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小忆

醉卧花蕊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孩子幼年丧母,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叫他也跟着学驾车,他因寒冷打颤,将缰绳掉到了地上,父亲生气地斥责并鞭打他。鞭子打破了他的衣服,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才知道他受到虐待。回到家,写了休书,要逐后妻。他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留下高堂在,阖家得团圆。”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后,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生儿子。</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听故事就是听个热闹,根本记不住是发生在谁身上的。长大后,才知道这个故事是有名的二十四孝之一《芦衣顺母》,主人公是孔子的学生闵子骞。父亲给我们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正在与二叔用苇秆编笆。所谓的笆是以前盖房的时候铺在檩条上的东西。笆上再排放捆成个儿的高粱秆,高粱秆上覆盖麦秸,其上覆湿土,最后上泥抹平,这房就盖好了。</p> <p class="ql-block">  父亲和二叔都是编笆的好手儿,他们编的笆不但笆花美观,而且松紧一致,结实耐用,据说上百年都不会坏。所以只要村子里有盖房的,他们都会被请去编笆。有时我和弟弟在村子里玩,看到父亲和二叔在忙,就过去给他们打下手儿,剔除次等苇秆,给他们递上选好、数好的苇秆,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编笆的速度。父亲编笆的时候,续好苇秆,只见苇花上下翻飞,不一会功夫,身后就是一排整齐的笆花。那时候编笆是不给钱的,街坊邻居帮个忙。但是人家也不会让人白帮忙,都会请吃饭,有条件的有酒有肉,条件差一点的,起码也要蒸锅包子,管个够。一到快吃饭的时候,我和弟弟就回家了,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也从不在人家蹭饭。惹得人们都说父亲教的孩子规矩真多。现在盖房,人们早已经用木板或者水泥板代替了笆,用瓦片代替了泥。会编笆的二叔在二十年前因病去世,父亲也已过耄耋之年,这编笆的手艺怕是要失传了。</p> <p class="ql-block">  芦苇秆是编笆的材料,芦苇叶却是可以用来包粽子的,按说用竹叶才是正事,可是我们这一带,没有竹子,母亲说,苇叶就可以。于是,端午节来临前,母亲会去离村子几里外的水塘采摘苇叶。现在提起几里地不当回事,别说开车,就算是骑车也一会就到了。但当时没有这些交通工具,都是步行。三五里地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得是多么远距离啊。可是好奇心强的我就是想去看看那个大水塘到底有多大,听说那个水塘里长着可以编草鞋的蒲草,蒲草长在水里是个什么样子?我是那么地想看到。</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前后就是收麦子的时候了,母亲要在收麦子的间隙里抽空去采苇叶,那只能中午去。五月的天尽管比不上炎夏,可中午那晒麦子的大太阳,毫不吝啬地照射下来。我小跑着跟在母亲身后,一会就汗流浃背了。</p><p class="ql-block"> 终于到了水塘,真的是一眼望不到边。那些苇子长在水塘边上,根根直刺向天空。可以编草鞋的蒲草在哪里?我四下寻了半天也没看到。母亲又不许我到处跑,因为我们都不会游泳。最终我也没看到那蒲草的模样,但那个端午粽子的味道却至今都没有忘记。</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几十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这其间多少往事都已遗忘,唯有儿时的那些小事却在记忆深处扎了根一般,总是忆起。我想人是不是自身具有筛除不良情绪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贫困与不堪,痛苦与烦恼,早已如细小的粉尘,漏过时空的筛子,消失得无影无踪。最后留下来的,都是那如金子般美好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