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韩丰

<p class="ql-block">《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那么,《指南》中明令禁止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是什么?正是现在在幼儿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小学化”,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话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含义及其危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什么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span></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教育的管理、教学模式及内容偏重于小学阶段,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关注幼儿的心理及心理发展,直接向幼儿传授小学阶段才应该接触的具体教科书知识,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的、探索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分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span></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学前教育发展规律,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危害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p><p class="ql-block">1、剥夺了幼儿的游戏权利</p><p class="ql-block">《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第五条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则是用大量的集体课堂教学活动替代了幼儿的自主游戏、探究等时间,缺少直观教具、趣味游戏等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忽略了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大大扼杀了幼儿喜爱玩游戏的天性、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探究新事物的激情,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嬉戏玩耍的权利。</p> <p class="ql-block">2、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3—6岁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身体的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集中注意力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长及延长,强制性的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容易大脑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使幼儿变得表情呆板;此外,幼儿手部的细小肌肉群、身体骨骼等生长还不是很完善,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其肌肉、骨骼等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过早的近视、驼背等,严重危害幼儿的身体健康。</p> <p class="ql-block">3、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p><p class="ql-block">3—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小学化”式的集中学习能力,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强制性地让幼儿进行学习,剥夺了他们“玩”的时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违背他们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更会挫伤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压抑他们活泼好动的个性,影响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严重危害幼儿的心理健康。</p> <p class="ql-block">4、导致了幼儿的厌学情绪</p><p class="ql-block">鉴于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他们对抽象知识的认知和学习还有一定局限性,让幼儿提前学习一些目前还难以掌握的知识,家长呵斥、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经常得到的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致使其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如此一来,本该快乐的幼儿时光,既没好好玩又没好好学,得不偿失。</p> <p class="ql-block">5、遏制了幼儿的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在幼儿园阶段实施“小学化”教育,实质上进行的只是单项的“智育”,在单纯重视机械地写字、算题、读拼音等的同时,忽略了幼儿其他方面能力的开发与发展,会在幼儿头脑里建起一种局部兴奋但大部分停滞甚至残缺的网络,这种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单项能力发展而忽视全面性能力发展的做法,忽视了学前教育的全部要义,使幼儿错过教育的“关键期”,最终造成幼儿身心片面性发展。</p> <p class="ql-block">6、影响了幼儿的持续发展</p><p class="ql-block">《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有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孩子是不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等等。而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键期在学前,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所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做法明显是与这些要求和规律严重违背的,最终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持续成长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7、干扰了小学的教学秩序</p><p class="ql-block">由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区别,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严重干扰了小学的教学秩序:一是升入小学后同班学生对学科知识掌握参差不齐,教师教的慢,已有“小学化”经历的学生会因为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逐渐养成不听讲、不思考等坏习惯,教师教的快,无“小学化”经历的学生会因为跟不上产生畏难、厌学等情绪,影响后期持续的学习;二是幼儿一旦在幼儿园养成错误的书写姿势,学到不正确、不规范的学科知识并在思想上被动“加固”,进入小学后也很难纠正,最终导致小学教师难以按照教学要求施教,扰乱了小学的教学进度安排。</p> <p class="ql-block">8、损毁了幼儿园的教育形象</p><p class="ql-block">学前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启蒙阶段,本应该保持幼儿本真,使其自然成长,但迫于家长的需求和大环境的压力,幼儿教育逐渐呈现出小学化倾向,甚至在幼儿园之间出现了为迎合家长、争取生源等原因,以“小学化”为手段的相互恶性竞争的局面,导致幼儿教育的功利色彩不断加大,丧失学前教育的原则和初心,损毁幼儿园的教育形象。</p> <p class="ql-block">学前教育专家虞永平说过:“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有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孩子们未来的路还很长,作为成人,特别是家长,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遵循他们的成长和学习规律,打消顾虑,相信科学,努力使自己成为孩子漫长成长路上的良师和益友,而不是监工或对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孩子的每一步都走的阳光、自信、从容!</p>

幼儿

小学

幼儿园

教育

学习

能力

发展

学前教育

孩子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