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街有名园——扬州印象

张兴容

<p class="ql-block">  扬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历史上有不少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曾竞相赞美其繁华与美丽。如唐朝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现逢太平盛世,扬州更是吸引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去扬州总是要去次东关街,东关街是扬州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老街,去年12月和今年10月我曾两次来到这里。在东关街看什么,首先要看的是她的历史和文化遗迹。</p> <p class="ql-block">  扬州宋代有“一地三城”之说,分别为宋大城、宋夹城、宝佑城。宋大城指宋代东门,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扬州城遗址(隋—宋)”内,东关街东端。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十月,趙构于扬州诏命“扬州浚隍修城”。扬州知府吕颐浩主其事,调动国力,以都城形制,用大砖修砌,史称“宋大城”,现经重修复建,再现宋代扬州“壮丽压长淮,形胜绝东南”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  宋夹城则在东关街西边,在宋大城与宝祐城之间,虽经历战乱等历史影响,但城池地貌特怔依稀可见。现已打造成宋夹城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  东关街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啇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许多老字号的食品和手工艺店很值得一逛。</p> <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东关街集中了众多江南园林、文物场所,诸如个园、逸圃、汪氏小苑以及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等。其中,我们特别选择了个园和逸圃两大名园游览。</p> 个园 <p class="ql-block">  中国园林有山水、建筑、植物、水景和装饰五大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交融,共同营造出优美而宜人的园林环境。个园和逸圃就是这样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个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其名来源于苏轼的名句“可使食无肉,不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这句话表达了竹的清幽之美,更反映了园林的主人对竹子高风亮节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个园是清代扬州盐商黄至荺的私家园林,整个园林分为三部分景观,北部遍植绿竹景观。我们从个园的北门进入首先看到的是随处可见的众多竹子,据说春天的时候竹子散发新叶时还带有浓浓的竹香,很是迷人。</p> <p class="ql-block">  我一边欣赏千姿百态的竹景,一边在想中国园林五大要素中,个园以植物中的“竹”而盛名原因还在于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园林主人黄至荺虽为“红顶商人”显赫朝廷,却也曾三度起落。就如白居易晚年《北窗竹石》文中“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点出园林竹石小品的超逸情致一样,主人对竹是情有独钟的。</p> <p class="ql-block">  个园的中部则是以各类石料堆叠“四季景观”而取胜。假山是园林基本要素,但是以假山展现四季秀景就比较独特了。</p><p class="ql-block"> 春景以竹相伴,竹石点破“春山主题”。园门外早春,两边修竹高出墙垣,竹石丛中插植有石笋。园门内则是深春之景,象形石点缀十二生肖,呈现出春天生气勃勃。</p> <p class="ql-block">  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太湖石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叠石多而不乱,远观舒卷流暢,近视玲珑剔透。山顶建一亭,傍依老松,游客易登山、可穿行。</p> <p class="ql-block">  清漪亭是一个六角小亭,挺抜端庄,可揽全园风光。清漪亭的周围布置了许多太湖石,而太湖石的外面又被一弯绿水所环抱,清漪亭便在重重拱卫之下凸显娇美“天气涵竹气,山光满湖光”。</p> <p class="ql-block">  秋景是黄石假山,用粗犷黄石叠成。山顶建四方亭,山隙古柏斜伸倚伴嶙峋山石,山上山下又与楼阁相通,秋山山顶置亭形成全园最高景点。黄石与红叶相映生辉,呈现出秋天的丰收喜悦。</p> <p class="ql-block">  个园的四季园正中为“宜雨轩”东阔三楹,四面虚窗,可一览园中全景。宜雨轩为园主接待宾客的场所,轩前有对联“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适至今雨初来”。</p> <p class="ql-block">  抱山楼是座七楹长楼,艮跨夏秋两山之间,两山东西依楼而掇,有多条山径直通楼上。抱山楼在空间连接两山,楼间长廊环绕两山于胸前,故得名抱山楼。在抱山楼长廊上可赏夏秋两景,楼下长廊南墙上镶嵌清人刘凤诰撰写的《竹石记》刻石。</p> <p class="ql-block">  冬景假山在东南小庭院中,倚墙叠置色洁白、体圆浑的宣石(雪石),呈现出冬天的寒冷清逸。</p> <p class="ql-block">  个园的园林部分以四季假山为主,显示出它是个园景色的精华,表达出“春景艳丽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的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  个园的南部主要是住宅区,住宅由西中东三路建筑组成,前后各三进,各路建筑间以火巷相隔。整体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瑾,单体建筑体景宏敞、用料考究是扬州盐商文化和民居文化的珍贵遗存,被园林泰斗陈从周誉为“国内孤例”。</p><p class="ql-block"> 房屋之间的火巷是防止火灾蔓延而预留的一条狭长通道,它南宽北窄、南低北高,强化了透视感,延伸了空间。外人来此更觉“庭院深深深几许”,而主人寓意自己人生和事业越走越宽、步步登高。</p> <p class="ql-block">  楠木厅用料高级、做工考究,是园主人举家用餐、小型宴会之所。圆桌、圆凳等“圆式家具”表示圆圆滿满、合家欢乐之意。</p> <p class="ql-block">  因园主晚年“清誉有佳”而得名的“清颂堂”抱柱上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它和“汉学堂”一起都是主人和家人读书办公之场所。</p><p class="ql-block"> 个园的植物、山水、建筑等园林要素旨趣新颖、设计精巧、景色怡人,无不使游客流连忘返,收获满满。</p> 逸圃 <p class="ql-block">  东关街上另一著名的园林是逸圃,逸圃系晚清钱业经纪人李鹤生所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面积不大,但很有特色,在扬州20多座园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进入逸圃就可以看到八角形大门及大门额上嵌“逸圃”两字尤为醒目。进入大门仿佛从东关街闹市冷暖两重天顿时来到一个幽静典雅、小巧玲珑的“城市山林”。</p> <p class="ql-block">  逸圃在建筑布局上一反常态的前宅后园或前园后宅的方式采用西部为住宅五进间,东部前院为园,开门见山,然后再设花厅、书斋、藏书楼等,从而给游客的总体感觉是层次分明、布置有序、不落俗套。</p> <p class="ql-block">  逸圃的建筑物用料考究,多采用木雕、石雕、砖雕方式,精雕细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东部有湖石假山贴墙而筑,委婉弯曲,壁垒森严,与墙顶之瓦花墙形成虚实对比。</p> <p class="ql-block">  假山北头的尽端倚墙作五边形半亭,亭下有花厅三间,外廊天花皆施浅雕,扬州名画师王板哉、吴砚耕曾设砚于此。</p> <p class="ql-block">  逸圃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和江南园林的风采。中国园林专家陈从周是这样赞赏逸圃的:“逸圃与苏州曲园相仿佛,用曲尺形隙地布置,但比曲园巧妙,形成上下错综、左右参差、境界多变、绝处逢生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  到东关街走走会更喜欢扬州,东关街真是游览扬州值得一看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