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Walk 蒙山

和春花语

<p class="ql-block">户外群不时地撩拨着想要外出人的心,从中秋国庆开始几乎日日不间断地吆喝人们去赏秋徒步,尽观大自然的赤橙黄绿,饱览黄土高原独特的秋季风光。</p><p class="ql-block">眼看着秋天只剩几天了,再不去看看又得等一年。少有的好天气不容错过,一脚油门来到了太原近郊的蒙山。咱用实际行动支持山西旅游业,35元门票把我送进山门。</p><p class="ql-block">游人多为本地人,家门口的景观相当于自家后花园,多是俩三朋友边走边聊,顺带呼吸新鲜空气,徒徒步舒服舒服筋骨,真是不赖。</p><p class="ql-block">景区提供游览车,腿脚利索的不需要买票,连玩带拍照半小时到登山口,老人小孩的话可以考虑坐车进山。</p><p class="ql-block">过御驾桥就是观音堂,从这里开始有俩条路,一条从开化寺门洞上山,台阶路,没啥难度,有拜佛台连理塔铁佛殿开化寺塔林,上台阶后就能远观到大佛。另一条沿着沟进,有蒙山晓月,森林氧吧,有露营区,有树有山有水有鸭,有吊桥,最后在蒙山脚下与第一条路汇合。之后,东西各有台阶路去到大佛脚下,近观千年摩崖石佛。沟里还有休息区可以喝茶闲聊,有一块露营地铺满落叶,一脚踩上去,脆生生的声音,嗦啦嗦啦,美得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蒙山大佛(古时又称“晋阳西山大佛”),位于蒙山北峰。公元551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凿大岩为大佛,历24年始成。据《北齐书》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可见大佛开凿时场面之宏大。蒙山大佛依山锈刻,结跏趺定而坐,双手施禅定印,厚胛肥肩,身体颇显雄壮,有着鲜明的北朝风格。整座大佛高大巍峨,气勢磅礴,正所谓“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当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来瞻礼大佛时,顶礼膜拜,赞叹不已。</p><p class="ql-block">根据唐朝记载像高“二百尺”约合现在63米,低于四川乐山大佛8米,早于乐山大佛162年。就凿成的确切年代而言,这尊凿于6世纪的晋阳蒙山大佛,就是目前所知世界凿成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大型摩崖石刻佛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化寺是并州第一古刹,古称“并州大寺”,日本佛教典籍中称其为“并州大岩寺”。位于蒙山北峰的并州大寺(后称开化寺上寺)最初建于东汉永平年间,与河南洛阳白马寺属于同时期寺庙。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道场,东魏孝静帝敕命净土宗宗师昙鸾住并州大寺研习经书,弘扬佛法。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文宣帝凿大岩为大佛,为方便远瞻大佛,在大佛南二里远处修筑寺院(后称开化寺下寺),并赐额“开化”,此后“开化大寺”更名为“开化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铁佛殿,始建于隋末唐初,内供奉释迦牟尼铁铸佛像而得名。后寺庙损毁,铁佛于1985年被移至太原双塔寺保存。2009年铁佛殿修复,千年铁佛重回故地。</p><p class="ql-block">铁佛殿内正中高坐的是佛像为释迦牟尼佛像,高2.6米,重4.2吨,中空分段浇铸而成;佛祖北面一老者造像立佛为其大弟子被称为初祖的迦叶:另一侧年轻男子造型的佛像为二祖阿摊。铁佛铸于隋末唐初,历经千年,保存仍然十分完整,这在国内外十分罕见,弥足珍贵。同时,铁制铁佛也显示了当时铸造技术、工艺水平之高,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p><p class="ql-block">连理塔,邑志称为“释迦牟尼如来舍利塔”,为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建筑。塔南北并立,东向,南塔额“化身佛舍利塔”,北塔额“定光佛舍利塔”,两塔形制相同,下连基座,俗称“连理塔”。塔平面成方形,总高度均为8米多,塔顶层层内收,塔刹成八角形亭台式,顶部装饰已塌落。此塔近观隽雅秀丽、远眺犹如两朵未开的花蕾,这种建筑形制为唐到宋的过渡形式,国内十分罕见,历经千年未经修复,为我国建筑史上极有价值的范例,也是太原市现存仅有的“花塔”实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