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芦苇

笑对人生

<h3> <br>  小时候,读《诗经》,和尚念经,长大了再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竟然感到无言的意境,那个“蒹葭”就是我家乡满地遍野的芦苇。说起芦苇,就想起上小学时读过的一篇课文《小英雄雨来》。小雨来的故事曾经感动了无数人。人们不仅记住了打日本鬼子的小雨来,更记住了白洋淀里碧波荡漾一泓清水,还有那片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时间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现在回想起那个美丽的地方仍然心旷神怡,念念不忘,令人向往。 <br> 我的家乡地处运城的母亲河涑水河畔,那里也曾有一片芦苇荡和清澈透明的一弯河水。参加工作后,身在江湖,远离了乡愁,家乡变成为故乡,但我曾经无数次遥望远处那一片静静的芦苇荡和芦花丛中那条幽长的小路,以及伴随着我们儿时度过的那段甜美的时光,故乡在我眼里变得更加令人神往。秋水长天,田畴万顷,秋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猖狂,在暖暖的阳光下掀起的白浪滚滚,时而迎风起舞,激情豪荡,时而挥手观望,芦絮飞扬。时过境迁,虽然再也回不到从前,看不到儿时玩伴们嬉戏的身影和质朴的目光。偶尔路过故乡的芦苇地,随手拽几枝芦苇叶,掐一束洁白的芦花,把记忆捋成长长的胶卷,思绪如芦花般漫天飞扬,在我眼前略过。 这里不仅有肥沃的土地和淳朴的庄稼人,更有一望无际,碧波荡漾的芦苇荡。 夏日,繁茂成荫的芦苇长满水面,整个湿地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清风吹过,绿波荡漾,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记得一次我去西安出差,妻子念女心切,下班后,一个人乘车回老家看望女儿,一天一趟的汽车,临近傍晚才到乡里,再步行五里路才能到家,这个过程,还必须经过涑水河。那时河面水没有多深,但没有桥,只能靠两根木头搭起的仅够一个人通过那种栈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更让你一辈子也抹不去记忆的就是要穿过那片郁郁蓊蓊的芦苇地。芦苇叶在风的吹动下发出沙沙声响,漆黑的天,泥泞的小路。妻子本来就胆小,走路连大气都不敢出,空气仿佛已经窒息,周围的一切好像将她吞噬掉一样,害怕和恐惧交织在一起,深一脚浅一脚总算走出芦苇地,回到家抱着孩子哭啊哭,发誓再也不走这条路了。孩子也从此以后就被我们接到城里,母亲和亲友也开始了在城里轮流看护,直到孩子上幼儿园。 由于涑水河水的滋养,历史上这个地方不仅土地肥沃,而且人杰地灵。据记载这里曾经商贾云集。据《安邑县志》记载,明万历四十六年(既公元1618年)前,由于霍姓和赵姓两家居多而有村名霍赵。这里至今仍然有土城墙遗址,是当时安邑县四大名镇之一。村中至今保留着有混砖结构的南城楼垛口和数十米高的土城墙,儿时的玩伴们都还记得,霍姓家族比较殷实,大部分住在城堡里。赵家和部分外姓,外来户比较多,居住在土城墙外。那时就有集市,有过人流不息,车水马龙的历史。每年有农历六月二十古庙会,家家户户有提前几天叫出嫁在外村的亲人逛会和看戏的传统习俗。不论穷家富舍,来时都要看一天戏,吃上一顿臊子面,叙一叙离别亲情、家长里短,好不热闹。戏班子一般连演三天大戏。岁岁年年,年复一年,古会成了那时大人小孩一年最盼望的好日子。河东大地,时节分明,六月又是瓜果梨桃的季节,吸引大批客商赶集逛庙会,远的有万荣汉薛、荣河等地,以及夏县水头和裴介,以及临猗的三管等。近的有安邑、三路里、上王等相邻的村镇。 历史上,这里的商贸发达,经济繁荣,据说和历代很多名人不无关系。传说光绪二十六年,慈喜西逃期间带领众人途经这里,靠吃当地粽子度过饥荒。 涑水河以南王范曾是东汉时期造纸发明人蔡伦的寓居地,现在还保留着完整的碑楼和墓冢。魏晋时期竹林七贤刘伶的墓冢也坐落于村东。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避难此地。传说刘秀躲在这片芦苇地里,饿了吃过芦根,解手完了用芦叶擦过屁股。刘秀东山再起推翻王莽政权后,曾带众大臣到此祀拜这片神秘的芦苇荡,并赐封芦苇,将这里的芦苇叶赐为贡品。<br>  <br>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期,工业不是很发达,当时的涑水河,碧波荡漾,一年四季水流不息,有时潺潺流淌,有时波涛汹涌,绵延不绝。河水自东向西在这里顺流而下,养育了沿线众多的土地及乡民。 清晨拂晓,朦胧的晨光下寂静而美丽。北面的河床上长满了成片成片的芦苇,每到夏天河岸边出现翠鸟和其他不知名的鸟儿,清脆的叫声回响在长长的芦苇荡里,让人想起江南美丽的水乡,想起《沙家浜》里的芦苇荡。黄昏时分,倦鸟归巢,叽叽喳喳,晚霞夕阳,美不胜收。收工的乡民肩荷犁头,相互谈笑,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剪影,和谐而静美。 那时河水清澈见底,鱼儿浅翔游荡,是成群结队的菜鸟驿站。儿时的伙伴,瞒着家里的大人在河里游泳。天热,水也不深,大人小孩先钻进芦苇荡里脱个精光,下水尽情游玩嬉戏,摸鱼抓虾,好不快活,哪顾得上害羞。 秋风吹过,寒冬降临,洁白如雪的芦苇花,映入河里,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亮。村庄屋舍俨然,鸡鸣狗吠,四周长着郁郁葱葱的杨树和柳树,从远处看也是一幅绝好的田园风景。 过去,常听老人们说,我们村地处风水宝地,人杰地灵。这里北靠稷王山,南临涑水河。土地肥沃,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的瘟疫和灾难,老百姓安居乐业。以至于在民国时期后兵荒马乱的年代来这里逃难落户的人家很多。恢复高考制度以后,这里走出了一个又一个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我在想,是这方多情的涑水滋养了这片土地,是这片肥沃的土地养育了这片乡民。 <br>  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涑水河的水主要用来灌溉农田。每到种田季节,河水便会引流到各家的田地里,浇灌了每个农忙的季节,也给了每个家庭带来丰收的希冀。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候村里百姓的日子过得都很苦。自然生长的芦苇当时属于生产队的,每年都要统一收割再平均分给社员。芦苇经过晾晒处理后,芦苇杆先用一种分叉机子从芦秆中间一分四片,分离出来的芦纤再经过打磨清洗可以编制成席子,由于席子导热性能好,保温时间长,所以农村那时家家户户的炕上铺的都是席子。芦苇既可以当柴火烧,也可以做盖房子顶的羽萡。我们村因产芦苇而小有名气,但那时商品意识淡薄却不能靠芦苇赚钱。那时,成熟的芦苇都卖给了外编席的小商小贩。倒不是村人懒,而是村里人不愿意学编席这手艺,早些年也曾有人去学,可学技艺的人都忍受不了席蔑子割手的疼痛,以后再也没人去学了,也是没本事吃这碗饭吧。最后只好贱卖芦苇,每家也可多一项收入。后来联产承包到户,队里养的牲口,种的树,都作价分到农户了。就连菜园子里的菜也分了,每家每户按人头分了一块菜地,和庄稼地一样。 七十年代末,我们村在全乡率先实行单产责任制,家家户户都卯足了劲,千方百计提高粮食产量,芦苇似乎成了无用的东西,做柴火烧都嫌火力太穰,耽误功夫。进入八十年代,由于改革开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涑水河上游各地都发展小型造纸厂、水泥厂、建材厂。由于片面追求利润,不注重生态,企业把污水直接排放进入涑水河,给下游当地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特别是夏天,涑水河污水臭气熏天,蚊虫弥漫,再加上天气持续干旱,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一家一户打一眼深井又不现实,地上的小麦又需要浇灌,老百姓只能用水泵把涑水河的臭水抽出来浇地。这样的浇地,小麦减产,菜地枯死,涑水河成了危害当地老百姓的罪魁祸首。老百姓怨声载道,政府也似乎没有好的办法解决。本世纪初,政府对片面追求发展工业经济而牺牲生态环境的做法进行了纠正和反思,对不达标的企业实行零容忍,关停了那些污染企业。随后涑水河环境治理也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通过立项获得中央和省市各级财政支持,拓宽了河道,加固了河床,河道两旁进行了园林绿化,涑水河的生态才逐步恢复往日的样子。现在的涑水河,又恢复了以往的潺潺溪流,到处绿意葱葱,枝叶繁茂,老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繁荣。<br>  最近几年,农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天然优势的涑水河以及当地盛产芦苇叶,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乡政府经过深入调研,精心筹划,成立筹备粽子节领导组,从城里也叫来了当地蒲剧名演孔向东的剧团,举办呱呱香甜瓜比赛,包粽子比赛,名优特产名展等,吸引方圆几里甚至外地客商慕名前来,家乡的芦苇叶和粽子影响力更响亮、更广泛。 我二嫂的兄弟在霍赵村是个精明能干人。当年临近涑水河的乡农场有一百多亩地需要对外承包,他动员兄弟姊妹几个,倾尽所有承包下了这片地块,签订了土地承包协议。当时以种小麦为主,那时的芦苇由于持续干旱,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小麦亩产上不去,芦苇也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后经多方筹集资金,把原来的老井经过改造和配套,解决了水的难题。有水就可以漫灌,慢慢芦苇叶长势越来越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外地客商来到这里。有广州、太原、西安、河北等地,霍赵村的芦苇产业才慢慢发展起来。后来随着芦苇繁植面积不断扩大,商户需要的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又开始进行人工种植,虽没有自然生长的口感好,但也不乏买家。 二哥家承包的地紧靠涑水河,长着几十亩芦苇,也成为家庭的摇钱树,每年一到端午节前后,都需要雇人去采摘芦苇叶,每天一个人多的能挣三百元左右,少则一百八九。干活不分男女和大小,论采摘数量和质量称斤。那个季节每天晚上,二哥家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干了一天活的父老乡亲们来不及洗洗刷刷,就去和二嫂家里核对数量,领取一天的劳动成果,资金现开。 端午节前半个月就开始有外地客商前来根据各家芦苇叶长势订购粽子叶,或者电话、微信联系。没有芦苇的家也不能闲着,开辟市场,有打工的、卖饭的。小笼包、豆腐脑、油饼各种各样小吃。因为每天都能结算工资,因此前来打工的络绎不绝,劳作了一天的人们,钱一结算,马上就去饭店去吃。点上两个小菜,小酒一喝,快乐无比。第二天,太阳照旧,还要早起,开创在家门口赚钱的美梦。一时的霍赵村,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二哥和二嫂这些天就没有睡过好觉,晚上回来再迟再累,也必须把第二天人员和绑绳安排好,观察天气,筹划人员,不至于耽误第二天的挣钱。早上四五点,二哥早早起来先开着车去地里看有没有露水,有露水就要等太阳出来。没有天气影响就开始准备召集人,再在地里安排采撷的地块。这样的紧张而忙碌日子,需要持续一个月左右才能结束。 家乡的芦苇叶之所以畅销,是因为芦叶包下的粽子,既有本真生态的青绿色粽叶的清香,又有蜜枣和糯米的香甜。轻轻剥开粽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乳白色的糯米,蘸点白糖,轻咬一口,香糯甜软,回味无穷,人生美味,夫复何求。 临近端午节,家乡的粽子遍布运城各大小区,再后来进了超市。本地人一说起粽子,就知道霍赵村,就能联想起电视剧霍元甲和赵四小姐的美好爱情,以及霍家和赵家的恩恩怨怨。这种文化的介入,更加增添了霍赵村芦苇的文化内涵。 现在的涑水河畔,随着环境治理和湿地公园建设得越来越好。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每到芦苇叶采摘季,绿意葱葱,芦苇荡漾,鸟语蝉鸣,水果飘香。这里成了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好地方,各种网红打卡的时尚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那片芦苇荡。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乡村建设宏图描绘下,家乡的天更蓝,景更美,人更幸福。我的家乡会变得更加美好。 <br> 赵安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