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北口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区东北部,是万里长城上著名的要塞,其南控幽燕、北控朔漠,有“燕京门户”和“京师锁钥”之称。古北口历史文化深厚,是集长城文化、古镇文化、庙宇文化、抗战文化于一体的千年古镇。此地古迹众多,有“七郎坟,令公庙,琉璃影壁靠大道,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之说。古北口镇2008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6年被住建部评为“中国特色小镇”。国庆节期间,我们自驾来到著名的古北口镇,参观游览古北口文化文物旅游景区、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古北口蟠龙山长城景区等,颇有收获感慨万千。图为 古北口红色探访路线平面索引图。</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饶、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 图为 庄严肃穆的古北口长城纪念馆外景。</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古北口是北京的东北大门,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后,为侵吞热河,窥视华北,于1933年向长城要塞古北口大举进攻,中国军队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打响了今北京地区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图为 红色标题 热血筑长城 古北口抗战历史展览。</p> <p class="ql-block">全面抗战时期,按照毛泽东“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的指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在长城内外、潮白河畔,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奏响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抗击侵略的英雄凯歌,谱写了一首首感动天地的反抗侵略的壮丽史诗。展览全面系统地展示了1933年至1945年,以古北口为代表的密云地区抗日战争的光荣历史,彰显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启迪观众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图为 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墙上方的巨幅人物雕塑。</p> <p class="ql-block">古北口长城保卫战大型雕塑。</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 京师锁钥 虎踞龙盘 古北口位于北京市东北部,距北京城120公里。南控幽燕,北捍朔漠,左枕居庸,右瞰沧海,被称为“京师锁钥”。东有蟠龙山,西有卧虎山,两山对峙,紧锁潮河,山河壮美,气象万千,自古就是连接华北、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战略通道和重要节点。清康熙有诗赞曰:“地扼襟喉通朔漠,天留锁钥枕雄关。”古北口历史悠久,燕国在此筑墩设防,历代皆有驻兵。北齐年间修筑石长城。明初大将徐达修筑古北口关城及长城,形成独特的双长城防御体系。明代中后期,民族英雄戚继光主持大规模整修长城,驻守古北口。清初设提督。古北口是历史上战事频繁的关隘之一,有据可查的战事130余次。中图左上 河北省古北口。中图左下 长城抗战前的古北口。中图右上 明《四镇三关志》古北口形势要图。中图右下 古北口卧虎山,山顶状如猛虎,雄视关城。古北口蟠龙山,山如蟠龙,荡气回肠。</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 民族危急 救亡兴起 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迅速沦陷。1932年日本扶植成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把侵吞热河、察哈尔省列为“既定国策”,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险,抗日救亡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中图左上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在短短4个月内全部沦陷。图为东北军沈阳北大营。中图左下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策动一二八事变。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在长春成立。中图中上 1933初,日本关东军以攻占山海关为开端,以吞并中国热河省、把伪满洲国西南边界推到长城沿线为目的,发动了侵略热河的局部战争,史称“热河事件”。2月23日始,日军集结8万余兵力及数万伪军全面进攻热河。由于热河省主席汤玉麟多年横征暴敛,民怨沸腾,军无斗志,守军接敌即溃。3月4日,日军第8师团先头部队128名骑兵兵不血刃侵占热河省会承德。中图中下 中国军队奋起反击。中图右上 日军侵占热河经过示意图。中图右下 日军炸毁的山海关南门。3月4日,日军侵占热河省会承德。右图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局部抗战的发展。在东北,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党员干部,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及当时文件图像资料。</p> <p class="ql-block">热河沦陷,举国震惊。社会各界纷纷要求南京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迫于全国民众强烈的抗日呼声,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同时,制定了“一面抵抗,一面交涉”,“以战求和”的方针,在华北长城沿线组织抵御日军的进攻。左 左上图 奋勇杀敌的东北抗日义勇军战士。左下图 北平街头张贴的抗日标语。右上图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民众要求南京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的报道。右下图 各地学生在南京国民党政府门前请愿示威。右侧 浴血古北口,古北口保卫战场景。</p> <p class="ql-block">古北口是多民族交融的地区,汉、满、回、苗、朝鲜、蒙古等多民族和谐共处。河西村现有姓氏135个,为全国少有的“百家姓村”。古北口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这些古迹融合了儒、释、道各家文化的精髓。古北口自古就是关内外的商品集散地,商贾云集,店铺林立,集市繁荣。左侧 娘娘庙、财神庙、药王庙、玉皇庙。中上图 杨令公庙,辽太平五年(1025年),辽国为北宋抗辽名将杨业修建。中下图 “两步三座庙”(关帝庙、药王庙、龙王庙)。右上图 中国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右下左 古北口旧城北口。右下右 古北口旧城东门水关。下图 长城抗战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左侧 同上页右侧。右上图 卧虎山长城。右中左 古北口旧城南门。右中右 古北口长城姊妹楼。右下左 古北口潮河渡口。右下中 十九世纪英国人绘制的古北口长城图。右下右 古北口柳林营关城。青雍正元年(1723年)设提督。</p> <p class="ql-block">古北口长城防御体系完备。古北口长城包括蟠龙山、卧虎山、金山岭和司马台4个城段。司马台长城以“险、密、全、巧、奇”著称,被著名长城学家罗哲文誉为“中国长城之最”。左上 北齐长城上的明代敌楼。左中 古北口铁门关(瓮城)南门。左下 蟠龙山长城。右中图 古北口北齐长城。右下 金山岭长城。</p> <p class="ql-block">左侧 左上 中国百家姓村-河西村。古北口河西村,全村1000余人135个姓氏。“一步三眼井”。左中 1938年古北口街市图。清朝末年古北口铁门关外的贩运驼队。左下 清朝末年的古北口集市。贩运驼队在古北口街面休憩。中图 1938年古北口街市图。右侧8图 左至右 琉璃影壁、清真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财神庙、瘟神庙、娘娘庙、药王庙、吕祖庙、玉皇庙。</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 浴血长城 光昭日月 1933年3月4日,日军占领承德后立即向长城沿线大举进攻,中国军队爱国官兵和民众武装,在东起山海关,西到独石口的华北长城沿线奋起抵抗,史称“长城抗战”。古北口喜峰口、冷口等长城要塞成为主要战场。古北口长城抗战经历古北口守卫战、南天门阻击战、石匣地区阻击战三个阶段,中国军队以1.2万人的巨大伤亡毙伤日军5000余人,给日寇以沉重打击。古北口守卫战 古北口作为北平东北大门,成为日军进攻的主要方向。古北口先由东北军第67军守卫,中央军第17军从南方赶到后,立即驰援古北口。3月5日,日军出承德向古北口进犯。东北军第67军第107师在古北口外的滦平县长山峪、青石梁一带击溃日军先头部队。6日开始,日军主力在飞机、大炮、战车的掩护下发动进攻,第107师和随后赶到的第112师依托山地奋勇抵抗,至9日晚,在中央军赶到前顽强守住了古北口。左上图 第17军向密云前线挺近。左下图 奔赴古北口前线的第17军官兵。中左 东北军第67军军长王以哲。中央军第17军军长徐庭瑶。第17军部分将领合影 前排左起:黄杰、徐庭瑶、杜聿明;后排左起:刘嘉树、郑洞国、邱清泉。中右图表 左 古北口战役日军主要作战序列、中国军队主要作战序列。右图 长城抗战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左上 急行军途中喘息的日本炮兵。左下 被击落在长山峪附近的日军八八式侦察机。中上图人物 东北军第107师师长张政枋,率部参加青石梁战斗。中下图人物 东北军第112师师长张廷枢,率部参加古北口守卫战。及图像资料、实物展品等。</p> <p class="ql-block">浴血古北口 古北口是长城抗战的主战场,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顽强抵抗日军两月余,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这里形象地再现了1933年中国军队在长城抗战中浴血古北口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浴血古北口 古北口守卫战场景。</p> <p class="ql-block">12日,日军再次发起全面进攻。第25师孤军奋战,连续击退日军三次大规模进攻。下午2时,日军攻进古北口城。第25师被迫全线撤退至南天门预备阵地。次战,第25师伤亡4000余人,毙伤日军2000余人,被日军称为“激战中的激战”。左起图像 日军飞机轰炸中方长城阵地。古北口长城被炸成残垣断壁。日军在古北口发动进攻。日军炮击古北口城。第17军第25师炮兵。中国军队炮兵轰击日军。十七军将士进入长城阵地,枪口一致对外。及日本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歪把子)等实物展品。</p> <p class="ql-block">左上图 3月12日,日军攻占古北口北门。左下图 日军开进古北口。日军经过潮河古镇河西村。中上图 11日晚间,第25师师长关麟征负伤回北平治疗,由副师长兼第73旅旅长杜聿明代理师长。图为 杜聿明。中下 3月10日-12日,第25师第73旅第145团坚守龙儿峪阵地,连续击退日军,团长戴安澜负伤。图为 145团团长戴安澜。右上 被日军炸得面目全非的古北口长城将军楼。右下 日军攻占将军楼后在长城上刻下文字:“步兵十七联队占领”。将军楼顶巨大的弹坑。及实物展品等。</p> <p class="ql-block">为掩护主力撤退,第25师第73旅第145团7名士兵扼守帽儿山阵地顽强阻击,毙伤日军100余人。日军用飞机、重炮轰击,攻上山顶,发现只有7名中国士兵遗体。日军将7具尸体合葬于山前,竖木牌题写“支那七勇士之墓”。左上 古北口长城抗战七勇士纪念碑。左下 电影《风云儿女》古北口长城抗战剧照。右上图 12日,第25师沿潮河河道撤向南天门,途中遭日机和重炮轰炸,伤亡惨重,第73旅代旅长梁凯负伤。图为第25师撤退经过的潮河支流红门川河道。右下图 中国7名士兵扼守帽儿山阵地。下图左至右 头盔(残)、国军头盔、军号实物等。</p> <p class="ql-block">古北口战役中日军队装备对比表。中国军队(中央军第17军)、日本军队(第8师团)。装备名称 总兵力:中国军队4万余,日本军队3万余。日本军队飞机60余架、坦克30余辆、装甲车、运输车等各种车辆200多辆。中国军队:无……</p> <p class="ql-block">血战南天门 3月13日至4月19日,日军暂停进攻,进行休整补充。日军为击溃抵抗顽强的中国军队,实现“以战迫和”的目的,增兵至2.5万人,准备进攻南天门。中方由第17军第2师接替第25师守卫南天门一线,利用停战间隙加紧修筑防御工事。第2师和第83师组织别动队潜入敌后袭击日军,取得一定战果。4月23日-25日,日军动用飞机、重炮、战车,掩护步骑兵对南天门一线中方阵地发起全面攻击,并施放烟幕弹掩护。中方阵地工事尽被荡平。南天门421中心阵地一度被日军攻占,第17军军长徐庭瑶亲自指挥补充团夺回失地。4月16日、18日,日军分别轰炸第2师师部所在地石匣城和第17军军部所在地密云县城,准备发动新的进攻。4月20日深夜,日军偷袭南天门左翼制高点八道楼子得手。21日,22日,第2师奉命收复八道楼子阵地,伤亡1500余人,终未收复。及文字图像资料和缴获日本指挥刀、山炮实物等。</p> <p class="ql-block">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展览场景</p> <p class="ql-block">4月26日-28日,第83师接替第2师坚守南天门阵地,与日军激战3日。由于工事尽毁,伤亡严重,被迫后撤至南天门的预备阵地。日军因伤亡巨大,无力再攻。双方再次呈对峙状态。南天门血战8昼夜,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顽强地坚守在南天门附近,以伤亡4000余人的代价,毙伤日军2000余人。</p> <p class="ql-block">图像资料 左至右 第83师用高射炮迎击日军飞机。被击落在潮河滩上的日军飞机。日军坦克部队在进攻。日军攻入南天门。4月29日《大公报》报道南天门血战。及马克沁重机枪、日本 九二式7.62mm重机枪实物等。</p> <p class="ql-block">M96(标准管)7.63mm手枪、日本 南部十四年式8mm手枪(王八盒子)、手枪套等实物。</p> <p class="ql-block">日本刺刀、国军望远镜等实物。</p> <p class="ql-block">日本电台</p> <p class="ql-block">石匣地区阻击战 中日军队第二次对峙期间,日军又将第5、第16师团的4个联队调至古北口,总兵力增至3.5万人 。5月10日起,日军发起新的全面进攻。日军依仗兵力后火力优势,多次轮番进攻,日夜不停。第17军3个师以疲惫之躯全数上阵,依托山地节节阻击,拼死抵抗。13日20时,日军经过4个小时的炮击和巷战攻占石匣城。14日日军继续南侵,被17军击退。图像资料 左至右 左上 日军向中国军队进攻。左下 5月11日,日军3000余人猛攻笔架山中方阵地,第83师494团浴血奋战,团长魏巍负重伤,团副汪兴稼阵亡,官兵伤亡三分之二,阵地失守。图为笔架山阵地遗址。中左上 5月11日,涌泉庄、上堡子、郝家台等阵地所有工事尽被荡平,中国守军第83师补充团伤亡约四分之三,493团、498团伤亡约二分之一,497团奉命反击收复失地未成,上述阵地相继被日军攻占。图为涌泉庄阵地遗址。中左下 5月11日16时,第2师第4旅接防大小开岭一线前沿阵地,喘息未定,即遭日军5000余人进攻。第4旅全部仅剩不足2000人,面对日军大举进攻,各阵地频频告急。危急时刻,旅长郑洞国摔掉棉衣,赤裸上身提枪往复督战,全旅顽强血战数小时,终于守住阵地,为后续部队增援赢得时间。图为大、小新开岭阵地地形。中右上 5月12日,《大公报》对石匣地区激战的报道。中右下 5月12日傍晚,日军10余辆坦克冲击南茶棚,与中国军队炮兵激战,5辆日坦克被击毁,独立炮兵团第4团第9连官兵全部阵亡,4门山炮被毁。图为南茶棚中方炮兵阵地遗址。右上 第25师迫击炮阵地。右下左 日军侵入石匣镇。右下右 5月13日16时,日军集中炮火轰击石匣城。18时,日军坦克和步兵冲入城中。守军部队第25师一部与日军顽强巷战多时,伤亡殆尽,石匣城沦陷。图为 日军攻占军事重镇石匣城。</p> <p class="ql-block">右图 长城作战第十七军南天门附近战役经过要图。左上 1933年4月29日,大公报报道《敌军昨总攻南天门》陆空联合猛攻我军沐血抗战 阵地一部被毁两方伤亡均重。左下 敌人攻入南天门,正在使用工具拆毁要塞南天门。</p> <p class="ql-block">密云觉书 古北口战役失利后,北平军分区完全放弃了战场抵抗,专注于与日方进行幕后停战谈判。日方以进攻北平相威胁,提出要中方阵前求和的侮辱性要求,强迫中方派代表到第8师团指挥部所在地密云县城签订所谓“觉书”。5月25日,北平军分区派上校参谋徐祖怡到密云县城,被迫与日军将领西义一签订了日方拟定的“密云觉书”。签字后,中国军队按日方要求单方面后撤,双方战事结束。“密云觉书”是5月31日中日《塘沽协定》的最初文本,其主要条款全部写入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中上图 日军第8师团司令部设于县城西街的原县政府内,在此签署“密云觉书”。图为当时的密云县政府所在地。下中图 根据“密云觉书”,1933年5月31日,中日双方在天津签订《塘沽协定》。图为《塘沽协定》签字现场。中下左 塘沽协定全文。中下右 5.25,中日两军代表在密云县政府签署“密云觉书”,双方停战,长城抗战失败。图为“密云觉书”全文。</p> <p class="ql-block">左图 日寇入侵,民众逃难,流离失所,仅檀营教堂收容所就收容难民1000余人。图为遭受了轰炸的密云檀营县收容所。右图 4月16日,日机轰炸石匣城,炸死平民30余人。图为被炸毁的石匣镇北门。下图 左 日本手榴弹。右 带柄手榴弹。</p> <p class="ql-block">“密云觉书”和《塘沽协定》的签订,宣告了长城抗战的失败。密云县从此被分割成三部分:古北口等重要长城关口被日军长期占领;长城以外地区被强行划入“满洲国”;长城以内地区与冀东其他21县一起被划入“非武装区”。左下左 《塘沽协定》划定的“非武装区”示意图。左下右 长城抗战失败后,日军长期占领古北口。图为日军竖立的“掩八紘为宇”碑,妄图占领全中国,称霸全世界。右上 4月14日和26日,日军两次血洗潮河关村,见房就烧,见人就杀,全村409间房被烧,被杀83人。右下 潮河关惨案纪念碑。及实物展品。</p> <p class="ql-block">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 中图 密云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驻马庄现址。及图像资料、实物展品。</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密云地方早期党组织分布图 一九三八年密云行政区划示意图。左图 左上红色文字 至1941年9月,潮河西地区党员700人,党支部70个。右上红色文字 至1941年春,潮河东地区党员人数644名,党支部63个,其中中心村党支部9个。下红色文字 驻马庄 穷人会:1933年8月-10月。</p> <p class="ql-block">1935年,著名剧作家、诗人田汉受东北抗日义勇军和长城抗战爱国将士英勇牺牲精神感染,创作了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图为 义勇军进行曲简谱、五线谱版本。</p> <p class="ql-block">浴血古北口雕塑</p> <p class="ql-block">丰碑永存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 1933年5月下旬,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结束。除战争期间运往安徽蚌埠安葬的500多名官兵外,仍有中央军第17军和东北军第67军部分官兵遗骸散落在荒僻山野,为了使抗战牺牲的将士入土为安,古北口民众自发上山收敛,找到抗日官兵遗骸360余具,合葬在古北口南门外,墓内一层遗体一层苇席。因山体是碎裂岩石,民众们背土填起巨大坟茔。上图 1933年5月,古北口令公庙道士王乐如发动四邻乡众上山收敛抗日官兵尸骨360余具,集体安葬于古北口南门外。民众自发去背土,填起了一座直径18米、高8米的巨大坟茔,取名“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俗称“肉丘坟”),并立碑。图为 修缮后的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下图 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纪念碑。1997年密云县政协立,碑名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何鲁丽题写。左文字 安徽蚌埠长城抗战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碑文《陆军第十七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铭并序》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师师长黄杰撰写并书。</p> <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 全民抗战 中流砥柱 全民族抗战时期,按照毛泽东1937年在洛川会议提出的“红军可出一部于敌后的冀东,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的指示,党领导密云人民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建立了以密云为中心的丰(宁)栾(平)密(云)、承(德)兴(隆)密(云)等抗日根据地,构筑了抗击日寇的钢铁长城。共赴国难 长城抗战失败后,日本侵略者变本加厉、步步紧逼。1935年,日伪在通州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面对危局,中国共产党领导一二·九爱国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中上左图 1935年11月,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在通州成立。中上右图 1935年,密云沦为“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辖区。中下图 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爱国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图为爱国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演讲。右图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图为《西北文化日报》的有关报道。及文字图像资料。</p> <p class="ql-block">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 洛川会议 1937年,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提出“红军可出一部于敌后的冀东,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构筑了抗击日寇的钢铁长城。</p> <p class="ql-block">左至右 八路军四纵东进和冀东抗日大暴动 1938年6月,八路军组建第4纵队挺进冀东,建立密(云)平(谷)蓟(县)联合县。7月,冀东抗日大暴动爆发,密云人民积极响应。9月,日本关东军入关镇压,第4纵队主力和冀东抗日联军西撤,留下第3支队在密云东部山区,以雾灵山为中心坚持抗日斗争……密云成为连接平北与冀东的交通走廊。中左 八路军第4纵队挺进密云。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肖克、八路军第4纵队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邓华。1940年4月和5月,白乙化率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分两批挺进密云,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中右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团长白乙化、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第二任团长王亢、政委吴涛等。</p> <p class="ql-block">密云东部抗日根据地 1940年4月,中共冀东区党分委以蓟县盘山游击区为基础,建蓟(县)平(谷)密(云)抗日联合县,11月,蓟平密西北部地区建立平(谷)密(云)兴(隆)抗日联合县,密云东部为第三区,成为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为坚持冀东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及人物、图像资料、实物展品等。</p> <p class="ql-block">左上 1942年10月12日,八路军冀东基干队第3中队掩护冀东13名学生到平西受训,在苍术会被敌人包围,48人壮烈牺牲。图为苍术会战斗纪念碑。1943年12月19日,承兴密联合县政府在四竿顶山被敌包围,县公安队、义勇队58人牺牲。图为四竿顶战斗纪念碑。左下 1942年8月14日,平密兴联合县第3区公安助理金崇山被捕后宁死不屈,被日寇押至后八家庄活埋,英勇就义。图为 金崇山烈士纪念碑。右上 密云新城子雾灵碑苑,纪念牺牲在雾灵山区的抗日烈士。右下 北土门、熊儿寨战斗战报。1944年6月3日,八路军第13团在密云土门、熊儿寨村(现属平谷区)围歼“扫荡”的日伪军,歼敌500余人,彻底扭转了抗日形势。图为土门、熊儿寨战斗的战报,1944年12月。</p> <p class="ql-block">实物展品 大刀。</p> <p class="ql-block">实物展品 左至右 马嚼环、水壶套、水壶、手提灯。</p> <p class="ql-block">抗日民族英雄白乙化 白乙化(1911-1941年)辽宁辽阳人,北平中国大学毕业,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副司令员、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团长,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抗日民族英雄,被誉为“小白龙”,是我军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在今北京地区的最高指挥员,为建立平北抗日根据地立下了不朽功勋。1941年2月4日在密云马营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30岁。为了纪念他,解放战争时期,密云潮河以西地区曾建立乙化县,2014年被民政部公布为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中下左 1939年华北抗联副司令员白乙化在平西马栏村。中下右 1940年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团长白乙化在平西。右上 战友悼念白乙化烈士。右下 白乙化烈士石像。及白乙化生平图像资料等。</p> <p class="ql-block">英雄母亲邓玉芬 邓玉芬(1891-1970)密云人。在抗日战争中献出了丈夫和儿子6位亲人。面对一次又一次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在党的领导下,誓死不进“人圈”,顽强坚持“无人区”斗争,冒着生命危险,多次掩护、救治伤病员,无私地支援革命,危急时刻,为了掩护乡亲,毅然用棉絮捂死了年幼的七子,被八路军亲切地称为“邓妈妈”,被誉为“当代佘太君”。及图像资料等。</p> <p class="ql-block">左上 古北口中苏联合指挥部。左下 古北口接受日军投降纪念地。中左上 1945年9月13日,八路军和苏联红军在古北口联合举行接受日军投降仪式,图为苏联红军在受降仪式上举行阅兵。中左下 密云人民欢庆抗战胜利。中右上 八路军通过司马台长城挺进伪满洲国。中右下 冀东八路军与苏联红军在古北口。右文字 夺取抗战最后胜利 1945年6月,八路军冀热辽军区挺进东北第1支队从司马台长城挺进伪满洲国。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14日,苏联红军进军古北口,日军不战而降。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密云抗日军民坚决执行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全线出击,收复敌占区。9月13日,承密兴联合县支队和苏联红军在古北口联合举行接受日军投降仪式。中共承密兴联合县县委书记兼县支队政委李守善和苏军师长乌里涅夫在受降书上签字。这是全国罕见的日军向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投降。经过艰苦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密云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左上图 9月13日,承兴密联合县和苏联红军在古北口联合接受日军投降仪式。左下图 人民群众踊跃参军。中下图 抗日群众组织担架队。右上图 抗日群众坚持“无人区” 斗争。右下图 抗日游击队配合八路军作战。</p> <p class="ql-block">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北京密云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2014年7月7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图为 密云人民坚持抗战雕塑。</p> <p class="ql-block">夺取抗战最后胜利 热血筑长城 古北口抗战历史展览场景。</p> <p class="ql-block">人民战争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群众是抗日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面对日本侵略者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和建造“人圈”,制造“无人区”的暴行,党领导密云人民顽强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使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据不完全统计,3000多密云儿女参加八路军等抗日武装,全县7600多人英勇献身,10.2万人被迫服劳役,3589人被抓到东北或日本国内作劳工,其中绝大多数惨死异乡;有1.5亿多公斤粮食被抢,17460间房屋被烧毁,90600头牲畜被抢掠。密云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重大牺牲。</p> <p class="ql-block">第五部分 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领导密云人民铭记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夺取解放战争胜利,实行翻身解放,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推进改革开放,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古老的密云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中左四图 右上 1946年1月,蒋介石为夺取战略要地承德,向古北口进犯,人民解放军奋起自卫,夺古北口保卫战的胜利,打响了今北京地区解放战争的第一枪。图为古北口保卫战祝捷大会。左下 解放密云攻城部署示意图。右下 1948年12月5日,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48军)发起解放密云城战斗,歼敌5307人,密云人民翻身解放。图为人民解放军向密云城发起总攻。右五图 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密云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密云水库。右上 1959年9月10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密云水库工地。中左 为建设密云水库,密云先后有102个村,近7万人移民搬迁。图为1958年密云水库移民搬迁。中右 1959年5月19日 周恩来总理指导密云水库建设。下图 热火朝天的密云水库建设工地。</p> <p class="ql-block">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图为 纪念馆内展览场景。</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 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京津冀协同发展时作出“保护好密云水库等重要水源地”的重要指示。2020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的回信,擘画了密云的美好蓝图,指明了密云前进方向……</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的回信……2020年8月30日。</p> <p class="ql-block">热血筑长城 古北口抗战历史展览 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 墙壁上大型雕塑场景。</p> <p class="ql-block">用血肉之躯筑起新长城 1933年,当日本侵略者把魔爪由东北伸向华北的时候,中国军队进行了著名的长城抗战,为古老的长城谱写了新的悲壮篇章。素有“京师锁钥”之称的长城要塞-古北口,成为长城抗战的主要战场。1933年3月10日到5月14日,古北口长城抗战在此进行。图为 前往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途中。</p> <p class="ql-block">万里长城万里长,一寸山河一寸血 1933月3月4日,日军占领承德后立即向长城沿线大举进攻,中国军队爱国官兵和民众武装,在东起山海关,西到独石口的华北长城沿线奋起抵抗,史称“长城抗战”。古北口喜峰口、冷口等长城要塞成为主要战场。古北口长抗战历经古北口守卫战、南天门阻击战、石匣地区阻击战三个阶段,中国军队以1.2万人的巨大伤亡毙伤日军5000余人,给日寇沉重打击。图为 古北口长城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周围山坡上开满的山花。</p> <p class="ql-block">1933年5月下旬,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结束,除战争期间运往安徽蚌埠安葬的500多名官兵外,仍有中央军第17军和东北军第67军部分官兵遗骸散落在荒僻山野。</p> <p class="ql-block">为了使抗战牺牲的将士入土为安,古北口民众自发上山收敛,找到抗日官兵遗骸360余具,合葬在古北口南门外,墓内一层遗体一层苇席。因山体是碎裂岩石,民众们背土填起一座直径18米、高8米的巨大坟茔,取名“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俗称“肉丘坟”。图为 依山傍水、苍松翠柏环抱的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我相信,每位中国人到此看到阵亡将士公墓时,心情都是无比沉重,内心都是无法平静。</p> <p class="ql-block">长城抗战虽然暂时失败了,但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挫败日军锐气,对骄横狂妄的日寇给予了沉重打击,在国人心目中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鼓舞和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日的决心。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着写到的“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p> <p class="ql-block">《义勇军进行曲》创作重要源泉 古北口长城抗战,打响了北京地区抗日的第一枪,以战况最激烈、对战局影响最大而成为长城抗战的主战场,对《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重要源泉。1933年3月,田汉随当时的上海800人慰问团来到古北口抗战前线慰问,在古北口住了23天,感动于爱国将士奋勇杀敌的事迹,他写下一首《古北口长城诗》 ,1935年,田汉创作了以长城抗战为背景的剧本,剧本搬上银幕更名为《风云儿女》,电影中的主题歌就是在当年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其内容正是这首“古北口长城诗”的后半部分。</p> <p class="ql-block">中华凝聚之始 长城抗战 围绕长城抗战的著名战役在抗战时期数不胜数:东北军血染山海关、二十九军大刀队保家卫国、千年古军镇英雄儿女情、《义勇军进行曲》创作重要过程、“激战中的激战”血战古北口、1937南口战役……每个过程都展现出中华儿女不畏强暴反对侵略,英勇杀敌血战到底,抗击日寇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勿忘国耻,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开创未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2023年10月制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