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周一升国旗仪式</b></p> 师说心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是一份情怀;秋,是人间一场久别的重逢,秋,是一场自然的视觉盛宴!秋来又秋去,秋去又秋来,秋天是静美的,是静谧的,是五彩斑斓,五彩缤纷,圆融的集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复始,我们在时光的渡口,每个人都是过客。人生百味,唯淡是真。岁月悠悠,淡泊了沧桑,时光慢慢,治愈着过往。百味人生,秋的味道写在风里,人生的故事写在四季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周五的班级清底工作是我一直坚持的带班常规!因为我始终认为,教孩子学习就是老师的任务,孩子回家,更多的是应该体验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陪伴——有生活,有成长的童年才有意义!可是由于部分孩子的特殊原因,于是我就和孩子答成约定,周日回家稍微抽点时间把本周遗漏下的知识点补救一下,然后下周就可以和其他同学在同一起跑线上再次出发。孩子在回家的喜悦中欣然答应,为此我感到特别欣慰!因为我们的孩子们走在向上的道路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孩子没有补救的知识点,作为老师,我花些时间帮他补救,是对于孩子的“人格塑造”,我可以接纳孩子的顽皮,但我不能容忍孩子的放纵,因为教育一旦没有了“规矩”,那么它就缺乏了最基本的“育人”本性!于是,对于本周不完成“约定”的同学我会告诉孩子,“尊重是相互的!因为老师更相信我的学生会因为我的信任,回家把没完成的任务积极补救。同时,我需要把孩子们的真实情况告知于爸爸妈妈们。因为你们是他们的监护人,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付出者,有权利知道,并且对此事做出应有的态度!”当家长朋友得知孩子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消息见到老师,第一句就是“又给老师添麻烦了,真不好意思!”足矣表明您对孩子以身作则的“尊师重教”人格引领;面对老师的沟通,您始终能站在老师的角度分析问题,并且深知“爱子深,责子厉”地良苦用心——“锱铢必究于孩子的习惯,一丝不苟于孩子的学识,全心全意于孩子的生活……”这份付出,你我皆是感同身受,所以才心领神会,不解自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孩子的教育,我始终坚信“独立人格的尊重”。我与每位家长的“家校沟通”都不存在“告状”和“抱怨”,因为我相信自己的教育影响力。“与您沟通”,是希望孩子在犯错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达成“教育战线”,我们能一起对抗孩子身上的缺点,而不是对抗孩子。在有效的教育配合之后,孩子能够在我们的一致态度中不断弱化缺点,才是我们最终期望的教育结点!很高兴,我们的家长都能和我一样拥有这份教育的坚持。在这种“快乐教育”的幻影之下还能保留我们从未改变的“育人初心”——有原则,不妥协,让孩子在他该努力的时候努力,该懂事的时候长大!感恩教育的路上与您同行,让孩子“先成人,再成才”是我们共同的教育目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相信,我们的教育永远充满温暖和感动。我爱我们的孩子,如您一样!因为我始终在想着“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本周安排 <p class="ql-block">1⃣️坚持阅读:继续推进周末大阅读活动,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每天坚持阅读至少一小时。</p><p class="ql-block">2⃣️个人卫生:给孩子洗澡、剪指甲,男孩及时理发,保证孩子以干净清爽、精神十足的状态返校。</p><p class="ql-block">3⃣️返校必带:五天的水果、四天的牛奶。</p><p class="ql-block">4⃣️国旗下演讲:</p><p class="ql-block">💕本学期每周一的室内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环节依然是按学号顺序轮流展示。</p><p class="ql-block">💕下周一演讲同学:17、18号同学,演讲主题见安排表。</p><p class="ql-block">💕演讲要求:提前用统一的电子版打印出稿子,读熟、尝试背诵。演讲结束统一交回存档,备稿一定要认真。</p><p class="ql-block">5⃣️认真完成本周劳动实践作业,拍照或录视频发在班级群。</p><p class="ql-block">6⃣️补充学习用品:得心应手的纯蓝色钢笔2-3支、0.5的黑色中性笔三支、尺子一把、好用的自动铅笔一支。<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下周二期中考试,一定把文具和垫纸板准备好。</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span class="ql-cursor"></span></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i></b></p><p class="ql-block"><br></p> 温馨提示 <p class="ql-block">1⃣️双休日安全:关注孩子的居家安全、外出安全,避免带孩子到人多聚集的场所。</p><p class="ql-block">2⃣️健康返校:秋季是鼻炎和各种肠胃病的高发季节,假期不要让孩子暴饮暴食,要保持规律作息,身心愉悦。</p><p class="ql-block">3⃣️按时返校:10月30日早上返校时间是6:50一7:15,发校时间是早上6:30,请大家提前预留时间,带好接送卡,从容、安全、按时返校。</p><p class="ql-block">4⃣️安全交接:严格落实离返校签字制度,返校必须将孩子送到老师手中,没有见到老师家长不得离开。为了孩子们安全健康,请大家严格落实“四不带”,家长把好第一道关。</p><p class="ql-block">5⃣️安静有序:离返校请主动出示卡证,在校园文明行车,严格服从学校管理,有任何事情礼貌沟通,不要和工作人员发生冲突,言行举止间彰显自身素质,给孩子做好榜样。</p><p class="ql-block"><br></p> 教育分享 <p class="ql-block">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经在一个讲座中说过:</p><p class="ql-block">“对于孩子的成长,良好的性格比能力更为重要。”</p><p class="ql-block">一个具有性格缺陷的孩子,内心是压抑、灰暗的,未来很容易在人生路上踟蹰不前,甚至走偏、栽跟头。</p><p class="ql-block">而性格阳光、自信果敢的孩子,内心是积极、明朗的,无论遇到挫折还是困境,都会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浑身充满正能量,未来更容易成功。</p><p class="ql-block">作为父母,我们在倾尽全力为孩子的成绩助力时,不要忘记赋予孩子一个自信、阳光的好性格。</p><p class="ql-block">以下几个养育细节,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父母一定要注意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把决定权交给孩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VS</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凡事替孩子做决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网上有位饰品店店主,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p><p class="ql-block">一对母子到店里购买钥匙扣,男孩看起来唯唯诺诺的,一边用手摸索着喜欢的图案,一边向母亲投去渴望的目光。</p><p class="ql-block">然而,母亲却果断拒绝了儿子的想法,让他小孩子不要太多事。</p><p class="ql-block">店主说,他看到大人盛气凌人的样子时,顿时明白了男孩没有自信的原因。</p><p class="ql-block">连一个小小的钥匙扣,都不能遵循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他的世界里,注定填满了太多的干涉和捆绑。</p><p class="ql-block">一个不被允许做决定的孩子,是无法获取自我的掌控感的。</p><p class="ql-block">在被命令和压制充斥的环境里,他会越来越怀疑自己,不敢做决定。</p><p class="ql-block">长此以往,孩子内心那颗自卑的种子会不断发芽,挤占自信心成长的土壤和空间。</p><p class="ql-block">别小看一个让孩子做决定的举动,它背后的深意,是对孩子自主权的尊重,更是培养自信心的关键。</p><p class="ql-block">凡事替孩子做决定,不如在适当的范围内,把选择权还给孩子自己。</p><p class="ql-block">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度和掌控感,从而发展出对自我的认可和信任,铺就自信心的土壤,变得越来越强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孩子发脾气时冷处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VS</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不允许孩子发脾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超级育儿师》节目里,记录了许多“爱发脾气”的孩子。</p><p class="ql-block">他们的表现常常是:崩溃大哭、地上打滚、摔玩具、扔东西、甚至攻击别人......</p><p class="ql-block">面对这些情况,有的父母手足无措,有的父母暴力制止。</p><p class="ql-block">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晨晨的爸爸,他看见孩子哭闹,自己情绪也跟着激动起来,粗鲁地把儿子抱走,并进行了深刻的“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命令儿子停止哭闹;</p><p class="ql-block">要求儿子自己打自己手心;</p><p class="ql-block">逼着儿子承认错误。</p><p class="ql-block">在一番管教过后,晨晨收敛了脾气,用手背抹着眼泪,把头深深地埋在胳膊里。</p><p class="ql-block">孩子虽然看起来平静了,但那被压抑的负面情绪,被无视的需求,正在逐渐潜藏进他的潜意识中,影响他性格的发展。</p><p class="ql-block">正如育儿师詹红红所说:</p><p class="ql-block">“父亲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极度的恐慌,非常容易落下心理阴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像晨晨爸爸一样,用发脾气的方式,去阻止孩子发脾气呢?</p><p class="ql-block">其实,孩子发脾气,是因为内心有诉求未被满足,同时他的表达能力受限,以及情绪脑发育不成熟的结果。</p><p class="ql-block">一味地制止孩子发脾气,是违背心理发展规律的。</p><p class="ql-block">当面对那个“爆炸”的孩子,不妨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学会“冷处理”。</p><p class="ql-block">首先,父母要保持情绪稳定,平静地面对发脾气的孩子;</p><p class="ql-block">其次,给孩子一段缓冲情绪的时间,等待他的自我调节;</p><p class="ql-block">最后,通过平静的沟通和交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则。</p><p class="ql-block">“冷处理”的方式,并不是父母对孩子置之不理,而是需要父母用冷静的态度,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后,理解和看见那个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他更好的爱。</p><p class="ql-block">每一个被允许发脾气的孩子,会在父母的接纳和看见下,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p><p class="ql-block">这份接纳和看见,会驱散孩子内心的恐惧,他不必卑微地讨好父母,而是敢于表达自己,坚持自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孩子犯错时,先听听他的想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VS</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不分缘由训斥或惩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p><p class="ql-block">女孩上小学时,喜欢鼓捣各种小器械,有一次,她心血来潮,拿着螺丝刀,把闹钟全部卸开观察内部构造。</p><p class="ql-block">可等玩完后,她却无论如何都不能把闹钟恢复原样了。</p><p class="ql-block">父母回家发现后,劈头盖脸地训了她一顿,责怪她浪费东西,给家里捣乱。</p><p class="ql-block">从那之后,她就变得很小心翼翼,性格里多了一份懦弱和克制。</p><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让我感到很心塞。</p><p class="ql-block">为什么父母不能多挖掘一下孩子的行为动机,倾听一下他的心声,就武断地认定某些行为是“错误”的呢?</p><p class="ql-block">虽然,损坏物品很可惜,但是隐藏在孩子行为背后的好奇心,却被无情地抹杀了。</p><p class="ql-block">记得鲁道夫·德雷克斯说过:</p><p class="ql-block">“没有犯错的孩子,只有行为不当的孩子。”</p><p class="ql-block">他们的“错”,其实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和理解这个世界,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为了制造麻烦和故意捣乱。</p><p class="ql-block">当孩子的行为被定义为“错误”之前,不妨先倾听一下孩子的想法,给他们发言权和解释的机会。</p><p class="ql-block">从孩子的视角,看待他们的行为和目的,而不是用暴力和惩罚,被情绪风暴挟持着,用怒气和不理智,打压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p><p class="ql-block">那个被允许在“犯错”中成长的孩子,才能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被世界温柔以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多给孩子肯定的眼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VS</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习惯否定、打击孩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前几天带孩子去游乐场,看到一对焦灼的母子。</p><p class="ql-block">进钓鱼场前,需要孩子换上连体水靴雨衣,衣服上有背带,比较难穿。</p><p class="ql-block">男孩妈妈不停地告诉儿子,这样穿不对,那样穿不对。</p><p class="ql-block">男孩一言不发,低头胡乱系上背带,匆匆进入钓鱼池。</p><p class="ql-block">当他拿着小渔网去捞鱼时,妈妈又一脸严肃,挑剔孩子拿网的手法不对,捞鱼的角度不对,身体姿势也不对......</p><p class="ql-block">男孩始终一言不发,把渔网紧紧地攥在手里,却迟迟不敢下水。</p><p class="ql-block">试想,如果一个孩子,正在尝试和学习的过程中,一直有否定的声音在耳畔,他该有多痛苦啊?</p><p class="ql-block">心理学上有一个“暗示效应”,指的是用间接的、或者含蓄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或者行为产生影响。</p><p class="ql-block">儿童时期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极易受到各种心理暗示,从而影响人格的建立和发展。</p><p class="ql-block">如果父母持续用打击、挑剔、否定的语言教育孩子,这便会形成一种负面的语言心理暗示。</p><p class="ql-block">孩子会逐渐接受这种“我不行”、“我很差”的自我评价方式,严重削弱自信心,做事畏首畏尾。</p><p class="ql-block">而那些自信满满的孩子,身后都有爱捧场、多肯定、愿意鼓励的父母。</p><p class="ql-block">泰国短片《每天努力一点点》中,小男孩在足球场上屡次受挫。</p><p class="ql-block">面对教练的质疑、男孩的垂头丧气,妈妈却始终用微笑和鼓励,力挺孩子。</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你以前都不会用头顶球,现在都做得很好了呢!”</p><p class="ql-block">“追不上别人没关系,努力超过在你前面的那个人就好了!”</p><p class="ql-block">在妈妈的鼓励和肯定下,男孩重拾信心,在球场上表现越来越好,整个人变得越来越阳光有活力。</p><p class="ql-block">父母的赏识和肯定,会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建立自我效能感,从而获得自我肯定、自我悦纳的心理品质。</p><p class="ql-block">他会从父母支持的眼光中,卸下沉重的心理负担,遇到挫折不气馁,遇到困境不害怕,勇敢地迎接挑战。</p><p class="ql-block">多给孩子肯定和鼓励,是对一个孩子最佳的精神馈赠,更是他们自信心涌动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尊重、赞美伴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VS</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攻击、轻视伴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之前有个新闻,杭州一个11岁男孩离家出走了。</p><p class="ql-block">被警察找到后,他哭诉道,父亲在家不是玩游戏就是刷视频,也不上班。</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家里所有事情都是妈妈在操劳,他实在看不下去就走了。</p><p class="ql-block">他眼中看到的,是一个家庭系统的失衡,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无力感和自责感。</p><p class="ql-block">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常因为伴侣间的摩擦,让孩子产生压力,甚至在孩子面前表达不满,抱怨对方呢?</p><p class="ql-block">殊不知,这种吐槽会呈现给孩子家庭不稳定的感觉,他会产生不安全感,有时还会把父母矛盾的根源,归咎在自己身上。</p><p class="ql-block">他的世界会越来越紧绷,通过向内的自我攻击,变得极度脆弱和自卑,内心缺乏支撑力。</p><p class="ql-block">而夫妻互相尊重、恩爱的家庭,会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最温暖的巢穴,帮助孩子张开翅膀,努力向外界探索。</p><p class="ql-block">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自信的底气,也是最美的家风。</p><p class="ql-block">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演员宋妍霏的父母感情,引来无数网友羡慕。</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同样是生活中的茶米油盐,却被他们演绎成了大型撒糖现场。</p><p class="ql-block">妈妈“抱怨”照顾孩子辛苦,深夜开车送生病的女儿去医院,爸爸一脸宠溺,伸手抚摸妈妈的脸颊安慰。</p><p class="ql-block">爸爸笨手笨脚做出的饭菜味道“别致”,妈妈一边咀嚼,一边点头认可:“还不错。”</p><p class="ql-block">看过这两个人的相处,才会明白宋妍霏的强大气场和自信拉风,皆是源于家庭传递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父母越恩爱,孩子越自信,因为她浸润在爱的环境下,学会了爱自己,爱他人,爱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美国教育家杜威说:</p><p class="ql-block">“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而最好的家教就是夫妻恩爱。”</p><p class="ql-block">只有夫妻关系融洽了,才能维护家庭的稳定和安全性,给孩子提供一个自我疗愈的角落。</p><p class="ql-block">如此,他会拥有被爱的底气,由内而外散发出自信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蒙台梭利说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孩子的心灵是具有吸收性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未来变成什么样子,取决于在成长期吸收到了什么营养。</p><p class="ql-block">养育一个自信阳光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用心栽培。</p><p class="ql-block">给他边界内的自由和尊重,赋予人生的选择权;</p><p class="ql-block">给他包容和爱,让他在情绪泛滥时获得接纳;</p><p class="ql-block">给他理解和耐心,“犯错”时不要急于责备;</p><p class="ql-block">给他肯定和支持,用鼓励驱散孩子眼前的黑暗;</p><p class="ql-block">尊重伴侣,让他拥有一个盈满温暖和爱的家。</p><p class="ql-block">这些美好的教育精华,都会成为照亮孩子人生的一束光,指引他们变得更加阳光自信,遇到更美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