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建勋同志诞辰110周年

红色129

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刘建勋同志诞辰110周年。为缅怀刘建勋同志的光辉业绩,学习和追思他的崇高风范,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副馆长王艳茹带领中层以上人员代表纪念馆全体干部职工,向刘建勋同志表达最深切的敬意和怀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向刘建勋同志纪念碑献花、行鞠躬礼</span></p> 人物生平 刘建勋,原名刘树功,1913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沧县(现沧州市)项兴屯的一个农民家庭。193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开展地下工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刘建勋同志</font></h3>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晋中特委副书记。1938年到太行抗日根据地,先后任中共榆社、武乡、和顺县委书记,太行第三地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地委副书记,太行区党委组织部干部科长,太行区党委党校校长,太行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积极动员青年参加抗日武装,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和人民政权,组织群众发展生产,开展各项支前工作。 <font color="#ed2308">  1942年,刘建勋(右)与冷楚(中)、贾久明(左)在党校合影。</font> 1945年,先后任中共太行第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军调处执行部驻山西沁县第六军调小组中共代表。1946年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组织部干部科科长。1947年随军南下,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纵队政治委员,中共江汉区党委书记兼江汉军区政治委员和第五十九军政治委员,领导当地党政军民开展清匪反霸斗争,建立和巩固各级人民政权,恢复工农业生产,安定人民生活,组织支援前线。 <font color="#ed2308">  1945年,刘建勋、陈舜英夫妇在河北省涉县赤岸村的合影。</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刘建勋全家合影</font></h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中共广西省(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委第一书记兼广西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兼河南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等职。<br>  1983年4月23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 转辗晋冀创建根据地 刘建勋在太行十年,基本都在李雪峰为首的区党委领导下工作。1937年11月,刘建勋担任中共榆社县委书记。短短7个多月,全县新建基层党支部22个,发展党员417名。<br> 1938年2月上旬,日寇向位于冀豫晋抗日根据地心脏地带的榆社县发起“扫荡”,多次出动飞机狂轰滥炸,造成大量伤亡,县城两度夷为废墟,县委、县政府各处流动办公。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刘建勋率领干部群众开展根据地的全面建设,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政权,改善民生、减租减息,加强武装力量、扩大游击队,建立了县抗日自卫总队,配合八路军重创了进犯的日军苫米地旅团,为八路军补充了大批兵员。又通过开展以反贪污、反恶霸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斗争,重点改造了村级政权,组建了县公安局,成立了抗日救国宣传队、儿童团,举办了妇女干部培训班,创办了武器修械所……<br> 1938年8月后,刘建勋先后任榆社和武乡两个中心县委书记。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他仍不忘积极宣传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多次去县青年抗日救国公学讲课,讲授艾思奇编撰的《大众哲学》。不少太行老同志们坦言,当年正是在他的教育下,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br> 1939年3、4月间,日寇即将进行“扫荡”。刘建勋在村里一边组织民兵准备反“扫荡”,一边布置群众进行坚壁清野,恰遇一二九师黄镇同志的爱人朱霖从区党委党校毕业路过武乡。他没有半句寒暄客套,开门见山说道:“敌人这次是九路围攻,已经离此地不远了。我这是最后检查,看看老人、孩子都撤走没有,你们也要快走啊!否则就过不去啦!”他的快人快语,加之大敌当前的沉着镇定,工作作风的扎实深入,关心群众的体贴入微,都给朱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  1941年,刘建勋任太行三地委组织部长。此时占据襄垣县的日寇,对抗日根据地“蚕食”得很严重,大部分村子成了敌人的天下,直接威胁到我三军分区的后方,形势十分严峻,党组织选派他兼任襄垣县委书记。他发现造成严重局面的原因并不是由于驻敌的力量如何强大,而主要是因为原县委领导思想右倾保守,以致陷于被动退却。刘建勋迅速组织军事、政治力量,坚决对敌人展开主动进攻。在强有力的攻势打击下,敌人新建的据点和维持村纷纷土崩瓦解,恢复和新建的抗日村政权直逼敌人占领的县城附近,把驻敌完全孤立起来。襄垣县的敌我斗争态势很快得到彻底改观。<br>  1942年2月的反“扫荡”后,武安北部县的工作暴露出严重问题:社会基础基本未变,封建势力仍然在农村占统治地位,伪钞流行,毒品泛滥,谣言四起,人心浮动,干部队伍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有的干部腐化堕落。当年5月敌人“扫荡”时,全县村级政权几乎全部公开倒向了敌人。为此,太行区党委组成以刘建勋为首的工作队约三十余人,火速奔赴武北地区帮助、指导工作。<br>  工作队首先改组了县委班子,撤换了不合格的干部,发动群众开展反维持、合理负担等运动,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到1943年5月反“扫荡”时,武北地区的面貌大变,民兵积极配合我正规军作战,毙伤敌伪军数百名,老百姓群情振奋,年轻人踊跃参军。用当年工作队成员刘韵的话,武北地区终于由“阴天”变为蓝蓝的“晴天”,发展成了巩固的抗日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