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又逢油茶采摘季</p><p class="ql-block"> 山野农村长大的孩子,很多的“传奇经历”是城里孩子体验不到的,尤其像我们这种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前后的70.80后,很多关于农村的记忆在内心里早已生根,而且不时地发出新芽,嫩芽里总是散发着那种浓烈的乡土气息。二十四传统节气的"寒露""霜降"时节,正是农村采摘油茶的最佳时段,回到农村的小舍过个周末,看到背着背篓在山间穿行采摘的妇孺壮汉,内心深处又生发出了一颗关于"油茶"记忆的绿芽,她把我带到了故乡霞流老街,带进了那些满山茶树的浪漫而深沉的山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我家自然也从生产队分到了茶山,尽管大姐、二姐已经出嫁,但父母加我们姊妹五人还有七个“人头”份额,所以分到的茶山面积较为可观。记得每年到了油菜成熟待采摘的时节,茶山里总会有人穿行,谨防他人进入自家"领地"偷摘油茶,我和姐姐好像也参加过几次这样的巡逻工作,所以当时茶山里经常可以听到姐姐她们哼唱《牧羊曲》《知音》之类的悦耳歌声,只可惜当年《大王叫我来巡山》这首歌还没有创作出来,要不然我也会吼上几嗓子,那才叫歌声应景,“声”临其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每年油茶采摘的最忙时节,学校都会放农忙假的(现在的孩子恐怕都不懂还有什么“农忙假”的),让我们这些教室里的娃尽早尽多地参与家庭劳动,帮父母分担,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公序良俗,而如今的社会,如今的孩子,又有多少这种"分担"的体现呢?</p><p class="ql-block"> 天朦朦亮,我们吃过早饭便在父母的带领下,披着清晨的雾气,踩着草叶间的露水,一路追追打打,嘻打哈闹地向自家的茶山进发。推着“土车子”、挑着箩筐、带着水壶、提着篮子(篮子里是母亲早起做好的饭菜,是我们的午餐,有时会带上一点"时尚"的农家坛子菜,如霉豆粒、豆腐乳、剁辣椒,有时还会带上些"精致"的水果,如凉薯、红薯、桔子什么的,至于苹果、香蕉等,那只能是一种奢望),俨然一支拂晓行军的队伍,很快便消失在薄雾暝暝的茶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于父母,摘油茶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于我们,却是一种很快乐的劳动,于这个家庭,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团结与和谐,更或是一种天伦之乐。我们的分工比较默契,父母一般绕着矮小一点的茶树采摘,我和姐姐们负责大棵的油茶树,因为要爬树进行采摘,尤其大树顶端的那些茶桃,只有我这种“身轻如燕”、“灵动如猴”的胚子才方便采摘的。窸窸窣穿的树叶声里,不时会传来姐姐们优雅的歌声,不时又变成了她们叽叽喳喳吵架的声音,再后来就是父母亲的责骂声……而一切的声音,最终淹没在了我们姊妹几个的欢声笑语中。</p><p class="ql-block"> 一个上午的光阴,我们的战果印证了一句经典的毛主席语录——人多力量大,几担箩筐装满了熟透的茶桃,于是我们把茶桃分别装入备好的塑料编织袋,箩筐倒空后下午再摘茶桃装满。此时“野餐露营”时间也到了,尽管菜品简单,但母亲那远近闻名的厨艺,却总能让我们姊妹几个在茶树下吃得津津有味,年迈的父亲仍旧不忘泯上几口小酒。</p><p class="ql-block"> 饭后小憩,采摘继续。秋天时节,下午的光阴似乎很短,在我不经意的上蹿下跳的采摘节奏中便已暮色匆匆,于是母亲下令队伍休整,班师回朝。父亲推着装满几袋茶桃的“土车子”开路,母亲和姐姐她们则挑着装满茶桃的箩筐随后,而我一般是"提篮子"的主。"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姐姐她们又哼起了那个时代的经典,把一天的疲惫愉快地撒落在炊烟缥缈、飞鸟归林的暮色中。</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节奏一般要持续两三天,采摘任务才能完成。</p> <p class="ql-block"> 茶桃采摘回家后的下一步便是晒茶桃。生产队里有一个大的晒谷场,遇上好太阳的天气,家家户户都会来到这个场地晒茶桃,为了不搞混,每家每户的区域都会用竹篙、杉树或是砖头间隔开来,几十亩的大谷场全是网格状地铺着茶桃,场景蔚为壮观,可惜当时没有照片,更不能航拍,只能独自回味那种"大生产"的壮景。晒茶桃的场地,也是孩子们的娱乐天地。小学的操场经常会被附近农民借用晒茶桃,我们喜欢踩在铺好的茶桃上面追赶,甚至用茶桃作"武器"展开对攻作战,然而行走在平铺的茶桃上面,基本上是两步一倒,三步一摔,一个个摔得人仰马翻,四脚朝天,一个个却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茶桃一般要晒上好些天的太阳,直至晒到外壳变为褐黑色开裂,然后茶籽也晒为棕褐色并且大多数从茶壳里自己脱落出来,这样方可收回家中。</p> <p class="ql-block">随着天气渐渐转凉,田间地头的农活也基本干完了,甚至大片的油菜也已经种完,就该是我们家里"拣茶籽"的时候了。由于茶籽多工程量大,父亲便取下一块甚至两块门板架在凳子上,为我们搭建一个简易的"拣茶籽”操作平台,姊妹几个坐在门板两边,把晒好的茶壳茶籽一堆一堆地倒在门板上开始分拣,然后身手敏捷地将茶壳剔出到地面,再把拣出的茶籽扫进箩筐,有电照明的晚上一般要拣上几个小时,而停电的夜晚,打着煤油灯也要耐心地上好一阵子,因为母来总是想尽早地把茶籽拣完,然后送去榨油坊,让家里早点吃上新鲜的山茶油。这种拣茶籽的方法在我家持续了好些年,似乎比一般人家用筛子筛拣的效率更高。后来,姐姐们陆续出嫁了,家里的田地和茶山也越来越少了;再后来,父母年纪也大了,我也出来工作了,生产队的田土茶山干脆也没要了;再后来,父母都离世了,摘茶桃、拣茶籽也就定格成了永久的回忆。如今在农村时看到某个农家的屋檐下堆放的茶壳,囤放的茶籽,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更会不时想起母亲当年用茶壳生火熏腊鱼腊肉的场景……</p><p class="ql-block">又逢油茶采摘季,故乡住事笔墨中……</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