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诗仙的庐山情结

祥富

<p class="ql-block"><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璀璨的明星,他以独特的成就,把中国的诗歌艺术推上了顶峰,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他的许多优秀诗篇,不但在中国人民中脍炙人口,而且在世界各国人民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就其诗的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被后世誉为“诗仙”。</b></p><p class="ql-block"><b> 在庐山写下“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一座座名山大川,构筑起他的精神世界,在他的诗作中定格,流传千古,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名篇。</b></p> <p class="ql-block"><b>  泱泱中华,地大物博。若问众多名山中,诗仙最钟情于谁?笔者拙见非庐山莫属。李白在走遍千山万水之后,曾如此评价庐山:“予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壮观也。”他赞美庐山:“长山横蹙,九江却转。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潨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他认为“九江秀色可揽结”,曾一度打算“吾将此地巢云松”。</b></p><p class="ql-block"><b> 据《李太白年谱》载:“太白生于蜀中,出蜀之后,不复旋返,凡蜀地之作皆少作也。中年游京师,出京之后不复再入,凡秦地诸作,皆天宝初年中作也……”。而李白一生曾五上庐山,写下40余篇与庐山有关的诗文。他为何钟爱庐山?窃以为,不仅是美景,更重要的是情——这与李白抱负远大但怀才不遇、仕途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有关。</b></p> <p class="ql-block"><b> 喜恋庐山的李白,从青丝到白头,共登临居隐五次,在庐山、江州(浔阳)居住时长累计2年有余,并曾有终老此山之意,体现了很强烈的“庐山情结”。他写下诸多描摹庐山美景的壮丽诗篇,记录了他与庐山的特殊情缘。</b></p><p class="ql-block"><b> 李白有两首庐山诗特别出名,一首是《望庐山瀑布》,另一首是《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首写于年少,一首写于暮年,两首诗横跨了35年,也横跨了李白荡气回肠的一生……</b></p><p class="ql-block"> ▽《庐山寻李白》(视频来源:“都靓的1001页”)</p> <p class="ql-block"><b> 生性豪放的李白,喜爱庐山“天下壮观”的“俊伟诡特”是不言而喻的,但他不是仅作普通游历者“到此一游”,他抱负远大,不甘归隐于山间,一生都在“隐”与“仕”之间苦苦挣扎,而五到庐山的经历,恰恰是他这种挣扎的真实体现。每当他在仕途中受到挫折,庐山总会用宽容温柔的胸怀接受他,抚慰他的伤口,帮助他重拾自信,抖擞精神,再度出发。或许,李白的命运,早已同庐山纠缠在一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反映李白观赏庐山瀑布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仗剑去国,豪情万丈(首上庐山)</b></p><p class="ql-block"><b>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5岁发蒙读书,15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从事社会干谒活动。唐玄宗开元十二(公元724)年,24岁的李白离开家乡,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涯。他带着一腔热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路过成都、渝州(重庆),次年出蜀,顺长江而下,出三峡过荆门到江陵,26岁(公元726年)初次来到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李白到此的目的,一是看望在江州做买卖的兄长,二是游览庐山。</b></p><p class="ql-block"><b>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这千秋竹影映衬的不仅是庐山的奇、秀、险、雄,更渲染着中国山水文化的诗情画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李白“仗剑天涯”图</p> <p class="ql-block"><b>  “庐山”这个名字,现存史料中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河渠书》,但司马氏只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没有对庐山作过多解释,也许那时庐山已是一座众所周知的名山。可以说,庐山是一座为文而生、与诗作答的人文之山,吸引了历代文人骚客,自司马迁“南登庐山”以来,这座山峰就开始了它漫长的文脉生长,不知有多少位文坛巨匠在这里留下千古名篇,灿若珠玑。</b></p><p class="ql-block"><b> 唐代以前,庐山已经成为一座道、释、 儒等诸家兼收并蓄且相得益彰的宗教名山和文学名山。殷周之际匡俗兄弟七人隐居于此,修炼得道成仙的故事;佛教高僧慧远在虎溪精研佛理,结“莲社”弘扬佛法的美谈;陶渊明归隐田园,时而往来山中,视之为心灵的桃花源;谢灵运不远千里而来,探险寻幽,留下诸多山水诗篇……数不尽的风流在这里挥洒,数不尽的传奇在这里演绎。这一切,都成为吸引“好入名山游”的李白前来登临、观赏、隐居,且一生眷恋庐山的重要文化诱因。</b></p><p class="ql-block"> ▽民国以前,人们上庐山都是从小径攀登。清光绪年间,在莲花洞登山小路(“莲牯路”)中段的半山坡(莲花洞至剪刀峡间)修筑石级上山道,后称“好汉坡”,有石阶1116级,成为上庐山的主要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于五十年代在北山修建了“葱茏四百旋”(毛泽东语)的登山公路。</p> <p class="ql-block"><b>  李白第一次登庐山香炉峰,就被眼前美景所惊艳,留下了二首《望庐山瀑布》。诗歌想象奇特,夸张大胆,气势磅礴,充分表现了李白向慕神仙的个人爱好、想落天外的艺术构思,成为后世脍炙人口的名诗。第一首是五言古诗,“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似乎没有任何一处山水像庐山这样让李白着迷;前人评诗中的“海风”二句“气象雄杰,古今绝唱”。第二首的七言绝句更了不得,历代被收入国文(语文)课本,在“百度百科”中列为李白诗歌的头号代表作,古今中外广为流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p> <p class="ql-block"><b>  在这首诗里,开篇就营造了一个梦境或者说是仙境。头七个字对瀑布一字未提,只告诉人们,阳光照在香炉峰上,朦胧的紫色烟雾笼罩了整个世界,仿佛山峰真的就是香炉,而云雾就是这香炉散出的轻烟。寥寥七言,瀑布的神韵尽在其中。然后才点出自己的位置和吟咏的对象:遥看瀑布挂前川。由“遥看”二字领出的这句,仿佛是一声惊叹,就像是李白不经意抬起头来,壮观的瀑布突然映入眼帘。“遥看”不仅将瀑布的空间感描写了出来,也显示了自然的伟岸和人的渺小。在这两句的铺垫下,李白在最后两句诗里完全飞了起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将庐山瀑布的雄伟绮丽表达得淋漓尽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庐山望瀑图》 张大千/绘</p> <p class="ql-block">  ▽草书条幅《望庐山瀑布》 (明末清初)王铎/书</p> <p class="ql-block">  <b>另一首《望庐山五老峰》也极有神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b></p><p class="ql-block"> (曾有人根据此诗的内容推断,认为这首诗可能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李白和其妻宗氏一起来庐山游览,隐居五老峰下时所作,即李白晚年的作品;但据唐代文学家任华赠李白诗《杂言寄李白》,可认“此诗当是与《望庐山瀑布二首》同时之作”,即三首均为“初出蜀游庐山之时”的“早年之作”,故郁贤皓选注的《李白选集》将之列入“编年诗”。)</p><p class="ql-block"> ▽《李白选集》(郁贤皓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b>  五老峰海拔1436米,是庐山最高峰之一,高度虽略低于大汉阳峰,论雄奇有过之而无不及。因山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连体的五个山峰,远眺其状,五峰并峙,连骈俪立,犹如仪态轩昂并肩席坐的五位老人,而得其名。五老峰陡峭挺拔,云遮雾绕,峰接霄汉,峦奇景秀。它上横苍穹,下压彭蠡,气势非凡。站在山巅,傍崖下观,令人惊心动魄,山下层峦叠翠,千里鄱湖,烟波浩渺,尽收眼底。日出时,红霞喷彩,万里金辉,蔚为壮观。平时云烟缥缈,气象万千。</b></p> <p class="ql-block"><b>  五老峰西北坡山势较缓,游人可循小道爬坡登山;而东南面绝壁千仞,陡不可攀。五老峰奇形怪状,容易使人产生想象,这对于极富浪漫主义精神的诗人李白来说,无疑是极佳的发挥想象的机会。特别是“青天削出金芙蓉”一句,既形象生动,又意味深长,让人不禁要问,青翠葱茏的五老峰怎么会有“金芙蓉”呢?原来,当夕阳西坠,站在五老峰下纵眼眺望,落日的余晖照在五老峰上,众峰突兀,仿佛一朵巨大的金色芙蓉,在天空下尽情绽放。</b></p><p class="ql-block"><b> 李白这首诗,以胸襟运思,挥洒之间便成一幅五老峰山水长轴图,气象宏伟,有尺幅万里之势。它描写了五老峰的峭拔秀丽,充分反映了对五老峰的热爱,又折射出他志存高远的出世思想,还初露其隐居在此学道求仙之念。</b></p> <p class="ql-block"><b>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初登庐山豪情满怀。李白首次上庐山所写的诗,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风采。但庐山并不是李白此行的主要目的,他的抱负远大,目光放在遥远的东海之滨,放在了富庶的东南一带,那里有更繁荣的大邑。离开庐山后不久,李白先是到了金陵(南京),后来又游扬州,并在这座风花雪月的城市“散金三十余万”。但这仍不是李白的终点,他的终极目标,是大唐王朝的中心长安。</b></p><p class="ql-block"> ▽庐山牯岭瀑布云(视频来源:“云上九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求仙问道,韬光养晦(二访庐山)</b></p><p class="ql-block"><b> 天宝九(750)年,李白再访庐山,距首次来已过了24年。这时候的李白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他已经做过了翰林学士,虽然仅有两年,但亲见了朝廷的腐败和仕途的艰险。李白曾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和宠信,令同僚不胜艳羡,也因自由豪放无拘无束的性格得罪了当朝权贵,被玄宗“遣金放还”。</b></p><p class="ql-block"><b> 李白长于道教神仙风气炽盛的蜀中,少年时就开始隐居家乡附近的大匡山,修道求仙,故诗云“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成歇”(李白《感兴六首》其一);后来他又登峨眉:“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李白《登峨眉山》)并在山中学仙多时,所以李白身上具有仙风道骨,还被贺知章誉为“谪仙人”下凡。李白认为,“山无大小,皆有神灵”,他的诸多游山活动,除了欣赏美丽的山景,还有隐逸求仙的目的。</b></p><p class="ql-block"> ▽传说为吕洞宾修炼之处的庐山仙人洞</p> <p class="ql-block"><b>  李白生活在崇尚道教的时代,求仙问道已不仅是一种宗教狂热行为,甚至变成了获得声誉、进入朝廷的一条“终南捷径”。仕途遇挫、一时无望之际,李白从金陵西上庐山,欲隐居庐山,待时而动。行前他作《留别金陵诸公》表露心迹,秋天到庐山后,到访东林寺,作《庐山东林寺夜怀》和《别东林寺僧》诗,遥想慧远虎溪说法故事,步武谢公探奇寻幽的足迹,得山水之乐,养清静之心。所以,这次李白来庐山,是求仙问道,更是韬光养晦、等待时机。</b></p><p class="ql-block"><b> 庐山灵澈幽静,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求道之士在这里隐居。这也使得庐山拥有非常深厚的道教基础。三国末年,道士董奉曾隐居庐山,《神仙传》云:董奉“隐庐山,有道术,为人治病不取钱,病愈者使种杏五株,轻者一株。数年所种杏,郁然成林。”杏林日后成为中医医术高明者的别称,就来源于此。</b>(今庐山莲花峰和般若峰下均有杏林故迹。)</p> <p class="ql-block"><b>  到了道教氛围浓厚的唐代,更多的求道之士在庐山筑庐栖隐,甚至还有不少女道士。天宝年间,在庐山五老峰旁屏风叠住着两位女真人,一位是在屏风叠北咏真洞天里修行的蔡寻真,另一位是在屏风叠南修行的李腾空。李腾空在唐代拥有盛名,因为她的父亲就是声名狼藉的奸相李林甫。但是李腾空的名声比其父要好很多,也许正是因为她很早就离家修行的缘故吧。</b>(王注《李太白全集》载:“《廬山志》:蔡尋真,侍郎蔡某女也。李騰空,宰相李林甫女也。幼并超異,生富貴而不染,遂爲女冠,同入廬山。蔡居屏風疊之南,李居屏風疊之北,學三洞法,以丹藥、符籙救人疾苦。至三元八節,會於詠真洞,以相師講。貞元中,九江守許渾以狀聞,昭德皇后賜以金帛、土田。已而蜕去,門人收簪簡瘞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庐山仙人洞</p> <p class="ql-block"><b>  年已五十岁的李白这次与庐山结缘,就和李腾空有关。李白之妻宗氏崇道,曾为李白的《梁园吟》“千金买壁”,传为爱情佳话。此次上山之前,他已经送宗氏到庐山拜李腾空为师,为此还专门写了《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b></p><p class="ql-block"><b> 在第二首里,李白想象自己的妻子在庐山“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着玉鞭”。“紫烟”的意象再一次出现了,它将二十多年前李白初到庐山时的情感与经历联系了起来。李腾空所在的屏风叠</b>(庐山五老峰东北有九个奇峰,九叠如屏,故名屏风叠)<b>,也成为了日后李白的卜居之地。</b></p> <p class="ql-block"><b>  身处庐山的李白,清晨远眺他钟爱的五老峰时,“巢云松”的想法更为强烈,也许他这次真的想把庐山当作后半生的栖居地。他修建了读书草堂,在庐山居住长达半年之久,从那时起,庐山成为李白夫妇共同的寄居之所和精神栖息地。其间,他写下《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b></p><p class="ql-block"><b> 这是一首酬赠诗,从回忆过去“一度浙江北,十年醉楚台”,写到如今认清“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再写到未来将“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这首诗不仅书写了朋友间浓厚的情谊,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前半生作了一个总结,并表达了国家危急存亡之秋,自己却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失望情绪。此时李白人居庐山,心念报国,无奈中还存有对国家山河抱负的向往。</b></p> <p class="ql-block"><b>  此次送妻赴庐山求道的六年前, 李白就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正式履行道教仪式,自己也成为了道士。这次他在庐山所写的诗歌,多与道教有关。但庐山仍然只是李白漫漫长途的一个中转站,他“经时济世”的雄心壮志并没有随年龄的增长和现实的打击而逐渐消灭,仍然试图寻找机会,一展自己的胸襟与抱负。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李长之评论的那样:“像李白这样的人物求仙学道,是因为太爱现世使然的,所以他们在离去人间之际,并不能忘了人间,也不能忘了不得志于人间的寂寞的。”于是,李白又离开庐山,踏上了求仕之路。</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辗转乱世,失望归隐(三上庐山)</b></p><p class="ql-block"><b> 离开庐山的李白一路北上,一直抵达幽州。幽州是范阳郡的中心,当时担任范阳节度使的是安禄山。李白本是想在这里谋求一个幕府参谋的职位,但看到的情况让他感到震惊——他发现了安禄山正在为谋反摩拳擦掌。于是李白迅速南返,安顿家人。</b></p><p class="ql-block"> 才华横溢科举无门,荐举入仕难展宏图 。▽李白醉酒舞剑图</p> <p class="ql-block"><b>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京都危在旦夕。面临灾难,唐玄宗惶恐不安,奔逃到川蜀。李白当时正在安徽、越中一带避难,尽管他深知朝廷腐败不堪,但也没想到会崩溃得如此之快。当唐玄宗逃亡蜀中的消息传到李白耳中后,他带着失望也继续向南奔逃,携宗氏夫人又一次来到了适合休憩疗养、能为他抚慰心灵的庐山隐居。</b></p><p class="ql-block"><b> 至德元年(756),夫妻同上庐山,在五老峰下读书台住了下来。他此时隐居庐山,有多重用意:一是躲避北方的战乱,二是以谢安隐居东山自期,待时而动,准备大济苍生——故后来当永王璘派人召其从军时,李白不顾家人反对,欣然前往,并踌躇满志,希望能大展宏图,与永王等人共成大业。所以,此时李白眼中的庐山,堪比诸葛亮的隆中、谢安的东山,是其隐以求仕的政治根据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太白归隐处》 陆俨少/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应邀出山,梦断浔阳(四上庐山)</b></p><p class="ql-block"><b> 就在李白隐居庐山不久,唐玄宗之子、时任江陵大都督、经略南方军事的“永王”李璘向李白发出了征召。李璘的幕僚三次上山,代表李璘盛情邀请李白,这让他不禁想起了“三顾茅庐”的典故,不甘沉寂的李白决定再次出山,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璘幕府。</b></p><p class="ql-block"><b> 在李白看来,天下乱局已现,唐朝将被割据。因此,他赞同永王攻占金陵,在江南立足,以便日后称帝。他随李璘军队一路东下,其间写下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虽然这些诗歌才气纵横、意气风发,但它们日后却成为李白附逆的罪证。</b></p><p class="ql-block"><b> 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称唐肃宗,同时遥称携杨贵妃等出逃的唐玄宗为太上皇。即位不久的唐肃宗发现李璘的目标并非是安禄山的叛军,他不允许手握南方兵权的永王与自己分庭抗礼。至德二年初,肃宗下诏令永王回蜀中朝见唐玄宗,永王拒绝回川,擅自带兵东下,因此肃宗下令讨伐。永王战败被捕,次年遭杀,其部下亦有很多以叛逆罪论斩。</b></p> <p class="ql-block"><b>  永王兵败、军队溃散后,肃宗开始清除余党,李白自丹阳郡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向九江逃奔,当逃至彭泽时被捕,以“附逆作乱”的罪名入狱。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囚禁他的地方,正是庐山脚下的浔阳狱,这对天才诗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和摧残。当他看到庐山的时候,会不会这样想:如果当时能够一直隐居在那里,他的人生又会是怎样的呢?</b></p><p class="ql-block"><b> 历史没有假设。在浔阳狱中的李白,遭受了此生最大的痛苦和耻辱。他在狱中写下了不少诗歌,每一首都感人至深,每一首都充满了苦难对一位诗人折磨所留下的伤痕。</b></p><p class="ql-block"> ▽唐代州县图(局部)</p><p class="ql-block"> (唐时设350多个州。七~八世纪九江的州郡演变:606年,废江州,改置江州郡;607年,江州郡改为九江郡;621年,废郡复州〈江州〉;天宝元〈742〉年,改江州为浔阳郡。乾元元〈758〉年,确立州、县两级建制,改浔阳郡为江州。江州辖浔阳〈附郭县〉、彭泽、都昌3县,居民2.9万户。)</p> <p class="ql-block"><b>  时年五十七岁的李白生死难测,尚在庐山的夫人宗氏听到李白入狱的消息后四方托人求救。此前,当永王军队溃散,李白在逃奔九江途中作了《南奔书怀》等诗,表明自己应永王征召只是“志在清中原”,即是为参加朝廷军队以平安禄山叛乱;而感到王室有矛盾时“自有思归歎”,就很想离军归去。身陷浔阳狱后,李白写了四言诗《百忧章》、《万愤词》等“上崔相”、“投魏郎中”,表明入永王幕府亦“出非其时”而被害,诉说自己的含冤受屈、极度悲愤之情。他的挚友杜甫也写下《不见》诗深情地怀李白:“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b></p><p class="ql-block"><b> 终于,前来江南安抚百姓的宣慰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向他伸出了援手,他们向朝廷申辩李白无罪。李白感受到了恩情和善意,这使得他直到临终之前仍想着报效国家,洗脱自己的污点。</b></p><p class="ql-block"><b> 唐肃宗至德三年(公元758年),李白被判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三年。于是他再次远离庐山,开始了流放的生涯。在被流放夜郎之后,他写下了《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一诗,在这首诗里,李白用充满想象力的笔触、极为炫目的色彩与技巧和浓烈的感情,谈到了自己的一生志向,以及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后的遭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名句就是出自这首诗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获赦而归,永别匡庐(五登庐山)</b></p><p class="ql-block"><b> 乾元二年(759)春,关中地区遭遇大规模旱情,朝廷颁布了一条特赦令:天下现禁囚徒,死罪从流,流罪以下一切放免。获赦的李白,立即欢喜而归,在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他乘舟顺流而下,写下著名的《朝发白帝城》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p><p class="ql-block"><b> 时已59岁的李白,流放当中遇赦得归,突如其来的自由令他无比兴奋,笔下满是意气风发,依稀之间,他仍是从前鲜衣怒马的少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庐山含鄱口日出</p> <p class="ql-block"><b>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秋,遇赦东归的李白又回到庐山,相较于以往游山玩水、韬光养晦和隐居山林的目的而言,这一次更像是一次告别之旅。李白一生,庐山与他始终有着不解之缘,每当仕途受挫时,他被庐山召唤而来,而庐山的宁静给了他最好的安慰。现在的李白早已华发纵生,他似乎预见了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要向这座山告别了。</b></p><p class="ql-block"><b> 年迈体弱的李白,在《过彭蠡湖》一诗中伤感地说道:“青嶂忆遥月,绿萝愁鸣猿。水碧或可采,金膏秘莫言。余将振衣去,羽化出嚣烦。”在另一首《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诗中,李白写道:“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b></p> <p class="ql-block"><b>  从“青嶂忆遥月”到“石镜挂遥月”,这“遥月”究竟是山中之月,还是李白的化身呢?“香炉灭彩虹”,这句诗再次与他26岁那年庐山行所写的“日照香炉生紫烟”前后连接,形成对照,只不过此时的香炉已灭、彩虹已散了。</b></p><p class="ql-block"><b> 李白一生的终极人生理想是“功成身退”,功一日未成,身即不能全退。上元二(761)年,李白从豫章送妻子宗氏夫人再入庐山修道,自己则离开庐山前往金陵,继续他艰难的求仕之旅,希望实现他未竟的政治事功。但他在金陵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投奔在安徽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762)年冬天,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路歌》后去世,享年六十二岁。</b></p><p class="ql-block"> ▽虽然未能在斯山“巢”之终老,但这里永远有诗仙心恋、也心恋诗仙的“云松”。</p> <p class="ql-block"><b>  李白最后一次来庐山期间,以饱经风霜的心境写下了《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发出“一生好入名山游”的生命感悟。这首诗风格豪放飘逸,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当时他虽已历经磨难,却始终不愿向苦难现实低头。愤世嫉俗之后,抒发高蹈出世之情,庐山成为他慰藉受伤心灵的疗养地。诗中对庐山亦极尽赞美之词,庐山的自然风光之美,宗教情怀之妙,文学魅力之强,毕呈其中,可谓李白一生“庐山情结”最为集中的艺术结晶。</b></p> <p class="ql-block"><b>  纵观李白一生,虽然他有很高的政治理想抱负,常以管仲、范蠡、张良、诸葛亮、谢安等自比,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像上述人物那样具备“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的才能,当国家政治、军事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刻,他往往不能清醒地认识形势,以至提出错误的主张和做出错误的举动,所以李白纵然报国心切,但终不能成为杰出的政治家。李白晚年写诗自画:“叹我万里游,飘飖三十春。空谈霸王略,紫绶不挂身。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门有车马客行》),“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他在政治上不得志,但在诗文创作上充分施展了才华,终于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杰出的诗人。</b></p><p class="ql-block"><b> 李白诗今存千首,文六十多篇。他在庐山筑庐五老峰,隐居九叠屏,把酒高歌,写下《望庐山瀑布》、《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冠绝古今的诗篇。他留给庐山的诗歌并不算多,其中不少还是在浔阳狱中写下的,尽管如此,李白还是用他天才的情思,给庐山增添了无穷的魅力。</b></p><p class="ql-block">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中华书局)</p> <p class="ql-block"><b>  李白歌庐山,写庐山,既因庐山之美,又因庐山之魂。在他的笔下,庐山是战云密布的:“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豫章行》)、“风高初选将,月满欲平胡”(《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因赠之》)。但更多的是空灵:“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庐山东林寺夜怀》),是可以洗去内心污浊的明净:“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还有他人无法领略的壮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人们对于庐山的感观,多是秀丽空灵,而李白用他宽广的胸襟,给庐山注入了一股宏阔壮观的气象,这气象包容万物,延绵不绝。正是这位过客给庐山写下的五色斑斓的诗句,为庐山留下了瑰丽篇章,使秀丽的庐山从此有了蔚为壮观的解读和丰富内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老峰下青莲谷</p> <p class="ql-block"><b>  诗仙对庐山情结深深、情愫绵绵,庐山诸多自然美景和人文胜迹令他流连忘返,从心中流淌出赞美庐山的千古名诗。但遗憾的是,他无缘领略后人尊为“庐山第一奇观”的三叠泉</b>(亦有人说,《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中“银河倒挂三石梁”一句,似为李白谓屏风叠左边的三叠泉瀑布)<b>。由于三叠泉隐藏于五老峰下的深谷巨壑中,直到南宋时期才偶然被采药人发现,李白在三叠泉上游住了半年多,竟不知道就在他身边不远的巨壑中,隐藏着庐山的第一壮景。这既是李白的大遗憾,也是庐山的大遗憾。如能早点发现三叠泉,李白又该为它写出怎样震撼人心的天才之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庐山三叠泉</p> <p class="ql-block"><b>  在李白的人生中,庐山可谓其往来次数最频繁、心中最为眷恋、对其一生命运影响最大的一座名山。因为:</b></p><p class="ql-block"><b> ——庐山寄托了李白少年时代即渴慕的神仙家的美好理想和超然追求;</b></p><p class="ql-block"><b> ——庐山秀美的景色、清幽的环境,是李白仕途遭挫、身心俱疲后,安放心灵、陶冶情性的庇护所和疗养地;</b></p><p class="ql-block"><b> ——庐山因地处交通要冲,毗邻商业政治中心金陵,是李白待时而动、东山再起的政治根据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李白行踪图</p> <p class="ql-block"><b>  而李白所呤的庐山诗,多有名篇佳什,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田园诗、游仙诗与政治述怀诗的完美结合,富有多重深沉的思想意蕴和情感寄托,散发出高妙传神的艺术魅力,既是唐代文学中的杰作,也为庐山的文化意蕴增光添彩,吸引着后世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和普通百姓前来“人文圣山”,游赏、品味“世界文化景观”。</b></p><p class="ql-block"><b> “李白心中的庐山,永远是他青春的象征,也是盛唐的象征……”——著名学者康震讲解李白对庐山的情怀、对庐山独有的浪漫(视频源自百度)</b></p> <p class="ql-block"><b>  山因文而扬名天下,文因山而与世长存。李白离开了庐山,但这里人们始终记着这位翩若惊鸿的诗人。五老峰下李白曾隐居的山谷被命名为青莲谷,谷中有李太白书堂,明代还曾在附近建过青莲寺。今人在相传为李白望瀑处建有“观瀑亭”,在青莲寺遗址旁设有登山缆车的“诗仙站”,人们可乘坐“诗仙号”、“太白号”缆车迂回行进,饱览山景,寻访诗仙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李白在浔阳留下的几十篇诗文,千年以来传诵于千千万万人们之口,书勒于名山秀崖之上,他的光辉诗篇,如同他笔下的庐山五老峰、香炉瀑布一样,将永照人间。有些历史建筑虽然可能会随着时间远去,但李白的伟大诗歌必然万载流芳。对于庐山来说,有了那些雕刻在人们心中的名句,已然足矣……</b></p> <p class="ql-block"><b>  李白的诗歌,不仅是庐山、也是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李白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导师毛泽东最喜爱的诗人之一,1949年12月,在出访苏联的途中,毛泽东邀请苏联翻译、汉学家费德林到自己车厢里交谈。根据费德林的记录,谈到中国文学时,毛泽东这样评价李白:</b></p><p class="ql-block"><b> “李白(8世纪)——唐代杰出诗人。他像天才诗人普希金对俄国人民的贡献那样,为中国人民写了许多珍贵的艺术诗篇。李白的诗是登峰造极的,他是空前绝后的不朽艺术家。中国至今没有人能超过李白、杜甫的诗才。”</b></p><p class="ql-block"><b> 毛泽东对中国古代诗人多有评说,而对李白的这个评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b></p><p class="ql-block"> ▽据不完全统计,毛泽东阅读时批注圈画过的唐诗约六百首,其中李白诗就有81首。《毛泽东评点诗词曲精选》一书影印了不少他读李白诗歌时所作的批注圈画。</p> <p class="ql-block"><b>  毛泽东热爱李白的诗,并把它作为鼓舞、振奋精神的思想武器。在诸多吟咏庐山的古代诗词中,他似乎特别偏好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b></p><p class="ql-block"><b> 1959年夏,毛主席上庐山开会,听说他视为女儿的</b><b style="font-size:18px;">刘思齐(</b><b>毛岸英烈士遗孀)得了一场大病,毛泽东于8月6日写信给刘,嘱她“愁闷时可以看点古典文学”,信中抄录《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的四句诗给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b></p> <p class="ql-block"><b>  1961年8~9月,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工作会议(史称“第二次庐山会议”),毛泽东于9月16日书写了这四句诗,并题:“李白庐山谣一诗中的几句。登庐山,望长江,书此以赠庐山党委诸同志。”</b></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手书:李白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p> <p class="ql-block"><b>  编后记:</b></p><p class="ql-block"><b> 李白是古往今来举世公认的诗仙,他生性豪放,清新飘逸,语言意境奇妙,想象丰富浪漫,遍历名山秀水,写下大量壮丽诗篇,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文学遗产。他胸怀远大,但在政治上却不得志,未能实现“安社稷”、“济苍生”的理想抱负,仕途坎坷。</b></p><p class="ql-block"><b> 几年前,笔者曾在九江图书馆寻庐讲坛听过一次北大教授杜晓勤先生关于“李白与庐山”的讲座,此后多番拜读《李白选集》、《李太白全集》,并参阅网上的有关文章,深受启迪。曾想将所得予以整理,以“李白的庐山情结”为题用美篇图文记之,但深觉力所不逮,一直未敢着手。</b></p> <p class="ql-block"><b >  2023金秋十月,习近平同志来到浔阳江畔,在笔者平时散步常去的江边一带考察调研国家长江文化公园建设,强调要“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b></p><p class="ql-block"><b > 滚滚长江,浩浩汤汤,滋养了两岸儿女,孕育了千年文脉;巍巍匡庐,秀甲天下,走过历代名士,阅尽人世苍茫,记录了李白</b><b style="font-size:18px;">平生流连忘返</b><b >的足迹。李白的庐山诗文,是九江千年文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癸卯重阳之际,笔者所在单位组织离退休人员传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九江的讲话,学习品味优秀长江文化。今不揣冒昧和浅陋,斗胆重拾李白的“庐山情结”这一话题,参阅有关资料编成此文,向诗仙致敬!向“人文圣山”致敬!向优秀长江文化致敬!</b></p> <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猫仙儿大叔”/《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p><p class="ql-block">鸣谢 参考文献:《李白选集》、《李太白全集》,网络等。部分文字节录自朱虹、宋佳星合撰的《李白五上庐山》,视频及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若侵权即删。特向原作者和原发布者致谢!</p>