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珍宝岛,行政上隶属于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珍宝岛乡,位于双鸭山市饶河县城南偏西40公里处。</p><p class="ql-block">珍宝岛,满语“古斯库瓦郎”,意为“军队营盘”,是一个位于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方一侧的岛屿,(中方距离岛100米、苏联距离岛300米)是中国固有领土。珍宝岛全岛面积0.74平方公里,状如元宝而得名。该岛因1969年3月发生中苏边界事件(珍宝岛自卫反击战)驰名中外。</p><p class="ql-block">我们自驾两辆车,从抚远出发,一路向东,赴珍宝岛、去探访感受那场闻名世界的珍宝岛战役!</p><p class="ql-block">(2023.7.27.《东北边彊万里行》3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珍宝岛于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方一侧的位置地图。↓</p> <p class="ql-block">从抚远再出发,目的地珍宝岛。↓</p> 挠力河 <p class="ql-block">路过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路两侧绿草菌菌,挠河清澈流淌……。</p><p class="ql-block">挠力河自然保护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位于双鸭山市宝清县、饶河县和佳木斯市抚远市、富锦市内的红兴隆和建三江两个农垦管理局境内。保护区前身是长林岛、雁窝岛、挠力河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七里沁河一个总局级(地市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类型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中的“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总面积160601公顷。东西长165公里,最宽处13.5公里,最窄处4公里。↓</p> 珍宝岛 <p class="ql-block">珍宝岛自卫反击战</p><p class="ql-block">1969年3月2日苏军发现中方有人上岛,便派出边防巡逻队上岛驱逐对方,被中方伏击,打死打伤数十人。3月15日和17日,中苏双方的边防部队在此再次发生武装冲突。苏军动用了坦克、装甲车、飞机和当时的“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解放军使用了反坦克炮、无后座力炮、40火箭筒等轻武器和岸上的纵深炮火。双方都声称是对方蓄意挑衅,先开火。其后中方打退了对方的进攻,战斗之后中方控制全岛。在这次冲突中中方保持了克制,但苏联不依不饶、不断挑衅,我方在被迫的情况下还击,打退了苏联武装力量的进攻。之后在1969年3月21日双方又发生了冲突,苏方不愿让中国获得战斗中沉入乌苏里江的坦克,于是又挑起了冲突,苏方派出爆破组试图炸毁坦克被击退。之后苏军用炮火把坦克下的冰层击破,坦克沉入乌苏里江。1969年4月,中方派出海军潜水员将这辆坦克打捞出来,之后坦克被放在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并以此为原型作为中国自制坦克的蓝图。从此中国的军事力量进入了上升阶段。</p><p class="ql-block">中国边防部队的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保卫了国家的领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岸上最吸引人的就是这一块刻有“中国虎林珍宝岛”几个大字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珍宝岛-中国最小的岛屿,由于历史著名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如今也成为了红色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p> <p class="ql-block">在江边雕刻有“中国虎林珍宝岛”红字巨石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眺望珍宝岛。</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1969年整个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期间,我军共计牺牲71人。其中3月2日反击牺牲20人,3月15日激战牺牲12人,3月17日至4月2日争夺被我军炸坏履带的苏联当时最先进的T-62坦克又牺牲39人,这辆坦克是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一个意外收获,通过我国科研人员对缴获坦克的研究,让中国的反坦克武器迎来了一次大爆发。</p><p class="ql-block">我军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守卫了珍宝岛领土。珍宝岛战役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中苏关系恶化的产物,也是中国边防军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p><p class="ql-block">珍宝岛之战规模虽小,但其影响巨大。此战甚至使得后来的世界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两强争霸,开始变为美、苏、中大三角关系,中国成为美苏之外的第三极,进而使得全球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p><p class="ql-block">(纪念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胜利石雕 ~“一岛独胜、百年首捷”-黑龙江军区政治委员宋风呜将军题写)↓</p> <p class="ql-block">珍宝岛,位处乌苏里界江,有史来,即是我华夏领土;已酉年春,苏军入侵,峰火硝烟,兵戎此地。守岛卫士,奋勇杀敌,生命不息,冲锋不止。捍彊域,壮军威,神州寸土未丢;振雄风,扬国威,改写百年屈辱。</p><p class="ql-block">值此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胜利四十周年之际,为牢记历史,更珍爱和平,黑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宋风鸣将军凝神题写:</p><p class="ql-block">“百年首捷,一岛独胜”。</p><p class="ql-block"> 二零零九年九月 ↓</p> <p class="ql-block">缴获的苏联当时最先进的T-62坦克,放置在北京、国家了军事博物馆展览。↓</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省政府2014年立碑“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珍宝岛战迹地”。↓</p> <p class="ql-block">乘坐游艇可以过江登上珍宝岛。↓</p> <p class="ql-block">1969年3月,中国和苏联在珍宝岛地区发生的严重边境武装冲突,经过战士们的顽强奋斗,最终获得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自卫反击战胜利后,为维护我国领土主权,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并常年坚守珍宝岛。当时,官兵住地窑子和帐篷,于1969年8月建营房,面积为20平方米,石质结构,分为宿舍和厨房。第一代营房有对联、黑板报,历史意义深远。 珍宝岛纪念馆原为1984年5月和2000年8月修建的第三、四代营房,在第五代营房建好后于2003年5月改为纪念馆使用。纪念馆内展示有战斗的详细经过,所用的炮弹武器等,在参观的同时,对战士们的敬意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珍宝岛第五代营房。 ↓</p> <p class="ql-block">珍宝岛自卫还击战斗胜利后,为维护我领土主权,中国人民解放军奉中央军委命令进驻并常年坚守珍宝岛。当时,官兵住地窑子和帐篷,于1969年8月建此营房,面积为20平方米,石质结构,分为宿舍和厨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营房对联①:永保边彊 </p><p class="ql-block">以哨所为家 以艰苦为荣</p><p class="ql-block">营房对联②:解放全球 </p><p class="ql-block">身居珍宝島 胸怀五大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珍宝岛通电简介:</p><p class="ql-block">1969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并常年坚守珍宝岛。当时,官兵住地窑子和帐篷,于1969年8月建营房,面积为20平方米,石质结构,分为宿舍和厨房,只能靠柴油机来发电,战士生活非常艰苦。2000年6月22日,珍宝岛正式通电,战士们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为此,珍宝岛全体官兵特意在大陆岸边立起了一块“珍宝岛通电纪念碑”。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石碑:珍宝岛通电简介)↓</span></p> <p class="ql-block">当年老照片:珍宝岛中国领土决不容侵犯。↓</p> <p class="ql-block">当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宣传画。↓</p> <p class="ql-block">珍宝岛烈士陵园安葬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中牺牲的六十八位烈士。↓</p> <p class="ql-block">在离珍宝岛最近的地方,好像看到了珍宝岛在中苏自卫反击战时激烈的战斗场面。感受到了官兵们爬冰卧雪艰苦卓绝的守候。 云低垂、天暗淡、水深深、树轻轻地摇曳,好像都在祭典那些在中苏自卫反击战时流血牺牲的英灵。 珍宝岛之行,让我们深深地理解了今天的祥和安宁,灿烂的微笑,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岁月静好里一定是有人在为和平而战,一定是有人为祖国的领土完整、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宁流血牺牲!祖国的山河不会忘记!祖国的人民不会忘记保家卫国的英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