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庆祝易门铜矿成立七十周年”原矿宣传队到绿汁电影院专场演出始末纪实</p><p class="ql-block">昨天,在昆明金殿后山金鑫农家乐,随着易门铜矿杨柏书记、王永发书记,张昆贤秘书长、周光明艺术总监及许多人的总结性发言和发放这场晚会的光碟,历时八个月的矿宣传队大型活动的准备、演出、收尾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p><p class="ql-block">虽然这只是一个看似简简单单的演出,却有着许多空前绝后的、浓郁矿山情怀的动人故事,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个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充分反映正能量的幕后故事叙述给大家知道一下。</p><p class="ql-block">2023年2月3日,我和我们群里的焦夫夫妻,邱灿明如约来到了小绿汁,在镇政府里与易门县文化和旅游局的李小龙局长、张国仙副局长、局办公室张静主任以及绿汁镇人大李主席、镇党委负责宣传的王委员其他工作人员汇合,开始了连续几天的“最美国家工业遗产”遗址的进一步调查研究工作,这期间镇党委书记,镇长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来看望大家。</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第一次坐上了当地政府准备的公务车,在绿汁机修厂,火力发电厂、氧气厂矿上最早的小学、中学遗址、凤山9中段,老厂水泵房,绿汁江小吊桥,木奔选厂,苏联专家楼,凤山汽车隧道、三中段坑口、压风机房,职工食堂、洗澡堂、探亲房等地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摸底工作,为易门县下一步活化利用好矿山遗产做出我们应尽的努力。(1)</p> <p class="ql-block">大家参观了何志军大哥的《绿汁奇石馆》,并且在一起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不放过一个矿山有价值的地方,认真的进行研究。</p> <p class="ql-block">这座小吊桥,是当年凤山九中段职工上下班都要经过的地方,如今完好无损。</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绿汁江到老厂的生产生活取水点,有一年,有个当地领导给前来视察的玉溪市领导说,准备把这个建筑炸了,市领导说:不可,这是文物。</p> <p class="ql-block">大家详细的看,认真的听,不敢高声语。</p> <p class="ql-block">这杂草丛生的里面,就是凤山的九中段,当年曾经是一个沸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坐上了绿汁镇提供的公务车,心情是特别激动的,尤其是人大主席开车,就更激动了,生平第一次。</p> <p class="ql-block">这是1960年5月1日易门铜矿完成基本建设,矿山正式投产的纪念日老照片。</p><p class="ql-block">我在采访那一天参加这个活动的李根民老前辈时,他告诉我,这是易门铜矿自建矿以来最热闹的时候,矿上把大名鼎鼎的玉溪滇剧团的队伍都请来了,在小木奔选厂精矿车间外面的广场上又是舞龙灯又是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p><p class="ql-block">矿上的领导几乎全部都来这里参加投产的剪彩仪式,这个地方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干部工人们奋斗了九个春秋寒暑,终于迎来了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这一天。</p><p class="ql-block">在照片的左下角,有一个端着剪彩盘子的年轻漂亮的女子,她就是后来对矿山文艺宣传队工作做出过积极奉献的邓裔德,李根民老前辈自豪的说,邓大姐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又能教又能演是我们矿山的一朵矿花呀。</p><p class="ql-block">木奔选厂在中国遇到严重经济困难的时候按计划投产,虽然第一年开局是十分顺利的,出现了铜精矿销售利润108万元的好成绩,但在以后国家出台“调整、整顿、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影响下,整个矿山不得不开始了生产性压缩、分期分批精简队伍的工作,木奔选厂干部职工从700多人,逐步减少到只有几乎一半人马,许多人含着热泪离开矿山,被迫回到了原来所在的贫穷农村,又开始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的农耕生活。</p><p class="ql-block">从1961年开始到1964年,狮、凤山的矿石供应量远远喂不饱木奔这个大型选厂的胃口,全矿出现连续四年的亏损。(2)</p> <p class="ql-block">这份曾经的保密文件,今天终于可以见见天日了,这是第一位苏联专家到矿山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这是1959年云南日报上刊登的易门铜矿木奔选厂建设时候的图文介绍。</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的画家在木奔选厂现场画笔下的速写。</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木奔大桥上面经过的电机车,它们把狮、凤山,以及后来增加的里士,起步郎分矿生产的矿石源源不断的送到了木奔选厂。</p> <p class="ql-block">这是绿汁镇人大李主席,他不仅率领镇上的队伍与我们进行考察,而且不辞辛苦的亲自驾车。</p> <p class="ql-block">从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易矿的投产剪彩隆重而简朴,领导和参加活动的群众都是矿山的自己人,脚下的路面都还是施工留下的碎石子,真正的体现了工人阶级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去的主人公精神。</p> <p class="ql-block">这是易门文旅局李小龙局长和绿汁镇人大李主席率领的两支务实的考察队伍来到了木奔选厂。</p> <p class="ql-block">易门铜矿木奔选厂共有四个车间,分别是碎矿、磨浮、精矿、机修车间。</p> <p class="ql-block">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后,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始了经济恢复,国家重新加大了对重工业的支持力度,易门铜矿、尤其是木奔选厂在几年中分配来了许多重点院校学习采矿专业的大学生和中专生,各方面的技术力量明显提高,井下生产一线的狮山矿摸索出“三强”采矿方法,使得出矿量大大增加,1965年易门铜矿结束了相继四年的亏损状况,又出现赢利的好情况。</p><p class="ql-block">1969年4月我第一次到木奔选厂,看到这里是一片机声隆隆,铜精矿源源不断从皮带运输机上出来的繁忙景象,还看到这里拥有的矿山唯一的一辆解放牌红色救火车,认识了矿山第一代专业消防员沈光明,这辆汽车的车牌照是21-45009。</p><p class="ql-block">当年在矿山时,对木奔选厂的认识很肤浅,更没有机会能到里面的几个车间去走走看看,真正了解木奔选厂是从这些年开始采访《流光溢彩的绿汁江》人物后逐渐认识的,而更进一步的认真、细致的从车间里寻找选矿的感性知识则是现在这一次。我们同行的何志军大哥、常迅同学就是曾经在选厂工作过的干部和职工,他们介绍整个生产流程如数家珍。</p><p class="ql-block">可以说,易门铜矿之所以能获得国家级“工业遗产”称号,木奔选厂是功不可没的,这里的所有的厂房,设备均保持完好无损的状况,是矿山一颗最有亮点的“文物”,李小龙局长也是学习采矿专业毕业的专门人才,他看这里的一切格外津津有味,充满了似曾相识的亲切感。</p><p class="ql-block">木奔选厂在几十年的生产工程中,不仅出铜精矿,出精矿含银,更出技术专家和领导人才,矿宣传队成员十分熟悉的矿党委杨柏书记,王永发书记等老领导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他们到了今天八十多岁高龄之际,对矿山、对木奔选厂仍然充满深深的特殊感情。(3)</p> <p class="ql-block">何志军大哥曾经在木奔选厂机修车间担任过车间主任,介绍这里的情况,他信手拈来。</p> <p class="ql-block">这是磨浮车间里的情况,一切完好如初。</p> <p class="ql-block">对“最美国家工业遗产易门铜矿”做出奉献的邱灿明已经是这里最熟悉的人,介绍生产流程老道熟练。</p> <p class="ql-block">矿山诗人焦夫把故乡的宝贝展示给大家一看。</p> <p class="ql-block">这是木奔选厂最后坚守岗位的矿山工人,如今,人去房空。</p> <p class="ql-block">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机修车间的工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自力更生创造的一架龙门吊,这是讲述这个故事的常迅和老领导何志军。</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进入木奔选厂的主要通道,碎矿、磨浮、精矿车间依次排列。</p> <p class="ql-block">在釆访杨柏书记时,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他在讲述六十年代中期时在木奔选厂磨浮车间工作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常给釆选中的矿石加黄药,而不同时段从上一段工序(碎矿)进入磨浮的矿石含铜量的成份是不一样的,需要的黄药剂量也应随之不一样,含铜量高的矿石投入黄药的剂量可以少一点,而含铜量低的矿石则必须投入黄药的剂量要大一些,他把这一发现与身边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探讨,大家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们在车间的生产现场反复的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及实验,结果与杨柏分析的情况基本一样,他们把这一成果向领导汇报,在上级的肯定和支持下,磨浮车间广泛推广了这一合理化建议,不仅生产效率大为提高,还为矿山在釆选矿石过程中节约了成本。</p><p class="ql-block">我联想起七十年代我曾经在木奔大桥上观察到的一个现象。</p><p class="ql-block">从凤山主平洞出来的一列列电机车牵引的矿车里的矿石形状与颜色常常是一趟和一趟都不一样的,有的呈灰白色,有的呈灰黑色,有的矿石干燥,有的则如稀泥,有的矿石大小均匀,有的破碎不规则,带着疑问我相继到凤山、狮山、氧气厂的里土及起步郎的矿石转运站观察比较,发觉狮山的矿石外观优于里士、起不郎的,而凤山的矿石又要优于以上三处。</p><p class="ql-block">几年前,我查阅《易门铜矿志》,上面提到易门铜矿采掘生产的铜矿石主要分两大类:氧化铜矿石及硫化铜矿石,前者含铜量较低且不好釆选,后者含铜量高易采选。</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就很想知道,易门铜矿的那些分矿属于氧化矿,那些分矿属于硫化矿,矿志上沒有具体说明,问了许多从矿山出来的人,仍然是都解释不清楚。</p><p class="ql-block">我查阅了许多资料,最后从《中国地质一一铜矿篇》中找到了这一答案:</p><p class="ql-block">1953年至1956年,303勘探队对绿汁江周边作了广泛深入的地质勘探勘察,有了一个奇怪的发现,以绿汁江为界,江西的凤山矿,狮山矿山肚子里绝大部分是硫化矿,含铜量在百分之一至一点五之间;而江西的里士矿、起步郎矿绝大部分都是氧化矿,其含铜量只在百分之一以下。</p><p class="ql-block">以上四个矿山出来的不同性质、含铜量不一、釆选难度各异的矿石统统的汇集到木奔选厂,从而出现了杨柏书记介绍中出现的在磨浮车间根据矿石的差异使用黄药剂量不一样的情况,迷团从而解开,对选厂关键工艺的认识又进了一步。(4)</p> <p class="ql-block">这是精矿车间的成品库,四十多年来几十万吨的精矿产品,就是通过这两台皮带运输机运进这个精矿坑里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台五吨行车,它的任务第一是把皮带运输机下面的精矿抓到精矿池内堆放,第二是把精矿抓到前来运输的各种汽车车厢里,行车架上的标语几十年不变: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p> <p class="ql-block">这是前来运输精矿的汽车过磅秤,七十年代矿山大会战的时候,这里来拉精矿的汽车排成长龙。</p> <p class="ql-block">这是1960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的、横跨在绿汁江上的木奔双线电机车、汽车、人行三用大桥,狮山、凤山、里士、起步郎四座矿山的矿石就是从这座桥上通过,最后来到了木奔选厂的。</p> <p class="ql-block">从凤山俯瞰木奔选厂,一幅绝佳的风景画出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流光溢彩的绿汁江不就是这样的吗?</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这个建筑今天仍然屹立在木奔靠山的位置,六十多年前,根据绿汁江当地的地理地貌及江水的走势,专家和领导认为,木奔是未来矿山最理想的采选厂所在的地方,于是在1954年这里就建立起来了一幢“苏联专家楼”。</p><p class="ql-block">当时由于这里尚未通公路,绿汁江两岸高山林立,悬崖峭壁,建筑材料运输不进来,矿山的工程技术人员不等不靠,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就地取材,在一片荒地上,建盖起来两层楼的纯土木结构的民用建筑,解决了苏联专家到矿山指导工作时的居住窘态。</p><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中期,北京有色冶金设计院的8名苏联专家和大批中国地质和建筑专业的设计人员来到易门铜矿勘察和设计木奔选厂时,就入住在这个简易的苏联专家楼里面。</p><p class="ql-block">1960年,云南有色冶金局局长岳潇峡陪同中共云南省省委书记阎红彦到易门铜矿视察工作时,就是下榻在这个专家楼里,矿山的领导在这里向上级领导详细汇报了矿山的建设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地处深山峡谷中的新建企业生活物资供应极不方便的问题。</p><p class="ql-block">省委书记十分体贴关心矿山工人遇到的困难,回到昆明以后建议省商业部门对易门铜矿给予特殊的物资供应渠道,以帮助解决当地无法自身克服的困难。</p><p class="ql-block">云南省商业厅做出让易门铜矿单独成立中心商店的批示,对矿山所需要的生活物资计划单列,物资供应直接由省里单独的渠道垂直下达,不必经过玉溪,易门等多个商业环节。</p><p class="ql-block">1961年,易门铜矿顺利成立了矿区中心商店,尽管中国当时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物资匮乏,但许多当时社会上紧缺的生活物资开始源源不断的优先保障供应矿山,极大的缓解了这里的职工家属们的生活压力。</p><p class="ql-block">由于这里生活物资供应特殊,易门铜矿“小香港”的称呼就是这样在周边的县城逐渐传开的。</p><p class="ql-block">1963年,易门铜矿矿机关搬迁到了小绿汁,那里在后来的灯光球场旁边新建了三栋别墅式的专家楼,小木奔的专家楼使命结束,改为一般性质的招待所继续发挥余热。(5)</p> <p class="ql-block">照片上的将军就是阎红彦,陕甘红军的创始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开国上将,1959年下半年开始担任中共云南省省委书记,他是口碑最好的云南领导人。</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文中提到的云南省有色冶金局局长岳肖峡,照片上的他当时是1950年时的第一任玉溪地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县文旅局局长李小龙,镇人大主席李林生在认真的查看这饱含风霜的“文物级建筑”。</p> <p class="ql-block">曾经省委副书记马继孔,副省长郭超都在视察矿山期间在这里住过。</p> <p class="ql-block">这是目前易门铜矿历史最悠久,最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建筑遗产,希望能好好的维修保护好。</p> <p class="ql-block">如果李主席不撕开这块墙皮,里面的土基墙就不会被人们所惊叹,这恐怕是中国目前所发现的唯一用土基建盖起来的,唯一的一幢苏联专家楼了吧。</p> <p class="ql-block">木地板,木楼梯,一切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时代痕迹明显。</p> <p class="ql-block">柱子上面的黄底红星,让人想起了那个时代的烙印,红色的标语能让人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只考察队伍从木奔方向,盘山而上,穿过了矿工们在49年前挖掘的一条汽车隧道,来到了凤山矿的大平地古木苍穹的大榕树前面停下。</p><p class="ql-block">上山之前,县旅游局办公室张主任笑着对我说:听说现在的凤山只有一颗树、一个洞了,其他都已经消失了,上去还能看什么呢?</p><p class="ql-block">我笑着回答,只有站在凤山上,才能给大家介绍得清楚凤山矿当年是如何的样子,那里的历史又是怎样的精彩和辉煌。</p><p class="ql-block">凤山人还在,魂犹存!</p><p class="ql-block">凤山的面积今天看来实在是太小了,只有0.2个平方公里的位置,而且靠东北方向有一半是落下去的斜坡,被当地人称之为大地,我在这里的时候(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中期),整个凤山上却生活着一千多职工和家属,虽然工作和生存的空间狭小,但它在我的印象中,这里的一切建筑物规划得井井有条,生产区与生活区是分开的,职工食堂、洗澡堂、理发室、俱乐部、学校、球场、商店、邮政所、机关办公楼以及下井的坑道都位于生产区和生活区的中间,对居住在两边的职工和家属来说,工作与生活的距离是很近的,在这里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凤山当时还不叫矿,只能叫坑,在易门铜矿队伍的排列中处在老二的位置,但它的人均生产效率在全矿是最高的,劳动管理也是一流的,以至于七八十年代的矿党委书记,矿长、303勘探队的总队长都是来自凤山的干部。</p><p class="ql-block">由于凤山处在绿汁江上部大山的300多米处,开阔通凤,阳光充足,气温适宜,不冷不热,大家都安心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并不羡慕在小绿汁、三家厂、小木奔这些气候炎热的地方上班的人们,这里每天定时伴着大广播喇叭和压风机房的烟囱叫声,有规律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娱乐,大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按部就班的悠闲自得,不慌不忙,一点没有今天城市里的上班族那种紧张、焦虑不安的工作生活压力。</p><p class="ql-block">凤山的领导很关心职工的生活,除了保证食堂每天定时开五次饭及做好三次保健送到井下去以外,还大力支持小食馆的早点生意,改善职工舌尖上的美食,我讲给旅游局和镇上的领导们听,当年的凤山小面是如何如何把小小一碗面条的味道做得好,足以让所有的凤山人几十年后依然记得这碗货真价实的小面,让大家一直是过齿不忘,众人称赞。(6)</p> <p class="ql-block">凤山从山脚下的绿汁江面上算起,一共有9个中段。</p><p class="ql-block">张昆贤大哥说:“68年我曾经和许多同学都分配在凤山坑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我所在的二連,四排一班的班长叫柴锦忠,新平农民轮换工,是当年凤山坑三个标兵(姚秉义,王老花,柴锦忠)之一,我们当年作业面是回收二中段的矿柱,那时二中段己是采空区,地表靠狮山一片地表己开始踏方,回收矿柱,犹如老虎拨牙,通风不好,作业条件差,在班长带领下,顺利完成了该项工作,回想起来,记忆忧新。"</p><p class="ql-block">二中段,我在70年大兴回收废钢铁活动中,冒险进去过,幸好有惊无险。</p><p class="ql-block">矿门口有很大一片渣子坡,劳动之余我在坡头插了一杆破红旗,它天天都在迎风飘扬,有一天,穆国荣从办公楼出来,抬头发现了这面快退色的红旗,便把保卫科科长叫来问这是怎么回事?大家面面相觑,我恰好经过办公楼,便告诉他们此旗是我插的,不要紧张。他们松了一口气,让我快去把这破旗拆掉,以免被人乱猜疑。</p><p class="ql-block">上图照片中的是三中段,也就是本文里介绍的生活区所在的中段,长期以来,除了上三班的工人们每天都要进出这个坑道外,凤山的一切生活物资,以及人员乘坐罐笼下山,到小木奔方向去,都得要从这个坑道里穿过,最有意思的是,当年背蔬菜来卖的老乡,驮运物品的农村小毛驴也是从这里进进出出,坑道里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却从来没有发生过意外危险。</p> <p class="ql-block">在牛尖山上,换个角度看凤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p> <p class="ql-block">这是2020年6月28日,我到玉溪采访原凤山分矿矿长孙正身时的合影,他告诉我,1974年凤山领导大着胆子先斩后奏的派四工区工人挖掘了这一条易门铜矿唯一的汽车隧道,有效的解决了凤山矿生活物资的运输难题,使得天堑变通途,实践证明,这个决策是正确的。</p> <p class="ql-block">凤山矿虽然已经消失了,但凤山的许多人还在,魂还存,每年一次的矿友聚会仍然牵动每个人的心,除了疫情期间,到现在为止,已经在昆明聚会了十九次。</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易门县独一无二的的原生态“虎掌舞”诞生地白沙坡村。</p> <p class="ql-block">在高高的凤山矿的大山背后,沿着公路绕着之子弯继续往上爬8公里,有一个57户人家的彝族群居的小山村白沙坡,过去这里默默无闻,一穷二白,这些年却名声大震,原由是这个者姓人为主的村子里,有一个民族传统文化“虎掌舞”把这里的知名度一下子提高了,不仅在易门、玉溪登上了大雅之堂,连国家民委都挂上了号,几年前,为了帮助这个海拔在1770米的小山村振兴这个稀有的非遗文化项目,国家专门拨款一千多万,指定专款专用整修了从小木奔,经过明塘到白沙坡12公里的水泥硬化路面,这条公路不仅为白沙坡村民们走出大山传播民族文化而极为受益,也为当年无私为国家作贡献的凤山矿友们驱车回到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去怀旧提供了交通上的方便。</p><p class="ql-block">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是白沙坡一年一度的“虎掌舞”在村子里展演的时候,十里八乡的老乡们,镇上,县城,包括玉溪昆明的兴趣之人都会前来一饱眼福,机会难得,正好遇上,我便向李局长建议带大家来这里看一看,开开眼界,长长见识,善解人意的李局欣然应允。</p><p class="ql-block">节日的白沙坡张灯结彩,热闹异常,男女村民们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在村子外边热情迎客,一辆辆小轿车、吉普车拉着好奇的人们踏至纷来,许多卖当地出产的生态甘蔗,红糖,土鸡,鸡蛋的摊点顺势而为,有特色的羊肉汤锅也香飘四里。</p><p class="ql-block">李局长、李主席都是彝族人,一步入彝家山寨,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里,醉人的包谷酒,彝家人的打歌让大家应接不暇,我们入乡随俗,开心的跟着尽情欢乐。</p><p class="ql-block">在这个难逢难遇的好日子里,我向李局长、李主席及几位领导,地方官员们提出一个我自认为的合理化建议:今年是易门铜矿成立七十周年的日子,这个矿山当年可了不起,不仅为国家奉献宝藏,也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栋梁之材,现在有矿山情节的人们都想乘这个机会搞一个较大的活动来纪念一下,矿宣传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主体,人才济济,造诣很高,我想把他们请回来,在今年的红五月的某一天,在绿汁电影院的舞台上演出一次,一是热烈庆祝易矿成立七十周年大喜日子,就此回报第二故乡绿汁人民长期的关怀之情,二是让曾经在矿山工作生活过的几代艺术家们舒发和释放热爱矿山的一片情怀。我的亲友团成员焦夫、邱灿明、何志军等人纷纷附和,表示完全赞成。</p><p class="ql-block">善解人意的李局长、李主席思考了一会,表示积极支持这个可以操作的建议,待他们回去以后向相关的领导汇报后答复我。</p><p class="ql-block">县文旅游局张主任快人快语的说:张老师,你不是说易门铜矿投产的日子正好是五一节吗?那你们矿宣传队的演出日子干脆就定在五月一日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好不好?我激动的回答,好,非常好,这个日子正合我意!</p><p class="ql-block">我补充强调了两点,演出地点是在绿汁电影院里,演出队伍是易门铜矿矿宣传队的专场。</p><p class="ql-block">几天以后,李局长和李主席十分慎重的回我音讯:县、镇两级政府不仅通过了五一节演出活动,而且此活动升格为由县上来主办,活动的规模会特别巨大。(7)</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片福地,不仅山里有宝藏,还有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非遗艺术,能让人收获多多。</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白沙坡村民,一个个满脸菜色,营养不良,居住在低矮的土掌房里,如今的村民帅哥靓女,貌美体壮,满村都是新瓦房。</p> <p class="ql-block">老人、娃娃雄性十足,虎虎生威。</p> <p class="ql-block">在铺满松毛的舞台上,大小老虎们翩翩起舞,避邪驱灾,为村民们送来吉祥。</p> <p class="ql-block">大山里的孩子,品尝着原来只有城里小孩才能享受的冰激凌,眼福口福都有了。</p> <p class="ql-block">皓月当空,华灯初上,激动的人们,就等火把点燃,音乐响起,好尽情狂欢。</p> <p class="ql-block">与能歌善舞的人们在一起,是元宵节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这是易门铜矿矿宣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部分成员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易门铜矿职工业余文艺宣传队,成立于1959年,那时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举国欢庆,全民沸腾。作为国家重工业排头兵的矿山儿女,在深山中、大江边载歌载舞,为年轻的共和国庆祝生日,为奋战在矿区的干部工人及家属送上党和国家的关怀与营养。</p><p class="ql-block">那时的矿宣队成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充满青春朝气和活力四射的有艺术才华的青年,他们把矿山发生的新鲜事,振奋人心的感人事情,精心编排,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表现出来。</p><p class="ql-block">他们结合当地实际创作的“第一车矿石”,“扇子遥”“绿汁江之歌"鼓舞和激励了多少奋战在矿山生产一线的人们,立足岗位、埋头苦干,默默为国奉献;他们学习移植的优秀节目“万盏红灯”“洗衣歌”把外面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传入矿山,宏扬了先进文化和时代旋律,使大家在艰苦的地方,精神不匮乏、思想不落后,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p><p class="ql-block">那时的矿宣传队,外出慰问演出全靠自己的双脚行走,他们不畏艰险,爬大山,涉水绿汁江,到鸡冠山林区,到狮、凤山坑口、到义都厂老矿,到木奔选厂巡回演出,还到省城昆明参加了全省工业战线文艺汇演,他们的节目不仅出现在舞台上,也通过省广播电台的电波传入了千家万户。</p><p class="ql-block">矿宣传队在五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与矿山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他们的艺术才华在矿山被人们所喜爱,在周边的易门、双柏、禄丰等邻县广受夸奖,在部队在邻矿大受赞扬,他们把不同时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展现到极致,他们是工人阶级队伍里不辱使命的文艺先锋。</p><p class="ql-block">2002年后,由于易矿矿产资源的枯竭,硐老山空,矿山不得不被迫结束历史使命,人员各奔它乡,但人在魂存,年年矿友聚会不断,尤其是矿宣传队的血脉仍然活跃在四面八方,余音绕梁。</p><p class="ql-block">通过努力,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5月1日能借易门铜矿成立七十周年大庆这个契机,邀请当年的矿宣传队回到矿山人自己设计建设的绿汁电影院舞台专场演出,合民心、顺民义,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8)</p> <p class="ql-block">这是对矿宣传队成立和发展做出奉献的矿山老领导之一。</p><p class="ql-block">右边的是1959年时任矿机关宣传部长的戴一彦,她当时是矿宣传队的主管领导,宣传队员亲切的称呼她:戴大姐。</p><p class="ql-block">左边的是木奔选厂的第一任厂长兼党总支书记,一个非常有文化才华的领导,他创作的“扇子遥”“绿汁江之歌”等歌词是当时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成为矿宣传队的精品节目。</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一代矿宣传队骨干成员宋承珊(89岁),毕业于西南音乐学院,矿宣队作曲家兼手风琴手,“绿汁江之歌”就是她谱的曲。</p> <p class="ql-block">这一对恩爱夫妻是第一代矿宣队成员,多才多艺的李根民(86岁右)感概的说:是矿宣队成就了我们的爱情。</p> <p class="ql-block">这是几代矿宣队部分成员2022年6月29日在昆明聚会时的合影,他们神彩奕奕,个个充满了精气神。</p> <p class="ql-block">这份2012年矿宣队余脉最后一次登上绿汁电影院演出的节目单,结束了在当地举行大型活动的使命,从此,他们天各一方,扩枝散叶,继续毕生热爱的艺术事业。</p> <p class="ql-block">这是矿宣队在1976年9月以后,在小绿汁进行排练和演出的主要场所一一绿汁电影院。</p> <p class="ql-block">在迎椿雅苑山庄,矿宣传队的骨干们围坐一堂,认真聆听87岁的杨柏书记作排练及演出前的思想动员。</p> <p class="ql-block">易门铜矿矿宣传队部分骨干及嘉宾19人,于2023年2月14日在昆明金殿后山迎椿雅苑生态山庄,召开纪念易门铜矿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筹备会议。</p><p class="ql-block">会议由宣传队德高望重的老队员刀国凤主持,易门铜矿党委书记(昆明治金工业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杨柏给大家回顾了矿山所经历的70年不平凡历程,勉励其多年领导下的矿宣传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以饱满的热情,用艺术才华为建矿70周年纪念活动奉献光与热。</p><p class="ql-block">张明昌简要介绍了2月2日至2月6日到玉溪矿业公司,玉溪市文联,绿汁镇镇政府,易门县文化与旅游局帮助宏扬易门铜矿最美工业遗产的情况,以及向当地政府提议邀请老矿宣传队回到曾经工作生活过的绿汁镇易门铜矿绿汁电影院进行专场演出的愿望,在玉溪矿业公司派出代表邱灿明及本群焦夫、何志军,易门县文化与旅游局局长李小龙,局办公室主任兼易门县文联主席張静的积极力推下,绿汁镇人大李林生主席欣然应允,代表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热情欢乐老矿宣传队回第二故乡来,共抒情怀,与民同乐,为当地父老乡亲们奉献精神大餐。</p><p class="ql-block">张明昌向与会人员介绍,庆祝易门铜矿建矿70周年的专场文艺演出日期定于202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演出地点在绿汁电影院。</p><p class="ql-block">张明昌转达易门县文化与旅游局长李小龙热情邀请矿宣传队在结束绿汁演出后,到易门县城龙泉大舞台继续演出一场,让易门人民在节日里再次欣赏矿宣传队风彩的盛情邀请。</p><p class="ql-block">张明昌告诉与会人员,已代表矿宣传队向绿汁镇李主席,易门县文旅局李局长,局办公室主任兼易门县文联張主席给予的理解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p> <p class="ql-block">会议中大家尽兴发言,纷纷表示一定格外珍惜并特别重视这一次难得的机会,认真积极的参与,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这次专场文艺节目的演出搞好。</p><p class="ql-block">会议提出,这次五一节回绿汁电影院演出,参加活动的队伍统一以矿宣传队的名义进行。</p><p class="ql-block">会议一致以鼓掌方式通过了成立此次演出的矿宣传队筹备领导小组,具体为:杨柏书记担任总指挥及总顾问,张昆贤担任秘书长,负责全过程的日常事务安排,赵伟,周光明,刀国凤,李兰仙,何志军,张明昌六人为筹备组成员,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p><p class="ql-block">此次演出以昆明,玉溪等地的矿宣队伍为主要成员,各自分别分头积极准备,组织和排练,在4月中下旬先汇集在昆明择地进行一次节目预演,认真审查,评议、挑选每一个排练的节目,力保参演节目质量上升,合乎五一节演出的具体要求。</p><p class="ql-block">会议强调,由于易门县、绿汁镇目前财力有限,不能让当地政府为难,这次文艺活动的准备,排练,演出过程均为自愿参加,费用AA制,安全责任自理。</p><p class="ql-block">筹备会议在山庄里整整开了一天,所有参会人员的两顿餐费皆由杨柏书记个人主动承担,体现了老领导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精神。(9)</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矿山调研考察期间,我们来到绿汁火力发电厂遗址,给当地政府官员讲述建矿初期的动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矿绿汁机修厂,矿宣传队的许多成员都来自这个当时生产技术领先的单位,这个工厂的规模即使在今天,也是不落后的。</p> <p class="ql-block">说起矿宣传队与矿机修厂的渊源,茫草说到:“就机修厂在矿宣的地位和角度而言,先不说众人皆知的总监总导和一众演员,单就他们向矿宣贡献的西洋乐席位,就可谓津津乐道:首先提琴就有5把以上,其中还有极为罕见的次中音提琴也就是大提琴,有长笛、长号以及120贝斯以上的手风琴等等。而且他们的人生,如同他们娴熟的高把位琴艺早已超过了8级工等。</p><p class="ql-block"> 好像最早能称的上“老艺人”也就出自他们那里。</p><p class="ql-block"> 这一周的信息,更加验证了爱迪生关于成功的1、9灵感和汗水比例法,你“矿晚矿庆”的想法,看似瞬间迸发,实则结晶。而且今天信息就已经进展到理论阶段。也说明了你这个“创意”的可研性、预见性,“矿晚矿庆”想不成功都不行。"</p> <p class="ql-block">光明也在此透露了一些他所知道的关于宣传队的人文故事:“70-80年代矿宣的发展除了领导的重视外,不得不敬重一位老哥哥,他就是最早的矿宣队主将一一李根民。他不但能歌善唱,还拉得一手很好的小提琴;他不但能创作剧本,编写音乐,而且善于发现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矿宣队乐队的许多人才都是他发现培养的。本人能学着编点写点东西,无不是在他的教导帮助下成长起来的。纵观矿宣传队30来年的历史,他应该是最大的功臣。"</p> <p class="ql-block">这是机修厂铸工车间里的木模仓库,一件件制作精良的木模,是介绍矿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地取材的最好教材。</p> <p class="ql-block">以前我对矿机修厂的认识只停留在生产产品的级段,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三年前去绿汁期间碰巧认识了机修厂走出来的矿宣传队乐队成员倪朝昆,我们同居一室,非常投缘,他给我介绍了他所知道的矿宣队,谈了他艺术上的恩师李根民,我们居然一夜未眠的聊到了天明,真想不到矿宣队竟然有那么深厚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矿山有幸凝聚了这么多的有才华之人,给这个山沟沟里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以至于几十年舞台上都不曾寂寞过。</p> <p class="ql-block">火红年代里的年轻人</p><p class="ql-block">(易门铜矿老照片欣赏:意气风发,质朴无华,充满了时代色彩……【借图】)</p><p class="ql-block">《爱我绿汁》摄影分享</p> <p class="ql-block">这是1953年1月易门铜矿成立初期的大本营一一易门县中北屯“禹王庙”,大家在这里缅怀矿山前辈们初心所使,从全国各地汇集这里,开始由小到大的创业历程。</p> <p class="ql-block">这是云南省委宣传部、玉溪市委、易门县委主要领导专程到绿汁考察,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张旗鼓宣传、打造,活化利用易门铜矿工业遗产的宏伟工程拉开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三月中旬易门县政府发文给县属有关部门,开始着手安排五一节绿汁活动事宜,主要精神及内容慨括为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为追寻易门铜矿成立70年来创业建设、改革发展历史足迹,弘扬企业精神;用易门铜矿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激发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磅礴力量。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玉溪矿业有限公司与中共易门县委、易门县人民政府将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契机,共同举办“绿汁铜韵·时光小镇”—最美国家工业遗产2023年主题文化旅游节,助推国家工业遗产易门铜矿保护活化利用,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p><p class="ql-block">绿汁镇在五一节期间,将进行以下活动:</p><p class="ql-block">(一),邀请百名老矿工重走易门铜矿矿区路,参观木奔选厂,开展手掌拓印和留言,并在原职工俱乐部举行县领导、有关部门及老矿工代表参加的主题座谈会,在绿汁电影院观看主题专场文艺演出晚会;</p><p class="ql-block">(二),举行由易门铜矿原文艺宣传队等单位参加的“砥砺初心七十载,矢志奋斗铸未来”系列文艺演出活动。</p><p class="ql-block">(三),在节日期间的下午,在绿汁电影院里组织放映系列怀旧电影,再现当年电影放映的盛况。</p><p class="ql-block">(四),在星光夜市、江边等地举行“梦回绿汁江,醉美凤凰花”啤酒狂欢节活动。</p><p class="ql-block">(五),在绿汁镇主要街道上举行“忆芳华.梦绿汁”矿工群艺展演活动。</p><p class="ql-block">(六),在绿汁灯光球场,模拟组织原易门铜矿青年篮球友谊赛场景,让“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时代感再现。</p><p class="ql-block">(七),在绿汁江边主要景区的水漫桥、月亮湾等地,开展“绿汁江畔.浪漫之约”露营活动。</p><p class="ql-block">(八),组织易门县饮食行业及外地小吃商到绿汁原矿供销科等地方,举行“追忆时光.味道绿汁”特色餐饮一条街活动。</p><p class="ql-block">(九),在绿汁镇所辖的小木奔,湾子村,大绿汁村等地开展“走进易门.遇见绿汁”民俗风情体验活动。</p><p class="ql-block">以上活动专门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王永辉担任组长;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特姆担任常务副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龙,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璐,县文旅局局长李小龙,绿汁镇党委书记沃大钧担任副组长。</p><p class="ql-block">领导小组成员分别由县委、县政府督查专员,县公安局、财政局、教体局、民政局、住建局、卫健局、市监局、应急局、交警大队、消救大队,供电局等单位有关负责人担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易门县委、县政府领导对这一次前所未有的活动给予高度重视,多次开会研究布置,组成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力保五一节绿汁活动的正常有序的开展,不仅我认为这次活动的规模是罕见的,就连矿宣传队见多识广的张昆贤秘书长都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发自内心的衷心感谢他们(10)</p> <p class="ql-block">这是2021年庆祝建党百年的文艺演出现场,小绿汁电影院的盛况,上周为当时的绿汁镇主要领导与民同乐,下图为观看演出的父老乡亲及下一代。</p> <p class="ql-block">云南冶金第三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易门铜矿矿宣队)现代革命样板戏《红灯记》主要演员相聚一堂,共叙矿山结下的友情。</p> <p class="ql-block">易门铜矿艺术人才辈出,在七十年代初期还在绿汁上小学的矿二代李绍明,被云南省京剧团选拔到了省城吃上了文艺饭,经过层层的淘汰后,有幸先后担任李玉和、郭建光等英雄人物的扮演者,艺术让他改变了命运,也成为矿山同龄人中工龄最长的人,这是他在矿山小学同学聚会中汇报的片段。</p> <p class="ql-block">不仅矿山人爱绿汁,许多新移民也源源不断的来到这里安居乐业。照片中的父女来自抚仙湖畔的江川,父亲是县委党校的教师,女儿是中学生,不久前开车来到这里,被巍巍大山,秀美的绿汁江,及善良可亲的民风所吸引,便毅然决然在这里买房装修,成为了新一代绿汁人。</p> <p class="ql-block">为了认真搞好演出前的排练及审查,各只参演队伍在昆明、玉溪、绿汁等地克服了各种困难,放弃休息、积极进行了排练工作,艺术总监周光明,秘书长张昆贤不辞辛苦的深入各个点,督促大家细致入微的进入状况。</p> <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11日,根据之前矿宣传队演出筹备小组的计划安排,艺术总监周光明为了不给大家增加负担,主动联系了平常与他相处甚好的昆明西山区文化馆,在他们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免费的提供了这里的场所给矿宣传队进行第一次采排与审查及挑选工作。</p><p class="ql-block">考虑到玉溪队上上下下来一次昆明实在是不容易,筹备小组同意他们人员可以不上来,只需要把排练的视频带到现场播放给大家评头论足,提出意见即可。但玉溪队的负责人龚丹、王晓霖、王强等人考虑到是第一次彩排,还是早早的就从玉溪赶到了昆明,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事后也就是当天的晚上我才知道,龚丹的父亲今天早上在家里不幸逝世,按照民间习俗她作为长女是可以丢开外面的事情去为父亲张罗后事的,但考虑到集体的这个大事情,她思想斗争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顾全大局交代两个兄弟该如何如何的处理这突发情况,在亲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她强忍心中的悲痛,还是登车与伙伴们赶到了昆明的彩排现场,在车上她交代伙伴们替她保守秘密暂时不告诉别人她家里发生的这个意外,带领伙伴们全身心的投入到现场的彩排之中,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才返回玉溪尽女儿的孝道。</p><p class="ql-block">龚丹这种先公后私,把集体的事情放在第一位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们。(11)</p> <p class="ql-block">这是昆明市西山区文化馆环境优雅的演出大厅。</p> <p class="ql-block">易门县非常重视五一节的活动,派出了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文化馆、绿汁镇的有关领导来到矿宣传队的彩排现场观看与指导。</p> <p class="ql-block">易门县融媒体中心在彩排现场进行拍摄和采访。</p> <p class="ql-block">艺术总监周光明给参加彩排的人员介绍情况和安排登台顺序。</p> <p class="ql-block">今年65岁的龚丹与78岁的杨昆华合作演出的双人舞“沂蒙颂”剧照。</p> <p class="ql-block">此次活动的总指挥杨柏书记与来自绿汁演出队的何志军、杨巧夫妻在现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茫草特别回忆到:真是触景生情。那天按群主通报的信息于12:45,提前就摸到了碧鸡广场一直等到群主在群中现场第一声报道进场的嘉宾顺序后,进入大楼。只听见2楼,在过道那里还有人反复的练唱,心想都到了正审阶段,佩服伴奏手风琴就那么一直站着跟练,后来场间间隙,总监专门向现场领导和预审员们等介绍了这一首好像是临时变过歌和这一对有情人的演唱……。顺着歌声进到了一个现代化二楼斜坡式预审现场。心想不好,那种场馆应该是要带专门眼镜,因为它是多屏幕的。开会实况那是经过压缩比处理的,与演出是两码事。还好一位专家过来指导怎么观看不容易变形。</p><p class="ql-block">今天看了群主全程无抖动辛勤专业的报道,又知道了更多花絮。</p> <p class="ql-block">五一的演出,非常成功,空前绝后,这是筹备小组和全体演职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大家共同回忆分享。我在小六汁拍摄了二张巜沂蒙颂》的剧照,给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在4月11日下午昆明西山区文化馆门前发生了一件让矿宣传队张秘书长和周总监意想不到的情况,一支二十来人的队伍拖着大小不一的箱子,在文化馆的大门口叽叽喳喳的吱声,她们焦急的站在那里进也不是,出也不是,队伍几乎把大门都堵起来了,由于一楼是文化馆的其他娱乐场所,人员嘈杂,所以大家也没有把门口的这些人当回事,我和张秘书长、周总监站在二楼的走道上商量着彩排的事情,突然听到下面有人大声在喊:张书记!张书记!我伸头一看,二个女士在大厅里抬头在朝我们喊话,我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她一定是在呼唤张昆贤秘书长,因为他在矿山担任过矿商业公司的书记兼经理,认识他的人很多,发出声音的这两位女士一定是在叫他,我和周总监马上一同对张秘书长说,下面有人在叫你,你快下去看看,他也意识到了楼下的人肯定是在找他,于是立即小跑着从对面的楼梯转下去,两分钟不到他带了这两位女士上来告诉我们,她们是在昆明的易矿退休人员,是一支叫红山果的演出队伍,她们得到今天矿宣传队要在这里进行彩排的消息,于是两位负责人果断的率领队伍不请自来了,她们十分诚恳的告诉我们,她们也是矿宣传队的成员,主要是属于矿山关停破产阶段的最后一批人员,她们这支尚存在民间的业余文艺队伍,每周都在一起排练节目,常参加昆明城市里的大大小小的演出,还担任过云南白药集团的对外演出队伍,曾经参加比赛获得了不同的奖励,此次由于得知在绿汁五一节要进行庆祝易门铜矿成立七十周年演出的消息太晚,没有能找到组织及时报上名,今天只能带着队伍赶到现场,希望能给她们一次机会,哪怕只允许她们上台表演一个节目也行,若能被选上是她们的荣幸,她们愿意自己想办法去绿汁,自己搭帐篷来解决吃住的问题,决不给组织者添麻烦,如果这一个节目没有选上,她们也不怪任何人,毕竟自己已经努力过了,无怨无憾。</p><p class="ql-block">听了她们的肺腑之言,我们三人深受感动,这是一种浓浓的矿山情,绝不能冷了她们的心,我们异口同声的立即答应了她们的要求,让她俩赶快把还站在楼下的姐妹们请上来,做好一会登台的准备。</p><p class="ql-block">于是,在彩排的中间就出现了上面视频里出现的,她们这支队伍在舞台上良好形象展示的这一段录像,演出结束时这个节目获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这两位有胆有识的负责人名叫宋丽华、史钰,是易门铜矿成长起来的非常热爱文艺的矿二代。(12)</p> <p class="ql-block">这是2021年4月18日,红山果艺术团在昆明金殿后面的矮马山庄参加第十九次凤山分矿聚会时,登台演出的一组照片。</p> <p class="ql-block">今年81岁高龄的矿山艺术家刀国凤精神矍铄,化妆后的表情高贵典雅,神采奕奕。</p> <p class="ql-block">藏族舞蹈《洗衣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产生于西藏军区文工团,词作者是首批进藏的女兵李俊琛,曲作者叫罗念一。1949年,高中毕业罗念一凭着出色的音乐天赋,参加了人民解放军,成了一名文艺兵,这一年,他不到16岁,次年初,他随18军打着背包走到了西藏,开始了他40年戎装生涯和歌曲创作的天路历程,在雪域高原谱写了一曲曲深情的旋律。</p><p class="ql-block">洗衣歌不是单纯的一首歌,而是集音乐,舞蹈,对白、社会政治与与艺术技巧完美结合为一体的优秀文艺节目,一经问世就受到热烈欢迎,不仅军队干部战士们非常喜爱,地方上的文艺团体也纷纷移植学习模仿。</p><p class="ql-block">几年前,椐矿宣队老艺术家刀国凤给我介绍,易门铜矿宣传队是在一次省冶金厅汇演时看到昆钢宣传队表演这个节目后,感觉很好,立即决定认真取经后学习掌握的。</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在生产第一,生活第二的形势影响下,矿山的文化生活较为单调,主要的娱乐活动平常除了看电影,只有到逢年过节及较大的生产会战及组织一些文体活动时才能看到矿山这支不脱产的业余宣传队的演出。</p><p class="ql-block">洗衣歌的出现如同一股春风吹入矿山,给绿汁冮两岸的职工家属们以及附近的村民们带来了别具一格,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体会到人民与军队建立的新型军民鱼水情的深厚情谊,该节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多次巡回到百里矿区基层重复演出,一直经久不衰,叫好声不断,成为矿宣传队的精典保留节目。</p><p class="ql-block">如今,虽然矿宣传队洗衣歌的成员早已退休分散居住各处,且大家逐渐年老身体状况也一年不如一年,但矿山结下的文艺情结却让他们如同家人,一直保持联系,也经常找地方排练和为社会进行公益演出,只要领军者刀国凤呼唤,大家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排,登台可演,功夫依然不减当年。</p><p class="ql-block">在庆祝易门铜矿成立七十周年的大喜日子前夕,一经与县镇有关领导谈妥邀请矿宣队回绿汁进行演出后,我想到的第一个节目就是我们矿山榜的洗衣歌,它是整台晚会的品牌节目不能缺少,人还在易门电话就提前打给刀国凤、李兰仙简单讲述过程后连忙询问届时洗衣歌能不能重振英姿,再登绿汁电影院舞台,又创辉煌。她们的表态是:有你的这份心,我们这群老胳膊老腿的队友们一定认真排练争取再登那熟悉的矿山舞台,再一次抒发从少男少女青春年代就在那里结下的无法割舍的矿山情怀。(13)</p> <p class="ql-block">这是矿宣传队“洗衣歌”两年前在矿友聚会时演出中的一组剧照。</p><p class="ql-block">剧中的小卓嘎和老班长分别由李兰仙(昆明人)及杨昆华(昆明人)扮演。</p> <p class="ql-block">舞台虽然十分的单薄简陋,但这些老演员们仍然跳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充满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这是矿宣传队在六十年代中期洗衣歌节目里扮演小卓嘎和老班长的张静仙(昆明人)及杨光煜(重庆人),借这次活动的东风又重逢了。</p> <p class="ql-block">矿区如同藏区、绿汁江如同雅鲁藏布江,洗衣歌演绎出人间的美好,也结下了宣传队员深厚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该舞超越了军民关系,是爱国主义甚至国际主义的升华。但凡外国军队艺术团到访首推交流的便是洗衣舞,特别是多依娜军队艺术团的绿色欧款短军裙的该舞,既跳出了斯拉夫飙炳风格的飒爽 ,更显示了汉藏的中国大一统,也在国际上戳破帝国主义的种族地域垂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