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雁窝岛第一批北京知青纪念登岛60周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龚立人</p> <p class="ql-block"> 张晓鸥在微信《雁窝岛首批知青群》中对这次的聚歺作了简介:</p><p class="ql-block"> @鸥也:各位,今天以纪念赴边60周年为由而举行的聚餐,与以往几次十周年纪念方式有所不同,一是因病因事参加的人减少仅16位,二是形式改为每个人自我介绍为主,三是参加者多为猴年生人届八旬大寿,又加一层共同祝寿。</p><p class="ql-block"> 因此,从形式到内容不能说不丰富!这种形式的纪念恰好与我们大伙儿的年龄相符。</p><p class="ql-block"> 借纪念赴边60周年之机,本人谈三点心得:</p><p class="ql-block"> 一,60年前的10月11日,开启了左右我们整个人生的一扇大门。自从进入这扇大门之后,我们此后60年的人生之路,就再没有偏离这个轨道,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追求,不同程度的塑造了我们的个性!</p><p class="ql-block"> 二,很明确,我们是支青,而不是知青。我们是完全自愿并满腔热情的踏上了自愿支援边疆建设这条道路的比例极少的一批城市青年学生,“支边青年”是我们一生引以为傲的光荣称号!</p><p class="ql-block"> 三,今天,当我们这批支边青年满头白发步入了八旬老人的行列时,健康和快乐就成为了我们今后的人生追求。60年前的同一个方向,让我们结下了一生的友谊。这珍贵的友谊,将让我们携手快乐的度过未来的岁月,尽管年老体弱,尽管身患疾病,“美好青春将永存我心”!</p> <p class="ql-block"> 他提到因为大家年事已高,因病因事只有16人参加。且欢聚的方式创新了。以往十年大庆总是有会场,有主持人,我就曾经与彭娅萍一起主持过40年的大庆。此次改为每个人自己报告,发挥了群体作用,体现了群体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我曾在《惹人惊叹的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中写过这样的话:</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紫藤花是因为那令人惊叹的瀑布是由群体造成。单朵的紫藤花很小,蝶形,紫色,有淡淡的芳香,平淡无奇。而成千上万的紫藤花聚集在一起,那种壮观,那种气势,那种恢宏,纵使你是百花之王的牡丹也要自叹勿如。你在成片的紫藤花中找不到一朵特别耀眼的星,但你站得远一点看时,那每一朵花又都是星。这时你难道不觉得人类的境界原来远不如那紫藤花吗?</p><p class="ql-block"> “在紫藤花的世界里,每一朵花都是那么的平等;在紫藤花的瀑布中,每一朵花都那么竭尽全力地在奉献着自己的灿烂;在紫藤花的海洋上,每一朵花都在那自由、民主的氛围中露出迷人的笑容。那每一朵小小的紫藤花,追求的不是个人的成功,因为她们深知单个花朵是比不了玫瑰和牡丹的,所以只有整体的成功,才会有种族的成功。所以她们之间没有争斗,没有欺压,每一朵花都把自己的利益溶于追求整体的成功之中。”</p><p class="ql-block"> 这两段话,说明他们此次所采取的形式是成功的,大家不拘形式、不拘长短报告了55周年庆之后的各自的生活与经历。内容虽平淡但却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 我之所以说张晓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因为这位老伙计特立独行天马行空惯了,时不时发表令你惊掉下巴的言论。这次他又扔了一颗重磅炸弹。</p><p class="ql-block"> 张晓鸥提出:“很明确,我们是支青,而不是知青。我们是完全自愿并满腔热情的踏上了自愿支援边疆建设这条道路的比例极少的一批城市青年学生,“支边青年”是我们一生引以为傲的光荣称号!”</p><p class="ql-block"> 这段话我看了之后先是很纠结,在经过一番长考后突然明悟了,就如释迦尊者在菩提树下开悟了一般。</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纠结,是他撕碎了我59年来一个知识青年的自豪感。我从不后悔1964年没有考大学而报名去了北大荒,反而为此自豪。但晓鸥他说我不是知青,而是“支青”,脑子实在有些个转不过这个弯来。</p><p class="ql-block"> 整整一个晚上,“知青”与“支青”如两个高速旋转的粒子团不停地碰撞,最后湮灭了,沉寂了……,于是突然明悟了。</p><p class="ql-block"> “支青”者“支边青年”也。1968年以后的知青是被动的,批发的。而1963、64、65年的前老三届是自己主动报名,自愿的,精神上高了一个境界。</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释然了。</p><p class="ql-block"> “老子的“名,可名,非常名”的至高无尚的境界居然在每一朵小小的紫藤花上得到了淋漓尽致体现,这正是我说的在观赏紫藤花时可使自己的淡然和超脱的境界得以提升的原因,这正是我要赞颂紫藤花的缘由。(摘自龚立人所著《惹人惊叹的紫藤萝瀑布》一文)”</p><p class="ql-block"> 但我还是叫自己为“知青”吧,习惯成自然了。“名,可名,非常名”嘛!</p> <p class="ql-block"> 如今这些老兄弟姐妹们大都八十高龄,大部分属“猴”,所以有集体过生日一项议程。</p><p class="ql-block"> 大家也都无欲无求了。只精神层面的追求并不停歇。认识到自己是“支边青年”,这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又一个肯定。</p><p class="ql-block">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从人类动机的角度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强调人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求处于从属地位。而这些老人现在最主要的需求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塔的塔尖“自我实现”。这种体现自我价值的精神需求才是他们最需要的,其它当退居从属地位。</p><p class="ql-block"> 晓鸥提出的“支青”恰恰滿足了这种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女王彭娅萍。进入庆生程序。因为好多人属猴,蛋糕只一个,生日桂冠也就只有一个,当然由女王戴皇冠。</p> <p class="ql-block">苗世春在微信中祝:猴子们过八十大寿生日,分享生日蛋糕,猴哥姐弟妹们生日快乐🎂🎂🎂🍇🍇🍎🍎🍎👍👍👍😊😊😊</p> <p class="ql-block"> 一窝猴在插蜡烛。前排左起崔淑兰、左继业、彭娅萍、马宜生、沈义贤。后排罗明钊、徐一鸣、马恒。</p> <p class="ql-block"> 看到猴群分食蛋糕的场景,我想起了他们在雁窝岛青年队时,在大食堂吃饭的情形,那时朝气蓬勃的少男少女们转瞬已满头华发老态龙钟了。岁月的毫不留情,光阴的残酷无比,但他们却心态平和,还保有追求精神陶冶和快乐的童真。我双手为他们点赞。</p> <p class="ql-block"> 以下的这几张照片是聚歺前,他们在“大鸭梨”前相互等候与攀谈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左起罗明钊、徐一鸣、苗世春、张宪美。</p><p class="ql-block"> 说起罗明钊,另一番回忆。我们认识于1958年,我们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大院长大,他住红一楼,我住林园七楼。我们同在十九中上学,时常一起上学,一起玩。后我初三转去中央民族学院附中才分开,没想到在雁窝岛上又相遇。</p> <p class="ql-block"> 这一张有两个特殊的嘉宾,他们不是63年首批雁窝岛知青。</p><p class="ql-block"> 葛月波,王宝林的夫人,在宝林仙逝后她经常参加聚会。她原是二分场的北知。她与王宝林结婚后从二分场调来雁窝岛。</p><p class="ql-block"> 苏英,张晓鸥的夫人。晓鸥好吃,苏英原是《食品》杂志的主编,我想是那时追上的吧🤭🤗🤫</p> <p class="ql-block"> 63年到雁窝岛的第一批北知是我第二批的先驱。我在展览会第四展室讲解的重头内容之一就是介绍63年北京知青在八五三的事迹。其中就提到王学英、朱玉珍、张有、纪德贵、崔淑兰、李红旗……</p><p class="ql-block"> 朱玉珍就是我写的《风雪中前进的集体》一文中唱的那首《钢一连连歌》中朱军长的孙女。</p><p class="ql-block"> 待64年我们到雁窝岛后,我们两批人很快就融为一体。所以两批人回城经常相聚,每十年大庆都相互参加,55周年的两批人合在一起搞庆典。</p> <p class="ql-block"> 张晓鸥搂着别人的老婆彭娅萍又看向别处,娅萍应给他一巴掌。笑谈。</p><p class="ql-block"> 此二人是他们这批中最活跃分子,加上马宜生,他们仨是这次活动的主创。</p><p class="ql-block"> 这次微信中发来贺信的有:纪德贵、杜新慧、关朗星、杨家华、刘贺芬、张惠芝、余士坚。</p><p class="ql-block"> 这次的又一收获是王兆庚入群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63年的老伙计们:</p><p class="ql-block">祝愿你们永远和聚会时一样风采依旧;</p><p class="ql-block">祝愿你们永远心情愉悦远离烦恼苦闷;</p><p class="ql-block">祝愿你们克服病痛保重身体更加长寿;</p><p class="ql-block">希望潜水运动员们偶尔也冒个泡泡。</p><p class="ql-block">也希望你们能记住我龚立人号.虚空子。</p> <p class="ql-block">龚立人 2023/10/30 写于天津海河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