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露天电影的记忆

九月菊

<p class="ql-block">今晚离小区不远的文创广场竟放起了露天电影。这一幕钩起学生时代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四十多年前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人民大众最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看露天电影。虽然影片不多,基本是先看报道国内外大事的《新闻简报》。《新闻简报》是电视机进入中国家庭之前,一个极为广泛而有效的大众传播渠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录片《新闻简报》于1949年开始推出,每集时长约10分钟,每周一期,影片通常会以“××××年第××号”进行编号。影片通常为每周一期,但有时也会出现不定期制作的情况。影片内容涉及重大的时政新闻,以及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生活,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等。每号有五个左右的小主题,其中必有二、三个国内重大新闻,像报纸的头版头条一样放在前面。大家是从广播和这些记录片里了解国内外大事。然后放正片。放的最多的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龙江颂》、《海港》、《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白毛女》八个样板戏和进口朝鲜片或罗马尼亚片等。虽然早己耳熟能详,大家看电影的热情不减。各家孩子们放学后就搬着小板凳去露天坝占位置,吃饭还要和兄弟姐妹轮换着回家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天黑前露天广场是最热闹的地方,经常会有人为占位置引发矛盾,吵吵闹闹。最常见的是一些年龄大的孩子抢年龄小孩子的位置。那时每家庭普遍都有四五个孩子,有六七个孩子的也不少。经常是争吵后由家里大的孩子出面解决,通常是挤一挤,让一让便相安无事了。下次说不定又相互帮忙占地方了。不久单位上的孩子也都相互认识了,你是王家的,他是刘家的。而家里孩子少的,或是性格文静的,也不会去争去吵,只是退让,但还是没有过份欺负人的。都是一个单位的,家长更没有掺和进来大打出手的事。而看电影更象是孩子们聚在一起玩热闹的节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到了七十年年中期,打倒“四人帮”后,解放了一批文革前拍的老电影《洪湖赤卫队》、《刘三姐》等,才真正唤起人们看电影的热情。那时都是一个单位一个单位轮着的放映,家里的大人也都出来了,一场电影幕前幕后都有人,要占个好位置可真是难多了。而我们这些已长成十四五六岁的初中生们更是从一个单位到另一单位追着看,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常因为看电影忘记写作业,被老师点名批评。有时班上竟大多数人没写作业,老师也只好批评后叫我们补上。而我们有同学竟发现老师也和我们一样搬着凳子去看电影,因此心里多了一份底气。更有胆大的同学会招呼喜欢的老师把好位置让出给老师。于是师生间便有了默契,电影可以看,作业也必须完成。这才有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赶作业的经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想起来,幸亏有老师们的督促,否则我们可真有要荒废学业的可能。​后来还随着电视机慢慢普及起来,看露天电影便成了遗忘的过去。</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今天看露天电影的人也还不少。来的早的,银幕前有主办方准备好的塑料方凳,来的晚的就坐在周围的台阶上,也有些人站在远处看。一些孩子也不稀奇这种观影方式。坐不住,在广场周围跑来跑去,到是一些老年人看的很认真,还有一些年轻人只是看一会便离开了。不知这种形式能坚持多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