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的英灵在召唤

徐可鬆

<p class="ql-block">金秋时节,癸卯年八月二十丁酉日,应东流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朱泥生之邀,与文友参观东流陶公祠、东流文化老街、揽东流菊江之胜、东流七里湖风光。更重要的是在东流镇长安铺发现两本清光绪丁酉二十三年徐氏家谱,记载了原东流县文化历史,为研究东流人文又添祥实佐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流县与至德县于1959年两县合并,取名东至县,东流镇迎江而立,长江至此东流,又因陶渊明曾任县令在此赋诗种菊,千古流芳,又名菊江。江南东流与南粤深圳景色绝然不同,南粤大地依然天气炎热。东流是金风送爽,远看满山红叶,近闻桂花飘香,大街小巷香气弥漫,深吸一口吐故纳新,故土桑梓之味确是人生良药,这种与生俱来的气息早已溶入血脉之中,化成文字,形成谱谍,写就人生。我与持谱人徐炳根不认识,只好相约在陶公祠见面。这是哪支徐氏?从何地迁徙到东流?为何到126年后才现老谱,现在他们的后裔子孙又在哪里?他们子孙认祖归宗没有?126年以来重修家谱没有?我产生一连串的遐想,很是期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炳根持谱寻宗亲。炳根亲自开车特意从安庆赶来,九点到东流陶公祠与我会合,宗亲相见自然亲切。徐炳根今年70岁,身体健康,是东流长安人,现家居安庆,对家族事业非常热心,多方寻找家族后人,意在重修家谱。他说这两本老谱,原来藏在白笏乡联民村徐再生(今年70岁)家中,是徐再生爷爷当年保存下来,又传给再生母亲,再交到徐再生手中,历经“破四旧、文革”浩劫时期,冒着身家性命危险保存至今,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寻根问祖谱中行。在东流历史文化核心区陶公祠里面,炳根小心翼翼从包里拿出用红绸布包裹着徐氏家谱。呈现在眼前是古老的宣纸,历经苍桑家谱,但见扉页特意用一张红色宣纸刻印几个大字:光绪丁酉年重修家乘。东海徐氏家谱,彛倫堂。(彛为宗廟常器《诗.大雅》民之秉彛)。虽说边角有点破损,但全谱字迹清晰,印刷版面工整,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距今126年,朝代更迭世事变幻,今天重见天日,可见当年保谱之人用一己之力,保全一个家族文化血脉,需要极大勇气和智慧,其功在当代利在子孙,不愧为徐氏孝子贤孙,可歌可泣,可钦可佩。 谱序九载:第一篇《新叙》:由周士荣作于皇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岁次丁酉孟夏月,第二篇重修谱叙:由冯洪恩在白石村作于皇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前后相距63年,第三篇重修谱序:由宁国府陈斌作于皇清道光十四年,第四篇重修谱序:由冯典礼作于皇清道光十四年,第五篇重修谱序:由表弟东都陈致新作于皇清道光十四年,第六篇重修谱序:由明朝进士吴文梓作于明朝万历甲寅四十二年(1614年),第七篇重修谱序:由明朝进士丁绍武作于明朝万历甲寅四十二年(1614年)前后相距220年,第八篇重修谱序:由徐中位作于明朝万历甲寅四十二年(1614年),第九篇重修谱序:由青阳县蓉城下庄徐仕显(英万)作于元朝至元癸末年(1283年)。通过查阅谱序我们知道渊源如下:东至县(原东流县)张溪镇《彛倫堂徐氏》,系东海堂南州徐氏之裔,东海家声远,南州世泽长,出自东汉徐孺子之后裔。《彛倫堂徐氏》第一世祖徐宗五,其父徐福一(昆玉),母亲冯氏,生六个儿子。分别是:宗一、宗二、宗三、宗四、宗五、宗六。730年前(元朝),与现在东至县尧渡镇官田徐氏一世祖徐宗一、石台县梅溪徐宗二、青阳县东堡徐宗三、徐宗六、贵池区徐宗四为同胞亲兄弟。均系青阳县蓉城古泉墩徐氏之裔。战火纷乱,朝代更迭,兄弟后人,各奔东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徐宗五(魁德),娶妻江氏生两个儿子,徐鼎三、徐鼎四。(徐鼎三后迁繁昌县获港生两子,徐兰万、徐芳万,在此不表)。徐鼎四娶妻方氏生两子,徐雄万、(徐信万,在此不表),世居青阳县古泉墩,后因元代末年红巾军起义兵乱,兄弟叔侄四处避散。徐雄万居青阳县陵阳镇方冲,(青阳县陵阳镇方冲徐氏支派源起)娶方添庆女儿为妻,生三个儿子,分别是徐褔千、徐康千、徐太千。徐福千(永福)迁居青阳县陵阳镇湖塘南塝,(徐康千迁居陵阳镇泥田村、徐太千迁居陵阳镇方村,在此不表)。青阳县陵阳镇方冲徐氏支派,尊徐宗五为一世祖,徐福千(永福)第四世、再传第十三世徐良宿(志宿)。徐良宿从青阳县陵阳镇湖塘南迁居东流县晋阳乡(张溪镇)团山脚下,娶妻刘氏生四个儿子,死后葬于土桥董家塘。徐良宿(志宿)是《彛伦堂徐氏》从青阳迁东流始祖。又有徐良碧迁居张溪镇葛公山,再有第十四世徐三位迁东流县下乡大峰里,娶邹氏生二子大佐、大臣。第十五世徐大钦从青阳迁居东流县八都黄官嘴,第十六世徐明贵(荣贵)娶妻傅氏合葬于建德县(东至)马田独山家门,第十六世徐明通(体贤)从青阳迁居东流县中八都陈埠垅,徐元仲、元凤、元照三兄弟从青阳陵阳迁居东流下八都陈村,徐良桂(萃洪)乾隆四十年迁居南京三圣街,道光年葬于南京城南门外富家塘,其子徐家盛(六生)葬于南京城南门外富家塘,徐元照(显仁)娶妻蔡氏,乾隆三十年迁居南京城东井巷,葬于南京城南门外牛首山,徐士仁迁居东流县长安铺。自徐良宿迁居东流后,良字辈人丁兴旺,良字辈就有兄弟49人,后代再迁全国各地。也有祖上外迁之后,子孙又重回原籍,非常遗憾的是126年间家谱没有续修,许多宗亲中断了续脉,特别是在建国后特殊时期中,中国家谱文化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红色革命”,许多家谱、宗祠、碑刻等文物被烧毁砸坏,有的地方荡然无存,导致许多家族寻根无门,不能认祖归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东流县《彛伦堂徐氏》字派:明士元良,家興式振,日月重光,江河同慶,億萬斯年,長兹泰運。(24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认祖归宗寻后人。家谱是家族的精神,涵育了家族的文化,也注入了家族的情愫。继往事知来者,家谱体现着生命与生命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对一个家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人云:三代不修谱谓之不孝,人不知祖宗之源,亦如禽兽也。清光绪二十三年,清朝末年,外强入侵,内乱纷起,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是清王朝统治摇摇欲坠的一年。我们徐氏后人尚能众志成城,完成家族修谱大业,其情可嘉,其志可续。 家谱历来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教育,它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中国历史的道德文明。今天中国走入新时代,盛世修谱建祠,是国泰民安,国富民强重要体现,弘扬徐氏优秀文化,建设美好乡村,是文化自信具体实践。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是同宗共族的血缘集团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的体现就是在家谱中占有一个位置。在家谱寻根问祖过程中,前人的奋起、磨砺、责任,成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家谱的使命就是“承前启后”,把精神代代相传,其中的家风、家训更有强大的教化作用,让一个家族繁荣昌盛。炳根宗亲苦于势单力薄,心有余而力足。祖宗的英灵在召唤,凡徐良宿、徐良碧、徐大钦等列祖列宗之裔孙,众志成城,共同追寻,同时期望徐氏各支派修谱之热心宗亲提供资料,助炳根宗亲能早日完成心中大愿,告慰祖宗英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方便东流《彛倫堂》徐氏宗亲认祖归宗,现将老谱相关资料节录附后,据了解,此一支徐氏后人,从东至县(东流)八都湖、姜坝、胜利、张溪、团山、葛公山、白笏、白石、土桥、升金湖周边等地,迁往太湖、宿松、安庆、南京、合肥、枞阳、桐城、怀宁等地,几十年后其子孙也有回迁江南原籍,有的已另立门户,别业重修家谱。但只要是徐福千、徐良宿、徐良碧、徐三位、徐大钦等列祖列宗之裔孙,均是同宗一脉相传。可联谱合修。老谱记载,清光绪丁酉年(1897年)修谱时,曾准备合修家谱,派人出访,后因资金缺乏,交通不便,唯修谱头,联谱只得放弃。126年来东流张溪《彛倫堂》徐氏未曾续修,子孙星散不一。如有外迁宗亲已续修家谱或有老谱在手,就能合修家谱,善莫大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附东流《彛倫堂徐氏》部分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青阳县陵阳镇方冲、湖塘等地迁东流张溪、白笏、八都、土桥、大峰等地始祖图像如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