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相长,学无止境——暨临沂市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

鲁能希望小学陈付旗

<p class="ql-block">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与要求,探索高效课堂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市教科院工作计划安排,于10月27日-28日在临沂第一实验小学召开临沂市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而我也有幸现场感受小数人的浓浓学习热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一堂课是由王伟老师执教的《因数与倍数》,因数与倍数作为数论的基础尤其作为一节概念课,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王老师让学生通过对一组算式的分类,引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然后结合算式,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概念,进一步体会“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突破了重难点。接着通过引导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样的除法算式,进而用字母陈述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本质意义,体会数学语言简单明了、高度概括的特点。 练习设计体现了基础性、层次性和发展性。既巩固了对因数和倍数概念的理解,又把“倍数”与“几倍”,“因数”与乘法各部分名称的区别进行了辨析,很好地理解和巩固了概念。整节课王老师以精炼的语言,扎实的教学功底,展示了一节独到的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由王立功老师执教。“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数论是数学的皇后”,王老师充分利用这句话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环节中,王老师展现出极高的教育机智,面对网络卡顿,他机制幽默用“加油”化解了紧张气氛。在找因数的方法探究环节,他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下,主动地参与到方法探索中。从课堂的反馈来看,学生参与性强,情感体验积极,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郝贵芹老师,开门见山,直接出示定义,让学生根据定义尝试说说因数和倍数,开始学生说的不好,再次请学生读定义,再说,学生收获本节课知识的同时,也深深的明白什么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另一方便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p> <p class="ql-block">  第四节课李绍平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本节课教学做到教学过程结构清晰,流程顺畅,环节紧凑。用“整数除法”、“商整无余”八个字言简意赅的概括出因数与倍数的含义。由借助算式理解,到只给两个数字,再到最后一个数字,让学生在脑海中抽象算式,完成探究。整节课非常高效,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感很强。采用讲练结合、对比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课堂,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散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10月28日的常态课展示环节,第一课是由秦会会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这节课的探究内容是例10的两个小题,分别教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根据实际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两个小题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小数,由于要求的瓶子数和礼品盒数都必须是整数,因此要取计算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的使用“四舍五入”法。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舍”还是“入”。教学中,秦老师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掌握这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和活动情景,以“创境激趣”为关键,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展开的多维合作活动。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采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经历思维冲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体会“学数学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杨菲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这节课中杨老师结合已学知识内容设计练习题,选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体现数学教学的本质特征。练习内容包括: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知道单位“1”求对应量,以及求单位“1”的量等等。让学生根据两条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说出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后,得出解题方法;知识让学生自己疏理;规律让学生自己寻找;错误让学生自己判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突出了解题思路的开放性,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p> <p class="ql-block">  汲广凤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从实际出发使学生在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可发现、可研究、可探索的东西处处皆有,真实的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以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进行练习,体会数学知识的前后练习。汲老师的课堂教学总是围绕着学生的思路,紧紧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去调控课堂,也就是说教师能时刻关注学生。在课中我们可以看到汲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发现题中的关键句子,接着引导学生理解关键句子,而后深入分析解题过程,最后通过一系列有趣实用的练习设计,使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都得到了有效的落实与突破,极大的建立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长流水,长流水就要不断持续学习。通过这学习,我倍感压力,觉得要学的东西很多,不能因为自己的学习上的懈怠而原谅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对学生来说教育只有一次。</p>

学生

因数

教学

倍数

数学

老师

算式

执教

学习

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