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光清浅,秋意渐浓,在最美的季节,共赴一场诗意的教研,采撷研讨的硕果,让集体智慧的芳华沉香流年。为充分挖掘各校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校际间的联动教研,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全面提高我镇小学阶段教育教学质量,汲水镇中心校精心组织此次“同课异构”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由卫辉市第六完全小学承办,卫辉市第三完全小学协办。应邀参加活动的有新乡市实验小学李利华老师,汲水镇中心校段学毅校长,汲水镇中心校刘洁老师,六完小教导处郭晶主任以及各完小教师代表。</p> <p class="ql-block"> 参加活动的两位执教老师分别是卫辉市六完小的周珊珊老师和卫辉市三完小的薛俊燕老师。所做课题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王戎不取道旁李》。</p> 同课异构展风采 <p class="ql-block"> 首先作课的是六完小的周珊珊老师。周老师先进行了说课,接着展示了教学过程。</p> <p class="ql-block"> 周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层层推进,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重要途径,周老师注重运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文本,在读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达到熟读成诵。</p> <p class="ql-block">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周老师很注重知识的归纳和迁移,让学生回忆并总结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对培养学生长远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用大拇指点赞的形式呈现副板书,别致新颖,概括性强。</p> <p class="ql-block"> 讲故事环节的设置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在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完成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要求:能简单复述课文。同时,周老师有机地融入了本册书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人物形象。通过表演,故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立体,学生对文本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接着作课的是三完小的薛俊燕老师。说课完毕后,薛老师呈现了她的教学设计。</p><p class="ql-block"> 薛老师态度亲和自然,落落大方,评价语丰富多样,不浮于表面。她抓住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句子的意思,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井然有序。</p> <p class="ql-block"> 在朗读环节,薛老师注重指导学生停顿方法的学习,配乐范读更是给学生作出了良好的示范,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读的教学贯穿始终。</p> <p class="ql-block"> 薛老师也很注重写字的指导。在书写环节,出示写字要求,设置同桌互相点评,把写字的教学落到了实处,新课标第二学段中对于写字的要求在学生心里潜移默化地生根发芽、落地开花。</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的课精彩纷呈,虽然设计思路、呈现方式有所不同,但又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充分体现了“同课不同构,异构同归途”的教学魅力。</p> 课后反思促成长 <p class="ql-block">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作课结束后,两位老师进行了课后反思。她们理性地认识学生的学习过程,科学地看待教学内容,感性地回顾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遗憾和不足,在反思中提升。</p> 备课磨课精细琢 <p class="ql-block"> “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两所学校的教研组长分别汇报了本节课的研磨课过程。</p><p class="ql-block"> 精雕细琢同备课,教研共享谱新歌。从两位老师的汇报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教研组老师们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精神,更感受到了集体智慧的强大力量。</p> 评课议课博众长 <p class="ql-block"> 各校教师代表畅所欲言,她们都对两位作课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了自己意见和建议,共同为打造一堂更好的课各抒己见、群策群力。</p> 名师指路供提升 <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新乡市实验小学李利华老师带来的点评和专题讲座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p> <p class="ql-block"> 李利华,新乡市实验小学教师,从教26年来一直担任一线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模范班主任,河南省普通话测试员,新乡市首届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新乡市首届市长教育质量奖“名教师质量奖”,新乡市优秀辅导员,所教班级获全国动感中队,辅导的学生一百多人次发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先对两位老师的课做了精彩的点评,并就此展开讲解了教师应“如何设计教学目标”这一难点问题。李老师指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是当下语文教学要围绕和体现的重点,但是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不是割裂的,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简单的一一罗列呈现。李老师还指出,教学目的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通过什么样的学习,利用什么样的方法和呈现形式,达成什么样的结果,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都要有具体地呈现。</p> <p class="ql-block"> 接着,李老师又进行了习作教学的讲座。在写作教学中,李老师注重用动作法将事物形象化、生动化。例如化无形为有形的“花香和我撞了个满怀”,例如贬义褒用的“花香在我的鼻尖横冲直撞”等等。优美的语言,扎实的文学功底,生动灵活的教学设计让聆听讲座的老师们为之赞叹,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肩;引得东风至,扬帆再启航。相信在教体局和汲水镇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校与校精诚协作、深入交流、相互学习,我们一定会打造出更多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魅力课堂。</p> <p class="ql-block">编 辑:闫志超 王 珊</p><p class="ql-block">一 审:郭 晶</p><p class="ql-block">二 审:刘 洁</p><p class="ql-block">三 审:段学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