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提起波黑这个国家,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但说到萨拉热窝,在中国的知名度就相当高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萨拉热窝这座城市的名字,我们这一代中国人都是非常熟悉的,这缘于一场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它的放映,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当时文革已接近尾声,对于当时只能看样版戏的观众来说,能够看到这样一部外国电影是感到非常新鲜和振奋的。我大约在十岁的时候,看了这部电影。</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是波黑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波黑位于欧洲东部的巴尔干半岛,是原南斯拉夫解体前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就要真实地踏入萨拉热窝这座城市,几十年后的今天,我又重新看了一遍《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电影。脑海里装着电影里的清晰情节,走近了这座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实地面对这座城市,就知道为什么译者要将Sarajevo译为萨拉热“窝”了。形象地说,这座城市就建在一个大的山窝里,城区和街道沿着山坡四面向上延伸着。</p> <p class="ql-block">初秋的上午,天格外的高,格外的蓝,白云似乎和我们有个约定,静静地飘在我们的头上。走在通向黄堡的陡陡的街道中,老街区中的大清真寺赫然出现在眼前,这儿的钟楼就是电影中瓦尔特与地下党接头的地点。顺着这条街道,我们登上了黄堡,这个古城堡横截面积约有一百平米,宽敞而又开阔,很有气势,显示着古战场的雄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黄堡上,整个萨拉热窝街景尽收眼底,红瓦白墙掩映在苍绿的树丛间,一条弯弯的河流,由东向西蜿蜒流过。这条河流就是米里雅茨河,它是萨拉热窝的母亲河,27公里长,河面上串连着一座座风格独特的桥梁。整着街景顺着山势,延伸铺展开来,生动而又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的古战场,今天变成了艺术弥漫的露天咖啡厅,世界各地的游人们在此悠闲地品着咖啡,做着短暂的休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为一战导火索地址:拉丁桥)</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上爬,登上了海拔667米,建于16世纪前后的白堡。此古城堡位于城市东侧的山顶上,掩映在苍苍茫茫的大树中,仿佛树与城堡已在悠长的岁月中结为一体,共生共荣,有一种凛然森严的美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电影中真假两个瓦尔特徒手激烈搏斗的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为1990年代萨拉热窝战争留下的废墟)</p> <p class="ql-block">离开白堡,儿子和我漫步在街头,没有刻意找寻的目的地,边走边聊。遇到一个在外展放的书店,看到了中国作家阿成的小说《棋王》,因此,对这个城市又熟悉、亲切了一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进了萨拉热窝老城区,人流涌动,各种面孔的世界各地的游人在此流连、观光。各色精美小吃尽在眼前,有一种像中国肉卷的小吃,外面是面粉,里面是肉,外脆里酥,吃起来满嘴飘香,这是萨拉热窝留给我的最直接的美好印象。</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是一个很少有的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并行的城市。街面上欧洲风格的基督教教堂和阿拉伯风格的清真寺,不断映入眼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历史可以追溯到奥斯曼帝国时期,在被并入奥匈帝国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不过它的巅峰还是南斯拉夫时期,南斯拉夫政府在这座城市投入了许多资源,1984年萨拉热窝打败日本札幌和瑞典的哥德堡,举办了该年的冬季奥运会。这是萨拉热窝的光辉时刻。</p> <p class="ql-block">然而萨拉热窝又是一个保留了战争创伤的城市,走在萨拉热窝的街头,在建筑物上随处可见弹孔和弹坑,也有一些被炸弹炸毁的房屋突兀地竖立在街景中。</p><p class="ql-block">在萨拉热窝的历史上,几次特别的事件都离不开战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人,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的拉丁桥上暗杀了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奥地利皇储)和他的妻子。这起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导火线。</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爆发的上一次战争是1992年到1996年的萨拉热窝围城战役,是南斯拉夫内战的一部分。这座城市被围困了近4年,是现代战争史上围城时间最长的战役,五千六百多名市民丧生,其中包括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导演Hajrudin Krvavac。这真是将美撕毁给人看的一幕人间悲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十多年过去了,萨拉热窝人民不断修复着战争的创伤,现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又是一个诗意的家园。那些裸露的战争的痕迹以及战争纪念馆,时时警示着后人珍惜和平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走过了沉重而又坚毅的萨拉热窝,我们又开始向波黑的一个用桥命名的城市莫斯塔尔城出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做大巴车两个多小时,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车依着山行驶,水也依着山奔跑。路的边上,山谷里或半山腰中不时闪过一个个红瓦白墙的村庄,绿树静静地环抱着村舍,蓝天白云也映衬着村舍,犹如一片美好的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为波黑南部城市,横跨内雷特瓦河深谷。是15和16世纪作为土耳其边境小镇建立起来的,于19和20世纪的奥匈帝国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莫斯塔尔一直以来因其古老的土耳其房屋和莫斯塔尔桥而闻名,并因此桥而得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桥(莫斯塔尔桥)建于1566年,是世界最宽人造石桥。老桥使用了1088块长形巨石,施工历时九年之久。老桥地区融合了土耳其、地中海和西欧建筑风格,是一个典型的多文化城市风景区。</p><p class="ql-block">然而,在1990年代战争冲突期间,这个古城的大多数地方和由著名设计师思南设计的老桥都遭到了摧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桥于2001年开始修复,采用两岸的原旧石料,2004年修复完成。老城的许多建筑也得到了修复和重建。2005年桥及周边地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老石桥风貌与周围以古老石头为主体的建筑和大河卵石铺砌的古街道相和谐、相呼应,行走在这样的街区,让人感受到16世纪波斯尼亚的古朴风情和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正在这时,一位矫健的小伙子站在高高的老桥中央,然后纵身跳入距水面20米深的内雷特瓦河,据说这是小伙子向姑娘示爱的举动。是一个已有四百年的历史风俗。这美好的风俗让聚集在河岸众多的各国游客赞叹和欢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儿子和我也不禁为置身的这座古老又苍桑、生动又美好的莫斯塔尔小城而深深感动,离开时忍不住频频回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和莫斯塔尔小城,它们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它们身上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人文气息更值得人久久思量,不能相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背景为莫斯塔尔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