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徽州三雕艺术</p><p class="ql-block">徽州三雕是徽派建筑的特有装饰,包括木雕、石雕和砖雕三种地方传统雕刻工艺。徽州三雕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徽州木雕、石雕、砖雕合称"徽州三雕",是徽州匠人历经长久实践而创造的独特建筑造型语言,主要用于民居、祠堂、牌坊、园林等建筑装饰。木雕撑拱、雀替、梁佗等均起到支撑作用,造型多样,图案内涵丰富;石雕多用于基座、围栏、漏窗、石阶、牌坊等建筑物的装饰,种类繁多,古朴大方;砖雕主要用以装饰门楼、门罩、屋檐、屋顶、漏窗等,题材广泛,寓意深远。</p> <p class="ql-block">徽州三雕艺术源于深厚的徽文化,是徽州人文积淀、徽商经济发展及徽州人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其精美的绘画图式、精湛的雕刻技艺、深刻的文化寓意,带给了人们独特的文化艺术体验。</p> <p class="ql-block">徽州三雕的文化寓意深刻,题材广泛</p><p class="ql-block">徽州三雕纹样题材广泛,寓意深刻,涵盖了人伦教化、福瑞祥和、吉祥寓意、自然生态、田园生活等诸多题材,体现了徽州人对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伦理观念的尊崇,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以及对美丽家乡的热爱之情。内涵丰富的三雕艺术既体现了徽州人的生活理想、社会观念、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又深刻反映出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儒家伦理</p><p class="ql-block">徽州人崇儒重理,三雕艺术与生俱来烙印着儒家文化的印迹,如忠孝节义主题中的二十四孝、杨家将、九世忠臣、乌鸦反哺等,中庸主题中的百忍等,展示和宣扬了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凸显了徽州人以儒家伦理教化后人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福瑞祥和</p><p class="ql-block">徽州三雕中有较多祈福求祥的祥禽、瑞兽、植物等,以此表达人们对"福禄寿喜"的期盼,如福禄寿象征着幸福、吉利和长寿,云彩象征祥瑞,天禄、麒麟、仙鹤、凤鸟寓意吉祥、长寿,暗八仙代表平安福祉等,这些福瑞祥和的文化符号,反映了徽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阖家幸福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天禄神兽</p><p class="ql-block">"天禄"一词有天赐的福禄、俸禄之意,文献中记载"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等,突出了天禄的主要寓意,作为传说中的瑞兽,与麒麟,辟邪并称为古代三大神兽,头长一只特角,拖着长长的尾巴,古代常雕刻成玉饰或镇慕兽,祈求排除灾难,永世安宁,在古建筑中,天禄常作为栏杆的栏板雕刻图案,多采用透空雕,平雕或浮雕等技法,徽州人用天禄作为华板的雕刻图案,希望子孙后代世代为官,永享体禄。</p> <p class="ql-block">福禄寿</p><p class="ql-block">福禄寿是找国古代民间信仰的三位神仙,逆教中认为天上的三位吉神,象征幸福、吉利和长寿,福神头戴育帽手持如意或手捧幼童,寓意天官赐:禄神手持如意寓高官厚禄:寿神一丰持龙头拐杖,一手摇着为桃:寓意长命百岁,至明代以来,民间常把三者结合起来共同祭祀,合称福禄寿,福禄寿作为徽州古建筑题材,在木、石雕、砖雕中都有体现,常见有木雕供、梁托、砖雕门楼、门罩、石彩门楼等,表达了微州人的一种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仙禽瑞兽</p><p class="ql-block">龙、麒麟、鹿、凤鸟、仙鹤等仙禽瑞兽,均是汉民族信奉崇拜的吉祥物,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这些仙禽瑞兽相互结合,具有不同的寓意,如鹿鹤同春,"鹿"取"陆"之音,"鹤"取"合"之音,"春"之意取花卉、松树、椿树等,这些元素组合起来构成"六合同春",六合指天地四方,泛称天下,寓意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颂扬了春满乾坤,万物滋润的美好景象,仙禽瑞兽图案在微州古建筑中比较常见,如木雕撑拱、梁托、额坊、棍扇门、砖雕门罩、门楼等,代表了徽州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祝愿。</p> <p class="ql-block">暗八仙</p><p class="ql-block">八仙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明代文学家吴元泰在《东游记》中排定了八仙顺序,分别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由于皆为凡人得道成仙,所以个性与百姓接近。八位神仙分别手持葫芦、团扇、鱼鼓、宝剑、莲花、花篮、横笛、阴阳板八种法器,以法器暗指仙人,所以又称暗八仙,它们与八仙具有同样的吉祥寓意,代表了中国道家追求的精神境界。</p> <p class="ql-block">自然生态</p><p class="ql-block">徽州山水秀美,景色怡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造就了多姿多彩的自然生态,为人类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徽州三雕中创作有大量动物植物图案,如鸟兽、花卉、鱼虫等,各种动植物同处于一片天地,既体现了徽州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又表现了徽州地区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p> <p class="ql-block">民俗风情</p><p class="ql-block">徽州地区淳朴、善良、守礼的民风,使得徽州人形成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高尚品质,造就了徽州多元的民俗文化。徽州三雕中刻画有老人教化、客到徽州、梅竹君子、江湖艺人、画眉夫妻、官宦居家等人物和场景,揭示了徽州普通百姓的生活情趣、生存智慧,体现了人世间的友情、亲情、爱情等美好情感。</p> <p class="ql-block">泓楼书屋雕刻艺术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泓楼书屋是明清时期微州私人藏书读书之所,世家大族和富商建造比较多,明清时期,富甲一方的徽商极为推崇程朱理学,崇文重教,建造了较多的私家书屋,如歙县吕文奎建造岩溪书屋六间,"经史子集皮藏其中,法书名画陈列于前,暇日则授徒训子,从容乎礼法,沉潜乎仁义"</p><p class="ql-block">鸿楼书屋位于安徽省歙县北岸镇大阜村,属于私家藏书之地。书屋入口的门罩砖雕雕刻精美,图案内容丰富,既有忠臣告老还乡、儿孙承欢膝下的兴旺场景,又有文武建功光耀门楣的画面,表现了微州人理想的人生追求。</p> <p class="ql-block">雕刻中的“百忍典故”</p><p class="ql-block">"百忍"出自 书.孝友传.张公艺》,张公艺出生于北齐承光二年(578),郓州寿张(今山东阳谷县寿张镇)人,古代著名寿星。张公艺正德修身、礼让齐家,家族九辈同居,合家九百人,和睦相处,是治家有方的典范。</p><p class="ql-block">据记载,唐麟德二年(665),唐高宗率文武大臣赴泰山封禅,銮驾路过寿张,听闻张氏九世同居,历朝历代都有族表,因此慕名访问、高宗问张氏为何能九世同堂,张公艺回答说:"老夫自幼接受家训,慈爱宽仁,无殊能,仅诚意待人,一忍字而已。"于是书写了上百"忍"字献给高宗,高宗很是感动,赐绢百匹以表达敬佩之情。</p> <p class="ql-block">歙县许国牌坊是石雕艺术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歙县许国石坊,是一座功名坊,表彰明朝大学士许国。许国石坊座落于县城中和街,又名大学士坊。明万历十二年(1584)建,距今400多年。沉含砾凝灰岩石质,八柱口字形,南北长11.5米,东西宽6.77米,通高11.5米。四面八柱,各梁枋相联。整座牌坊实际上由南、北二面二柱三楼冲天 式和东、西二面 柱三楼冲天柱式牌坊组合而成。采用青色茶园石,梁柱用料讲究,材料粗硕,方柱断面自下而上收分,中心逐渐向中间微偏,所以结构稳固扎实。造型特异,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石坊遍施以仿木构建筑雕饰,图案典雅。梁枋两端浅镌如意头,缠枝花草、锦地开光。中部菱形框内为深浮雕。如"巨龙飞腾"、"瑞鹤翔云"、"鱼跃龙门"、"威凤祥麟"、"龙庭舞鹰"、"三报喜"、"双报喜"、"麟戏彩球"、"凤穿牡丹"等。直柱中段为散点团花式锦纹,上段为云纹锦地,缀以姿态各异的翔鹤。柱基外侧的台基上,雕置蹲驻与奔赴等各种动作的大狮 12只,有的大狮子还抱弄小狮子,形态生动活泼。台基左右侧皆镌各式獬豸图案。</p> <p class="ql-block">整座许国石坊的雕刻艺术,雕工细腻,古朴典雅,是徽州石雕工艺中的杰作,也是徽州牌坊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体现了石刻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是徽州乃 全国唯﹣一座八柱三间阁楼冲天柱式组合的石牌坊。</p><p class="ql-block">许国坊,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雕刻、恢弘的气势,成为歙县乃至徽州的标志性建筑,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石雕制作工艺</p><p class="ql-block">石雕多以黔县青石为原料,采用线刻、减地平雕、浮雕、圆雕、透雕等技法,通过选料、起稿、加工、打糙、掏挖空当、打细、精雕、打磨等环节,制作出柱础、台基、栏杆、华板、额枋等构件,主要工具有錾子、楔、扁錾、刻刀、锤、斧、剁斧、剁子、磨头等。</p> <p class="ql-block">砖雕制作工艺</p><p class="ql-block">徽州砖雕以质地细密的水磨青砖为原料,明代多采用浮雕技法,少用线刻,造型古朴,清代综合运用圆雕、透雕、浮雕等多种技法,注重构图繁复,讲究主次和空 美感,通过选砖、修砖、放样、打坯、精雕、打磨、修补等工序,制作出造型各异的砖雕,主要工具有木炭棒、凿、砖刨、木槌、刻刀、尺子、瓦刀、磨石、砂布、弓锯、刷子等。</p> <p class="ql-block">木雕制作工艺</p><p class="ql-block">徽州木雕以楠木、樟木、柏木、红木、松木等为材料,采用线刻、圆雕、浮雕、剔地雕,透雕等技法,通过选取木料、放样、打坯、精雕、打磨、揩油上漆、刷油防腐等复杂程序,制作出撑拱、梁棺、雀替、栏杆,月梁等建筑构件,主要工具有钢锯、斧头、木锤、雕刀、凿、刨子、磨石、纱布等。</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建筑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创建了绿色生态的人居环境,完美诠释了人与自然 融的理念。徽州木雕、石雕、砖雕艺术美化了居室空间,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在技艺方面也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国民间建筑的精湛水平,徽州古建筑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凝聚了传统文化背景下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在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动徽州古建筑的保护、利用、传承和发展,不断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 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作出应有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