提升鉴赏的水平,也不乏是一种乐趣。</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