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李清照 - 生平简介</p><p class="ql-block">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p><p class="ql-block"> 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早年生活安定,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p> <p class="ql-block"> 喜欢宋词,那些有着优美格律韵味的长短句诵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赏心悦目。犹其偏爱易安居士的词。那遣词造句清清淡淡的白描风格,浅显易懂又与众不同。不以华词丽句取胜。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意。通俗中见典雅,具有自然淡雅之风格,众多佳作唯美婉约淡淡的美淡淡的忧伤,足以让人沦陷其中随作者的心绪情感绵延起伏,过目不忘。</p><p class="ql-block"> 在美丽的金秋九月赏读着千古第一女词人的名词佳句,书写着女词人的唯美词章,感受着纤细、清瘦、浅淡、婉约、凄美的词风…天高云淡,风和日丽。东篱把酒,暗香盈袖…酒醇菊香余韵袅袅,深深的美感已湮没了淡淡的忧伤…</p><p class="ql-block"> 本篇用篆书书写了李清照的三首词:1.醉花阴——薄雾浓云…2.声声慢——寻寻觅觅…3.念奴娇——萧条庭院…请热爱书法及我的作品的美友老师们浏览指导!不吝赐教- ̗̀(๑ᵔ⌔ᵔ๑)</p><p class="ql-block"> 题记——花木琛</p> <p class="ql-block"> 上图篆书作品译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p> <p class="ql-block"> 上图篆书作品译文: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p> <p class="ql-block">醉花阴上阙释义:</p><p class="ql-block">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金兽炉里的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p> <p class="ql-block"> 醉花阴下阙释文: 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以后,菊花淡淡的幽香盈满双袖。莫说不会消损神魂,秋风阵阵卷起珠帘。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p> <p class="ql-block"> 上图篆书作品译文: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p> <p class="ql-block"> 上图篆书作品译文: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p> <p class="ql-block"> 上图篆书作品译文: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p> <p class="ql-block"> 上图篆书作品译文: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p> <p class="ql-block"> 李清照"念奴娇”词释义:萧条冷落的庭院,吹来了斜风细雨,一层层的院门紧紧关闭。春天的娇花即将开放,嫩柳也渐渐染绿。寒食节即将临近,又到了令人烦恼的时日。推敲险奇的韵律写成诗篇,从沉醉的酒意中清醒,还是难以驱散散漫无聊的心绪,别有一番闲愁在心头。远飞的大雁尽行飞过,可心中的千言万语却难以托寄。连日来楼上春寒泠冽,帘幕垂得低低。慵懒无意凭靠玉栏杆。锦被清冷,香火已消,我从短梦中醒来。这情景,使本来已经愁绪万千的我不能安卧。清晨的新露涓涓,新发出的桐叶一片湛绿,由然增添多少游春意绪。太阳已高,晨烟初散,但愿今天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p> <p class="ql-block"> 上图篆书作品译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p> <p class="ql-block"> 上图篆书作品译文: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p> <p class="ql-block"> 上图篆书作品译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p> <p class="ql-block"> 上图篆书作品译文: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p> <p class="ql-block">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词作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过目难忘。</p><p class="ql-block">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篆书作品:花木琛书写拍摄</p><p class="ql-block">其他图片:花木琛网搜剪辑后期</p><p class="ql-block">题记短文:花木琛</p><p class="ql-block">诗词释义:花木琛整理编辑</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声声慢</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花木琛。湖北武汉人(一九八七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小学教师(中教高级)喜吟诗作画,好舞文弄墨。亦爱花好摄。2016年获中国银行户外风景摄影比赛三等奖,2018年获湖北大学人像摄影比赛二等奖。文学教学类有三十余篇散文、教学随笔、教学论文散见于省市国家级报刋杂志上。曾获网络文学平台现代诗歌大赛二、三等奖,散文跟评赛二等奖。2022.05月出版《与己书-诗歌卷》合集。2023.06月出版《与君书-散文卷》合集。2022年荣获中华文学社作家名录(诗歌)一等奖…</p><p class="ql-block">作者照片↑舒老师2023.10.06日拍摄于武汉市江夏区高新二路(佛祖岭大王山)粉黛乱子草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