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课十讲》留痕(六)

清欢

<p class="ql-block">  今天读第五讲,每一讲都有触动自己的文字。有种说到心坎里的感觉。这就是习课堂的魅力,也是管建刚老师文字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遇到作业习惯不好的学生,不要去要求家长管好孩子的作业,孩子的作业坏习惯不是老师培养出来的,而是不懂教育的家长培养出来的,你要求不懂教育的、造成了孩子作业坏习惯的家长去改变孩子的作业习惯,可能性几乎为零。改变家长的可行性远低于直接去改变学生。”</p><p class="ql-block"> 多经典的话!早懂得这些,也许会多节省点时间与精力。走过弯路,才会在别人那里,幡然醒悟。</p><p class="ql-block"> 没错,成功的教育,是家校共育。事实是,有些家长,不拖孩子的后腿,就已经谢天谢地。</p><p class="ql-block"> 班内有两三个孩子,特别难管,第一时间好艳老师便与家长沟通。有几次沟通,就有几次失望。最终,便不再寄希望于家长了。</p><p class="ql-block"> 但凡能管得了,孩子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从小就没有给孩子立下规矩,甚至做什么事情,没有一定边界感,造成孩子后来的无法无天。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时,已经覆水难收甚至束手无措了。</p><p class="ql-block"> 当然,意识到自己做法错误的家长,还是少数,有些家长,一边指责孩子不听话,一边抱怨学校教育,单单就不反思自己。</p><p class="ql-block"> 能与家长齐头并进更好,如若不能,就孤军奋战。想尽办法,去改变孩子,用孩子的行为,影响甚至带动家长!</p><p class="ql-block"> 总有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更需要我们关注每个生命的向阳成长!</p><p class="ql-block"> “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是大量阅读,大量阅读,好比武侠小说里的内功,解题好比拳法,拳谱有了,没有内功照样输。”</p><p class="ql-block"> 从早就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至今还记得那个中考语文考了第一名的女孩子,在成绩出来时兴奋得给我打电话,她说是我让她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就是这个习惯,让她取得了好的成绩!所以,每接手一帮孩子,我都积极倡导孩子大量读书。2022年毕业的那帮孩子,六年的时间,最多的读到了两千多本,少得都有了一百本以上。结果是,成绩最差的孩子,在最后毕业时,都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来。升上初中后,大多同学的成绩在班内,甚至在学校名列前茅。很多家长打电话或者发微信,告知我这一消息时,为师者的那份荣耀,那份欣慰,都在心底荡漾。</p><p class="ql-block"> 这更加坚定了我继续这样做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现今接手的这帮孩子,深知基础的薄弱。这样的孩子,更需要读书。从孩子带到学校的书籍看,几乎没有课外书,连教体局推荐的书目都没有。先给孩子畅谈读书的好处,然后再在家长群渗透读书的重要性。慢慢地,课堂上出现了一本,两本,三本……读书积极的孩子,开始了群内视频或者录音软件的打卡,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读书最多的,已经读了七八本,最少的,一本还没有读完。我知道,最初差开的是本书,后来,差开的是分数,最终,便是整个人生!谁读书,谁受益。道理就是这么简单。</p><p class="ql-block"> 当然,为了让他们读起来,我时时改变鼓励或奖励策略。读完一本,在“读书大王评选本”上记录一本,对于经常读书打卡和利用课间读书的同学,给予组内加分,从开始午餐午休后,我便加大了奖励力度。鼓励孩子们见缝插针的读书,利用等待的时间和在宿舍临睡前,都要看几页书,读一页,为小组加2分,为小组加分这个事情,孩子的积极性挺高,从运行的两天来看,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写这些仿佛有些夸赞自己的意思,但我想说,管老师所说的,我无比信服,且也一直在努力地去做。这是每个语文老师不容推卸的职责!</p><p class="ql-block"> 内功好了,还怕练不好拳法?</p><p class="ql-block"> 又是收获满满,这一天,因为这些收获,而分外变得充实而又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