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秋天太美。秋天,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这个热情、收获的季节里,我们非常荣幸受邀前往杭州“周浦小学”去赴一场文化的盛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来到“周浦小学”的校园,顿时觉得他并不简单,他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每一根柱子、每一步楼梯……都渗透着一种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让每一面墙都说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墙壁“说话”,它是利用学校所有墙壁因素去陶冶感染学生,是一幅有“主体的画”,是一首“无声的诗”,融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周浦小学”做到了,他充分利用了每一面墙壁,每一根柱子、每一个楼梯……他不放过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p><p class="ql-block"><br></p> 清廉之风润校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之基,清廉为要。“周浦小学”利用清廉长廊等“会说话”的校园清廉文化走心、入心、润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清廉意识、清廉习惯、清廉作风,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p><p class="ql-block"><br></p> 常规课堂抓落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们观摩了2节常规课。首先是周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课堂中她让孩子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再反复练习对话来感受心理的变化。整堂课上周老师落落大方、温文尔雅,给予我们的是一种视觉与听觉上的享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徐老师执教的是《一块奶酪》,她的课堂上充分凸显了孩子们扎实的基本功。她就像一位引路人一样,一步一步引导孩子们抓住:语言、动作、心理这些细节方面来刻画蚂蚁队长的语句。课堂上孩子们乐学善思、学习氛围浓厚、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学习得轻松、学得快乐。</p><p class="ql-block"><br></p> “泗乡之育”盛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浦小学的汤露梦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思维方法的盛宴。她紧抓《鸟的天堂》12、13自然段,通过交流关键词:静寂、热闹、兴奋将三个画面串联起来,使之有了变化,有了动感。开展小组活动,聚焦到2个“变”:什么变?怎么变?一步一步构成了学习的思维导图。从而感受到巴金先生的这种对角度交织的动态描写方法。让人不禁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汤老师不光授人与鱼,还授人与渔。让孩子们通过习得的方法,选择自己熟悉的景点多角度描写,这让孩子们更加巩固了学习的方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在《书戴嵩画牛》一课中,袁浦小学的郑莉老师,以“题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初读伊始让孩子们解题意,纠正了“处”、“数”等字的读音。反复诵吟让孩子们知文意,并抓住文中的两处“笑”来展开联想,体会艺术之美,感受处士和牧童对画的不同态度。再读中悟出了文章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郑老师以小组探究的方式对“戴嵩作画”进行了思辨,将本堂课推向了高潮,这在无形中提升了孩子们的思辨性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西湖第一实验学校的孙继婷老师的跨学科学习设计的讲座,首先聚焦当下研究的热点,出示了2023年小学教育领域的13个研究热点。其次告知我们要基于课堂、深入思考、找准方向。跨学科学习的实质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具有真实性、实践性、多样性、探究性、跨学科性和综合性。最后提醒我们要不断探索实践、迭代升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来自转塘小学回龙校区的方霞琴老师的讲座旨在任务驱动下说明文习作单元“逆向学教”的实践探索。首先分析了说明文习作单元学教现状与分析;其次进行任务驱动,初写习作。在这个过程中以《太阳》进行探究,习得方法,进行初试身手。然后再此探究《松鼠》、《鲸》、《方向袋的制作》以此聚焦核心问题: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最后学练交融,成果展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由专家方琼老师做专业引领,方老师提出我们要对话新课标。她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述说: 一、语文深度学习的育人逻辑。 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内涵探索。 三、“教学评”一体的两种视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方老师用通俗的语言为我们解读了新课标的相关内容,使得我们受益匪浅,沉醉于她的解说中。而后又点评了前面2节课,并提出了宝贵意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秋风微凉,但是挡不住内心暖暖的感动。感谢“周浦小学”此次的邀请,让我们一行人收获颇多。心中有“课标”,远行有方向。本次活动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启迪和思考,也将更好地引领我们树立新课标理念。一个人虽然走得快,但是一群人才走得远。感谢你们在路途中的帮助,我们必将携手并进,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