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NO.5</p><p class="ql-block">10.30,骑一个小时的单车来到祈年大街上的天坛北门。购票入园,门票15元,由于今日各殿休息日,不能进殿,就只能在外围看个大概。但一走到大门口,皇家气魄立即扑面而来,立马有“宫门重重深似海”的感觉。由于是北门进,所以映眼帘的首先是祈年殿,祈年殿是最能代表北京的建筑,北京社保卡、北京银行、北京旅游局的logo上都有它的身影。是天坛的主体建筑,也是最早的建筑。祈年殿主要是明清两代皇帝用来孟春祈谷的,祈祷上天保佑国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的建筑都是按着天象,按敬天礼神的理念来设计的。</p><p class="ql-block"> 顺着祈年殿的外墙继续往南走,来到了皇穹宇,它位于祈年殿和圜丘坛的中间,就是我们最为熟知的大名鼎鼎的回音壁,皇穹宇的功能就是皇帝祀天大典用的上天大帝的神牌神位平日供奉于此。皇穹宇是园形建筑,墙壁非常光滑,回音功能也就是利用建筑物的造型和质地而形成的。是一个单檐蓝瓦攒尖顶精巧建筑,是古典建筑的杰作。</p><p class="ql-block"> 继续南行就是圜丘坛,又称祭天坛。是皇帝每年冬至举行祭天大典的地方,圜丘坛上所有建筑设计的数目字都与九或九的倍数有关,因为皇天上帝住在九重天,这里象征九重天。天坛是祭天的,天为阳,地为阴,九就是最大的阳数,最能代表天,反复使用九这数目,强调上天至高无上的地位。在2020年高考全国卷还出现过圜丘坛这个数字密码。由于闭馆,圜丘坛又是平地上矮的建筑,也就没有拍到什么照片,唯一能拍到的就是圜丘坛西南边这根高耸的大杆子,很多人会以为是旗杆,它是叫“望灯杆”,每次祭天仪式都要在凌晨四点开始,外面乌漆麻黑的,所以需要点大灯笼高高挂起照亮四周。据说当年有三根望灯杆,后来到了袁世凯祭天的时候拆掉了两根。</p><p class="ql-block"> 逛完天坛公园的三大主体建筑,我的脚都感觉到有点累,但于公园面积来说这只是一小部分。在路边的古柏树下的的椅子上歇息一会儿,苍苍柏树林,林下绿草如巨毯,非常清凉舒适。</p><p class="ql-block"> 又在公园里走了那么久,才走到了皇帝在天坛的斋宫—皇帝祭天祈福前需要在此斋戒三天,以表对上天的恭敬。斋宫门是锁着,但从旁边又深又宽的护城壕沟也能深深感受皇家的气势。</p><p class="ql-block"> 斋宫旁边是神乐署,也就是古代皇家的音乐舞蹈学院。每次祭天大典都需要他们负责排练献给各路上天神明音乐舞蹈。走走停停,听听介绍,非常悠闲又感觉很充实,一直走了两三个小时,累了,正好在西门口了,就赶紧出来。有点想吃点啥,记得朋友给我推荐过尹三豆汁,虽然牛街的豆汁让我汗颜,但我还想再一次去品尝比较一下这传统的小吃有什么不同。软件搜一下,天坛附近就有一家这店。按导航在西门上了72路公交,三站之后下车,抬头一看,妈呀!竟然是进去时的北门口!我也是醉了,天坛公园忒大了。走了两三百米,小巷里找到了这家店,堂食停了,就买了一小瓶豆汁,一个芝麻烧饼,一小盒馿打滚。烧饼嚼着很香,渴了喝一口豆汁,感觉没那么难喝了,比起牛街那种大袋的,这个口感果真好些。</p><p class="ql-block">此次天坛之行,看得不那么彻底,但我很喜欢这种悠闲的方式,游一处,了解一处的历史文化知识,也不枉又度过一天。留点遗憾,是为了下次有再来参观弥补的心情和理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北门入口处看见的祈年殿</p> <p class="ql-block">祈年殿</p> <p class="ql-block">中轴线上拍照。</p> <p class="ql-block">皇穹宇(回音壁)</p> <p class="ql-block">问天造型的柏树</p> <p class="ql-block">斋宫</p> <p class="ql-block">斋宫四周的护城沟</p> <p class="ql-block">丹陛桥</p> <p class="ql-block">成贞门,透过中间的拱门,祈年殿正在中间。</p> <p class="ql-block">九龙柏</p> <p class="ql-block">望灯杆</p> <p class="ql-block">天坛公园的柏树林,绿草地</p> <p class="ql-block">西门口</p> <p class="ql-block">西门口一株黄的辉煌的树</p> <p class="ql-block">尹三豆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