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起源 <p class="ql-block">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瓜果飘香会给人带来惊喜。小朋友们也收集了很多秋天的蔬果带来幼儿园,并投放到了班级的自然角中,其中柿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好多的柿子呀!”,“哇,好想吃柿子呀!”,“我家也有柿子!”</p><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当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兴趣时,我们把握住这样的契机,由此开启了我们的探“柿”之旅……</p> 课程设计 <p class="ql-block"> 为了使故事的设计更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幼儿的兴趣和认知两方面进行选择和设计,并且以自主探索与助推发现两种方式,引导幼儿获得整体性的课程内容感知,并使幼儿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原有基础上学习品质与探索行为的向上发展。</p> 课程网络图 课程实施 <p class="ql-block"> 感知柿子的特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幼儿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并且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p> <p class="ql-block"> 摘柿子</p><p class="ql-block"> 周末家长带孩子去摘柿子。</p> <p class="ql-block"> 认识柿子</p><p class="ql-block"> 瞧这是我们摘的柿子!小朋友们收集了很多柿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比一比,找找柿子的秘密吧!</p> <p class="ql-block"> 柿子变熟的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指南》科学领域的教育要求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知,结合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界的植物,初步了解植物与自己生活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问卷调查</p><p class="ql-block"> 放学后也让孩子们把问题带回家,通过调查记录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p> <p class="ql-block"> 根据问卷调查表的统计,总结出以下几种催熟方法:</p><p class="ql-block"> 1.放在太阳底下晒</p><p class="ql-block"> 2.柿子和苹果香蕉放在一个袋子里催熟 </p><p class="ql-block"> 3.把柿子放到热水里泡几天</p><p class="ql-block"> 4.制作柿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动手制作 </p> <p class="ql-block"> 方法一:柿子和苹果放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方法二:放在太阳底下晒</p> <p class="ql-block"> 方法三:放在热水里泡一泡</p> <p class="ql-block"> 方法四:制作柿饼</p> <p class="ql-block"> 与柿子玩游戏</p><p class="ql-block"> 《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4-5岁儿童“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所以我开展创意柿子画和黏土制作柿子的活动。在做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的创意和同伴之间的模仿学习。</p> <p class="ql-block"> 创意柿子画</p> <p class="ql-block"> 粘土柿子</p> <p class="ql-block"> 绘本——咂吧爷爷的柿子树</p><p class="ql-block"> 通过绘本故事幼儿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幼儿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p> 课程总结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孩子们和柿子来了一次亲密的探索,在画柿子、摘柿子、把柿子变熟、和柿子玩游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也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生活即教育,大自然就是最美妙的课程资源。</p> <p class="ql-block">撰稿人:李金叶</p><p class="ql-block">核稿人:刘志娟</p><p class="ql-block">审稿人:江宝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