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p><p class="ql-block"> 在金秋十月的最后一天,弋江区中学语文学科“跨学科学习策略交流研讨暨慧学课堂运用与推进活动”在萃文大学城校区开展。</p><p class="ql-block"> 弋江区各校八年级语文教师汇聚一堂,共同观摩我校八年级的戴海芳和江晓霞两位老师带来了两节研讨推进课。</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戴老师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言小品文,全文85个字,确是苏轼最精妙的“绝世妙文”。戴老师立足于新课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设计教学新思路,深入文本。采用朗读串联,引导学生用任务驱动法,层层递进,自主品读,合作探究文章里所蕴含着的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和学生一起共同走入苏轼的人生。课堂氛围如秋日暖阳,妙语连连。</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由江老师带来的《昆明的雨》。昆明一直是让人魂梦牵绕的美丽的地方,雨中的昆明,在汪曾祺笔下则更显得有滋有味。江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探讨“雨中景”“雨中味”“雨中情”“雨中意”。引导学生通过"雨"串联起文章中的景、物、人、情,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汪曾祺在"淡而雅"的语言中抒发的真情实感,表达对过往岁的想念,以及爱自然、爱生活、爱平民百姓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阅读感悟能力。</p> <p class="ql-block"> 课后大家济济一堂,就这两节课进行研讨。弋江区中学语文教研组姚组长以及区属中学教师代表发言,大家均肯定了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文本的深入解读,带领学生层层深入,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智学慧教。</p><p class="ql-block"> 每次研讨都是一次灵魂的唤醒,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愿我们于唤醒中迈步,在诗意中同行,抱团成长,共研共学,齐步前进。</p> <p class="ql-block">撰稿:马丽</p><p class="ql-block">初审:张龙发</p><p class="ql-block">终审:恽奎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