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如歌,青春难忘

三毛

<p class="ql-block"><b>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稻菽金黄,我们当年一起下放插队的知青相聚在广德四合乡红霞村。</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从广州、肇庆、徐州、芜湖、广德来到四合乡宏霞村,来到47年前我们生活劳动过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如今的宏霞村是有洪冲村和遐嵩村合并而成的一个行政村,有若干个自然村,3000多人口。</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十一位知青,每人分配至一个生产队,平时集中在林场干活,吃住在林场,农忙时再回到各自的生产队劳动,在各自的生产队参加分配。</b></p> <p class="ql-block"><b>  宏霞村山青水秀,空气清新,过去我们常在河边洗澡的响水涧现在成了“灵山大峡谷”旅游度假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以前的遐嵩大队的大队部兼代销店,是一幢老房子。现在改建成“乡贤馆”。这里展示着四合的乡土文化和乡贤名人事迹。</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曾经在这里开会学习、看书读报,来代销店取信件,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b></p> <p class="ql-block"><b>  在村口我们正巧遇见了当年的民兵营长王大和,75岁的他记忆力仍然超好,还记得我们每个人的名字。</b></p> <p class="ql-block"><b>  大和营长和传兴老师给我你讲述村里的发展变化,回忆过去我们一起劳动、生活的往事。</b></p> <p class="ql-block"><b>  当年民兵营长亲自送走的78年兵海波、官年回来了,他们向老营长汇报在部队里的表现。</b></p> <p class="ql-block"><b>  当年小水电碾米厂的师徒二人相见格外亲切。</b></p> <p class="ql-block"><b>  大和营长陪同我们看望林场场长熊振元,他家现己搬至山下。熊场长今年已93岁了,老人头脑清楚,言语不多。</b></p> <p class="ql-block"><b>  在林场我们种桑树、松树、茶树,种花生、玉米、小麦,还养桑蚕。我们一起回忆起那时劳动和生活的艰苦,不禁感慨万千。</b></p> <p class="ql-block"><b>  当年林场的养蚕姑娘认出了我们,可我们却没能认出她来。</b></p> <p class="ql-block"><b>  我分配在施冲生产队,一个大山深处的山冲小村庄,几十户人家,翻过山就是浙江安吉县孝丰镇。</b></p> <p class="ql-block"><b>  施冲村口的小石桥还是当年的模样。</b></p> <p class="ql-block"><b>  村口溪水还是那么清澈。</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村的山上主要是板粟树和毛竹。</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施冲生产队以前山路崎岖,路无三尺平,连自行车都很难骑行,如今汽车都能开进村里,家家都住上了二层楼的房子。</b></p> <p class="ql-block"><b>  山村的乡亲们纯朴善良,待我们下放知青如同家人,往事点点滴滴,记忆犹新。</b></p> <p class="ql-block"><b>  1979.2.我回城时,辉珊队长用木制的独轮车,推着我的行李,走了10公里山路,送我到前程铺汽车站。这么多年来,这一幕我一直难以忘怀!</b></p> <p class="ql-block"><b>  永康老师,亦师亦友,老三届高中生。我们插队时经常去他家借书,在学习、生活上给了我们许多帮助。这么多年来我们还保持着联系。</b></p> <p class="ql-block"><b>  江老师,袁老师的爱人,热情善良。插队时关心我们的生活,家里做了好吃的饭莱,总是请上我们知青,改善一下伙食。</b></p> <p class="ql-block"><b>  2009.9第一次回去,孝福会计村口接我。这次去时,再也不见到他了。</b></p> <p class="ql-block"><b>  第一次回去时,村里还有老房子,好象我曾在这里住过。这次去时,老屋已拆除了。</b></p> <p class="ql-block"><b>  和珊辉队长、孝福会计、袁老师2009.9在施冲村旁的响水涧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那年,儿子大学毕业,带他来趟四合,看看老爸生活劳动过的地方,接受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b></p> <p class="ql-block"><b>  2010.10邀请辉珊队长,袁老师夫妇来芜湖看看,镜湖公园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小卓、国胜和我,当年稚嫩的小伙,现已经两鬓斑白,满脸的岁月沧桑。 这是我们下乡的第二年(1977.3)在回家的途中,宁国县城照像馆拍的合影。这是我知青岁月唯一的一张老照片。 </b></p> <p class="ql-block"><b>  2023年10月21日,我们聚会在当年林场附近,双桥村的一个农家客栈。我们仿佛又回到了过去,说不完道不尽的言语,同甘共苦结下的友谊难以言表。</b></p> <p class="ql-block"><b>  “青春的岁月象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一支难以忘怀的歌”。每当我听到关牧村深情演唱的《一支难忘的歌》,我都禁不住的动容,潸然泪下。</b></p> <p class="ql-block"><b>图 文 三毛 2023.10.27</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