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背上的村庄—王金庄

一叶知秋

<p class="ql-block">文字:一叶知秋</p><p class="ql-block">摄影:一叶知秋</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地处河北省邯郸市的王金庄,位于太行山深处。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据考证,王金庄始建于元末明初,元末王金一家从北关迁此立村,之后和村后的黄金庄逐渐发展成一片,1946年统称为王金庄。村内重峦叠嶂,沟壑交织,“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是王金庄的真实写照。走进王金庄,仿佛走进了石头的世界,石屋、石桥、石碾、石磨,以及石头铺成的街巷,造就了一座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这里,你可以放慢脚步,仔细聆听毛驴蹄子踏在石头街道上清脆地嘀嗒声,一个男人拿着小凳儿坐在自家门前一口大缸旁边慢条斯理地吃着面,悠闲、惬意、宁静、美好!</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因地处山区,毛驴成为王金庄重要的生产工具和交通运输工具。因此,王金庄被称为驴背上的村庄。村民上山、下山、播种、收获都是在驴背上完成,家家户户门口拴着驴。在王金庄,人要躲驴。驴来了,人要躲进胡同里或门楼里面,等驴走了后再出来。因为养驴的历史久远,每一代王金庄人都是和驴一起成长,甚至是在驴背上长大的,所以对驴有很深的情感,视驴为家人。毛驴常年服着这样的劳役,精神一直很好,从不睡觉。据说,驴们只要打个盹,就算睡了一个饱觉。这样短暂的休眠,走路间就可以完成。吃食更不讲究,不必专在槽里喂草喂料,啃点野草就可以。晴天一身汗,涝天一身雨,风餐露宿,全不计较。毛驴一年四季不歇脚,忍辱负重不言苦的高贵品质使得王金庄的先贤们将冬至这天定为驴的生日:给驴放假一天、吃一顿面条。给驴过生日表达了王金庄老百姓的感恩之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王金庄沟壑纵横、石厚土薄,世世代代村民发扬战天斗地、愚公移山精神,通过劈山垫地、垒石造田,在村庄周边修筑了5万余块4000多亩的石堰梯田。石堰梯田随山势绵延,一望无际,构成规模宏大又独具特色的梯田景观。涉县的旱作石堰梯田至今已有超过700年历史。2014年,涉县旱作梯田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5月20日,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系统曾被到访的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作"了不起的人间奇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梯田里的石庵子</p><p class="ql-block">石庵子是农民劳动时遮风避雨和休息的地方。他无柱无梁,全部用石块垒成,不但通风而且不漏雨水。这种石庵子全国仅涉县独有。</p> <p class="ql-block">  正是秋收时节,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丫,金黄的稻谷,颗粒饱满,黄橙橙沉甸甸地随风摇曳,飘散出醉人的谷香,翻腾着滚滚的金波,令人沉醉。你看,街道旁,剧场前,自家院子里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一代代王金庄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垒石梯、铺石街、建石屋,演绎着令世人惊叹的太行传奇。诉说着对毛驴的深情厚谊。如果你累了,倦了,就请来王金庄吧,它能让你找到陶渊明笔下的恬淡和美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