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回望源头</p><p class="ql-block"> 一 题记</p><p class="ql-block"> 这本凝聚了现任校长王志亮以及贺维山老师、李红岩督学等编者心血的“校志”,刊发有校长王志亮的序言,另附有在职副校级领导的“回望”小文,该版“校志”遽然陡增“文献”的分量。在此付梓之际,我亦撰此小文,不为附庸风雅,只为过往做一注解吧。但愿拙笔钝思不至于画蛇添足、狗尾续貂!整理历史,尤其是整理文化气息浓郁的学校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带有“复活历史”和“文艺复兴”的味道,是让过往的零记散忆在详实的文本、图片、映像、思想、习惯的支撑下实现昨日重来的时光逆流,并在这种倒流时空去追索事事物物的发展、推演的历史脉络。尽管在经费不济的情况下,这本校志的付梓依然所费不赀。王志亮校长、贺维山老师、李红岩督学等编者们无异于再次为四中凝聚起休戚与共、成败相关的四中情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 蓦然回首</p><p class="ql-block"> 十三年前,我调入刚刚成立的四中工作,当时在农村工作了九年,一心只想着能回到县城工作,至于到什么单位工作倒没有多想,只是想回城。没想到,冥冥中与四中结下一生情缘。此缘可待,此情可期。一转眼,四中一易其地,从最初的借用教师进修学校的一栋二层小楼和一排平房以及小楼后的一排窑洞办学到现在的定边中学旧址办学已经过去十三年了,这期间,历经吴探平校长和王志亮两任校长,我也从2007年的政教处副主任成长为今天的副校长,期间经历了许多的人和事,见证了四中的诞生、成长、发展、蜕变、成熟、壮大,并会再次亲历学校的搬迁和历史性变迁。那沉潜心底的美好时光,总在心海时隐时现,总是不期然地撩动着我的默默情思,喟然长叹——人生苦短,来如春梦,去如朝云。</p><p class="ql-block"> 下面就借两个镜头,回望历史,穿越时空,追寻我眼中的四中精神源头吧。</p><p class="ql-block"> 那个烟雨迷蒙的夜晚</p><p class="ql-block"> 七月流火、淫雨霏霏,记得那是2007年秋季开学的第一个周,也是四中历史上的第一个周,时任校长吴探平和现任校长(时任教学和德育副校长)王志亮带领办公室副主任高海清和秘书王智、教务处副主任惠泳琪、总务处主任马成山和时任政教处副主任的我,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当时没有会议室,就在办公室、教务处、德育处三处合用一三间平房里几个办公桌拼到一起临时当做会议室,我们一伙儿六七个人围坐下来讨论制定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年度计划。时任校长吴探平有过十多年的一把手工作经历,经验丰富做事果决,副校长王志亮思维敏捷为人谦逊,几位副主任年富力强满怀热情,老中青强力搭档可谓黄金组合。</p> <p class="ql-block">经过几个昼夜的研究探讨,在毫无基础的空白实现了从零起步,逐渐理清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思路——教育为魂: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教学为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育就是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我们的起步或许就虔诚地秉持这一教育理念,并逐渐刻骨铭心般的成为四中人的信仰。第一周,几乎每个夜晚都在下雨,淫雨霏霏,淅淅沥沥。时近午夜,有些许寒凉,可屋内的我们依然谈兴不减。回望过去,四中从最初的绳床瓦灶蓬牖茅椽,一路坎坷崎岖筚路蓝缕,到今天发展成格局整肃思想统一的省级标准化高中,并依然在现任校长王志亮的带领下坚持“一体两翼”的办学模式,必将在新校区迎来四中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春天。今天我们理性的思考,四中人之所以能沿着不负众望的路径一路高歌,或许那最初的雨夜就滋养了她永恒的精神基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个冰封雪凝的清晨</p><p class="ql-block"> 2007年的冬天真的好冷,寒冬腊月,十多天的满天飞雪,塞北小城雪域茫茫,大街小巷冰封雪凝。学校已经放了寒假,可是为了能确保首届毕业生在10年的高考中斩获丰收,仅有高一年级的四中,学校决定留下小部分优等生缩短假期不畏严寒进行语数外等科目的培优。培优工作由时任教学、德育副校长、现任校长王志亮全面负责。每天清晨,老师们早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和学生一起把办公室和二层小楼楼梯走廊前的积雪清除,把通往办公室、文印室、厕所、校门口的小路扫开,由于漫天飞雪无休无止,学生除了上课,没有其他活动,弹丸小院积雪成堆。教室里,没有暖气,煤炉取暖,窗户上结了厚厚的冰霜,就连黑板上都时有雾气,粉笔写上去老是打滑。由于大部分老师和同学都放寒假了,天气寒酷,学生没有食堂、教师食堂也因放假而停办,因此有时是饿着肚子上课。但奇怪的是任何人没有丝毫埋言怨语,非但如此,课堂内外、晨曦暮夕,寒冷的校园却洋溢着探求真理的热情和敬畏生命的豪情。 </p><p class="ql-block">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那个远去的冬日,我们师生共道,踩冰履雪、不畏严寒,不正是在教会师生搏击风浪的胆识和魄力吗?难道不是现在学校秉持的“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负责”的人本办学理念的最初拓荒求索吗?是的,一定如是所言,因为我们的发展始终是清流永注一脉相承的!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仿佛依然看到清理积雪的一个个背影在眼前浮现,有学生、有老师、有领导还有我。</p> <p class="ql-block"> 三 结语</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的10年代已随着2020年告罄而成为历史,20年代已拉开了帷幕。处在这样一个历史分际点上,回首和展望都显得非常重要。这不仅能有助于文化的沉淀并进而为学校精神内核的孕育成长提供原生动力,使得精神得以升华凝聚并呈蓬勃向上的势态驱动着学校的内涵发展。我想,一所学校的发展其文化的传承存续是其发展永远不可或缺的着力点,也是创新求变的着力点。这个着力点就在这本校志的字里行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对此深信不疑。很庆幸,在十三年的发展进程中先后遇到两位有教育情怀和文化格局的智者,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智者的引领下,亲举大纛、巨擘共擎,在四中未来的创业历程中,四中人必将为全县的教育事业书写出更为华丽的诗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光不老,岁月沧桑,但愿我们的教育事业能永沐春风,在未来如许姹紫嫣红。于我而言,如果能为四中的发展添砖加瓦略进绵薄,那再多的付出与辛苦也是甘之如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