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朝,公元1636年至1912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计12帝。从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后金起共历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大清”算起历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共268年10帝。1644年清入关前都城在盛京(今沈阳),入关后都城搬北京。</p> <p class="ql-block"> 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中的最后一个王朝,与我们今天接得最近,现今或许还能感受到这个王朝的一些温度。1616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浴血奋战,脱离了大明统治,统一了女真及东北各少数民族,建立了“大金”政权(史称后金),为后来建立统一的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1636年努尔哈赤在与明朝的战争中病亡,皇太极称帝,并改国号大清,定都沈阳。1643年皇太极死后传位给六岁的儿子福临(即顺治帝)。1644年,皇太极的弟弟、摄政王多尔衮抓住镇守山海关明将吴三桂投清的有利战机,举兵入关南下攻取北京,李自成的大顺朝退出北京,清王朝将大清的政治中心搬到北京,顺治成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掀开了统一天下的大序幕。</p><p class="ql-block">经过平定大顺和南明残余政权,皇太极之孙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乱,北伐葛尔丹,统一蒙古诸部,收复台湾,实现了政权的统一。随后康熙之孙乾隆收复了脱离中华版图千年的西域,并改名“新疆”,重新纳入中国版图;将吐蕃更名西藏(元朝时西藏纳入中国版图,那时候的西藏被称为乌斯藏,唐宋时期西藏被称为吐蕃),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国土面积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南沙群岛,国土面积达130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50多个民族,国家空前统一。</p> <p class="ql-block">自此,<b>乾隆时期的清朝进入鼎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解决了各民族之间混乱割据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大团圆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在末期留给后世领土最大的王朝(从而奠定了新中国版图),大清真正成为多民族统一的强大王朝,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这是中国历史上所有封建王朝所不具有的历史功绩。</b></p><p class="ql-block">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统治下,采取仁政理念,一方面限制贵族特权,调和满州贵族与汉族精英层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土地和财税政策的调整改善民生,消除老百姓对新政权的抵触情绪,使得社会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清朝走向鼎盛时期,史称康雍乾盛世。</p> <p class="ql-block"><b>自嘉庆朝开始,清王朝的统治开始出现问题,</b>统治阶层奢靡之风,官僚阶层的腐败之风,土地高度集中等问题长期达不到解决,农民被逼上绝路,爆发各种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白莲教起义、捻军起义等,极大地消耗了清王朝的生气。<b>特别是清王朝没有能够及时看到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及各国政府的改革浪潮,没有能够与世界接轨,与时代接轨,反而以“天朝上邦”自居,固步自封,闭关锁国,失去了战略机遇期。</b>1840年后清朝多次遭到列强入侵,英帝国对华发动的鴉片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和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朝相继战败,在世界列强的分割包围和船坚利炮下签定了多个不平等条约,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导致国土沦丧,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p><p class="ql-block">1911年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原世凯逼清帝溥义逊位,隆太后接收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在内忧外患中寿终正寝,统治了276年的封建王朝从此结束。1912年孙文(孙中山)以绝对优势当选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也正式宣告中华民国成立。</p> <p class="ql-block"><b>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b>(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自称“天命汗”,女真族,建州女真首领、后金第一位大汗、清朝实际奠基者。生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护河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抚顺新宾县西南)。</p> <p class="ql-block">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他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原是元朝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明永乐三年(1405年)应明成祖朱棣的招抚入京朝贡,封授建州卫指挥使,后掌建州左卫,晋升至右都督。在努尔哈赤十岁时母亲病逝,继母那拉氏为王台族女,对其很刻薄。努尔哈赤十九岁时不得不分家生活,仅获得少量家产。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等人以挖人参、采松子、摘榛子、拾蘑菇、捡木耳等方式为生。他常至抚顺关马市与汉人、蒙古人进行贸易活动。在此期间,努尔哈赤习得蒙古语,对汉语也有了基本的认知。努尔哈赤喜欢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自谓有谋略。</p><p class="ql-block">万历十一(1583)年,明軍围剿经常袭扰辽东一带的阿台地方反明势力,努尔哈赤的祖父与父亲死于战火。噩耗传来,年方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本想起兵报父仇,但势孤力单,无可奈何,努尔哈赤乃诿过于建州左卫图伦城主尼堪外兰,指责其唆使明兵杀害父、祖,奏请明军执送尼堪外兰。不料这一要求,竟惹恼了骄横跋扈的明朝边将,被视为无理取闹,一口拒绝,并宣称要于甲板筑城,令尼堪外兰为“满洲国主”,因而尼堪外兰威望大升,“于是国人信之,皆归尼堪外兰”,甚至连亲族子弟也“对神立誓”,欲杀努尔哈赤以归之。</p><p class="ql-block">努尔哈赤遇到额亦都等人拥戴,用祖、父所遗的十三副甲胄(清代铠甲,包括甲和胄两部分)起兵,开始统一建州女真各部的战争。他回到建州之后,派人质问明朝为什么杀害其祖父、父亲。明朝归还努尔哈赤祖、父遗体,并给他“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努尔哈赤重新收整旧部,部众有安布禄、安费扬古父子等,加之新收部众额亦都等共有数十人。同年(1583年),努尔给赤被明廷任命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在统一女真各部的兼并战争中统一了建州各部。</p> <p class="ql-block">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受封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其后,经过二十余年征伐,统一了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以北的女真诸部。在此期间,他<b>建立八旗制度</b>,设议政王大臣,与八旗旗主共议朝政,并创制满文。</p> <p class="ql-block">随着军事力量的日益强大,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于赫图阿拉建立“大金”(后金),自立为汗,建元天命。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反明。在<b>萨尔浒之战中,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原则,大败明军</b>,势力进入辽河流域。在相继攻克沈阳、辽阳和辽河以东七十余城后,于天命六年(1621年)迁都辽阳。天命十年(1625年)迁都沈阳,占领了辽东大部地区。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挥军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被宁前道袁崇焕所败,旋病死,年68岁。初谥武皇帝,后累次加谥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庙号太祖。葬沈阳福陵。</p> <p class="ql-block"><b>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b>(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生于费阿拉城(今辽宁抚顺新宾县旧老城)。后金第二代君主(1626年10月20日—1643年9月21日,在位17年,其间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大清)。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后叶赫纳拉氏。</p><p class="ql-block">天命元年(1616年)被封为和硕贝勒,在四大贝勒中按年龄排行第四。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继承汗位,年号天聪。即位之后,励精图治,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皇太极新政),加强中央集权。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解除后顾之忧。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明朝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实行满汉一体,保护汉人,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强兵力。天聪九年(1635年)平定察哈尔部,统一了漠南蒙古,并且获得“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是皇帝的印玺。其方圆四寸,上钮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同年 ,统一族称为“满洲”。</p> <p class="ql-block"><b>收复漠南蒙古(内蒙古)</b></p><p class="ql-block"> (明朝时期把元顺帝赶回草原,蒙古分为瓦剌和鞑靼两部,至明末再分裂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部。 漠南蒙古即今内蒙古,漠北蒙古即今蒙古国,漠西蒙古即今新疆)</p> <p class="ql-block">元朝灭亡后,朱元璋和朱棣发动了几次北伐,在明朝重兵打击和内外交困之下,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大蒙古帝国爆发了长达百年的内乱和分裂,直到明朝中期正德年间,蒙古的达延汗才重新统一蒙古,并把蒙古部族分成左右翼六个万户,其中察哈尔,兀良哈,喀尔喀三部属于左翼,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三部属于右翼。达延汗在蒙古实行的是分封制,而这种体制是极容易造成分裂的制度(内外蒙古分裂的社会基础)。随着达延汗的去世,蒙古大汗的权威逐渐跌落,到了十七世纪初期,蒙古又回到了部族分裂状态,导致当时蒙古大汗林丹汗只能命令直接统领的察哈尔部,其他各部各行其是,在这样背景下,林丹汗开始东征西讨,希望和祖先一样再次统一蒙古。然而,蒙古的再次统一必然会损害其他部族世袭贵族的利益,甚至可能被林丹汗清算(当时清朝已在辽东地区崛起),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和察哈尔部不和的科尔沁部便直接投奔了清朝,科尔沁所在的通辽地区也成为清朝的领土,直接威胁林丹汗和察哈尔部。林丹汗被迫向西迁徒,意先兼并西部右翼蒙古诸部,积蓄实力再图东征。然而怕被兼并的右翼蒙古诸部步科尔沁后尘背叛林丹汗,投降了清朝。公元1634年,清朝的皇太极统率满八旗和蒙古诸部击败林丹汗,林丹汗远逃青海并死在了那里。至此,成吉思汗创建的蒙古国正式灭亡。</p><p class="ql-block">1636年,漠南蒙古(内蒙古)16部拥立皇太极为“博克达彻辰汗”(蒙古大汗),漠南蒙古正式纳入了清朝版图。这些拥立皇太极的蒙古诸部都在现今的内蒙古地区,于是清朝就在内蒙古确立了统治地位,所谓满蒙联盟事实上是清朝和内蒙古的联盟。</p><p class="ql-block">清朝把麾下的蒙古诸部改编为旗,并分配人口,划定牧场,任命蒙古贵族担任世俗的札萨克(旗长),拥有旗内的政治、军事、司法全权。清朝按照旗长们的地位和功劳,分别授予旗长们亲王、郡王、贝勒等爵位。如此,降清的蒙古诸部不仅保住了既有利益,而且同清朝利益绑定在一起,成为清军入关的根据地和重要力量。</p><p class="ql-block">早在达延汗死后,喀尔喀部就分裂成两部分,一部分向南迁徒,后来和其他部族一起投降清朝,留在内蒙古。另外一部分则留在故地,逐渐占领了外蒙古全境,称为喀尔喀蒙古,清朝崛起时他们没有投降,而是做了清朝的附属国。</p><p class="ql-block">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大清”。次年迫使朝鲜臣服。此后不断对明朝作战,崇德七年(1642年)赢得松锦大战,生俘洪承畴,宁锦防线彻底崩溃,为清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坚实的基础,入主中原成为必然之势。在降服松山、锦州后,清军占领了除宁远外的明朝关外全部城镇。同年再次遣军入塞,连破远至山东的八十余城。</p><p class="ql-block">崇德八年八月庚午日(1643年9月21日)皇太极去世,时年五十二岁,在位17年,庙号太宗,累加谥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第九子福临即位。</p> <p class="ql-block">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朝第三位皇帝(1643年—1661年在位18年),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初名方喀拉,自号臆庵道人。清太宗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p><p class="ql-block">福临六岁登基,改元顺治,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同年,迁都北京。</p> <p class="ql-block"><b>清军入关</b></p><p class="ql-block">清军入关是指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满洲贵族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击败李自成、攻占京师(今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七日,满洲贵族调满、蒙、汉兵,几乎倾巢出动,由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南下。此次清军的行军路线,计划仍采用过去入关南下的路线,即绕过山海关,由长城突入。四月十五日,清军进至翁后(今辽宁阜新附近),接到镇守山海关的明辽东总兵吴三桂的“乞师”书,立刻改道向山海关进军。山海关,依山临海,形势险要,是明长城东部的重要关口。吴三桂在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时,他已率精锐入山海关,李自成曾对其招降,因爱妾陈圆圆被大顺军将领霸占拒降,双方发生激战。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大顺军数千骑兵进逼山海关西罗城下,城北翼一支明军起义归顺李自成,山海关城陷在即。</p><p class="ql-block">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疾驰至山海关,吴三桂开关迎入。在吴三桂与清兵两军合力下,李自成起义军寡不敌众,只好撤退,于是山海关大门洞开,清军大批进关驰入中原。同年十月清朝定都北京,随后逐渐建立了对全中国的统治。</p><p class="ql-block">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p> <p class="ql-block">逃人法</p><p class="ql-block">逃人法是清朝为严禁八旗奴仆逃亡和其他八旗人员逃旗而颁布的法令。天命十一年(1626年) 始颁,顺治五年题准,逃人窝家正法,妻子家产,籍没给主。顺治十三年又题准,凡逃一次者面上刺字,二次者正法。顺治十四年又定,窝犯免死,责四十板,面上刺字,家产、人口给予八旗穷兵。康熙七年覆准,三次逃者,绞监候。二十二年又复准,三次逃者免死,发往宁古塔与穷兵为奴。乾隆八年定,不知为逃人误行容留者,六个月内免议。嘉庆六年又定,三次逃人发往黑龙江等处当差。对逃人及窝主的惩罚,日益宽弛。</p> <p class="ql-block">福临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福临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为了恢复战乱破坏的农业经济,顺治十年(1653年)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顺治十四年(1657年),又积极鼓励垦荒。同年,编成《赋役全书》( 《赋役全书》又名《条鞭赋役册》,明清两朝记载各地赋役数额的册籍,是官府公布的征收赋税税则)颁布天下,使濒于绝境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转机。面对全国出现的抗清高潮,福临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一方面实行“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畴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使局势逐渐好转。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进占云南省城。至此,除地处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外,全国大规模的抗清武装力量基本被平定。</p><p class="ql-block">顺治十八年(1661年),福临去世,终年二十四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p> <p class="ql-block">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自号体元主人,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p><p class="ql-block">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开始真正亲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鳌拜</b></p><p class="ql-block">鳌拜(约1610年—1669年),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权臣。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八门提督卫齐第三子。</p><p class="ql-block">鳌拜出身将门,精通骑射。早年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攻克皮岛,参加松锦之战,平定农民起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皇太极病逝后,拥戴皇九子福临即位,成为议政大臣,位极人臣。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去世后,接受遗诏成为顾命辅政大臣,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在索额图、黄锡衮、王弘祚等人支持下,逮捕鳌拜下狱论罪,囚死于牢中。</p><p class="ql-block">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念其旧劳,追赐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雍正时期,赐予祭葬,复一等公,加封号“超武”,世袭罔替。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追覆鳌拜功罪,命停袭公爵,仍袭一等男。</p> <p class="ql-block">康熙九年,肃正朝纲,恢复内阁制度,颁布《圣谕十六条》。成年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澎湖海战,统一台湾;挫败沙俄侵略军,签订《尼布楚条约》,确保中国对黑龙江流域的主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标榜仁政,笼络汉族士人,同时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但是康熙帝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p> <p class="ql-block"><b>平定三藩之乱</b></p> <p class="ql-block">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一说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p><p class="ql-block">清廷入关后为平息南明和其他反清势力的反抗,清廷封云南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为藩王。三藩在所镇守的省份权力甚大,远超过当地地方官员,并可掌控当地军队、税赋等。</p><p class="ql-block">三藩的建立和其势力的养成,是清廷利用明朝降将平定及镇守南方的结果。清廷入关之后,因为八旗兵力不足,为了对付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小朝廷的反抗,不得不依靠明朝的降官降将充当前驱,从事招抚及武力镇压。在明朝降将中,以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四人替清朝出力最大,所以均受封为王。他们所率领的军队成为八旗以外的重要力量。经过二十年的斗争,坚决抗清的农民军失败了,南明的腐朽政权也垮台了。这时清廷把八旗基本力量放置在北方,以保卫京师及驻防各重要城池,而南方就暂让给吴三桂等去镇守。吴三桂驻云南,尚可喜驻广东,耿精忠(耿仲明之孙)驻福建,这样便形成了三藩。三藩之外,还有一个孔有德。但是孔有德在同农民军李定国作战时失败自杀于桂林,其子也被李定国所杀,所以无人袭封,仅有一女孔四贞嫁给孙延龄,清廷即以孙延龄为将军代领其众,驻守桂林。</p><p class="ql-block">拥兵自重。三藩各拥重兵,久据数省。平南、靖南二藩各有兵力十五佐领,绿营兵各六七千,丁口各两万;平西王所属兵力五十三佐领,绿营兵一万二千,丁口数万。吴三桂功高兵强,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清廷又擢升其部将王辅臣为陕西提督,李本深为贵州提督,吴之茂为四川总兵,马宝、王屏藩、王绪等十人为云南总兵。三藩势力几及全国之半。</p><p class="ql-block">吴三桂初镇云贵,清廷曾准予便宜行事,云、贵督抚全受他节制,所除授文武官员,号称“西选”,“西选”之官几遍各地。当时有“西选之官遍天下”之说。顺治十七年,云南省俸饷九百余万,加以粤闽二藩运饷,年需两千余万。邻近诸省挽输不足,则补给于江南,致使清朝财赋半耗费于三藩。三藩各据一方,互通声气,广布党羽,实际上已成为割据势力。</p><p class="ql-block">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吴三桂军由云、贵而开进湖南,几乎占据湖南全省。进而占据四川,四川官员纷纷投降。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湖北、河南还有台湾的明郑等地都有汉官、汉兵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一些地区的农民、奴仆都迅速响应。</p><p class="ql-block">此后,吴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再向北发展,康熙帝抓住机会调整战略、安排兵力。他首先坚决打击吴三桂,而对其他的反叛者却实行招抚,通过分化力量而孤立吴三桂。军事上仅以湖南为进攻的重点,同时能够充分信任汉将,这样就鼓舞了朝廷军队的士气。在耿精忠、尚之信归顺清廷之后,吴三桂于1678年(康熙十七年)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大封诸将。其实这时的吴三桂已到了穷途末路。他积郁而死后,将所谓的“帝位”传给孙子吴世璠。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军进入云南省城昆明,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对于清廷来说,是巩固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b>统一台湾之战</b></p> <p class="ql-block">清统一台湾之战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b>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于澎湖海域歼灭明郑军主力,收复澎湖、台湾,统一全国领土的作战。</b></p><p class="ql-block">郑成功于收复台湾的次年去世,其子郑经嗣立。清朝屡次招抚,均被郑经拒绝。后郑经病死,郑经子郑克塽嗣立。这时清朝的政策已由招抚变为进剿。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命郑成功的降将施琅率水军2万人,战船230余艘,进军澎湖。郑军大将刘国轩率军2万,战船200艘,防守澎湖。由于六月台风较多,不利海战,故刘国轩认为施琅只是虚张声势,所以毫无防备。当施琅率领的清军水师突然出现在澎湖海域时,刘国轩惊惶失措,仓促迎战。施琅分派左右各50艘战船,夹击郑军;而自己则率56艘战船从中央突进。澎湖被占领后,郑氏王朝已无力抵抗清军,只得投降,结束在台湾历经22年的统治,台湾也因此成为清朝的领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朝占领台湾后,就如何管理台湾的问题,又引发了清廷内部一场“弃留”之争。康熙帝明确指出:“台湾弃取关系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据此,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在台湾设置一府(台湾府)三县,总兵官一员,兵八千;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隶属于福建省。从此,台湾和大陆统一起来,其行政建制与内地划一。</p> <p class="ql-block"><b>雅克萨之战</b></p> <p class="ql-block">雅克萨(今中国漠河黑龙江主航道以北的俄罗斯阿尔巴津诺)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p><p class="ql-block">十六世纪初俄罗斯统治者由欧洲一个不大的公国,逐步对外侵略扩张。明崇祯五年(1632年),沙俄扩张至西伯利亚东部的勒拿河流域后,建立雅库茨克城,作为南下侵略中国的主要基地。从此,它便不断地派遣武装人员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p><p class="ql-block">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沙俄雅库茨克长官戈洛文派波雅科夫率兵132人沿勒拿河下行南侵,于这年冬天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领土。十一月,这些侵略者到达精奇哩江(今结雅河)中游达斡尔头人多普蒂乌尔的辖地后,四处抢掠,灭绝人性地杀食达斡尔族人,被黑龙江地区人民称为“吃人恶魔”。次年夏初,精奇哩江解冻后,这伙匪徒闯入中国东北部最大的内河黑龙江,沿途遭到中国各族人民的抗击。后由于后金在明末在关外与明帝国交战,无瑕顾及黑龙江流域沙俄的觊觎,导致爆发雅克萨之战。 </p><p class="ql-block">雅克萨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市以东黑龙江北岸(今俄罗斯阿尔巴金诺)。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满族的祖先肃慎族就生活在这里。从唐到明的历代朝廷,都在这里设置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清朝建立之后,继续对这一地区行使管辖权,加强统治。除设盛京将军(驻今辽宁沈阳)、宁古塔将军(驻今黑龙江宁安)和黑龙江将军(驻今黑龙江瑷珲)外,还把当地居民编为八旗。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吉林、黑龙江将军所辖的各镇,在沿江重要地区建立船厂,设置仓屯,陆上开辟台站驿道,发展水陆交通运输,进一步加强了边境地区与内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17世纪上半叶,沙俄由于国力迅速增强,急剧向外扩张。自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起,沙俄远征军曾多次入侵黑龙江流域,烧杀抢劫,四处蚕食。顺治末年至康熙初年,沙俄利用清廷忙于国家统一和平定三藩之乱,侵占了中国领土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和雅克萨等地,并在那里构筑寨堡,设置工事。还以此为据点,不断对黑龙江中下游地区进行骚扰和掠夺。</p><p class="ql-block">对沙俄军的上述侵略行径,康熙帝多次遣使进行交涉、警告,均未奏效。这使康熙帝认识到,只有使用武力,才能驱逐沙俄侵略军。为此,他于平定三藩之乱的第二年(1682年),即赴关东东巡,了解那里特别是黑龙江流域的情况,并就准备驱逐沙俄侵略军采取了几条措施:一是加强侦察和封锁。康熙帝命副都统郎坦、彭春和萨布素率兵百余名,以捕鹿为名,渡黑龙江,侦察雅克萨的地形、敌情;又派当地达斡尔、索伦族头人随时监视敌情变化;令蒙古车臣汗断绝与沙俄军贸易,以封锁侵略者。二是令萨布素率部在瑷珲筑城永戍,并和家属一同进行屯垦。三是在瑷珲至吉林途中,共设驿站19个。四是加紧造船,保证军粮由松花江、黑龙江及时运抵前线。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清军派人勒令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迅速撤离。俄军头目不予理睬,反而派人窜至瑷珲抢掠。萨布素将其击败,并将黑龙江下游沙俄侵略军建立的据点全部焚毁,使雅克萨成为一座孤城。</p><p class="ql-block">顺治六年(1649年),雅库次克长官派哈巴罗夫率兵70名从雅库次克出发,于这年末侵入黑龙江,强占中国达斡尔头人拉夫凯的辖区,其中包括达斡尔头人阿尔巴亚的驻地雅克萨城寨(今黑龙江左岸阿尔巴金诺),遭到当地人民的抵抗。哈巴罗夫将同伙交由斯捷潘诺夫率领,自己回雅库茨克求援。次年夏末,哈巴罗夫率领138名亡命之徒,携3门火炮和一些枪支弹药,再次侵入黑龙江,强占雅克萨城,不断派人四出袭击达斡尔居民,捕捉人质,掳掠妇女,杀人放火。九月底,哈巴罗夫又率领侵略军200余,乌扎拉河口(今宏加里河)中国赫哲人聚居的乌扎拉村, 强占城寨,蹂躏当地居民。英勇的赫哲人民奋起抗击,并请求清政府予以支援。</p><p class="ql-block">顺治九年(1652年)二月,清政府令宁古塔章京(官名)海包率所部进击,战于乌扎拉村,打死沙俄侵略者10人,打伤78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六月,宁古塔都统沙尔瑚达率战舰40艘同侵略军激战于松花江下游,歼敌270人。</p><p class="ql-block">顺治十七年(1660年)宁古塔将军巴海率水军破敌于古法坛村,斩首60余级,溺水死者甚众。经过中国军民的多次打击,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侵略军一度被肃清。后来,沙俄侵略势力又到雅克萨筑城盘踞。清政府虽多次警告,都无济于事。在同沙俄的长期交涉中,清朝皇帝看到,若非“.威,则罔知惩畏”,于是决意征剿。同时也认识到,“昔发,不足而停止。二是沙俄侵略军虽为数不多,但由于“筑室散处,耕种自给”, 加上尼布楚人与之贸易,故使其得以生存。于是造成“我进彼退、我退彼进,用兵不已, 边民不安”的局面。</p><p class="ql-block">针对这种情况,康熙采取恩威并用、剿抚兼施的方略,即发兵扼其来往之路,屯兵永戍黑龙江,建立城寨,与之对垒,进而取其田禾,使之自困。同时再辅以严正警告。如果侵略军仍执迷不悟,则坚决予以翦灭。为此,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边防建设,准备剿灭沙俄侵略军:侦察地形敌情,派兵割掉侵略军在雅克萨附近种植的庄稼,又令蒙古车臣汗断绝与俄人的贸易,以困惫和封锁侵略者;屯戍要地,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十二月,决定调乌喇(今吉林市北)、宁古塔兵1500人往黑龙江城一带,驻扎爱珲、呼玛尔(今呼玛南)。后鉴于两处距雅克萨路途遥远,令呼玛尔兵改驻额苏里(今俄斯沃特德内西南)。次年七月,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率军进驻额苏里。九月,确定在爱珲筑城永戍,预备炮具、船舰。同时派乌喇、宁古塔兵五六百人、达呼尔(今黑龙江嫩江县境)兵四五百人,调往爱珲一带;修整战具,设置驿站,运储军需。这些措施,适合当时东北边防斗争的需要和特点。</p><p class="ql-block">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勒令盘踞在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撤离清领土。侵略军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窜至爱珲劫掠,清将萨布素将其击败,并将黑龙江下游侵略军建立的据点均予焚毁,使雅克萨成为孤城。但侵略军负隅顽抗。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月二十三日,为了彻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命都统彭春赴爱珲,负责收复雅克萨。</p><p class="ql-block">四月,清军约3000人在彭春统率下,携战舰、鸟枪、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从爱珲出发, 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五月二十二日抵达雅克萨城下,当即向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发出通牒。托尔布津恃巢穴坚固,有兵450人,炮3门,鸟枪300支,拒不从命。清军于五月二十三日分水陆两路列营攻击。陆师布于城南,集战船于城东南,列炮于城北。二十五日黎明,清军发炮轰击,侵略军伤亡甚重,势不能支。托尔布津乞降,遣使要求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雅克萨。经彭春同意后,俄军撤至尼布楚(今涅尔琴斯克)。清军赶走侵略军后,平毁雅克萨城,即行回师,留部分兵力驻守爱珲,另派兵在爱珲、墨尔根(今黑龙江嫩江)屯田,加强黑龙江一带防务。</p><p class="ql-block">沙俄侵略军被迫撤离雅克萨后,贼心不死,继续拼凑兵力,图谋再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莫斯科派兵600增援尼布楚。当获知清军撤走时,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率大批沙俄侵略军再次窜到雅克萨。俄军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报,即下令反击。</p><p class="ql-block">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托尔布津不理。八月,清军开始攻城,托尔布津中弹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挥,继续顽抗。八月二十五日,清军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p><p class="ql-block">沙俄侵略军被围困,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军, 最后只剩66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清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答应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p> <p class="ql-block">雅克萨反击战结束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双方于尼布楚正式谈判。鉴于当时西北地区准噶尔部噶尔丹配合沙侵扰喀尔喀蒙古,割据叛乱势力十分猖獗,为避免两线作战,集中精力平定准噶尔,康熙指示谈判代表做出让步。而俄罗斯因军事上未能得逞,加上远征克里米亚失败,战线过长,竭力想保持既得侵略权益,也不得不做出相应妥协。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中俄尼布楚约》。</p><p class="ql-block">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在辽阔的东北边界为保卫边防而进行的长期反复斗争的一次胜利,它挫败了沙俄跨越外兴安岭侵略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企图,遏制了几十年来沙俄的侵略,使清东北边境在以后一个半世纪里基本上得到安宁,谱写了一曲反侵略斗争的凯歌。</p><p class="ql-block">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队反击沙俄军队入侵的一次重要战争。此战的胜利,有力地制止了沙俄向黑龙江流域进行侵略的计划,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表现了中国各族人民不屈服于外国侵略反抗的英勇精神。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是中俄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此战的胜利为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b>《尼布楚条约》</b></p> <p class="ql-block">《尼布楚条约》,俄方称“涅尔琴斯克条约”,是中国清朝和沙皇俄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国际条约。</p><p class="ql-block">雅克萨之战后,中俄就东段边界等问题进行交涉。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俄历创世纪年7197年8月28日),中方代表索额图、佟国纲等与俄方代表戈洛文等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p><p class="ql-block">《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签定的第一个平等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 第一,格尔毕齐河、额尔古纳河往东到海,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流域,包括库页岛(现称萨哈林岛)归中国。库页岛往西到格尔毕齐河、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以南,整个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的土地都归清朝;第二,双方不得收纳对方逃亡人口,有的要归还;第三,雅克萨地方俄人所建城堡须尽行拆毁;第四,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以过界往来,进行贸易互市;第五,两国永敦邦谊。就是中俄两国世世代代和平。《尼布楚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p><p class="ql-block">根据《尼布楚条约》,中国失去了约25万平方公里领土。具体而言,条约导致清朝失去了贝加尔湖以东富饶的30万国土,以及包括勘察加半岛和整个乌第河流域在内的共计300万国土被设为待议地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个条约平等的。但是索额图奉康熙之命也做了一定的让步,即没有把尼布楚收回来。这是中俄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对外第一个平等的条约。这个条约意义很大,划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暂时遏制了俄军对外兴安岭以南中国领土的侵犯。中俄在东北地区相对的社会和平安定,一直维持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侵略之前大约有170年的和平安定时期。《中俄尼布楚条约》的文本,有满文本、蒙古文本、俄文本、拉丁文本,一共四种文本。拉丁文本算正本,双方代表在上面签字。满文本、蒙古文本和俄文本是副本,条约签订之后,就在边界定了界桩。</p> <p class="ql-block">三征葛尔丹,收复外蒙古</p> <p class="ql-block">作为千古一帝的康熙,为啥在雅克萨反击战打了胜仗后还要割让土地呢? 主要是因为噶尔丹的叛乱。</p><p class="ql-block">雅克萨反击战沙俄军队遭受重创、守城士兵只残存几十人,在雅克萨城旦夕被攻下的情况下,沙俄被迫同意和谈。清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双方于尼布楚正式谈判。鉴于当时西北地区准噶尔部噶尔丹配合沙侵扰喀尔喀蒙古,割据叛乱势力十分猖獗,为避免两线作战,集中精力平定准噶尔,从战略上考虑,康熙指示谈判代表做出让步。作为首席谈判代表索额图等人在出发前向康熙帝奏陈:“尼布楚、雅克萨既系我属所居地,臣等请如前议,以尼布潮为界,此内诸地均归我朝。”康熙帝指示:“尔等初议时,仍当以尼布潮为界。彼使者若恳求尼布潮,可即以额尔古纳为界。”康熙帝考虑到,噶尔丹正在进攻喀尔咯,希望尽早与沙俄划定国界,腾出手来对付噶尔丹,为此作出了重大让步。有人说,是索额图谈判不利导致,尼布楚条约割让了土地,实则不然,是他奉行了康熙的旨意。之所以丢掉这么大一块土地,是与噶尔丹的叛乱有关,那么噶尔丹是谁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征噶尔丹是指清朝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军三次征伐漠西蒙古(卫拉特)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历史事件,是平定准噶尔噶尔丹的叛乱之战。</p><p class="ql-block">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新疆崛起的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为割据西北、统治蒙古诸部,重建大蒙古国,在俄国政府的怂恿和军事援助下,噶尔丹举兵进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又借口追击土谢图汗部余众进军内蒙古,和清朝发生军事冲突。葛尔丹一路打到乌兰布通地区,距离北京仅有700里,外蒙古大汗们战败后随即带领部族南下,投奔清朝寻求庇护。</p><p class="ql-block">在康熙皇帝看来,要保护北京就必须击败噶尔丹。内蒙古和外蒙古同宗同源,要保护内蒙古盟友的利益,就必须保护外蒙古部族。康熙帝为确保边疆安定,三次亲征漠北。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任命裕亲王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恭亲王为安北大将軍,康熙亲率一部起兵分三路,到乌兰布通和噶尔丹决战。清军大破噶尔丹以万余骆驼组成的防御营地(驼城),噶尔丹败归科布多,伺机而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昭莫多之战,清军歼敌数千,击溃噶尔丹主力军队,噶尔丹兵败流窜,众叛亲离,次年绝望而死。</p><p class="ql-block">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清朝和外蒙古关系,外蒙古王公贵族为了保护自己利益,决定降清归顺清朝统治。清朝与他们订立盟约,划分牧场,设立旗盟,每年调拨45万两银和大量粮食供养外蒙古的王公贵族和牧民,外蒙纳入清朝版图,也为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奠定基础。</p> <p class="ql-block"><b>多伦会盟</b></p> <p class="ql-block">多伦会盟又称七溪会盟、多伦诺尔会盟、康熙会盟是康熙为加强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清初喀尔喀蒙古各部纷争,牵扯到俄国干涉和噶尔丹插手,事情相当复杂。喀尔喀内部纷争,不能诉诸武力,只能协商调解。于是,康熙帝要亲自调解其内部的矛盾与纷争,亲临塞外,主持会盟。于康熙三十年(1691)在多伦诺尔(多伦)与蒙古各部贵族进行的会盟。</p><p class="ql-block">康熙三十年(1691年)四月,康熙帝亲率官兵到达距北京800里的多伦诺尔(多伦)驻营。喀尔喀蒙古三大部、内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贵族的营帐,以康熙帝大营为中心,众星捧月,四面环绕。从五月初一日到初六日,进行会盟。</p><p class="ql-block">多伦诺尔蒙古语为七溪、七星潭之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其三部10万众南下投清。康熙为安置喀尔喀蒙古,并加强对其管理,遂决定于多伦举行会盟。五月二日,康熙于御营殿帐依次召见内蒙古、外蒙古王公贵族,并赐宴。次日,召集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哲布尊丹巴等35名喀尔喀三部贵族会盟。主要内容为:</p><p class="ql-block">规定喀尔喀蒙古须遵行清廷的法令;令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等具疏请罪,以结束喀尔喀蒙古内部纷争;废除喀尔喀三部旧有济农、诺颜等名号,留汗号,依次授以汗、亲王、郡王、贝勒等爵位;依49旗例编族,分左中右三路,设盟,实行盟旗制度。此次会盟,改善了喀尔喀蒙古各部与清之间的关系,并使清王朝对漠北地区的管辖得到加强。这次会盟协调了蒙古各部王公间的关系,并及时地把盟旗制推广到喀尔喀三部的外蒙地区,影响深远,意义重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多伦会盟的历史影响和意义</b></p><p class="ql-block">首先,由于在喀尔喀蒙古实行了盟旗制度,加强了清政府对喀尔喀蒙古诸部的直接控制,密切了相互联系。新任命的扎萨克是清朝的一旗之长,既要管理本旗的军事、行政、司法等事务,又要绝对执行皇帝的旨意,服从理藩院的命令,使喀尔喀蒙古各盟旗成为了清朝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其次,多伦会盟使喀尔喀蒙古重新统一,增强了内部团结,彻底孤立了噶尔丹分裂势力;其兵力的加强,有力地打击了噶尔丹分裂势力,加速了噶尔丹的灭亡。</p><p class="ql-block">最后,粉碎了沙俄向外扩张,觊觎中国领土的图谋。喀尔喀蒙古处于抗击沙俄入侵的最前线,喀尔喀蒙古力量的强大与否直接影响到清政府北部边疆的安定。多伦会盟的成功,吸引了处于沙俄统治下的喀尔喀蒙古部众回归祖国,进一步孤立和打击了沙俄侵略势力,巩固了中国北疆。</p> <p class="ql-block"><b>废太子</b></p> <p class="ql-block"><b>爱新觉罗·胤礽</b>(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p><p class="ql-block">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圣祖康熙帝北征噶尔丹,特命胤礽监国,后清圣祖北征都让胤礽监国理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驾南巡,以病留德州而止。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驾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废拘系于咸安宫,同年十二月被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此后多次有推荐其复立的建议,但康熙帝始终未再立胤礽。雍正帝继位之后将其改名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1725年1月27日)幽死,享年五十一岁。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州区)理亲王园寝,谥曰密。</p><p class="ql-block">胤礽是为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皇太子,他自幼即聪慧好学,开讲经筵,主持祭祀,紧序有秩。.作为康熙殷切期望的继承人,他不负众望,精通文韬武略,具有不俗的治国才能,这点即使是后来康熙帝对他失望透顶之时仍予以承认。数次监国听政,多少减轻了康熙的负担,对清朝极盛时期的来临,胤礽功不可没;但长期的养尊处优及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最终使其人格分裂,贤德不再;而对高度集权的最高统治者来说,皇太子拥有的过多特权对其构成严重威胁。君储、父子之间的悲剧不可避免。皇太子废而复立、继而再废,使得晚年的康熙帝心力交瘁,在第二次废太子后,虽然并非如他自己所说“毫不介意,谈笑处之”,但确实不像第一次时那么痛苦。因为他发现,立太子就难免有矛盾;不立可能更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皇储争夺的内斗。自康熙朝后,雍正帝鉴于太子立废、皇子纷争的残酷性,故另创秘密建储制度,此后沿用至咸丰朝。</p><p class="ql-block">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也有学者尊称其为“千年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9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p> <p class="ql-block"><b>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b>(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1722年—1735年在位13年),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曾自号破尘居士、圆明主人,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p> <p class="ql-block">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做了一系列改革。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雍正元年(1723年)出兵青海,次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雍正帝在位13年,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b>罗卜藏丹津叛乱</b></p><p class="ql-block">1723年,罗卜藏丹津胁迫青海各王公到巴尔托罗海会盟,要求各王公全部恢复和硕特时期的称号,一律不许使用清朝册封的王、贝勒等,正式开始反清。他勾结塔尔寺大喇嘛察罕诺门汗,在青海各处煽动,使得参加叛乱的人多达20万人,所谓“西宁数百里之内,一切有名寺院喇嘛皆被甲执械,率其佃户僧俗人等,攻城打仗,抢掳焚烧,无所不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雍正刚刚继位,其重心在于内政,因此首先选择调和的政策。当年7月,雍正命令兵部侍郎常寿到青海沙拉图会见罗卜藏丹津,要求其罢兵。但罗卜藏丹津不听劝告,反而拘禁了常寿。雍正帝见罗卜藏丹津一意孤行,就决定采用武力平叛。当年十月,雍正帝让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负责总揽平叛事务。</p> <p class="ql-block">1723年十月,雍正帝命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总理军务,以四川提督岳钟琪为奋威将军,前赞军务,率军以武力平叛。为防叛军内犯,清军分兵于永昌布隆吉河防守;又于巴塘、里塘、黄胜关等处驻兵,断叛军入藏之路;复命富宁安等屯吐鲁番及噶斯间,防其与准噶尔通。便分兵进攻西宁周边各处叛军,先后收复镇南、申中、南川、西川、北川等地。</p><p class="ql-block">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上旬,兵分三路进伐罗卜藏丹津叛军营地,大败之,擒获叛军头目阿尔布坦温布、藏巴扎布及罗卜藏丹津母、妹,斩首8万,降数万。罗卜藏丹津遁逃准噶尔。清朝设置西宁办事大臣管辖青海事务。</p> <p class="ql-block"><b>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b></p> <p class="ql-block">雍正继位之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政策,试图缩小贫富差距。这一制度要求官员和士绅(包括读书人)一律都要服傜役,都要纳税。需要服的徭役可以用钱或粮食来兑换,代替你劳动。“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政策得罪了权贵、士绅、读读书人,没能在全国实行,雍正帝仅仅只是批准他的宠臣河南总督田文镜在河南推行过一段时间。雍正的儿子乾隆上台后就立刻叫停了“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政策。</p><p class="ql-block">明末以来,许多豪强地主和官员勾结隐瞒土地数额,逃避赋税,不仅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急剧增大,也对国家的税收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满清政权主导中国政权之后,便开始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打击民间缙绅的势力,前期比较出名的就是康熙朝的“奏销案”与清丈土地。然而到了康熙皇帝亲政以后为了保持统治的稳定逐渐改变了以往打击民间缙绅的做法,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缙绅的某些特权在民间造成了极大的民愤。雍正继位之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政策,试图缩小贫富差距。</p><p class="ql-block">这一政策推行之后,也引发了民间既有利益者的反对,其中比较典型的事件当属发生在封丘的秀才罢考案。雍正二年,田文镜调任河南布政使,他在上任之初便着手调集人力治理黄河。田文镜坚决贯彻雍正皇帝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取消了秀才不用服役的特权,而是按照各地田亩的数量来统一征调劳力,这样一来,以往不服劳役的秀才也需要参加劳动。这一举措也彻底惹恼了自恃清高的士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处于上层的士子竟然要跟普通百姓一起干体力活,这让他们的脸往哪里放?于是河南的士子到处告状,拒绝当差。此时恰逢封丘又遇到了黄河汛期,封丘知县为了尽快完成工程,下令增加人手。这让本来就一肚子火无处发泄的河南士子把矛头都指向了封丘知县,认为他是在故意刁难读书人,他们到河南巡抚衙门抗议。屋逢连阴偏漏雨,封丘又发生大规模蝗灾,知县只能组织人力去灭蝗,这下被征调的士子更不干了,他们拦住知县的车架,将他大骂。并且还给河南学政写信,如果不解决他们当差的问题,就在当年的乡试中罢考。地方官员将这件事上报给雍正皇帝后,雍正的态度十分明确,封丘士子竟然公开反对自己“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必须杀一儆百。他给各省发布谕旨:“如再有抗顽生监,即行重参,毋得姑贷”。雍正帝以强有力的手段维护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也使得这一政策免于流于形式,对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b>改土归流</b></p> <p class="ql-block">改土归流,就是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狭义上指清朝雍正时期在西南滇、黔、桂、川、湘、鄂6省实行的废除土司制度,设立流官治理的改革。</p><p class="ql-block">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地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p><p class="ql-block">改土归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打破了原有土司制度“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民族禁锢,推动了民族融合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治理、版图开拓与巩固的重要政策。</p> <p class="ql-block"><b>摊丁入亩</b></p> <p class="ql-block">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雍正时期开始实行。雍正以前是按人头收税,一家有几口人就按几口人收税,人口越多赋税越重。摊丁入亩制度是按拥有土地多少来纳税,土地少的少纳,土地多的多纳,无地穷人不纳。这一制度的实行,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赋税规则的简化减少了官府任意加税的可能。摊丁入亩是康熙皇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b>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摊丁入亩的实施,直接导致中国人口的爆炸性增长</b>,从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人口突破1亿,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突破3亿,再到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全国人口突破4亿,占世界人口超40%(1830年全世界人口为10亿),奠定了中国人口大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b>火耗归公</b></p> <p class="ql-block">火耗归公又称耗羡归公,由中央统一耗损比例来征收赋税。火耗是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征钱银,称为火耗或耗羡。比如应缴粮食一石,加耗二斗。火耗又称“耗羡”、“羡余”是正税之外无定例可循的附加税,也是默许州县官在收税时加征银两,是古代官员贪污的一种方法。</p><p class="ql-block">雍正二年正式实施耗羡归公,将明朝以来的“耗羡”附加税改为法定正税,并制度养廉银,即在完成正税的基础上,由国家给地税官员增加一定薪资(养廉银),用意在打击地方官吏的任意摊派行为。这一政策最早在山西推行,二年七月,正式推广至全国。</p><p class="ql-block">耗羡归公后,作为政府正常税收,统一征课,存留藩库,酌给本省文职官员养廉。这一改革措施集中了征税权力,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增加了外官的薪给,对整顿吏治,减少贪污有积极作用。但州县官于额征火耗之外,又暗中加派,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吏治。</p> <p class="ql-block"><b>雍正创立秘密立储制度</b></p> <p class="ql-block">秘密立储制度是清朝一项独具特色的制度。</p><p class="ql-block">从周朝开始,中国的皇位(王位)继承,乃至民间的代际继承,都是嫡长子继承制。根据《春秋公羊传》的表述,就是:<b>“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b>所谓“嫡子”,就是正妻(皇后、王后)所生之子,而庶子就是正妻之外的妾(妃嫔、侍婢)所生之子。继承的顺序,先看嫡庶,再看长幼,嫡子中年龄最长者为第一继承人;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才轮到庶子们,庶子的继承顺序根据其生母的地位高低排列。这种顺序,实际上是“子以母贵”,儿子的继承顺序依赖于母亲的地位,而兄弟之间的长幼只在同一母亲或同一等级的不同母亲下才起作用。嫡长子皇位继承,有两个原则,一是嫡长子优先,二是公开立储。</p><p class="ql-block">面对最高权力的巨大诱惑,朝堂之上的大臣朋党,后宫之中的妃嫔宦官外戚等,各有山头,各有所拥戴的皇子,各种利益集团自然便展开了博弈甚至厮杀,步步惊心。纵观二十四史,围绕接班人而展开的争斗,几乎是所有宫廷悲剧及大多数朝堂悲剧的源头,历代政权都因此而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围绕“国本”的争斗恰恰成为“国本”被放血的巨大伤口。而皇帝与储君之间的矛盾,也因为权力的分享,而变得诡异起来。</p><p class="ql-block">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的坏处就是不辨贤愚长幼。明明嫡长子还是个小孩子,没有办法治理天下,而其他儿子已经很大了,有治理天下的能力,也要选小孩子,这就容易造成大臣擅权或者外戚专政,比如东汉。明明嫡长子是个白痴,而其他儿子有贤明的,也要选白痴,也容易造成政局动荡。</p><p class="ql-block">清朝建立以来,在皇位传承上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前朝的经验固然可以借鉴,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b>嫡长制虽可避免兄弟之争,但不能保证选优;太子制则容易引起皇室内部倾轧,骨肉相残。</b>因此,怎样立储、怎样传位,也是皇帝深感伤脑筋的一件事情。清初是其建立政权、平定叛乱、恢复经济、巩固统治的关键时期,但皇权斗争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即使像康熙这样英明的皇帝,也被皇子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弄得心力交瘁。于是,雍正帝即位后,吸取了历代围绕预立太子发生的皇子、后妃之间为争储位明争暗斗、倾轧不休、骨肉相残、造成混乱的教训,以及自己争夺皇位的亲身经历,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从此,不再公开立皇太子,而是秘密立储,直到自己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才真相大白。<b>具体方法是: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待皇帝驾崩时,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谁继位。</b>雍正就是用这种新的制度选立了乾隆皇帝。</p><p class="ql-block">乾隆也曾两次用秘密立储的方法立储。一次是他刚继位不久,选立皇次子永琏为储君,没想到永琏三岁就死了;第二次是1773年,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储君,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嘉庆继位后因君主名讳改名为颙琰)。以后的嘉庆、道光也均以此法立储。到了咸丰时,一方面因国事纷扰,另一方面咸丰仅有一子,所以无须秘密立储。同治、光绪均无子嗣,不需要立储,秘密立储制度遂告终结。</p><p class="ql-block">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终年58岁。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p> <p class="ql-block">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p> <p class="ql-block">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b>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b>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逐渐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p> <p class="ql-block"><b>收复新疆</b></p><p class="ql-block">清统一准噶尔之战,又称准清战争,是清朝康熙 、雍正 、乾隆三朝为统一西北地区并将其纳入版图与准噶尔贵族进行的多次战争。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式打响,一直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才宣告结束,长达近70年。</p> <p class="ql-block">1688年,噶尔丹势力侵入喀尔喀蒙古。1690年6月,噶尔丹又向漠北喀尔喀蒙古进攻,康熙帝组织左右两路大军亲征,噶尔丹溃逃。噶尔丹败亡后,策妄阿拉布坦继任准噶尔部台吉,准噶尔部又与清朝再次发生冲突。1716年,准噶尔部出兵西藏,占领拉萨。清朝由青海出兵入藏,全军覆没。1720年,清朝第二次出兵,赶走准噶尔军。1755年,乾隆帝趁准噶尔内乱之机出兵进占伊犁、击溃达瓦齐军,并于1757年平定阿睦尔撒纳的叛乱。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俄国遣使告知阿睦尔撒纳已死。清廷派人前往边界验看尸首。乾隆帝以平定阿睦尔撒纳,宣谕中外。</p><p class="ql-block">清朝统治者统一西北、平定准噶尔叛乱中剿抚并用,为国家统一而战。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叛乱,是一次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正义战争。巩固了清朝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统治,打击了沙皇俄国的侵略势力。西方也有清朝向西北扩张属于近代早期的帝国对外扩张模式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b>和珅</b>(1750年07月01日-1799年02月22日),姓钮祜禄氏,本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人,祖籍奉天府开原县(今辽宁省清原县),中国清代乾隆时期殿阁大学士、军机大臣。</p><p class="ql-block">和珅曾为咸安宫官学生,1769年,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1772年,授上虞备用处侍卫,后为銮仪卫侍卫,以才思敏捷、办事乖巧获乾隆赏识。1775年,为乾清门御前侍卫,兼副都统后骤然升为户部侍郎、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1780年三月,授户部尚书、御前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和议政王大臣。和珅初为官时,其善于打交道,在清朝的外交事务部门担任重要职位,连英王特使马戛尔尼也对和珅的外交手法十分赞赏。乾隆帝对其更是宠信有加,并将女儿嫁给了和珅的儿子。随着权力的成长,其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大肆结党营私、聚敛钱财。以嘉庆帝、监察御史钱沣等人为代表的朝中清议力量,曾多次弹劾和珅,但由于乾隆帝的袒护,和珅均能化险为夷。</p> <p class="ql-block">1799年,乾隆帝驾崩后,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并以一条白绫赐其自尽。抄家时发现,在和珅当权的20多年中收敛数额惊人的财产,其罪恶活动不仅给清廷财政造成巨大的损失,也加深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困苦,而且是乾隆后期政治混乱、吏治败坏的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