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精研深耕,与时俱进。张艳红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吴琳老师执教课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员们共赴东城区实验学校录播教室进行观摩研讨。许昌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吕蔚屏老师莅临指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琳老师由指导学生能够书写难写的生字指导书写导入,让学生能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单元导语页“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并不陌生,在这一册的第四单元就曾接触过,第四单元的导语页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教学第四单元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时重在教学生说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节课聆听了赵蕾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浪淘沙》(其一),老师自然的教态,亲切的语言,灵活的教育机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堂智慧的语文课。对六年级课时观念把握十分到位,善于挖掘教学资源,调控教学流程,处处显示了教育机智。由黄河导入到初读古诗,学习重点诗句,品悟情感,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赵蕾老师板书展现了书画结合的扎实基本功,教师有目的的教,学生有目的的学,以单元学习目标为立脚点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学习古诗方法,联系旧知、主动唤醒,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学习方法。整堂课以读促悟,以读促思。阅读是语文课的灵魂,思维是语文课的血肉,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赵老师一改古诗常规教学方法,打破古诗学习的承接点,通过朗读体会古诗的情感,反复朗读把握古诗的语感;找出古诗学习的生长点,让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注释、图片感受古诗意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节课后,工作室成员积极开展评课,虽然两节课都有许多值得借鉴、可取之处,但吴琳老师的课堂没有关联表格梳理文章内容,并且出示篇章页和交流平台的顺序如果进行调整会更好。而赵蕾老师的课堂超时10分钟,也是需要大家在平时备课过程中需要多多注意时间把控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响应信息化建设,本次教研采用了希沃线上直播和评课系统,希沃支持自定义评课体系设定。不仅可以使用系统自带的评课表,还能能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评课场景的具体需求,在后台轻松创建出具有针对性的评课表,自定义设置评价项目和打分维度,让听课评课更精细、更高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研活动结束后,评分和报告都会自动汇总+归档留存,之后如果要复盘学习,一键即可导出报告。这不仅能让老师直观了解教研活动的成效,查漏补缺、提升优化;也让管理者能纵观全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磨课促成长,深研稳扎根。磨课的过程不仅是学习探究、锻炼自我的过程,更是一个见贤思齐、实践创新的过程,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之旅。本次“磨课观摩展示课”活动,张艳红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们积极参与磨课、研课、评课,聚焦新课标理念下教学课堂落实情况,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立足课堂、精耕细作。语文课堂教学之路虽道阻且长,但每一次研课、磨课都是积跬步至千里的过程。努力实践、探索创新,我们将以孜孜以求的研究精神,用心沉淀,阔步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