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景点:走进延安鲁艺旧址、 参观延安文艺纪念馆

亓四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延安鲁艺旧址:</b><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延安市城东5公里处的桥儿沟,学院校址是利用一座教堂和周边的窑洞而建立,教堂的大厅做教室,窑洞当作宿舍。1938年2月命名为"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开办的第一所培养各种高级中级文化艺术人才的学院,共毕业学员685人。1945年8月起鲁艺师生奉命离开延安前往华北东北地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8年2月,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杨联名公布《创立缘起》,指出"艺术、戏剧、音乐、美术、文学是宣传鼓动与组织群众最有力的武器;艺术工作者一这是对于目前抗战不可缺少的力量。自此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在目前是不容稍缓的工作。"为纪念已故文豪,定名为鲁迅艺术学院,4月10日在中央大礼堂举行成立典礼。1940年改称"鲁迅礼堂举行成立典礼。1940年改称"鲁迅艺术学院",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为延大文艺学院。1945年抗战胜利后,鲁艺迁往东北。延安时期,赵毅敏、沙可夫、吴玉章、周杨先后担任正、副院长。"鲁艺"校舍是利用原西班牙一神甫在桥儿沟修建的一座教堂和周围的一些窑洞。也是当时延安惟一地道的西式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进西式建筑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在此召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术系、文学系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鲁艺窑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往延安文艺纪念馆大道,两边的雕塑栩栩如生,令人瞩目。</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延安文艺纪念馆</b><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位于陕西延安桥沟鲁艺旧址,是延安鲁艺文化园区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该工程主体分为地上两层、局部三层,包括展厅、办公室、会议室、报告厅等,建筑面积10994.2平方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延安文艺纪念馆于2019年建成开馆,它将成为延安时期革命文艺的研究中心、资料中心、交流中心,新时期文艺工作者学习采风和创作的新基地。对彰显延安独特的红色革命文化,提升延安文化旅游品牌,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的作用,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纪念馆门厅墙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纪念馆内展示内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兄妹开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白毛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新中国文艺重要出发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旗帜,倡导并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地文艺家和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与经过长征来到陕北,以及坚守在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一起,汇聚成一支以笔为枪的文艺队伍,共同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奉献出青春热血和艺术才华。在毛泽东同志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更加自觉地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开创了人民文艺的新时代。延安文艺是民族解放的号角、时代精神的火炬,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成功典范,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精神源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时与文艺工作者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鲁艺,在救国时代召唤中诞生创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鲁艺,在战火岁月中发展壮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鲁艺,是抗日战争的号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鲁艺,是解放斗争的先锋。</span></p> <p class="ql-block">20231025于延安</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