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时节,邵阳县塘渡口镇第一完小一行骨干教师赴湘府英才小学跟岗学习取经。我们从湘府英才小学南大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边造型别致又巨大的鹅卵石,它上面写着“和而不同”这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全校师生们每个人每天都会从这经过。我想从这毕业的学生。“和而不同”这四个字,已深深地烙在他们的脑子里,思想里,骨子里。</p><p class="ql-block"> 人世间众生皆有所好,有所恶。若能相互体谅,取长补短,则能共融于天地之间。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p><p class="ql-block"> “和而不同”之道,贵在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唯有心胸豁达,包容万物,我们共融于天地之间,领略享受这美的烟火人间,共创和谐美好之世界,乃是人生之大美。</p><p class="ql-block"> 这校园文化的熏陶,不仅熏陶孩子,也陶冶老师教职员工的情操。真是以“文”化人,滋养人的心灵家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人顺着南大门的主道前行,立在道路左旁的橱窗,随处可见“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字眼。我想这样的设计,意在把这个理念扎根于学生的心灵。以文化人,育人无声。</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主道往右走,一座别具匠心,古朴的亭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此亭为“和美亭”,耐人寻味的对联为学生所书:山美水美校美美美与共,天和地和人和和而不同。这对联不由得让我想起《中庸》的话: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致和,万物才生生不息!才有美美与共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进百川楼一楼,一楼楼梯拐角处的墙壁上,也悬挂着书法家写的校训,书法行而不草,中规中矩,易于师生辨认:和而不同,圣人之至理也。和者,外则万物敦睦共处;内则修养身心,色容悦纳。不同者,有独立人格思想,不人云亦云。不随时俯仰。湘府英才以此为训,愿为我校莘莘学子亲亲友友,各美其美,博采众长,慎思明辨。愿我校授业贤师,以人为本,恒持仁爱,春风化雨,美人之美。</p><p class="ql-block"> 湘府英才每个角落,每面墙壁,每条道路,展示校园之主题文化,熏陶师生。育人于无形。</p> <p class="ql-block"> 我们老师四处寻找美的风景,张宁老师发现一个好背景,提议去照一张合影。我们欣然而去。“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字及文字背后的思想,己扎根我们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沐浴金秋的阳光,合影留念。也留下知识和文化的深度思辨。一所学校,既需要学生习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习得文化。文化是刻在骨子里的,可以伴随终身,可以指导人生,指导工作,指导生活。知识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许将逐渐淡忘。文以化人,育人于无声。赴湘府英才跟岗学习,促动我深度思考,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