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b> ❀ 皖南名石景文石,是大自然千万年打磨造就的天然艺术品。景文石的产地,分布在宣城市风景名胜柏枧山景区周边的多条河流中。华阳河、水阳江、琴溪河、直至南陵县的青弋江段,都有景文石的倩影。</b></h5> <h5><b> 宣城,文房四宝的故乡,诗仙李白曾经流连忘返的地方。诞生于山,孕育于水,经历了亿万年灵山秀水的浸润,连山涧里的石头也不免沾上了儒雅灵秀的文人气息。被深爱景文石的藏家们美誉为“文房第五宝”。</b></h5> <h5> <b>景文石蕴藏在皖南山区部分山谷河流之中,它和其它观赏石一样,是一种天然石质艺术品,它的艺术性体现在是大自然长期鬼斧神工形成的自然美。但它有一种其他奇石难以企及的审美的艺术特征。其特征体现在景文石的乳名“锦纹石”的含义之中。故景文石的艺术特色就是“锦纹”。</b></h5> <h5> <b> 景文石和长江画面石一样,属于4亿年前的志留纪生成的砂岩和粉砂岩,由于铁离子的渗透、扩散,这些岩石经过上亿年的流水搬运、冲刷、磨蚀等作用,形成了具有铁锰质浸染纹理的灰白色或浅黃色卵石。卵石上自然镶嵌各种线条和斑块,组成了各色各样、变化万千的美丽图案。</b></h5> <h5> <b> 皖南多山多水,除有旅游胜地的美名外,还是盛产奇石的宝地!皖南境内有黄山山脉,天目山山脉,九华山山脉,齐云山山脉等,这些山脉都是皖南奇石产出的孕育之处。而八百里皖江,青弋江众多的支流,水阳江及其支流,还有新安江、徽水河、秋浦河、七星河等,则是进一步塑造皖南各石种画面石和造型石的艺术大师。</b></h5> <h5> <b><u> 皖南名石景文石有哪些特色??</u></b></h5><h5><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 color="#ed2308">一是图纹色彩之广。</font>图纹形成主要是含有亚铁(Fe2)和高铁(Fe3)成色离子及其它的致色元素。有单一的红、棕、黄、褚、紫、黑等色彩的图纹石,也有二色和三色以上的多彩的图纹石。</b></h5> <h5> <font color="#ed2308"></font><b><font color="#ed2308"> 二是纹理复杂多变。</font>其飞动的线条存在虚实与有无之间,有时粗犷质朴,有时工整细腻,深入内部,表里如一。</b></h5> <h5> <font color="#ed2308"> 三是图纹内容丰富</font><b>,简洁凝重,让人一目了然。也有复杂隐约、使入琢磨不定的,从不同侧面看,可发现不同的画面和意境:其内容包罗万象,人物、动物、草木、山水、自然风光和各类书法字体应有尽有。</b></h5> <h5> <b> <font color="#ed2308">四是图纹艺术奇妙</font>,其图纹似泼墨,似工笔,似浮雕及各种书法,且全凭大自然创造。</b></h5> <h5> <b> “景文石”产自于皖南山区的河流中,于1994年由著名的艺术鉴赏家、美学家王朝闻先生亲自命名的。<span style="color: inherit;">王朝闻先生概括了景文石的艺术性:“具备阴阳虚实、有无,多样统一”,“正反两面都是画,给人以奇妙的想象”。</span></b></h5> <h5> <b> 景文石的特点,主要是在米黄色或青白色的地子上,以朱红色的点、线、面,勾勒出丰富多彩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图画来。其画面简洁凝重,内容丰富,让人们一目了然,人物,动物,草木,山水,应有尽有。其画面有的浓墨重彩,有的清新细腻如工笔,有的凸起于石表如浅浮雕。</b></h5> <h5> <b> “景文石”属于画面石,它的画面风格是与文人字画是很接近的,既有大写意、小写意,也有工笔素描。在一块石头上偶尔生成的图案,就像是画家刻意画上去的一样。</b></h5> <h5> <b> “景文石”上的画面表现形式多样。有人物,有文字;山川树木、花鸟鱼虫无所不包。最难得的是一些景文石组合,其欣赏的效果,真的是妙不可言!</b></h5> <h5><b><font color="#ed2308"><u>景文石是如何被发现的呢?</u></font><br></b><b> 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任宣城市华阳公社宣传委员的姚再引先生,在一次下乡工作趟水过河时,被一方有花纹的卵石所吸引,后有意专心收集,取名"锦纹石",并开始参加当年少有的省内外石展和撰文介绍。</b></h5> <h5><b> 因了姚再引先生的发现与宣传,我国著名美学家、艺术鉴赏家王朝闻教授,于1994年5月,亲临华阳考察,写下了《双河探石》一文。</b></h5> <h5> <b>王朝闻教授认为,锦纹石有其它石种难以企及的审美特性,具有人为绘画和书法所达不到的神奇境界。遂将“锦纹石”定名为“景文石”,为此石的名称一槌定音。</b></h5> <h5> <b> 景文石,不仅色彩丰富,而且表现力强,具象、抽象兼有。无论是立意构图,还是从作画时的笔触轻重、用墨的深浅、线条走势和润染过程上看,也都是符合我国古代“文人画”的传统章法。</b></h5> <h5> <b> 景文组合石《翰墨石韵》、《文房四宝》,万金难求,别有风味!!</b></h5> <h5> <b> 景文石以图案清晰,对比度强,色彩丰富,画种多样, 画面以点、线、面搭配成画,有人物、文字、山水、动物、花鸟、树木、和其它的抽像构图,应有尽有。且画面表现细腻,形象生动传神而闻名于赏石界。</b></h5> <h5><b> 景文石的画面表现形式,多以传统画法中的“水墨写意”和“工笔白描”为主。但也不乏有“油画”、“水粉画”、“剪纸”、“套色木刻”、“钢笔画”、“漫画”的类型。</b></h5> <h5> <b> 多种多样的画种,丰富多彩的画面,在石面上由喜庆的赭红色展示,再用我们所熟悉的传统画法表现出来,这无疑给欣赏者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新奇感觉。</b></h5> <h5><b> 除了景文石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包罗万象外,其色彩也并非朱红一色,多彩,也是人们喜爱景文石的理之一。其有单一的红、棕、黄、赭、紫、黑色图纹石,更有两色和三色以上的多彩图纹石。其线条的有无,虚实,粗细皆深入石内,表里如一,正反两面都有画,但表现的内容却不同。</b></h5> <h5><b> 景文石原石都是水冲石,因而以小件居多,精品石都在40厘米以内。其小巧如拳的景文石小品,也非常有韵味,特别是当您将其搭配成一件组合上架后,见之则念念不舍了。</b></h5> <h5> <b> 我国的奇石种类颇多,如灵璧石,太湖石,鸡血石,雨花石,黄河石和长江石等,其图案大多数只在石的表面。而景文石的图案则深入到内层,内外一致,可谓美妙绝伦。</b></h5> <h5> <b> 另外,景文石的神奇之处还在于雅致,其纹理复杂多样,极富变化,构图巧妙,有的似写意山水,有的似敦煌壁画,还有的似贵州蜡染。人物,动物,草木,自然风光等应有尽有。其线条古朴,粗犷,其内容简洁,凝重,充满了原始美。</b></h5> <h5> <b>因此,景文石的像与不像,形态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全在大自然的巧妙安排,这是任何一个高明的画家都难以表达的艺术手法,使欣赏着不得不折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创造力。 </b></h5> <h5><b> 景文石的发祥地宣城市华阳乡。这里最高的山峰在千米以上,群山环抱,烟雨青岚。河道中有五颜六色的石头,其中也有景文石,其实,经过多年的找寻,河中精品石已难寻踪迹,能找到一块形状和色彩都上乘的景文石,几乎已成奢望。溪水中奇异的景文石,经水的浸染,色彩更加鲜活,天工造化之美令画家们也无法企及。 </b> </h5> <h5> <b>景文石原岩形成距今已有4亿多年,景文石的纹理一般是由饱和或不饱和含铁质水溶液在先前形成的多组岩石缝隙、空隙中多次、多期浸染沉演形成的。把景文石放入清水中,则纹理更加清晰、美观,其美学观赏效果完全可与雨花石相媲美,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b></h5> <h5> <b> 千百万年来,景文石经过大自然的冶炼,图纹清晰,色彩厚重。图纹似泼墨,似工笔,似浮雕及各种书法,一切全凭自然的创造。</b></h5> <h5> <b>宣城,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及人文和自然景观,给了人们多重的享受和心灵上的冲击。</b></h5> <h5> <b> 景文石由来已久,《红楼梦》里就有景文石的描述。景文石也给《红楼梦》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宣城景文石,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质地勾引着人们给它编织梦幻般的传说... </b> </h5> <h5> <b>在新编《泾县志》序言中,泾县籍的著名学者与作家吴组缃先生曾经提到泾县的石头。他说,泾县的青弋江水一清到底,各种游鱼和美玉似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到了晚年,吴组缃先生仍在赞美家乡河中的石头,可见这些石头给先生留下的印象之深;也可见这些石头的值得赞美。</b></h5> <h5><b> 清代有位文人沈复,在他的传世之作《浮生六记》中就曾提及宣州石,宣州石就是宣州一带河滩中的卵石,它当然也包括了泾县。泾县历史上隶属宣州府,泾县石亦称宣州石,就象产于泾县的国宝书画用纸叫宣纸一样一样的。据说沈复笔下的宣州石,是公认的点缀盆景的几大名石之一。</b></h5> <h5><b> 泾县奇石不光种类多,品位也高。形、质、文、韵、色这五个观赏要素中,泾县奇石大部分都能达到三个以上,五个俱全的也绝不罕见。</b></h5> <h5> <b> “景文石引起发现者之关注,既有偶然原因,也有主观条件之准备。唯作者对人无限宽宏,唯人不断发现其新美。” ——王朝闻</b></h5> <h5><b> 一直很喜欢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那些原本具体的事物通过人类的眼睛幻化成抽象的印象和情感,演变成美丽的象征。对于美的发现,需要的是耐心和细致,而有的时候更需要的却是机遇。一如景文石,对于它的发现,源于一次美丽的偶然,一场惊喜的邂逅。</b></h5> <h5> <b>宣城景文石是水石,泡在水中神韵尽显。有风水师说石头上可以看出玄妙的风水;有道教信徒说看石中花纹可通易经,这些说法都未经考证,但对收藏者来说,只要石头有“形”、有“神”,已经足够了!</b></h5> <h5> <b> 皖南奇石,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参与者。它们代表着古老和永恒,大自然的力量在它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当我们发现它们的时候,它们的美丽会重新绽放人间,它们的光华会重新惊艳于世。品鉴奇石,不仅仅是鉴赏艺术,更是品味文化。</b></h5> <h5><p><b>▲题名:风吹麦浪</b></p><b>石种:宣州景文石</b><p><b> 此方奇石图案清晰,对比度强,色彩丰富,无论立意构图,还是从作画时的笔触轻重,用墨深浅达到了艺术家无法达到的天然艺术水准。麦浪的动感及层次如孙俪2013年蛇年春晚的歌曲《风吹麦浪》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就在那里曾是你和我爱过的地方,当微风带着收货的味道吹向我脸庞,想起你轻柔的话语曾打湿我眼眶,我们曾在田野里歌唱在冬季盼望却没能等到阳光下这秋天的景象,就让曾经的誓言飞舞吧随西风飘荡,就像你柔软的长发曾芬芳我梦乡。这已足以!就是这样一方奇石,足以用她来歌唱!</b></p></h5> <h5><b>▲题名:春山朦胧烟雨中<br>石种:景文石<br>产地:安徽宣城<br>规格:69×69CM</b><div><b> 一抹浅酱色的色块,几条粗细不一的弯曲的线条,构成了春雨江南朦胧的山色,水与天相接,形成了充满诗意的烟雨江南景致,令人陶醉而流连忘返。</b></div><div><b> 隔望春山烟雨中,溪泉松竹隐朦胧。深深愿许泠泠曲,款款心仪澹澹风。绝非同,且从容。亲临始信绝非同。何如伴得闲云去,堂上时闻精舍钟。----《鹧鸪天 · 春山朦胧烟雨中》</b></div></h5> <h5><b>▲题名:太白独坐敬亭山<br>石种:景文石<br>产地:安徽宣城</b><div><b> 此石很独特,白色人形部分突出于黑底之上,人形酷似一老叟举杯畅饮,如诗仙李白在饮纪叟老酒,故取名“太白独坐敬亭山”,很有意境。李白当年确实到宣城敬亭山来过,且写下脍炙人口的《独坐敬亭山》,恰与此石关联,小小石头蕴含这么多内涵,很难得!</b></div></h5> <h5><b>▲题名:夕阳西下山色暖</b><div><b>石种:宣州景文石</b></div><div><b> 此方景文石是表现太阳落山后,晚霞映衬着山峦的朦胧的景色,厚重的大山在晚霞的映照下,更显得伟岸!近处的一株老树矗立着,小山头上那如绘画中飞白的技法,使山的形体更加真实可信。</b></div></h5> <h5><b>▲题名:秋荷锦鸡图<br>石种:景文石<br>产地:安徽宣城<br>规格:16x20x9CM</b><div><b> 残荷、嫩荷、枯荷,自上而下地排列着,荷干旁伴生着老去的蒲草,左下侧一只锦鸡在草丛中觅食。秋天,收获的季节!</b></div><div><b> 风消暑,日见幽,翠盖一塘秋。披锦频催舞,当歌且润喉。图里庆丰收,可似农家乐不?---《梧叶儿 · 秋荷锦鸡图》 </b></div></h5> <h5><b>▲题名:老子归隐图<br>石种:景文石<br>产地:安徽泾县<br>规格:11x8x3CM</b><div><b> 青牛作伴归隐路,深林悟道有经传。此景文石,白色的地子上,微凸起红棕色的美妙图景:大地莽莽,老树森森;云雾袅袅,崇山萧萧。慢走的老牛背上驮一躬背屈颈俯视沉思的老者,踏着瑟瑟秋风、漫天落叶缓步前行。取名《老子归隐图》,不仅与景与形与意贴切,更有深邃的内涵。</b></div><div><b> 俗物懒经意,青牛伴出关。风痕烟色掩,气象锦纹传。归隐探玄元,尽在五千言。---《踏歌词 · 老子归隐图》</b></div></h5> <h5><div><b>▲题名:古梅<br>石种:宣州景文石<br></b></div><b> 此石枝杆虬劲,蓬勃向上,春意盎然。古梅之根画面靠右侧,枝头向左斜刺生出,中部又有一枝向右延伸,使得整个画面灵动而不失平稳,从根部弯曲的老桩,到顶部的嫩枝,交待得非常清晰,又是一件天作的大师级佳作!</b></h5> <h5><b>▲题名:新篁春雨后<br>石种:景文石<br>产地:安徽宣城<br>规格:14x15x7CM</b><div><b> 在新绿浓郁的山色间,右侧三杆新竹,在春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节节高升!</b></div><div><b> 谁把新枝移石上,崷崒还萧爽。妙趣纵横生,异质奇纹,咫尺春天象。初篁每遇风侵荡,愈发鸣高响。此石若更名,风竹尤宜,清供酬真赏。----《醉花阴 · 新篁春雨后》</b></div></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i><u><font color="#9b9b9b">---声明: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致以诚挚敬意!如涉侵权,有告即删!</font></u></i></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