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景师造化 问道昆嵛山

老璞

<p class="ql-block">   胜景师造化 问道昆嵛山</p><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10日至19日,北海书画院璞堂山水工作室一行十人,在孙国强老师的组织带领下,赶赴胶东第一名胜昆嵛山师法造化、采风写生。通过十天不间断的研习磨砺,大家的心性和技艺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提升。</p><p class="ql-block"> 昆嵛山,纵横175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23米,北靠渤海,南临黄海,东为“天尽头”,乃山东半岛第一高峰,以自然风光、道教名山(王重阳创立全真教的地方)、胶东革命圣地(小说《苦菜花》源生地)而闻名。昆嵛山奇石林立、峡谷连绵、山清水秀,泰礴顶景区、九龙池景区、无染寺景区、烟霞洞景区、岳姑殿景区等星罗棋布。这次我们写生,就住在离无染寺景区大门不足三公里的“樱红石语写生基地”,吃住行方便,研修学严谨,又值秋高气爽的大好时节,实在是一个修学研讨提高的难得机会。</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这次主要写生地选定无染寺,这就不能不对它有个大概的交代。据传无染寺始建于战国时期原叫无染院,意为“居之者六根清净大得解脏”,东汉桓帝永康年间改建无染寺,曾是盛极一时的胶东第一古刹。后经乱世战火、朝代更迭,现仅存部分残址,但整个景区自然景观相当诱人,素有“江北小九寨”之称。当地另一名刹六度寺(始建于隋朝),就在我们住处边上,但也仅剩遗址和据此所起的几个地名罢了。</p><p class="ql-block"> 这次写生的大致安排为:上午集体乘车到无染寺景区内写生训练,下午在基地周边自主活动(因景区内下午四点清场时间紧张),晚上孙老师跟同学们面对面交流,进行作业点评。在这些主要活动之外,还抽出时间安排观摩了泰礴顶、烟霞洞、神清观、圣经山等景点,最后大家奔赴荣成马山岛、成山头,一览大海波涛,激起满怀感慨。</p><p class="ql-block"> 这次的安排,要说同学们最高兴的就是上午的写生,一边赏读大自然的壮美,一边交流所思所想所画,相互间取长补短,不知不觉时间到了,作业也基本完成,立马收拾画具返回基地,饭间还是继续不停地交谈。要说同学们最惬意的则是下午的活动,或独对一景,或仨俩结队,任你观摩欣赏,任你思绪飞扬,任你行笔泼墨,只要人在、景在,作业就在继续中,早点晚点由你自己安排,没人强求你必须几点结束。要说同学们最盼望的还是晚上的点评,早早将一天的作业收拾了再收拾,加工了再加工,怀揣满腹忐忑静候孙老师的光临,给出最终也是最权威的评判。结果,孙老师一番审阅之后,往往又时出意外之语——对于差点的作业他会给出你想象不到的鼓励,对于好些的作业他又给出你诸多提高的建议,最终让大家觉得:“形势大好、问题不少”,提升的空间很大,只有苦学、乐学、善学才是技艺提升、修炼心性最重要的路径。</p><p class="ql-block"> 不得不说的是,对于这样丰富而紧张的安排,多数人仍感觉兴致未尽,在李继海等同学的带动下,几个人竟然每天还要晨起写生,朝霞洒背,面对群山,头脑清净,思绪悠长,自5:30分至7:30分的两个小时里,也能完成一幅不错的小品。</p><p class="ql-block"> 这次写生活动,具体到我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写生)而言,感悟有三:一是感觉大自然的山水林壑跟我们是如此的亲近,形态是如此的变幻奇妙,细细端详,一切物象都熟悉又陌生,仿佛在静等我们的到来;二是真正感觉到了自己手笨笔拙,面对如此美好的山川丛林,要么无从下手,要么笔不达意,满肚子里除了感叹就是遗憾;三是导师的作用无可替代,师自然、师造化与师古人大为不同,其根本在于“究天地之常理……窃自然之神功”,故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导师在就会事半功倍,甚或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写生闲暇之余跟同伴们交流,大都有同样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十天的昆嵛写生,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渐渐成为过去,不知何时再有机会踏上这片绚丽多姿的神奇土地。</p><p class="ql-block"> 昆嵛山之旅虽然已经结束,但我内心深处总是在想:怎样才能描绘出昆嵛壮美的自然景观,怎样才能反映出昆嵛厚重的历史文化,怎样才能体现出师造化跟师古人的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 这——将是这次我们每个写生人,需要作答的一幅宏大山水画卷。</p><p class="ql-block"> 武际成完成于</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20日</p> <p class="ql-block">范建平作品</p><p class="ql-block">昆嵛山写生感悟: </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10日--19日,在孙国强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师生一行十几人来到昆嵛山写生。 </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写生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了写生的重要性!课堂上,孙老师曾多次讲过写生的方法步骤、道理等等,但没有经过实践。当面对美丽的大自然时自己竟然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笔,在老师的指导下才慢慢地进入写生状态。但在如何取舍、如何构图等诸方面还是懵懵懂懂!老师说:“这是写生太少,理解不够”!很有道理。今后我要多多加强写生学习训练,因为师古人和师造化都是学好山水画的基本能力和必要手段,只有完善了这二点,才能描绘出祖国的大好河山。</p> <p class="ql-block">武际成作品</p><p class="ql-block">(文见前言)</p> <p class="ql-block">玄成章作品</p><p class="ql-block">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季节——深秋。</p><p class="ql-block"> 爱好绘画的我们,满怀着激情,在孙国强教授的带领下,一行十几人驾车来到了位于山东半岛的昆嵛山写生。 </p><p class="ql-block"> 昆嵛山是山东半岛国家森林公园。在半岛东端,它是一座雄伟、奇峻的高山。位于烟台、威海两地交界处。面积48平方公里,主峰泰礴顶海拔923米,为半岛最高峰。方圆百里,山势绵延磅磚,峰峦叠翠,谷深林密,古木参天。素有“海上仙山之祖”之称,也是道教名山。其:烟霞洞、无染寺、禅教寺、六度寺、甘泉寺、岳姑殿、九龙池等名胜古迹,闻名遐迩。 </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来到山角下放眼望去,山势雄伟,高耸入云。气势磅礴,茫茫苍苍。 </p><p class="ql-block"> 走进昆嵛山,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深入林间崎岖的小道,更有清潭、山泉、溪流、飞瀑纵横其间。它们仿佛奏出了一首别样的交响乐,令人陶醉,给人于心灵的洗涤。刹时抛掉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 </p><p class="ql-block"> 登高极目:远处的湖泊山川映入眼帘,使人顿感:心眶神怡,旷达若谷。山下湖边的村寨与山中红砖碧瓦的古刹遥相互应。这景象使人联象到凡人与佛的境界。近处,危峰兀立,璧立千仞,古松叠翠,傲骨峥嵘。这一派气象。寓视了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更何况一个爱好绘画的我。再看那熟透了的野果:红、黄、蓝、绿镶嵌其中,整个山体宛如穿红着绿的少女,又象是一幅彩墨画卷,景观千姿百态。在这秀美壮观的景色下,使人感慨万千。心潮澎湃。 </p><p class="ql-block"> 面对如此山色的我,己是情不自禁,欣然挥毫,以墨抒情。</p><p class="ql-block"> 是为记。</p> <p class="ql-block">李继海作品</p><p class="ql-block"> 十一、仲秋双节刚过,由孙国强老师带队,乘着秋意正浓,师生十余人来到胶东名胜昆嵛山樱红石语写生基地进行实地写生训练。 </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入住的昆嵛山樱红石语基地,是一栋栋五六十年代石头营房,古朴巧拙。周边抬头即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巍峨屹立,踏在石磨盘铺就的小路,走过潺潺流淌的溪水,水面清澈而圣洁。秋风里,形状各异的树木、房舍,无不令人心情愉悦,写生画画之欲望油然而生…… </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十天里,我们师生寻访六度寺、三上无染寺;摩崖石碑前读经问道、烟霞洞里与传真教鼻祖王重阳及传真七子对话、登昆嵛山巅看日出日落、观马山岛上大海的潮起潮落。访古探幽,澄怀观道,感悟着山林中道家之灵仙之气,深深体会到古人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意:面对古画临摹是打开与古人对话的一扇门,而面对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写生则是打开与山水对话的另一扇门,只有将临摹古人与自然写生相结合才能生发传统与现实的美妙作品。 </p><p class="ql-block"> 现将本次部分写生作品予以展示,供老师和同学们评鉴。</p> <p class="ql-block">于世娟作品</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10日,孙国强老师带领我们画友九人,分乘三俩车,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程,顺利到达目的地:威海市昆嵛山六度寺樱红石语写生基地。</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处令人向往的地方,当我们行走在路上,被一座座远方的大山和自然美景所吸引,情不自禁的感叹:这不就是我们心中想要画的吗?</p><p class="ql-block"> 我们入住的地方,到处都是我们想要画的风景题材。对面山上,有几棵松树,树型特别,我们每天吃饭时时时既能看到它,我特意从不同角度去做了观察,正面看了左右看,都有不一样的状态和风姿。这几颗美丽的松树,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我特意地画了几张对面山坡的写生,而且特别地刻化了松树。它也成为我写生中最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写生归来,朋友需要画一张3米×85公分横幅大画,我也特意地将这几棵松树,试着让它们走进这个画面里。为画面增添了内容和光彩!</p><p class="ql-block"> 外出写生,其实就是对景创作,需要时可以根据画面所求来进行乾坤大挪移。他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身体和开阔了眼界,而且锻炼了我们的思维。它是绘画创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面对大自然时,取舍之间还是很难的,如果要完美的表现出来,为此需要进行大量的写生训练。</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我特别的感谢孙老师,他诸事考虑周全。每个学生画友他每天都给予关注、给予指导。老师辛苦了!谢谢你!</p><p class="ql-block"> 还有我们的班长,大可同学,她是全方位呵护服务,每件事做的特别到位,谢谢她。</p><p class="ql-block"> 此次写生特别开心,有故事、有回忆、有收获!期待下一次的写生之旅!</p> <p class="ql-block">李玲作品</p><p class="ql-block"> 2023年寒露过后,我们一行十余人跟随孙国强老师来到了胶东名山——昆嵛山进行秋季写生。 </p><p class="ql-block"> 时值秋季写生的最好时节,也是我们难得的学习机会。写生对我而言是渴望和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每次写生都急于想解决自己存在的很多问题,但往往写生归来虽有不少收获却总不如意。</p><p class="ql-block"> 这次写生之前,我学习了老师讲解和推荐的很多写生知识,理论上有了更进一步理解,但真正面对大自然时还是不会正确的进行取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写生中如何发现美的形式,美的语言,美的塑造,美的意蕴,是我写生中最大的难题。深切感受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通过写生发现自己在写生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今后只有通过不断写生与临摹慢慢体悟。向经典学习,向自然学习,向老师学习。</p> <p class="ql-block">许晓琦作品</p><p class="ql-block"> 为期10天的昆嵛山写生之旅今日告一段落,这也是我第一次面对大自然以水墨写生,用心与天籁对话,感触颇多! </p><p class="ql-block"> 从十月十日开始,师友十人在孙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我们的写生活动有序的开始了,虽说从行囊上看像那么回事似的,其实我的内心一直在忐忑中,各种担心更时不时的冒出来:如何用笔用墨?如何经营构图?还有游客的眼光等等……然不管咋样,还是在老师的鼓励下动起笔来,几天下来,尽管勾勒出的画不够完美,有很多不当之处,但在老师的指导启发和同学们的帮助交流下,画面变得逐渐有了那么点意思了,也慢慢有了信心。 </p><p class="ql-block"> 写生之余,也不断做了一些实践总结:比如实景在画面中的取舍、墨色的变化在画面中的重要性、动笔前构思路及构图的重要性、临摹时的技法运用、各种关系在画面中如何体现整体性等等都有了新的认知。虽说内心有了总结,但在实际写生的过程中“手的表达”和“内心思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是我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要做的。而什么是写生,通过这次出行,已经在我心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定义!并且也为今后的山水画创作,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p><p class="ql-block"> 以下即是我这次的部分写生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请不吝赐教。</p> <p class="ql-block">刘彦汝作品</p><p class="ql-block"> 2023年寒露已过,在孙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师生十人来到了齐鲁名山__昆嵛山,进行了为期十日的采风写生活动。</p><p class="ql-block"> 这次写生前,孙老师给我们做了大量关于山水写生的法则和理念的讲授。对于个人来讲,在对景写生中,我体会最深的,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选景构图,因为写生不是照搬外在物像,当面对自然山川河流,树木花草时,无论大景小景,都需要抽丝剥茧,放大或弱化所需要组织到画面上的景象 ,既要做到人为的艺术化处理,又要尽量体现写生所在地区的独特面貌和场景感。而在写生过程中,我们往往又会被外在的物像所迷惑,因此组织画面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导致画面关系紊乱,笔墨关系也控制不好。</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的写生实践,发现了诸多在山水画方面的不足,争取在平时的临摹练习和对周围小景物的写生时再慢慢体会,通过学习努力,使自己有大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孙国强作品</p><p class="ql-block">(文见后记)</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 癸卯寒露过后,根据北海书画院之教学计划,趁天气未凉,璞堂山水工作室师生十余人便直奔威海昆嵛山樱红石语写生基地,开始了为期十日的山水写生之旅。</p><p class="ql-block"> 此地早先为古之无染寺及六度寺遗址,到上世纪新中国成立后则成为军营和屯兵之处。随着时代变迁,金戈铁马已逝,现已逐渐蔓延形成为自然村落,然兵营宿舍犹存。往事如烟,已难追忆。</p><p class="ql-block"> 六度寺村是一处隐藏于茂林之中的清凉之地。我们入住的樱红石语写生基地则是一处由原兵营房舍而改建的石头房子,远远望去既隐匿又整齐。在古时,这片土地是古寺院的藏经阁处,现今它已成为六度寺村的一部分。它的周围满是一棵棵大小不一之樱桃树,写生基地"樱红石语"之意也既是因此而来的吧!</p><p class="ql-block"> 写生十日里,大家每天迎着山风,穿行于蜿蜒的山道,行走在昆嵛山各处之丛林石阶中,感受着大自然漫向身心、由外及内不断交融中的这份清凉。当这份寂凉之意进入到我们内心世界时,作为画者,则笔随心转,墨与景融,使身心共醉于天地间的这种"无上清凉"之境。我想,这种感觉也许正是大家不断热衷周遊于天地自然之间;不断热衷于山水写生活动的共振吧!</p><p class="ql-block"> 我不能忘记与"李书记""玄队长"一起寻访六度寺未果之遗憾;不能忘记与志宽、月敏二兄弟,大可、彦汝二女侠一路登顶圣经山之艰辛;忘不了自己装腔作势以竹竿为教杆诵读老子道德经之丑态;忘不了午时独自探寻古佛龛之胆怯与寂寥;忘不了日日为猫咪打食而感恩之陪伴;也不能忘记一日打牌、一日修为之规约;更忘不了与同仁们四入无染寺、一路烟霞洞之欢乐;还忘不了马山岛上面对大海感觉人类是如此之渺小……等等等等。这所有的一切使十天的写生之旅构成了大家自我营造的美妙诗境中,使它一时间超然于纷繁喧嚣之外,更使这凡尘十日显得独立而难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谢樱红石语写生基地的毕可锦先生及夫人、感谢无染寺景区、马山岛写生基地为我们提供的帮助,感谢天地人和带给大家的所有一切!</p><p class="ql-block"> 癸卯九月十五日子时</p><p class="ql-block"> 老璞漫记</p> <p class="ql-block">写生纪录......</p> <p class="ql-block">写生花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