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很有意思的一张照片,毛主席正在拍照,一只母鸡闯进了镜头。</p><p class="ql-block">鸡乃吉也,大吉大利之兆。这张照片拍摄于1936年初冬,不久之后,就发生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拍摄于1937年5月,毛主席在延安窑洞前发表演讲。</p><p class="ql-block">在革命年代,条件十分艰苦,毛主席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发表讲话。此情此景,可见革命年代的不易。正是由于毛主席的卓越领导,才有了如今的新中国。</p><p class="ql-block">饮水思源,我们应当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致敬那段不朽的革命岁月!永怀革命先辈!</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这张照片好温馨啊!小女儿李讷趴在他的背上。他既是女儿的靠山,又是咱老百姓的靠山!这个靠山,说到做到,换了人间。</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进京赶考”的第一站,江山易得不易守,伟人叮嘱似昨天!</p><p class="ql-block">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率中共中央进驻香山,在此之后的181天时间内,香山成为了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p><p class="ql-block">之所以选中了香山双清别墅,原因有三:</p><p class="ql-block">一、安全</p><p class="ql-block">虽然北平当时已经解放,但在城内还有反动分子和潜伏特务,而香山位置较偏僻,树木繁茂,有利于防空和警卫。</p><p class="ql-block">二、接地气</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及我党长期工作重心在农村,对城市生活和管理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香山位于郊外,住这里可以适应从农村到城市的过渡。</p><p class="ql-block">三、宽敞</p><p class="ql-block">这里有原北洋政府总理熊希龄留下的3000多间房子,宛如一个比较大的田庄,可以满足中共中央办公及居住的需求。</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中央机关是3月23日离开西柏坡的,从西柏坡出发时,毛主席对身旁的周恩来说出了流传很广的一句话:</p><p class="ql-block">“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这句话寓意深远,揭示了共产党人面临着执政和建设的新任务。</p><p class="ql-block">周恩来笑了笑说:“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p><p class="ql-block">毛主席郑重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希望考出个好成绩来!”</p><p class="ql-block">所以,后来人们常把双清别墅比喻成进京赶考第一站。</p> <p class="ql-block">这大概是毛主席最有气势的照片,第一次在北平阅兵,雄姿勃发,气宇轩昂。放眼天下,谁人能及?</p><p class="ql-block">后边那辆车上,站着的是朱老总。谁能想到?想当年啸聚山林的朱毛红军,21年后,会入驻北平。</p> <p class="ql-block">1958年9月17日,毛主席来到了安徽省博物馆,站在这面大鼎说:“这个大鼎,可以煮一头牛啊!”</p><p class="ql-block">这件巨大的鼎,名字叫铸客大鼎,出出自安徽淮南市谢家集。鼎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约800斤,能装1000多斤水。</p><p class="ql-block">由于该鼎口平沿处有十二字铭文,头两个字是“铸客”,根据惯例被称为“铸客大鼎”。</p><p class="ql-block">大鼎体量巨大,呈现出其主人拔山盖世的雄心壮志,是楚王重器。如此巨鼎,在春秋战国时期,应该是费尽了楚人的心血,铸造时肯定非常不容易。</p><p class="ql-block">肯定会有人说,鼎是国之重器,怎么能用来煮东西呢?</p><p class="ql-block">听没听过一个成语“钟鸣鼎食”?</p><p class="ql-block">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p><p class="ql-block">在红楼梦中就有这样一段话:“谁知这样钟鸣鼎食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子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p><p class="ql-block">我们这里管煮饭的那种老式锅叫鼎锅,我十岁前见过。当时老家人烧柴火煮饭,煮饭的铁锅大家都叫鼎锅,下雨是用铁架灶撑着,上面有吊耳架可以吊起来烧。</p><p class="ql-block">鼎一开始就是用来煮饭的,后来被神化,就用来祭祀了。</p><p class="ql-block">铸客大鼎的出土,跟一帮土匪有关系。</p><p class="ql-block">1933年,安徽省寿县朱家集的朱鸿初等人纠集3100多人,盗掘当地离散孤堆的楚墓,获得大量文物,其中就包括铸客大鼎。</p><p class="ql-block">由于这件鼎太大、太重了,盗贼们又没有运输工具,只能靠肩扛人抬,乃至想搬走非常吃力。</p><p class="ql-block">就在这帮盗墓贼转移赃物的过程中,被居民发现报了官,器物被安徽省政府收缴。</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鼎辗转运送到大后方四川避难,抗战胜利后又运回南京博物馆收藏。全国解放前夕,南京国民党将大批珍贵文物运往台湾,由于时间紧迫,铸客鼎还是因为太大,就没被装上船,幸运的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上世纪50年代初,大鼎运到安徽博物院收藏。1958年,毛主席视察安徽省博物馆,他仔细观察了双耳上的花纹、口沿上的铭文和足部浮雕纹饰,并且询问了大鼎的来历。</p><p class="ql-block">当主席低头往鼎的内部看时,他诙谐地说:“里面能煮头牛”。</p><p class="ql-block">有此鼎在世,中华民族会不鼎盛繁荣吗?!</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50年代末,在刘亚楼上将的陪同下,毛主席到某空军基地视察。</p><p class="ql-block">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刘亚楼将军身为空军司令,本来平时很注重仪容仪表,却穿了身粗布蓝衫,足见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朴素,与百姓同甘共苦。</p><p class="ql-block">在许多描述辽沈战役的影视剧中,常常出现写有“林罗刘”的电报稿,也就让许多人误以为刘亚楼就是东北野战军(四野)的第三号人物。</p><p class="ql-block">东野指挥机关中的“林罗刘”三人组,确实有很高的知名度,分别是野战军司令员林总、政委罗荣桓以及参谋长刘亚楼。毛主席在发给东野的电报中,抬头通常都是“林罗刘”。</p><p class="ql-block">东北解放后,东野部队开赴关内,和华北军区一起发动了平津战役。在攻克天津时,刘亚楼是东野部队的主要负责人,统一指挥5个军34万人攻城,大获全胜。</p><p class="ql-block">可以说,在解放战争的最后两年,刘亚楼立下了不朽的功勋。</p><p class="ql-block">然而,刘亚楼(103)在建国后仅被授上将军衔,比林罗差了两级,甚至比东野的“104”谭政也差了一级。</p><p class="ql-block">这是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首先,刘亚楼资历欠缺。</p><p class="ql-block">他虽然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担任过师一级的领导职务,但并未参与过开辟任何根据地的行动,在革命早期的表现并不算突出。</p><p class="ql-block">其次,抗战时期军功空缺。</p><p class="ql-block">在抗战时期,刘亚楼远在苏联,基本上没有参加过重要战役战,因此也就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p><p class="ql-block">第三,战功不够亮眼。</p><p class="ql-block">十大将中的粟裕、陈赓等人,他们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已经声名赫赫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更是独当一面,指挥过大兵团作战。</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刘亚楼获上将军衔也是非常恰当的。</p><p class="ql-block">横向比较一下:当时我军共有四大野战军,除了二野参谋长李达被授予上将军衔外,一野参谋长阎揆要和三野参谋长张震,都只是中将军衔。</p><p class="ql-block">1959年,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指挥中国空军地空导弹二营击落入侵中国大陆领空的美军RB-57D高空侦察机,首开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军机的纪录。</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听到消息后十分高兴,就在刘亚楼将军的陪同下,到某空军基地进行视察。</p><p class="ql-block">可以看到,毛主席身材伟岸,形象高大,刘亚楼面带着微笑正在向主席汇报工作。</p><p class="ql-block">事实证明,毛主席将中国空军交给刘亚楼将军,他老人家选对了人!</p> <p class="ql-block">伟人的气场,举手投足间都自带着。</p><p class="ql-block">这是我见过最帅的一种点烟姿势,应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p><p class="ql-block">伟人为其点烟的这个男人是谁?埃德加斯诺,切.格瓦拉,还是劳尔.卡斯特罗?</p><p class="ql-block">能跟伟人单独会面,还老伟人亲自为他点烟,此人的身份肯定不一般!</p><p class="ql-block">伟人左手拿着火柴盒,嘴上也有根烟。一根火柴两人用,是当时用火柴点烟的习惯。所以,当主席把火柴划着了之后,这位国际友人立马把身体凑了过去,伸出手,礼貌性地捂住火焰。</p><p class="ql-block">不然的话,火柴杆燃完了烟却还没吸着,那可就尴尬了!</p><p class="ql-block">伟人的气场,不是刻意做出来的,也不是任何一位特型演员所能够演绎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刘亚楼与毛主席同框,双手背在身后的是开国上将,曾组建中国第一支航空兵部队,还指挥击落了美军王牌战斗机。</p><p class="ql-block">这位传奇人物就是空军创建者之一——刘亚楼。他的一生充满了荣耀与传奇色彩。1935年,刘亚楼进入苏联红军学校学习,在苏联秘密训练了一年。</p><p class="ql-block">回国后,他组建了中国第一支航空兵部队——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这所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最早的航空兵部队。在学校里,刘亚楼还训练出了中国第一批飞行员,他们的飞行技术水平达到了当时的国际标准。</p><p class="ql-block">此后,他便担任新组建的东北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不仅是空军的建设者之一,还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官。他在朝鲜战争期间指挥空军队,与美国王牌战斗机进行激烈的空战。在他的指挥下,中国空军多次重创美军,并成功击落了多架美军战斗机和侦察机。</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3岁的李讷,以及苏菲母子的一张留影,拍摄于1944年的延安王家坪居,摄影师是苏菲丈夫马海德(第一个入中国籍的外国人)。</p><p class="ql-block">少女时期的苏菲美丽大方,热情奔放,有着“延安四大美人”之称。当时,主席的保健医生马海德对她一见倾心,后来获周总理特批,娶走了这位延安美人。</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杨尚奎夫妇</p><p class="ql-block">1959年,杨尚奎和水静夫妇,与曾希圣以及余叔夫妇结下了深厚的友情。</p><p class="ql-block">这一年,庐山会议召开。</p><p class="ql-block">杨尚奎作为江西省委的领导,负责这次庐山会议的工作,负责接待毛主席等人,而水静作为书记夫人,也承担许多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杨尚奎、水静</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吴启瑞女士亲切交谈时的一张合影,拍摄于1960的上海锦江饭店。</p><p class="ql-block">吴启瑞是毛主席恩师王立庵的女儿,她的丈夫王人路为革命事业牺牲后,便独自抚养了8个子女,家境十分贫穷。</p><p class="ql-block">主席心系当年恩师之情,帮助他的后人们解决了生活困难。在那个年代,毛主席对自己的儿女们都是时刻提醒不予享受特权。这就是“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曾志的合影,她是为数不多,敢于直呼伟人绰号的老井岗。</p><p class="ql-block">他见毛主席,从来都是大大咧咧的。一声“老毛”,道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p><p class="ql-block">看第一张照片,有人非说,毛主席身边的那位女士是李云鹤。那么,好,请看第二张照片,这又如何解释?从右到左依次是:毛主席、曾志、李云鹤、陶铸。</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84岁的曾志与女儿、外孙在医院合影,照片拍摄于1995年。</p><p class="ql-block">曾志的一生颇为传奇,她是“延安四大美人”之一,共有过三段婚姻,四个孩子。前两任丈夫皆为革命烈士,最后一任丈夫是陶铸。</p><p class="ql-block">在战争年代中,她为了革命事业,忍痛割爱将三个孩子送给他人抚养。如今,曾志已84岁高龄,却只有女儿陶斯亮在她身边长大。</p><p class="ql-block">曾志的一生为了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她把党放在了第一位,其次才是一位母亲、一位妻子。</p> <p class="ql-block">1959年,陶铸和妻子曾志,以及女儿陶斯亮的合影,这是他们的一张全家福。</p><p class="ql-block">陶铸的一生充满了艰辛与挫折,18岁加入革命,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然而,十年后,他却不幸被四人帮迫害,含冤离世。陶铸是忠诚的革命战士,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终身。</p><p class="ql-block">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更是一位优秀的父亲和丈夫。</p> <p class="ql-block">1966年,周总理与陶铸在城楼上的会议厅谈论文稿的画面,面面中的周总理身着军装,戴军帽,展示人伟人的风姿,中山装是建国后周总理的最爱,无论出席什么场合,或者出国访问,他都以中山装示人,而此次身着军装十分罕见。</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知道,主席老家在湖南韶山。但是,由于战乱频繁,主席又肩负重担,从1927年离开老家韶山,就再没有回去过,一直到32年之后,才再次踏上故土。1959年6月,主席到湖南视察,特意回了老家,看望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主席的这次行程十分紧张,但是,他关心家乡教育,为了支持家乡教育,特地抽出时间到韶山学校视察。</p><p class="ql-block">韶山学校的前身是1921年创办的毛氏族校。1925年,主席还在这所学校里创办了农民夜校。主席和这所学校有深厚的渊源,有深厚的情感。抗日战争时期,毛氏族校改名为兴华小学。1950年,兴华小学被政府接管,改名为韶山小学。这所学校原来只招收小学生。从1956年开始,学校开设了初中班,招收初中生。到1960年又开设高中部,招收高中生。</p><p class="ql-block">韶山学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湖南重点学校。</p><p class="ql-block">1959年6月26日,主席来到韶山学校。学校600多名师生夹道欢迎。主席到达学校后,和同学们亲切交流。交流结束之后,主席和同学们合影。</p><p class="ql-block">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张合影吧!</p><p class="ql-block">在这张合影上,主席站在第一排最中间,同学们站在主席的周围。他们戴着红领巾,主席也戴着红领巾。这张照片后来发表的时候,名字就叫《主席戴上了红领巾》。</p><p class="ql-block">照片上,学生们神态各异,十分兴奋,笑得很开心。主席站在学生们中间,笑容质朴,亲切和蔼,一脸慈祥。</p><p class="ql-block">注意看,站在主席身边的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他们是初中生。两人当年只有14岁,刚上初二。合影时,主席亲切地鼓励他们“要努力学习,争做三好学生。”</p><p class="ql-block">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多年之后,这两个孩子竟然结成了夫妻。</p><p class="ql-block">原来,紧贴主席而站的两个小朋友,一个叫蒋含宇、一个叫彭淑清。初中毕业后,两人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考入湘潭市一中。后来,两人又都考上了大学。1968年两人大学毕业。1971年,两人结婚。当年的“金童玉女”,最终“修成正果”。</p> <p class="ql-block">1960年,毛主席接见切•格瓦拉。你都不知道,那时候毛主席在国际上的地位有多高?好多国家的领导人,都以能见到毛主席他老人家为荣。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将军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见到毛主席。</p><p class="ql-block">照片中,古巴前重要领导人切•格瓦拉直接表示:我就是毛主席的小学生。</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接见的这位女子,可能熟知的人不多,1973年,杨春霞饰演杜鹃山一夜走红,响遍大街小巷。杜鹃山中她饰演的女主角柯湘深入人心。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的艺术成就离不开她的坚持和磨炼。</p> <p class="ql-block">历史珍贵老照片,再现伟人风采:这种照片拍摄于1958年5月25日下午,当时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人乘坐公交车,去北京十三陵水库,参加义务劳动。</p><p class="ql-block">十三陵水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侧,坐落在温榆河支流东沙河上,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等功能的中型水库。</p><p class="ql-block">1957年下半年,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p><p class="ql-block">北京市决定,以“民办公助”的方式,提前兴建十三陵水库,于1958年1月21日开工。</p><p class="ql-block">在开工前一天,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殷玉昆,给中央国家机关党委打电话:</p><p class="ql-block">十三陵水库每日需工4万人、工作100天,昌平区农民只能出工3万人,尚缺1万人。</p><p class="ql-block">拟请驻京军事机关、国家机关、市级机关的工作人员来担负义务劳动。</p><p class="ql-block">电话里,他急切地询问:中央机关能出多少人?</p><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但这个数字不好预估,电话那头没法回答。</p><p class="ql-block">毕竟此前相关部门参加义务劳动,都是自行与北京市联系,分散进行,并无统一组织。</p><p class="ql-block">为了抢在汛期前完工,必须组织相关干部义务劳动,但到底组织到什么级别,怎么安排时间,却成了大难题。</p><p class="ql-block">情况层层上报后,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他当即批示:从中央常委开始,带头参加义务劳动。</p><p class="ql-block">1958年5月25日下午,毛主席率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候补书记,以及全体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p><p class="ql-block">分乘六辆公共汽车,一起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p><p class="ql-block">水库周边常有人来参观,他们的到来,起初并没有引起注意。</p><p class="ql-block">直到头戴草帽、身着粗布衣、脚穿圆口布鞋的毛主席走下公交车,才有人发现并惊喜地喊出声:啊!毛主席!</p><p class="ql-block">消息一经广播,工地立刻沸腾了,欢呼声和鼓掌声响彻四方。</p><p class="ql-block">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赴十三陵水库视察,并参加义务劳动,极大鼓舞了全体劳动者,在工地掀起了空前的劳动高潮。</p><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采料场上,机关干部由每小时挑土40筐,猛增至60筐,并坚决要留下来继续劳动至大坝竣工。</p><p class="ql-block">当天,上坝土方量高达5.1万立方米,刷新了施工以来的最高纪录。</p><p class="ql-block">经过14个昼夜的紧张劳动,6月11日,水库主体工程拦洪大坝的土方工程提前完工。</p><p class="ql-block">6月15日和22日,中央各机关司局长以上领导干部,分两批前往十三陵水库工地,各参加为期一周的义务劳动。</p><p class="ql-block">周总理两次都亲自带队,先后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3天,极大鼓舞了群众的热情和士气!</p><p class="ql-block">在几十万义务劳动大军5个多月的奋战下,十三陵水库仅用160个昼夜,就完成了一切工程。</p><p class="ql-block">“你去十三陵水库劳动过没有?”,成为当时首都群众见面打招呼时,最流行的一句话。</p> <p class="ql-block">1972年,在陈毅元帅追悼会上,毛主席握住粟裕的手说:</p><p class="ql-block">“现在井冈山的老同志,剩下的已经不多了!”</p><p class="ql-block">算起来,粟裕将军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毛主席了。听到毛主席的这番话,泪水顿时浸湿了他的眼眶……</p><p class="ql-block">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因肠癌逝世。当时正处于特殊时期,原计划陈毅追悼会的规格并不高,只是在八宝山公墓举行,只允许500人来参加,而宋庆龄等民主人士提出要来参加追悼会时也一律被婉拒,甚至连致悼词也不过仅有600字。</p><p class="ql-block">如此低规格的追悼会,显然与陈毅身份所不相称。</p><p class="ql-block">就在追悼会即将举行时,毛主席突然决定亲自去参加。</p><p class="ql-block">自1928年4月,陈毅和毛主席在井冈山相识以来,他们一直并肩作战,一同度过了那段峥嵘岁月。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们依旧彼此信任,互相关心,情谊十分深厚。</p><p class="ql-block">可能是念及于此,毛主席才不顾身体虚弱,决定参加陈毅元帅的追悼会。</p><p class="ql-block">得知这一情况后,周总理,立即拨通了中央办公厅的电话,严肃地说道:</p><p class="ql-block">“我是周恩来。请马上通知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务必出席陈毅同志追悼会;通知宋庆龄副主席的秘书,通知人大、政协、国防委员会,凡是提出参加陈毅同志追悼会要求的,都能去参加。”</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参加陈毅元帅的追悼会,使追悼会的规格立马升格了。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依粟裕当时的身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自1958年起,粟裕就被调往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长期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直到1984年病逝。),是没有资格参加陈老总的追悼会的。</p><p class="ql-block">在陈老总的追悼会上,粟裕一看到毛主席到来,就迅速走到主席面前,紧紧握住了毛主席的手。</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望了一眼陈毅元帅的遗像,转回头来对粟裕说:“现在井冈山的老同志,剩下的已经不多了!”</p><p class="ql-block">粟裕一听,眼睛里立刻含着热泪。他对主席说:“当年如果不是朱老总和陈毅同志带领我们上井冈山,我们的部队早就垮了。主席,您身体不好,可要多保重啊!”</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粟裕大将的这段对话,展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体现了主席对井冈山老同志的珍惜之情。</p><p class="ql-block">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致敬!</p> <p class="ql-block">1944年,周总理在延安。</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周总理英俊帅气,倜傥不羁,是我方人员中的颜值担当,更是我方的智慧担当,缅怀总理。</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总理夫妇和李克农夫妇及其女儿的合影留念。胸前挂着相机的这位男同志,追随周总理40年,他就是官至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的童小鹏。童小鹏长期在总理领导下工作,也出现在了画面中,但不知为何站在C位呢?</p> <p class="ql-block">1958年,周总理在北戴河度假,午后,他和刘少奇的女儿刘亭亭一起去游泳,回来后披着浴巾和她亲切合影,当时刘亭亭6岁,她已经学会了游泳,很厉害。</p><p class="ql-block">当天阳光正好,周总理的脸正对着太阳,暖暖的。而身边的小女孩嫌天太热,撑着一把小小的遮阳伞,颇为可爱。</p> <p class="ql-block">在晚年时期,周总理与他的妻子相互依偎,共同阅读文稿的画面令人动容。</p><p class="ql-block">他们经历了53个春秋的岁月,彼此相爱且无法厌倦地相互欣赏着。在那个车马流水的时代中,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品尝着简单的粗茶淡饭,却将爱意融入每一个细节之中。</p><p class="ql-block">他们生死相依,至死不渝。这段深情厚谊成为了世代人民歌颂的爱情经典,永远流传下去。</p> <p class="ql-block">1956年10月18日,周总理在机场欢迎巴基斯坦总理苏拉瓦底。</p><p class="ql-block">苏拉瓦底来中国访问时受到了我们很热烈的欢迎,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接见了他,请他吃饭,毛主席和周总理还赠送给他自己亲笔签名的照片。</p><p class="ql-block">苏拉瓦底这次的访华开启了巴基斯坦和中国几十年的友谊之路,巴基斯坦从此被誉为“巴铁”。</p> <p class="ql-block">周总理最后一次回到延安。不吃大米饭,也不吃白面馒头。</p><p class="ql-block">1973年6月9日,周总理与越南黎笋、范文同会面。</p><p class="ql-block">黎笋范文同提出想去延安看看,周总理同意了,一起来到延安参观访问。</p><p class="ql-block">延安人民,想到敬爱的周总理日夜操劳国家大事,回一趟延安很不容易,所以就准备了一些好酒好菜,以此表达心意。</p><p class="ql-block">可是,当周总理得知延安人民的生活还很困难时,他的心里非常难过,酒也不喝,大米饭和白面馒头也不吃,只简单地吃了一小碗小米饭。</p><p class="ql-block">周总理的眼睛里闪着泪光,边吃边说:延安人民的生活还很苦,我怎能吃得下去呢?我没当好。</p><p class="ql-block">吃完饭,周总理对地委行署负责同志提出了延安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的要求,问大家行不行?</p><p class="ql-block">地委负责同志和其他同志立即回答:行。击了掌,下定决心,一定要实现三变五番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周总理不同时期的魅力老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1966年以前的照片,大多数意气风发、儒雅谦和,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热情的笑容。</p><p class="ql-block">但在最后十年,他留在照片中的形象,永远像个孤独的行者,被癌症折磨的他骨瘦如柴,满面忧虑,但他的目光依然坚毅。</p> <p class="ql-block">这位男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周恩寿,他是周总理的二弟。以下的合影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周恩寿夫妇与邓颖超的合影。</p><p class="ql-block">在过去,周恩寿曾在天津从事地下党活动,为某个组织提供服务。然而,由于一位邻居的恶意举报以及国民党实行的连坐保甲制度,周恩寿最终被捕入狱。幸运的是,在南开大学的伉乃如和常策欧的帮助下,他获得了保释,成功逃离了囚禁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邓颖超与母亲杨振德的合影让人感受到了家庭温馨和亲情,即使杨振德生于封建时代,但她却成为了一名医生和商人,并且拥有女性主义思想的革命家。作为邓颖超的榜样,她一直积极支持女儿的事业。</p><p class="ql-block">然而,1940年母亲病逝于重庆,邓颖超承受了巨大的打击和悲痛。尽管如此,邓颖超始终记得母亲的教诲和支持,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前行。她成为了妇女运动的先驱者,为女性权利奋斗终生。</p> <p class="ql-block">叶剑英和女儿</p> <p class="ql-block">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华国锋弯腰俯身和郭沫若交谈。华老对老一代革命家一向很尊重,很有大局观。</p> <p class="ql-block">华老在飞机上</p> <p class="ql-block">华国锋老照片:退休后,在家中接见著名作曲家吕远,谈话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时间是2005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2012年,我国伟大科学家钱学森夫人蒋英去世,享年93岁,在她弥留之际,蒋英对身边的孩子们说:“我该走了。不要难过。我要去那里陪你父亲。他在那里很孤独。”</p><p class="ql-block">蒋英和钱学森,一对携手走过六十二年风雨的伉俪,他们的爱情故事源远流长,跨越时空,感人至深。</p><p class="ql-block">蒋英生于1919年,父亲蒋百里是钱学森父亲钱均夫的好友,两家世交。3岁的蒋英被过继到钱家,和钱学森成为了兄妹。</p><p class="ql-block">然而,蒋家还是想念小女儿,不久后将蒋英接回了蒋家。少年钱学森经常去蒋英就读的中学看她,还为她弹过琴。</p><p class="ql-block">10多岁的蒋英起初觉得有些别扭,但钱学森的琴声温暖了她的心。两小无猜的少年时光一晃而过,钱学森去了美国,蒋英去了德国,两人失去了联系。</p><p class="ql-block">1946年,钱学森36岁,已经是麻省理工院的终身教授,他归国探亲,同年,蒋英28岁,刚在上海举办了首场个人演唱会,声名鹊起。</p><p class="ql-block">钱母想给儿子找对象,让蒋家帮忙介绍。于是,蒋英给钱学森举办了一场相亲宴。</p><p class="ql-block">当晚,木讷的钱学森对其他女孩兴趣寥寥,目不转睛地看着天籁之音的蒋英,蒋英也被钱学森的才华和朴实打动。不久,钱学森直接邀请蒋英与他一同赴美,蒋英欣然接受。之后,两人在上海步入婚姻。</p><p class="ql-block">婚后,蒋英放弃了自己的歌唱事业,陪伴钱学森在美国生活。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两人决定回国服务祖国。美国软禁了他们五年之久,夫妇两人只能在家中互相教对方吹笛子,弹琴度日。</p><p class="ql-block">1955年,蒋英冒险联系国内,终于回到故土。为保护丈夫,蒋英总是身先士卒,挡在钱学森身前。钱学森回国后重建导弹事业,蒋英在音乐学院培养人才,两人事业双丰收。晚年,钱学森屡获大奖,常开玩笑说“钱归你,奖归我”。</p><p class="ql-block">2009年,钱学森先去世,终年98岁。蒋英悲伤过度,身体转衰。2012年,93岁的蒋英也走完了人生,她对儿女们说:"我该走了,去陪你们父亲,他一个人太孤单。"</p><p class="ql-block">一段跨越时空的姻缘,结出了科学和艺术的硕果。钱蒋两家世交,蒋英从小嫁给钱家,和钱学森青梅竹马。异国他乡中,两人相濡以沫。</p><p class="ql-block">最难的时候,蒋英不离不弃,相夫教子。平淡岁月里,两老相亲相爱,携手共进,相随一生,生死不离,恩爱传奇。他们的故事温暖了几代人的心,也激励着后人在科技和文化事业上再创佳绩。</p><p class="ql-block">蒋英与钱学森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伴侣,用互敬互爱编织的网,牢牢困住了隔阂和误会。他们用笃定不移的信任托举起了彼此的事业,用温柔体贴化解了困难和痛苦,用无言的支持成就了双丰收的人生。</p><p class="ql-block">爱,不需要山盟海誓,只需要在生命每个平淡日子里,成为对方坚实的后盾。爱,不需要英雄气概,只需要学会退一步,给对方更多空间。爱,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一个眼神,心有灵犀。</p><p class="ql-block">蒋英和钱学森留给世人的,不仅是他们的业绩和成就,更是人生中最珍贵的启示——用平和温暖的心,去爱,去感恩,去包容,并肩携手,共同前行,这样的婚姻,是世间最美好的姻缘。</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于1937年的延安,37岁的蔡畅抱着不满一周岁的李敏在凤凰山上的一张留影,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小婴儿李敏,当时被寄养在农户家中,2岁时送到了延安保育院生活。直到4岁时,她才前往苏宁与母亲团聚,晚年的李敏回忆起童年往事时,感慨的说道:“我虽不是孤儿,却胜似孤儿”</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拍摄于1965年的照片,照片中的主角是56岁的贺子珍和年幼的外孙孔继宁。</p><p class="ql-block">1965年,贺子珍和孔继宁拍下了一张温馨合影。贺子珍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女性,她在战斗中身体留下的十几片弹片,困扰着她一生的病魔。</p><p class="ql-block">这些年来,她一直饱受着病痛的折磨,但是她从未放弃过。如今,终于迎来了含饴弄孙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贺子珍抱着年幼的孔继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她经历了无数磨难之后,终于看到了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这是康克清与孙子的世纪之吻!孙子给奶奶送上一个软糯糯的香吻。</p><p class="ql-block">这个温馨的画面让人感到祖孙之间满满的爱意。孙子看着奶奶坐在椅子上,立刻上前给奶奶送上一个软糯糯的“香吻”,而奶奶满眼都是对孙子的疼爱,这一世纪之吻,让人䁔心。</p><p class="ql-block">这一幕真的太感人了!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家人,感恩他们陪伴我们走过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杨振宁和父亲自己儿子三人的合影,相似的外貌和气质,无不彰显着优雅和儒雅。</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中杨振宁和父亲杨武之穿着一样的白色衬衣灰色西裤,两人都散发出学者气息,并且相貌和气质都非常相似。</p><p class="ql-block">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我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和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他对中国现代数学的贡献很大。</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珍贵影像</p> <p class="ql-block">1949年,老蒋在离开奉化溪口老家前,特意叫了舅舅和舅妈,留下了大家庭唯一的一张合影。</p><p class="ql-block">大家有没有发现,蒋跟他的舅妈长得很像?</p><p class="ql-block">其舅妈叫蒋妙月,是他的亲姑姑呢!</p><p class="ql-block">拍这张照片时,蒋颇费了一番心思。身为国民党总裁(下野的民国政府总统),他站在了C位。但在舅舅面前,他又是外甥,所以就让舅舅和舅妈坐在椅子上,他本人则站在了两人的身体稍后位置。</p><p class="ql-block">这样既体现了自己的地位,又尊敬了长辈,所以说老蒋还是比较聪明的。</p><p class="ql-block">蒋的舅舅叫孙琴风,而他的母亲叫王彩玉,似乎有点不太对。事实上,孙并不是他的亲舅舅。</p><p class="ql-block">蒋的父亲名叫蒋肇聪,一共娶了3房媳妇。大太太是徐氏夫人,她给蒋肇聪生了一个儿子后就去世了,这个孩子名字叫蒋介卿,后来过继给了徐家(徐氏夫人的娘家)。</p><p class="ql-block">续妻是孙氏夫人,也是蒋肇聪最喜欢的一个夫人。然而,孙氏也是红颜薄命,到死也没有给蒋肇聪留下个一儿半女。</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孙琴风,就是孙氏夫人的娘家弟弟。</p><p class="ql-block">三太太王氏夫人,也就是蒋的母亲王釆玉。</p><p class="ql-block">在蒋8岁时,父亲生病去世了,开始分配家产。蒋家族人欺负他们孤儿寡母,只给了他们5间破房子。而早已经过继出去了的蒋介卿,也就是蒋同父异母的大哥,却回来继承了绝大部分的家产。</p><p class="ql-block">这样一来,蒋就一下子从一个“富三代”变成了穷小子,幸亏他的姑姑蒋妙月对他多方照顾,才有了他后来的飞黄腾达。</p><p class="ql-block">蒋妙月虽然是蒋的姑姑,但她也算是蒋介石的舅妈,因为在蒋肇聪活着的时候,为了亲上加亲,让自己的妹妹嫁给了二太太孙氏的弟弟孙琴风。</p><p class="ql-block">虽说不是母亲的亲兄弟,可从辈分上来讲,蒋介石的确是要管孙琴风叫舅舅,所以就管自己的姑姑改口为舅妈了。</p><p class="ql-block">孙琴风夫妻俩很喜欢蒋介石,当王氏带着蒋介石过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及时伸出了援手,将他们接到了自己的身边,管吃管住管钱花。</p><p class="ql-block">正是因为有了孙琴风夫妻俩的资助,蒋介石才有机会读书,后来去日本留学、娶亲,多由舅舅、舅妈出钱资助。</p><p class="ql-block">所以蒋介石对舅舅舅母很感恩,1949年,他下野之后回到老家,恳请舅舅、舅妈同他们一同去台湾。</p><p class="ql-block">当时孙琴风和蒋妙玉都80多岁了,不愿意离开故土,就拒绝了他的邀请。</p><p class="ql-block">蒋介石知道自己这一走,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所以特地叫上儿子蒋经国、儿媳蒋方良及孙子享等人,与舅舅、舅妈拍了一张合影。</p><p class="ql-block">1950年,孙琴风去世了,留下蒋妙玉一人在奉化溪口生活。60年代,出于人道主义,在有关部门安排下,将96岁高龄的蒋妙玉送到了台湾。</p><p class="ql-block">得知消息,蒋介石带全家人去机场迎接,并安排她住在自己身边,让其在台湾安度了晚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