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所得,研有所获——息县第一小学东校区语文教研活动

栗盈盈

<p class="ql-block">  秋天载着收获与希望悄然而至,所有的美好都如约而至,教学之美,美在底蕴与内涵。10月31日息县第一小学语文组的老师们,又如约相聚在大会议室,进行语文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坐井观天》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寓言故事,是通过青蛙和小鸟之间的三次对话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要鼠目寸光,要目光长远;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或意见;不要做井底之蛙,要做能够观整个天空的小鸟。</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由和梅老师讲授。课一开始,和老师就通过开火车,齐读的方式巩固本课的词语。用直观、形象的实物理解“井沿”,通过板贴让学生理解小鸟和青蛙所在的位置,从而明确“井沿”的具体位置。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出生活中的“沿”,并拿出帽子,找出帽沿,通过教师的范写,学生的练写书写沿。</p> <p class="ql-block">  和老师聚焦三次对话,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在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如“一百多里,大话,无边无际”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拓展学生的思维,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领悟文本蕴涵的深刻含义。</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寓意,和老师让学生把书卷起来看天花板,理解井底的青蛙,明白寓意的道理:站的高,看的远。</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由李炳佳老师讲授。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设计的教学课件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问题引读,学生思后释疑,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明白文中道理,通过朗读指导,拓展学生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  随着课文学习的深入,在学习“渴”和“喝”这两个字时,由于这两个字为形近字,容易混淆。 老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区分这两个字,在学生的回答后,通过出示顺口溜进行总结,并让学生通过造句更好理解区分两个形近字。精炼有趣的顺口溜不仅将这两个形近字进行了很好的区分,还让孩子们加深对对这两个字含义的理解,并通过一道检测题,及时进行了巩固。</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由李路平老师讲授。李老师先通过“猜一猜这是什么物品”的小游戏导入课文,瞬间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出“看到的不一定是我们想到的”贴合课文内容。</p> <p class="ql-block">  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及教学重点,李老师本堂课着重于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朗读。例如第一次对话中,周老师抓住青蛙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其他小动物了,来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好奇、开心的心情。在学习小鸟的回答时,抓住“一百多里”这一短语,让孩子和小鸟一起飞过一望无际的田野、陡峭的高山、茂密的树林,感受小鸟的累与渴,从而读好这一对话。</p> <p class="ql-block">  角色扮演,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假如青蛙跳出井后,它看到了什么?学生思考后畅所欲言,从而更好的明确寓意蕴含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团结汇聚智慧,本次公开课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所有语文老师的大力支持,老师们在后面一边认真的听课,一边仔细的做笔记。</p> <p class="ql-block">  这次活动的开展,具有浓厚的教研氛围,让所有参加听评课的老师们都从中吸取了很多有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与策略,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语文老师的专业素养,相信我们今后的语文课堂必将更加高效、更加精彩!</p> <p class="ql-block">摄影:郑琦</p><p class="ql-block">编辑:栗盈盈</p><p class="ql-block">审核:余英 陈霞</p><p class="ql-block">校审:张猛</p>

学生

老师

小鸟

朗读

青蛙

理解

语文

通过

井沿

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