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初认知赵州桥,是在中学语文课本上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写的《中国石拱桥》,从文中了解到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建造的,它不但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而且历史悠久,距今约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它还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桥”“天下桥圣”等,从那时起心中就有一睹其雄姿的愿望,但终因距离甚远而被搁浅,而今身居他乡石家庄,离赵州桥约五十公里,心中欲见其貌的愿望复燃,于是便备择日而观。</p><p class="ql-block"> 10月28日,周六,气温二十三度,阳光明媚,无接送孙子上学之劳,于是便怀揣梦想,脚踏爱车骑行直奔赵县,进行了一场圆梦之旅。路上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旁树黄绿相间,都被一一甩在身后,心中想的都是赵州桥的“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的壮丽美景,经两个多小时的骑行,“赵州桥古镇”牌坊的恢宏建筑映入眼帘,路旁石雕维妙维肖依次排列,直至赵州桥景区。徒步迈入景区,只见区内建有鼓楼、百戏楼、钟楼、赵州桥、关帝阁、赵州桥历史文化展厅、民俗街等。景区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碧草如茵,苍松如盖,风景秀丽,游客到此既可以碧水荡舟,也可以品一品古桥茗茶,读一读赵州桥的历史传说,了解它对民族文化留下的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大石桥,它像一张大弓,横跨于洨河之上,是现存最早、跨度最大的空腹式单孔圆弧石拱桥,远望它犹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近观之倒影于水,两两相印,亲密无间,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创造性设计,它不仅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还在河水瀑涨时增加了桥洞的过水量,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这一创造性的设计不仅彰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且也是其历尽沧桑千百载仍能傲然屹立洨河之上的原因之一,因此,它倍受历代名人墨客的肯定和推祟。</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游人三三两两,虽不摩肩接踵,但也终不断流,三五成群,或观或谈,喜形于色,言辞间洋溢着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誉和对赵州桥的赞美。区内游人大都五旬以上,这天,我见到的最长者是一位八十九岁的老太太,她在其亲人陪护下,依旧神釆奕奕,谈笑风生,看来老人也是被赵州桥的雄美而感染,忘记了自己的年龄。</p><p class="ql-block"> 赵州桥现位于景区内,因在区内所以它隔断了洨河南北两岸人的交往和货物的流通,为疏通道路,当地政府又在赵州桥的下游约一百米处,建造了一座姊妹桥,相信这座桥也能和赵州桥一样,名留千古,因为它在为赵县腾飞而贡献着自己的身躯。</p> <p class="ql-block">姊妹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