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10.29,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第二天的学习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罗明亮老师的《图形的运动》给在座的老师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填补了关于图形的运动中的误区。平时我们教学的是轴对称图形,那么轴对称是图形的运动吗?为什么❓平移,旋转能通过“轴对称”得到吗?平移,旋转,轴对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精问——明确任务,聚焦问题。在问题的引领下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在整个课堂上——善等,等待学生发现问题 ,等待学生解决问题,等待学生改正错误。少言——课堂上老师说话的时间很少很少,不超过20%,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表达,敢于表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周卫东老师的最新课例《加法数量关系》让人耳目一新,带我们体会加法建模的形成。一年级的时候学生就已经学习了加法,为什么❓四年级还要上这一节课呢。周老师通过三个加法数学情境先让学生列数学算式,再找出加法数量关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总结出加法的数量关系是:总量=分量+分量。这个结论是在课堂上学生一步步总结出来的,像个小数学家一样,学生很有成就感。这时候课堂进行了20多分钟。那这个加法数量关系,你能用画图解释一下吗?教师充分运用学生课堂生成资源,一步步引导学生画出加法数量关系的直观图。这个图是学生画出来的,而你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的。学生通过数形结合再次加深对加法数量关系的理解。到这就结束了吗?没有。贲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举一反三,学生汇报出减法数量关系:分量=总量-分量。再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例子。加法模型触类旁通,拓展到减法,乘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给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周老师提到的儿童化表征,在讲到总量=分量+分量,用文字表达后,你还能用图形来表示这个数量关系吗?通过学生的作品——这种课堂生成资源实现儿童化的表征。在讲座中周老师说到为什么这个儿童化表征很重要,它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能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式,更好的经历建模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贲友林老师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是节练习课,练习课上出了新授课,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生长。贲老师从一个有意思的题目(数据有意思)出发,让学生首先计算表面积,看到数要想到形,数形结合,让学生画图。列出算式后要再想一想。再结合图形解释学生列式的每种形式。那这三个算式不一样,那有没有什么联系呢?逐步启发学生思考。他的那句:学数学不是算出来就行了,还要再想一想,彼此联系,举一反三。</p> <p class="ql-block"> 储冬生老师的课例《认识正比例》,这是六年级下册的新课。学生连比都没学过,怎么上呢。储老师通过6个表格,让学生观察,发现,分析,讨论,总结,让学生逐步发现正比例的特征:相互关联,同向增减,比值一定。再进行拓展延伸。这样的课堂,我看到了学生的思维在生长,学生的表达在完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增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此次“和美”之行,收获颇丰。给我带了几点思考:</p><p class="ql-block">1.数学课堂应该是思维的绽放。</p><p class="ql-block">我们作为老师,不是只教知识,而是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是充分的思考,尽情的表达,无关对错,至少他是在思考着的。一节课的好坏,不是你的内容有多精彩,而是你的课堂“思维量”有大多。</p><p class="ql-block">回顾这次观摩活动各位名师的课堂,不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他们的课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思考。一些结论不是老师直接的讲授,告知,而是学生一步步自己探究出来的,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既有成就感,又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2.数学课堂应是学生的舞台,而不是老师的主场。</p><p class="ql-block">学为中心,说了好多年。但在课堂上真正的落实还有段距离。多年的问答式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要想学生有思维,首先要改变的是教师。教师都不思考,怎能引领学生的思维发展。评价一节课的好坏不是看教师,而是看课堂上学生的表现。</p><p class="ql-block">3.课堂要改革,教师要追求学生喜欢的课堂方式。</p><p class="ql-block">以知识本位追求的是数学的标准答案,以素养本位追求的是必须要独立思考。思维会让知识变得有用、有趣,而探究、实践会让教学事半功倍。罗明亮老师的讲座中提到的“由演唱会想到的……”给我们老师以警醒,如果学生都能沉浸式的喜欢学习,爱上学习,教师还愁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两天的学习,太多的能量,需要慢慢吸收。我想此行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实于自己的行动,落实于今后的教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