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飞鸿】(248)

铁丁

<p class="ql-block">   ①</p><p class="ql-block"> 这次随想别具一格,诗一样的意境,想得深。想得深烦恼多,想得深不如想得开,想得开不如想得美。</p><p class="ql-block"> ——老桃树</p><p class="ql-block"> 想得深想得多会有两种结果:一是烦恼多,越想越活不下去了;二是反倒淡然了,也就想得开了。想不开是一个瓶颈,卡死那了,或者突破了。突破了眼前就一下子豁然,就连光线中浮动的尘埃都像二胡弦上的松香那么不可或缺。所以,想得开才可能想得美。</p><p class="ql-block"> ——铁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②</p><p class="ql-block"> 读到不杀生想起了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 对于鸡蛋,藏族佛教是吃的,汉族佛教认为鸡蛋是动物性胚胎可以孕育生命,所以汉族佛教是不吃的。后来有人只选择没有公鸡踏过的母鸡下的蛋,说这种鸡蛋不能孵化是可以吃的。贾平凹《带灯》书里有过描述,这种蛋用灯照射呈清澈透明状。</p><p class="ql-block"> 传说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帝曾路过淮北天井湖弥陀寺,煮了些鸡蛋送给众僧,意在试探他们是破戒还是抗旨。七十余岁的泓明方丈手托鸡蛋谢恩后赋诗一首“皇上赐我一个桃,既无核来又无毛。老僧带你西天去,免得尘间挨一刀”。</p><p class="ql-block"> ——缘事物语</p><p class="ql-block"> 早期,小乘佛教是可以吃肉的。佛教进入中国,对佛教约束越来越严,汉语信奉的大乘佛教就不许吃肉了。所以这绝对不是释迦牟尼的本义。许多东西,包括宗教以外的东西,一到中国,为了显示虔诚,而层层加码,与初衷就大大不同了。</p><p class="ql-block"> ——铁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③</p><p class="ql-block"> 那个车啊,真好看,老丁头坐在上面有点新手上路的节奏,我在想啊,如果王校上了车,肯定会有万马奔腾的感觉,这车能禁得住吗?</p><p class="ql-block"> “思考”或干脆就叫“想”,总是不由自主的在发生,它让时间有了记号,让情绪有了去处。随想录,随便想吧,然后记录下来,不然这日子太荒芜。</p><p class="ql-block"> ——江江</p><p class="ql-block"> 等你儿子结婚的时候,没准这种花车里可以藏一个发动机,缓缓地开起来,那一定美翻全场了。老丁头时不时会童心发现,做些“老不正经”的事。东北话是不是叫“半潮”?或者叫“遛抖”?</p><p class="ql-block"> 人在大部分时间里,思维都是片段的;就像天全蓝或全阴的时候少,片片白云的时候多。它们是稍纵即逝的,过去也就过去了,不用心就再也找不回了。</p><p class="ql-block"> ——铁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④</p><p class="ql-block"> 按道理,过苦日子,我最多体验了一个尾巴,挣过工分,捡过稻穗,抬过大粪, </p><p class="ql-block"> “只有从苦日子过来的人,吃东西才知道先吃不好的,后吃好的。”这种感觉我是真体验过,但那是一种美好记忆,一种低欲望年代的满足感。</p><p class="ql-block"> “粉蒸肉”是上世纪我的最爱,在农村很少吃到,但大学期间只要有钱就行,我是每月学校发11元的津贴后一定要点一份的,一斤饭,一份粉蒸肉附带蒸藕或土豆或芋头,吃到最后,饭光了,配菜吃完了,剩下一块大肥肉塞进嘴里,满嘴流油,那个香!</p><p class="ql-block"> ——songqing</p><p class="ql-block"> 说起粉蒸肉,前两天还在岳父家吃过,妻子做的。现在那里面的肉吃不了几块了,太腻,芋头或土豆还是那么香。这道菜小时候我们那里没有,是后来才知道的。所以不是特别亲。</p><p class="ql-block"> ——铁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⑤</p><p class="ql-block"> 山里红转着圈儿啃,好形象,能啃到见籽,说明先生很喜欢这口。</p><p class="ql-block"> 最后食这款生鲜的山里红,还是老婆怀儿子那会。老婆害口,吃起山里红如同我们平时吃瓜子,问她酸不酸,回答是一点都不酸。于是拈起一颗咬了,酸得眼泪差点都要出来了,一时怀疑她味觉是不是出了问题。</p><p class="ql-block"> 关于种植,小时候最多的记忆就是在田里捡拾麦穗,大太阳晒着,很不是滋味。所以对种地,甚至所有涉及土地里的活,都没啥好感。随着年龄增长,渐渐觉得乐趣无限,土地通过各种植物作为载体,变幻出各色的果实。</p><p class="ql-block"> 关于种植白菜,我父亲有着津津乐道的记忆。那是他少年时,辍学后到参加工作的间隙,自己在田间种植了一大片白菜。重点是在白菜收获时,人可以站在白菜上,白菜不倒。虽然没有检验过,从父亲洋洋得意的表情里,看的出应该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缘事物语</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是因为没有水果吃,所以能得到什么都是好的,什么酸不酸,苦不苦,脏不脏的,能吃就是好的。所以山里红可算是美味了。现在有山楂罐头,甜味竟然还是压不住酸,真厉害。</p><p class="ql-block"> 农活是最脏累最不出成绩的,要不也不可能农村的都向外面跑。但种植真是一种神奇。看一粒种子埋进土里,到它长成也结了籽儿,这过程惊天动地,与工厂铁水制成一件器件不可相比。</p><p class="ql-block"> 过去的大白菜,砍之前都要用手摁一摁的,看是不是硬硬的,心儿没长瓷实就吃掉是可惜的浪费的。</p><p class="ql-block"> ——铁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⑥</p><p class="ql-block"> 老家的一草一木,一粥一饭都带着记忆的味道。铁丁老师对一棵萝卜一棵菜都有珍惜之心。小时候,大家一般种了蕃薯便种其他,等遗落在地里的蕃薯苗长出来,便一个个明确在哪了,大家都喜欢拿锄头去挖,做这样的事有一个专门的名称,不是耙,也不是挖,是我现在也翻译不出的方言,有寻找的意思,现在才觉得劳动人民对言语的理解才是贴切。</p><p class="ql-block"> ——明清</p><p class="ql-block"> 中国过去是农业社会,所以有关农业的词特别发达,从农具到种植收割全过程都分得很细,有很多特有的名词动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原始的词就成了历史了。还有,普通话的普及挤压了方言的空间,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普通话不能代替方言,通俗唱法不能代替民歌。</p><p class="ql-block"> ——铁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⑦</p><p class="ql-block"> 热衷于生活的人,总能从那些细微处捡拾起一份属于自己的也是属于某个年代的一段光阴。读罢让人也想起了那个年代!问候铁丁老师!</p><p class="ql-block"> ——溦</p><p class="ql-block"> 捡拾总是美好的。它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也贴补了我们生活所需。不美好的也会留下记忆,那是不经意间在记忆底片留下的影子,就像窖藏美好的同时,难免有一两个不好的苹果被带进去。</p><p class="ql-block"> ——铁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