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习性,才能改掉习性

善恩

<p class="ql-block">反省习性,才能改掉习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下文章为一有缘人分享,来文照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我和妹妹劝姐姐让孩子转学,起因是我上次回台南找爸爸时,他告诉我:「姐姐的孩子每天放学都从学校走回家。」因为姐姐的女儿13岁,儿子才8岁,每天放学背上背着书包,手裡提着小包,要走2.8公里的路程。有许多外人跟我妹和我爸说:「这两孩子每天这样走很辛苦。」因此,我爸休假时,就会骑机车去接他俩放学回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姐姐认为我们都没有考量她的立场,只听外人口舌就要求她给孩子转学,没有考虑到她工作接送小孩的困难度和为难处,就退出家族line群组,也不读我的讯息和接我的电话。原先以为自己只是单纯提出转学的想法,想问问她原因,跟她讨论有没有可能让孩子转学,但可能口气并不好,她接收到的完全不是这麽回事,就像在指责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举例来说,像她说:「爸会去载孩子。」我就回她:「难道爸爸接他们是应该的吗?」其实姐姐没有请爸爸接孩子,是爸爸心疼孩子每天走那麽远,提着大包、小包走回家,他自己主动想载孩子的,但我为何要讲得好像是姐姐的错?我也说:「要让孩子骑脚踏车才不会那麽累。」但姐姐说:「给孩子练很多次,他们就是学不会。」我又说:「学不会还是要学,我们以前也是这样练过来的。」口气好像他们不会骑脚踏车,都是姐姐没有逼他们,我甚至认为姐姐不为孩子着想,才不给孩子转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晚上11点到了,我因为急着睡觉,不再回line讯息,先生说:「妳怎麽放完火,让姐姐怒火中烧,人就跑去睡觉?」其实当晚我难以入睡,脑海中反覆思考着为何只从自己的角度看事情,没有体谅姐姐对孩子教育的用心,也没有考虑到姐姐的立场,只是听任外人说词,就以自己的想像去指责她的作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场开示精华节录:「修行就是哪边有缺点,就考哪边,自己的心性有提升,与家人的互动也会改善。跟别人有摩擦,就是在磨鍊,因为有执着,才会一直磨,直到看得开、放得下。要把嗔恨心放下,并讚美对方、感恩对方,修行才能越来越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后来反省,这一切都是我的执念和自以为是、贡高我慢的表现,觉得自己比较懂,比较为孩子着想,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姐姐一定是问过许多人的看法,才坚持让孩子上比较远的那所国中。以前我们家四个手足,只有姐姐是唸我们认为要给孩子转去的国中,当时那所国中的风评并不好,能上第一志愿的人微乎其微;反观我们上的国中,我那届有两百多人上第一志愿,姐姐应是希望孩子未来有好的发展,才宁可让他们现在吃点苦也要撑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姐姐的孩子都很努力上进,唸三年级的孩子常常拿班上第一名,国中的孩子也很尽力学习,孝顺又懂事,跟姐姐一样很贴心又会照顾人。反观我们家的孩子,因为没有一直盯着课业,成绩一落千丈,生活行为和品性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贫苦家的孩子特别能吃苦,如果让我孩子去走那段路,别说一年,一次都不可能走完,肯定哭闹叫妈妈揹、要爸爸抱。人家在锻鍊孩子的身心意志,有强健的体魄和向上的决心,我在那裡说什麽心疼和责怪,反倒应该敬佩她能培养独立自主、坚强刚毅的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弟告诉我,我和妹妹的说法真的很过份,都没有考虑到姐姐是单亲,收入不多,一个人照顾两孩子还要顾工作,遇到什麽困难不像我们有另一半可以接手帮忙,只能自己一个人想办法解决,我们没有帮助她就算了,还在那裡讲那些风凉话指责姐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反省自己的过失后,我传讯向姐姐道歉,但是姐姐好长一段时间都未读我的讯息和回应,因此我内心非常痛苦。为何我这麽自以为是,伤害姐姐,造成姐妹感情破裂。有什麽事不能好好说,非要走到这样针锋相对,不相往来?明明出发点就是为了孩子,能不能用更慈悲、包容、和缓的口气与人商讨?「佛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有些人很会说话,与他说话的人都会感到如沐春风,如果我不太会说话,能否选择把嘴巴闭上,不要这样伤人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姐姐的不理会让我痛苦了好长一段时间,这段期间我想起了大学与室友的相处。记忆回溯到大一时期,一位室友的音量比较大,我对她讲话不是很客气,自此之后她再也不理我,我跟她说话她都当耳边风。后来我写纸条跟她道歉,她在我面前把纸条丢进垃圾桶,仍然一句话都不说,不理我。当年我不能理解为何要为这样一件事决裂成仇,还认为对方心量太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年以后,当我消皈依夜叉道外道愿业力到了尾声,因为跟别人发生冲突误会时,我就是採取不理、沉默、敌对的方式,甚至当有师姐不知道如何应对别人不停传来的莫明讯息,问我要如何应对,我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告诉她:「不回应,也是一种回应。」这时我才突然发现,原来我一直以来都使用相同的待人模式,一旦与对方意见不合,或被骂心生不悦,就採取封闭自我、不理对方的方式应对。这说明了一件事,就是「因果相循」,「如是因,如是果,如是缘,如是受」,因果报应来临时,真的是自作自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想想最近一次因为写计画书的关係,必须一直跟许多教授们书信往返,索取计画规划内容。有一天,xxx副教授打电话来给我,他说:「如果妳今天中午就要出去,妳应该提前告诉我,请我中午以前寄档桉给妳,这样我就会赶快完成寄出。妳信上写还剩xxx和xxx老师的部分还没收到,大家都会想,喔!就那两人还没交喔!妳这不是挖坑给我跳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我跟那老师道歉说:「我没那个意思,我只是想给大家目前的版本,告诉大家只要补上那部分就可以齐了,因为我下午要去医院,所以先寄出。」那老师回我:「我知道妳不是故意的,所以才打电话告诉妳,如果妳是故意的,那我就不是这种处理方式了。我已经把档桉寄给妳了。妳下次可以说东西还没齐,还会持续更新,不要点名人家,这样会让别人不舒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车往医院的路上,我反省了自己不太懂得怎麽待人处事。我们老师告诉我,我跟偏乡那些校长都处得很好,他们也都很讚赏我,可是我似乎不太懂得怎麽跟大学教授们互动。老实说,上面那位老师到这所上已经超过三年,但我从来没有跟他互动过。第一次交谈,他就是打电话来骂我,说:「妳怎麽这样做事!不跟我解释,也不问过我的想法就跟我要东西,我收到妳的信时,真的很生气。换成是妳,妳不觉得很莫明奇妙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可能因为被骂,想到那天副校长开会他也在,问了其他计画,瞭解他是挂在别的计画底下,就跟老师说一位老师只能选一个计画。「我以为」对方一定会去那个计画,还跟同事说:「不用寄信给他。」没想到、万万没想到,他说:「他要来这个计画。」后来,我才发现那老师是来帮我的贵人,我可以在他身上学到许多,甚至下一期计画可能要靠他,我才有饭可吃,但我竟然因为被骂,就想把贵人送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件事也让我发现,我总是用「我以为」来处理事情,不愿意去麻烦别人、请教别人要怎麽做。写信出去要求教授们提供资料,没有收到回信就单方面认为别人不理我,怪罪别人,而不主动积极地去问:「发生什麽事了?」结果「我以为」,往往陷入自我偏执之中,忽略了其他人的需求与想法,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计画书就这样陷入停滞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后来我想开了,与其这样苦苦等待,不如主动出击,所以我开始打电话、写信、传line、亲自拜访、询问教授们的想法,在私下沟通后,我比较瞭解教授们的想法,他们也知道规划要朝什麽方向,事情才有突破性的进展。所以说,人的「我相」千万不要太重,天秤的一端要看看别人在想什麽,有什麽需求,否则最后的结果就是一边倒、全部倒,没有赢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结以上的例子,重点就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要用慈悲心和同理心关怀他人,但切莫执着于我相,要有包容异己观点的肚量。有很多事不是对错的问题,是不同观点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要原谅别人无心的过错,不要为了面子、自尊,从此与对方断绝往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放下问题,有容乃大,别为了他人一时说错话而纠结在心,不停折磨自己。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如果我希望别人能原谅我犯的过错,听我解释或道歉,我也要有那个心量,放下成见,用包容心看待别人的错误。别拿放大镜检视人家的每一句话,再来纠结、执着跳不出那些反覆播放的句子,找别人麻烦,就是找自己麻烦,我这是何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要口吐莲花,不要口吐毒蛇。学会说话的技巧,说话不要讽刺伤人,有损口德。结善缘,不结恶缘,业力往往由此而生,别老是为自己的未来架设种种障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不要总是觉得自己对,别人错。待人处事应当虚心学习,谦卑说话,做事主动积极,緃使表现不好,别人也能体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只有认真反省习性的人,才能真的改掉习性。有没有认真反省,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和佛菩萨。老实修行,努力修心,多帮别人想想,世界会更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与大家共勉之。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分享完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麽不让孩子读距离家裡近的学校,不让孩子骑脚踏车上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只是想给大家目前的版本,所以点名还没交的老师部分,告诉大家只要补上那部分就可以齐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觉得你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突破自己内心的盲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觉得你煮的东西如果再加上某些食材会更好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这些都是出自于我们认为的「好心建议」,但结果往往是对方无法感受到您的「好心」,反倒感到不高兴,甚至如文章中所写,影响姐妹情谊和被点名的人心裏不舒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何这些建议会让人感到心裡受伤或心情不好呢?您可曾细细想过,这些您以为的良善、包裹着「好心建议」的言语,言下之意是在告诉对方:「你做的还不够好,还有进步空间。」当我们说出这些话,话语就在对方内心发酵,掀起狂风暴雨,我们还会很习惯地用「唉唷!我都是为你好」、「我没有恶意」来合理化这些言语造成的伤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与人生历练,因此,面对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抉择。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走过对方的心路历程,看不到对方经过许久努力、经历许多困难、险阻才获得如今成果,而习惯用三言两语、不费任何吹灰之力,轻易击垮对方的辛苦成果。当您收到对方臭脸、不领情时,还觉得自己「太委屈」,质疑对方为何无法接受您的好意!我们往往忽略,没有徵得他人同意就给出的「好心建议」,带给人的感受就像拿着刀柄攻击人,虽不是刀尖对人,给人的伤害也不容小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己的习气该如何对治?文章中有缘人已写得很详尽,小编就不再赘述,小编只另外补充,若您真心想帮助或鼓励对方,不妨转换个问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您为什麽想让孩子唸那麽远的学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您一个人是怎麽在两个孩子和工作间找到平衡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您的报告尚未交,您最近生活很忙吗?不知道有什麽我可以帮忙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您煮的这些料理裡面,您最喜欢哪一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放下您的自我想法,了解对方的内心想法与需求,您才能在双方对话间搭起沟通桥樑。如果您只是一味儿地想着:「他就是偷懒不做,他就是做得不够好啊!我要让他知道他做的不好的地方在哪裡,要让他改进。」您说的每一句话,只是往对方身上浇冷水,而这冷水,只会浇灭热情与信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常会对陌生人说:「请,谢谢,对不起」,但对于熟悉的家人或朋友,我们会很习惯地用「我以为」的思考模式,放任自己的习性与之相处,我们总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忽略了最基本的礼貌与感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一件事情除了结果的好坏,更值得关注的是当事人投注的努力、坚持、牺牲、不放弃、正向思维……,这些行为背后付出的点点滴滴,远远比您一句自认为的「好心建议」来的更有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蔡师兄说:「修行的最高境界即是利益一切众生,而自身的初级功课就是,对外,圆满一切人、事、物;对内,求得本身的清淨自在。」人与人间的互动是门需要学习的功课,从每次的互动过程中摸索出与人相处的细节,渐渐改变自己的我执与我慢,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任何事情,都是让生命更加圆满的契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不怕犯错,重点是您能从每次的错误中得到什麽收穫。有经历,有苦乐,有感受,有包容,才是圆满的人生。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无阿弥陀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无韦驮菩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无伽蓝菩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无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摩诃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