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风起橘黄秋叶落,正是硕果累累时。</p><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我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七年级三位语文教师于第八至第九周以新授课《穿井得一人》为课题,在本班教室举行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 授课的三位老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准备,巧妙设计,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新颖的教学方法,呈现出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p> 课堂实录 <p class="ql-block"> 陈钰丹老师以介绍《吕氏春秋》的“察传”导入新课,检测重点字词的意义和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义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接着让学生分角色演绎寓言情节,在学生熟悉寓言的内容后引导学生概括寓言的寓意,再通过“谣言传播谁之责”、“宋君缘何能止谣”、“现实谣言如何止”等问题的探讨,使学生认识到面对谣言要“善甄辨,勿盲传”,“谣言止于智者”,既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既教出了语文味,又凸显了语文的人文性。</p> <p class="ql-block"> 骆莹老师从班中学生对一则不真实信息却无人质疑的现象导入新课,先是介绍文章出处,接着划分文章节奏,让全班齐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纠正字音后,教师详细讲解古今异义词和一词多义。完成以上环节,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复述故事。为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文本和联想,列出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并思考这些人物的语言,接着师生就文中和联想中出现的人物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接着骆莹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寻谣言之始”、“查谣言之传”、“探谣言之止”领悟寓言的寓意,最后教师能联系学生在校时的关于传谣的真实事例让学生各抒己见:对待谣言你怎样做?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吴静文老师通过《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导入新课,课伊始就引导学生概括寓言的特点,使学生明白新课学习的目标。接着听录音朗读划分文章节奏、全班齐读课文后教师评价两个环节让学生熟悉文本。在详细讲解完“重点字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后,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找出文中出现了几次“穿井得一人”,并揣摩每一次出现的意思,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谣言是如何传播出去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适时介绍文章的出处,重点介绍了“察传”,由“察传”的意义引导学生概括本寓言的寓意,最后以经典诵读为拓展结束新课。</p> 议课活动 <p class="ql-block"> 三节课展示完毕后,科组例会时间,语文科组教师集中学校行政楼会议室对三位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议课。</p><p class="ql-block"> 三位教师有共同点:课堂思路都很清晰,都很注重文言实词的积累,都能依托文章课后的习题突破难点,不足之处是课堂朗读的比重不大,没能对文章进行简单的翻译。</p><p class="ql-block"> 三位老师又各有特色,各有需要改进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陈钰丹老师教态自然,课堂上笑容亲切,善引导学生,学生课堂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能以演绎故事的方法激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探讨,在探究“面对谣言的做法”这一环节时,能设计若干个小问题,层层深入,使学生认识到面对谣言要“善甄辨,勿盲传”,整节课语文味浓,又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建议陈老师的课堂语言要更严谨一些,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能更多一点鼓励性,问题的过渡要自然,课后记得布置作业。</p><p class="ql-block"> 骆莹老师有气场,整节课的流程非常的自然、顺畅,最大的亮点是能将文中人物不出现的语言和联想中的人物的语言插入原文,再师生分角色朗读,这一游戏大大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也彰显了老师的语文功底和朗读功底,在引导学生“如何对待谣言”时能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发生的案例,使学生有话可说,既用所学解决生活问题,学以致用,又对学生进行了德育引导。做得不好的地方是课堂碎问过多,教师有时自问自答,整节课没有板书设计,也没有作业布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吴静文老师对文本的把握非常准确,课一开始学生就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是了解本课寓言的寓意。在讲解词义时,吴老师能关注到高频考点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文章的出处介绍恰到好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的“经典诵读”展现了国学之美。本课中,吴老师用任务单推动教学的进度,体现了“任务群教学”的意识。需要改进之处是板书要简明扼要,教师在提问时要明确引导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教学内容转换不要太跳跃。</span></p> <p class="ql-block"> 同课异构,既拓宽了教师的视野,让听课教师看到了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也让教师们在比较、反思和研讨过程中,切磋交流,碰撞提升。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为新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和分享的平台,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不断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