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廉历 | 王万:善思善谋 亲力亲为

天正

<h3> 王万,字处一,南宋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人。历任和州教授、国子学录、枢密院编修官、屯田员外郎兼编修、右郎官等职。</h3></br> <p class="ql-block">  王万从小志向远大,他励志学习,29岁考中进士,被任为和州教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1234年,王万主管尚书处吏部架阁文字,后转任国子学录。他在国子监教导诸生时,特别强调言行要一致。次年,朝廷拟派王万任扬州通判。但是因为母亲年老需要侍奉,他上书推辞,于是改任镇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万关心时事,尤其对边防要务有着深刻的认识。当时,金朝在南宋和蒙古联军的夹击下最终灭亡。之后,蒙古大军返回北方,仅在黄河流域留下小部分兵力。南宋朝廷想借机北伐,收复中原。不少朝中大臣知道王万颇具军事才能,纷纷向他请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右丞相郑清之打算趁蒙古兵力空虚,攻取河洛地区,但王万认为当务之急是休整部队。朝廷执意出兵,但被蒙古事先知晓,派大兵压境,南宋军队溃败。朝廷又询问王万对策,王万认为事到如今,应安抚边民,重振士气。他还提出一系列边防、用兵、屯田的建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万认为,淮河流域上千里,中间没有大山大泽作为界限,如果攻击头部,那么尾部就会响应救援,就像常山蛇势一样。朝廷应当合并两淮地区,让他们只听从一个统一的军事指挥。用兵方面,他建议规范部队编制,合理安排兵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屯田方面,他认为除了依山傍水的军事要地,其他地方都可置田耕种,好让归附的士兵和流民安定下来。洋洋洒洒,多达好几千字。宋代文字简练,几千字是一篇很长的建言献策报告,王万的经世治国之才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万步入仕途,从不接受别人的推荐,也不结交权贵。有人赠送给他很多药材,王万竭力推却不成,仅仅收下一枚附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万在台州任职时,每天都坐在大堂上,一有公事就着手处理,亲力亲为,以身作则。他生活俭朴,平时只吃粗茶淡饭。后来,王万任监察御史。他上书弹劾史嵩之贪污受贿,没有资格入相。朝廷当时没有采纳王万的建议,直到史嵩之因独断专行被罢相后,皇帝才想到王万有先见之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万屡次辞官,朝廷特地下诏将他升为朝奉郎,最后以太常少卿退休,不久去世,年仅48岁。《时习编》是王万所著的一部政论书,提出厚风俗在于明人伦,尊朝廷在于聚贤才,崇学校在于养士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有人称赞王万,出仕退隐都坚持正道。出仕的时候,像翱翔的鹭鸶落入庭院;退隐的时候,像高飞的大雁隐没天空。</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